大悟读书网 > 人物传记 > 马化腾自述:我的互联网思维 > 第六章 创新是腾讯永葆青春的方式

第六章 创新是腾讯永葆青春的方式

主持人:中国目前有很多公司都是山寨美国互联网公司,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关于中国企业山寨美国公司

马化腾: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基本上都是美国的那几个互联网巨头如微软、Facebook、谷歌等占据整个国家互联网前几名。唯独有3个国家例外,第一是中国,第二是俄罗斯,第三是韩国。这3个国家国内前几名的互联网公司都不是美国公司,或者美国几个大的互联网公司进不去。

2011年10月31日,由美国在线旗下的全球最大科技博客TechCrunch与创新工场联合举办的TechCrunch Disrupt大会在北京举行。TechCrunch是全世界最最顶尖的高科技创业会议,这是TechCrunch Disrupt大会首次登陆中国,也是该大会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召开。马化腾在大会上谈论了中国企业山寨美国公司、腾讯的开放平台以及腾讯自身的一些问题,并表示在创新理念以及对产品极致体验的要求方面,乔布斯一直是他学习和奋斗的偶像。

我想这里面会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我觉得这种现象跟这3个国家的文化和人口,以及政策的保护是有关系的。我们看到国外的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市场以及中国的文化国外的市场和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2011年10月31日)

我们1998年创业的时候,中国网民只有300万人,主要是IT人士和跟通讯有关的人士,与现在5亿的互联网用户差别非常大。那时候中国的一些互联网公司非常幸运地得到了来自美国的风险投资,所以涌现出一批互联网创业者。

乔布斯是我学习和奋斗的偶像

这些互联网公司是如何长期生存下去的呢?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外国互联网公司想投资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甚至直接进入中国与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竞争,但最终还是国内这几个大的互联网公司胜出。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本土企业家能够利用这些资金的优势,并结合自身的特色做一些本土化的创新,甚至有些创新是美国没有的。比如我们腾讯的一个主要措施是增值服务,这个服务一直到最近Facebook非常流行之后,才产生出很多规模比较大的与增值服务有关的收入,否则之前的全部收入都是广告。

其实,需要政策助推的地方还有很多。再比如,我们行业主管部门是工信部,但实际上我们跟所有部门都有关系,跟新闻出版署、文化部、公安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广电总局都有关系,如果能有个类似能源局这样的机构就好了,也非常期待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能够更快地发展。

在亚洲,互联网最早是在韩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学习了韩国的模式。但韩国的用户基数很大,增值服务用户4000万人,有2000万的网民基础,跟中国几个亿的盘子很不一样,所以在中国增值服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他的包括搜索、电子商务等,跟美国的模式也不一样。比如,阿里巴巴的B2B,以及他完全免费的C2C的淘宝模式跟易贝的模式也不一样。还有谷歌没有做的百度贴吧,这些都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一些产品。

所以,落实到政策,我们期待基础设施要投入、4G牌早点发,这些疑虑打消了之后,对通讯行业也好,对我们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也好,对用户也好,都是一个很重大的决定。国家不投入这些基础设施的话,或者比较慢,落后人家5年、10年的话,这个损失真的是数倍于投入花的那个钱。比如印度,我们投资了好久,但是很郁闷,因为基础设施太差了,我们等了10年,但互联网设施这块真的变化还不够大。

对于腾讯来说,包括我们在做IM的时候,国外没有任何模式,不管是ICQ、MSN,都是一个附属功能的产品,只有在中国被迫独立地考虑企业的生存,这里面我们有很多本地创新的优势,包括与手机的结合,以及与休闲游戏,以及与每个人的形象结合,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我认为在商业模式上做整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模式,它可以让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模式最终获得成功。

比如,具体到电信这个产业上,运营商面临0TT(Over The Top,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等冲击怎么办?似乎拥抱这个潮流是最好的,相信商业模式也不绝望,很快就找到出路了。比如,4G(4rd-Gener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上了之后,一个视频几百兆就没了,可以支撑运营商的每个用户支出。

关于腾讯的开放平台

就像以前人们讲的,用电就是新经济,不用电是传统经济,而现在没有人这样说了,因为用电已经是标配,你不用就难以生存。这些变化,可以一点一点改变各个行业,包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和用户的接触点、商品流通的准确率等。

主持人:我觉得中国也是因模式创新而获得成功,对于我们硅谷来讲,我们更多是从功能上做创新。但是,通常人们不知道这个功能创新是如何带来盈利的,在硅谷这种创新像享受微支付和虚拟产品一样。

什么行业可以用互联网的思维去做?很多O2O可以,金融可以,物流也可以,包括文化产业更多了,甚至小米这样的硬件厂商也可以。相信很多传统行业都会慢慢感受到互联网化的好处,用互联网思维去做,所以说它已经不是一个新经济了。

在这里,我特别想谈到一个平台,包括腾讯的平台在去年的转变(变得更为开放)。我已经来中国很多次了,和很多创业家谈过,他们说在中国有三个现实,一个是生活,一个是死亡,一个是腾讯。所以,未来我们说要么是死,要么是活,要么是腾讯。这是一件正面的事情,不是一件负面的事情。你刚才说我们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做任何事情,但是,我们看到腾讯提出的东西,真的是很多事情都在做。比如很多方面的投资,在线的电视、电影等,涉及非常非常多的领域。与我们的IM相比,腾讯已经超出很多,你觉得对腾讯来说,有没有什么腾讯不会做,可能会交给其他开发者去做的?也就是作为开发者的开发平台让他们自己做,或者说有没有一些领域我们不会进入,但开发者会进入。

政策助推,积极拥抱新经济

马化腾:非常多,刚才讲游戏的开发就是我们现在主要的投资,或者参股一些中小开发者,或者不参股,他有一个很好的产品出来,我们也愿意全方位地拥抱和介入。在网友方面,首先受开发周期的制约,网络游戏我们不可能不做。但是,我们发现我们现在做搜索的游戏也会遇到难题。我们在最早期的时候,大家知道我们的农场、牧场系列游戏非常流行之后,我们内部团队也对很多开发者说我们要做很多的事情。但我们在内部压制住了这个欲望,我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我们也给我们的团队一些时间测试,最后他们发现的确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我认为在很多搜索游戏的开发上,可能80%甚至90%的提供者是来自外部的,这是一方面。

当然,也有很多挑战,比如,中国这个标签还是有竞争对手故意去说,去抹黑。之前给我们代言的越南明星都不敢承认,说没有给我们代言过,没有媒体敢帮我们说话。这时候,我们基本上是入乡随俗,比如有的国家对宗教很敏感,或者是对国王很敏感,诸如此类。我们和有关部门多次沟通,也都获得了理解,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感谢,因为大家明白发展是第一要素,管死了你也出不去,搞不好人家还会进来,也希望以后在“走出去”方面得到更多理解和支持。

另一方面,像Ecomes(网站名),Ecomes这两年非常火,尤其是B2C,B2C这两年的崛起。我们看到很多B2C网站是非常垂直的,可能它是卖钻石,或者卖鞋子的,是一个很细分的领域。我们认为这其实是O2O的模式,是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我们希望与B2C网站建立长期的合作,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用户引导给他们。B2C网站认为这是商业地产的模式,我认为这个比喻目前来看是比较恰当的。但并不代表我们要经营这里面一个产业链,包括后面的供应商,这个我们不会去做。

开始我也觉得很意外,因为以前很多时候服务产品国际化不成功,可能会归咎于文化差异,实际上,产品如果真正做得好,这些都不是问题。也没有听说过iPhone适不适合亚洲人,真正好的东西具有普适性。比如,在阿拉伯国家,90%是阿拉伯文的版本,10%之内是中文的,开始可能是华人在使用,但是很快就变成当地人用了。

高朋进入中国,为何不成功

微信,我们对外不再讲总的注册用户数了,现在近3亿是讲的活跃用户,而且大家已经不太关注这个简单的数字了,眼光投向了海外,现在我们有超过1.23亿的海外注册用户,这是一个让我们非常惊喜的成绩。虽然它还面临很多竞争,但是它是中国互联网甚至中国第三产业第一次走出国门。

主持人:我想花时间来谈一谈,从文化上来说,硅谷在中国,包括中国和硅谷之间的互动是什么样的?这其实是我今后这两天会反复谈到的话题。我们知道硅谷这些公司在中国通常做得并不好,刚才你也说要从之前失败的公司中吸取教训。

“好产品+本地化”应对国际化

比如,高朋进入中国也并不成功,这些公司从硅谷来到中国,要成立合资公司,但都重蹈覆辙。为什么高朋这样的公司会遭遇这么多的批评?他们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现在虽然还不清晰,但是却正处于快速清晰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这个浪潮很兴奋,同时又很担忧。因为不做肯定是死,做了呢,可能移动商业模式滞后,叫好不叫座。现在整个互联网界超过90%以上的收入还是来自于传统的PC互联网,但是超过一半的用户量和使用都在移动互联网上,怎么办?Facebook移动端的广告收入占了40%,这给了大家一个很强的信心,就是叫好也叫座了,我们必须勇于去探索。

马化腾:高朋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在公开场合不想谈太多直接批评他们的事情。因为这个事业模式是很让大家吃惊的,甚至很多美国人也不太相信,觉得这好像是一个骗局。

从PC时代到无线时代,网民和终端的数量可能多一倍,但是最关键的是它的联网时间。过去在PC上,平均下来2.8个小时可能已经到头,已经是很长时间了,但是手机呢?睡觉时间扣除以外,大家可能会每隔一段时间看一下,这个时间可以算成天,乘上总联网时长可以增加10倍、11倍,远大于我们过去的PC时代,而且这一切就在短短一两年里发生。可以说,无线互联网不是PC互联网简单的延伸,它有可能大大地超越之前的想象。

但是,它确实创造了很多令所有人都惊讶的增长速度。我们觉得对这些新生事物还是要抱着一个比较开放的态度。但这也再一次证明,中国市场绝对是和美国,甚至其他国家完全不一样的市场。我们前面的准备可能不是太充分,两家公司对接的时候,在IT系统和软硬件系统没有完全对接的情况下,就上这个业务,这个速度太快了,而且高朋在中国的最近这一年,我们看到跌宕起伏得非常厉害。资本界的热钱在3个月前也非常疯狂,最近这3个月冷下来后又起来一点,然后又冷下来再起来一点,一直处于一种很动荡的状态。

无线互联网十倍空间的怕与爱

我们看到中国业界内的公司,包括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愿意投资的公司,也包括一些小的公司,在这一年内他们的心情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一直在平衡是要过分投资还是保守投资,并为此做着Case by case(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研究。后来,团购打开了一个市场,以前通过线上广告和搜索广告都没有办法满足商家的要求,像大的品牌广告主是投放大品牌的广告,搜索广告主投放一些中小企业的广告,但是现在团购的商家比这些企业更小。

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正处于快速清晰的过程中,这一浪潮让包括腾讯在内的互联网公司陷入既兴奋又担忧,既怕又爱的双重情绪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勇于探索、追求创新,才能不断积聚腾飞的力量。2013年10月17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内部讲座上,马化腾做了以“变革、创新、腾飞”为主题的讲座,阐述了自己对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的看法。

我觉得只要这个市场打开了,绝对是非常有前途的。但正如很多其他领域一样,一旦有一个模式来到了中国,一下子有几十家,甚至上千家企业在竞争,这与美国的方式很不一样。

(2013年10月17日)

因为美国是创意出来之后,其他企业还没有反应过来,自身有3个月到半年的领先期。但中国的企业几乎是同一个晚上、同一个时间段看到有人写了一篇文章,大家知道这个很好,然后所有的公司统一行动。所以一个星期后你会发现有100家同样的网站出来。这样竞争就变得非常激烈,这是中国和美国等其他国家很大的不同之处。

创新与腾飞:马化腾谈产业与产业政策

在很幸福和很恶劣的环境中竞争出来,需要有超人的意志,还有非常多的智慧才行。这时候如果按照美国的运营机制,什么都要总部审批,可能你开一个会的流程,中国的公司已经走了好多步。互联网就要靠快,要靠不断改变才有可能打赢竞争对手。你只有在适应中国的环境下才有可能生存,美国公司只有创意在中国是远远不够的。

我觉得未来的互联网经过中国15年的发展,可以呈现出很多的变化,包括移动互联网,也包括更加开放,我们希望腾讯能够继续在中国互联网的环境中,和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一起,共同把这个市场做大做好。

腾讯创业初期的回顾

2011年是深圳的大运会,腾讯网有幸成为大运会的官方媒体,包括微博和火炬传递都有很多方面的合作,希望我们继续做好。

主持人:你作为创业家的历程,真的非常鼓舞人心,不光是在中国的创业家之中,包括硅谷的创业家在内,你的故事也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你觉得你在刚刚起步的时候难,还是现在做创业家更难?

非常荣幸腾讯是伴随着深圳特区成长的企业,特区的30年,我们有27年的时间在深圳特区,在这里读中学、读大学,在这里工作、创业、成长,到现在其实都和深圳这块热土密不可分,从来没有离开过深圳,我们也感谢特区这30年的发展,感谢深圳特区对高新产业的关注,举办“高交会”,给了腾讯这么好的机遇。

马化腾:应该是当初创业的时候更难。我想简单跟大家讲几句我们创业的经历。我们在1998年年底创业,我们当时几个朋友一起做,是从初中到高中,又到大学的几个朋友一起出来创业的。我们是已经工作了六七年的时间,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之后才开始创业。

实际上,腾讯过去做了很多工作,从分成的绝对值来看,是国内互联网公司当中最大的。我们做了一些事情,但是并没有去总结,而且也没有更加开放给一些中小企业和中小开发者,这是腾讯需要反思的地方,未来我们会更加开放,把整个平台提供给其他开发者以便共享资源。

我们当时在深圳成立了腾讯这家公司,但深圳在互联网领域可以说是一个边远的小城市,所有风险投资都在北京,没有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到深圳看有什么公司与互联网有关,然后进行投资,刚起步的时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当时是希望利用自己比较熟悉的通讯,以及创始人的背景,在一些跟电信有关的软件行业里发展。当时觉得互联网刚刚起来,我们可以做通信软件。

在微创新和产业链的开放上我们还是有一些不匹配的,2010年上半年总收入是13亿元。但是,我们最大的一项是互联网增值应用,占腾讯一半收入的网络游戏,有60%~70%是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共同运营的,网络游戏的平台下面有非常多的游戏开发商、游戏运营商,有着很长的产业链,外界还非常不清楚,以为所有的游戏都是腾讯开发的,而没有给中小的开发商机会。

主持人:我觉得你的想法是非常好的,尤其是蛋糕份额小一点,但是把蛋糕做得越来越大,对你来说还是很有好处的。我觉得这样一个战略对你来说是很有用的。

腾讯在很多细节上研究用户的体验,然后进行创新,在即时通讯方面,QQ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就是截图、发送,腾讯是全球第一个申请这方面的专利,我们也看到其他国外的互联网企业还没有用这样的专利。类似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腾讯在过去也积极地在知识产权方面做大量的积累,目前超过了很多国外互联网公司,在全世界排在第三位。

这里想谈一谈在你建立腾讯之前有一些榜样吗?你的父母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从2001年我们开始做互联网增值应用,对腾讯来说这是非常大的收入,如果说腾讯在全球互联网发展当中有着一些创新,那就是在增值服务方面的开发。2004年腾讯在香港上市,2009年收入超过100亿,2010年有1亿的QQ账号同时在线。

马化腾:应该说20岁之前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程序员,可能是管几个人的小团队的领导,跟在座很多开发者一样。我周边的人,我父母,包括我自己都不认为我会开一家公司,管一个企业,因为怎么看我都不像这样的人。我唯一的资本是写过几万行C语言的代码,也接过几个项目。

过去的12年,从公司成立到“高交会”后的风险投资,前面的3年,腾讯没有很好的商业模式。到2001年,通过中国移动的梦网计划,我们创新地结合了即时通讯以及短信互通的方式,这是全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商用的互通,也是腾讯的第一桶金。腾讯从当年6月份开始赢利,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当中最早赢利的。

不过,我一直梦想开发一个给很多人用的产品,但是原来的公司没有办法提供这样一个环境,似乎只有自己开公司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所以我才被迫选择开一个公司。当然我也面临很多问题,因为我发现做一个公司头半年好像不用写任何代码,全部写投标用的资料,说我们有这个软件我们能开发什么,事实上我们当时一行软件都没写。

1999年第一届的“高交会”,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一届“高交会”上,我们接触到一些风险投资,正是有这样的契机,腾讯才能在深圳获得互联网方面风险投资的注入,才有了今天。

但我知道我只要拿到这个订单,我很快可以写出来,我首先要写出一份投标书,好像我们的软件已经很成熟的样子,这与我创业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在创业之前和创业过程中阅读了很多的文章,特别是来自美国硅谷的文章,我们也看了很多翻译者翻译的有关美国硅谷创业的书,都非常励志,而且我们也非常向往。但结合中国的环境来看,我们想第一步还是要生存,你没有订单怎么办?下一个月的工资和房租怎么解决,你一年内的收入来自哪里?那时候没有风险投资,也没有说靠一个概念大家会抢着投钱,根本没有这样的环境,而是比较务实和比较低调地做事情。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坚持这个风格。

腾讯的创新、努力与反思

之后我们看到业界很多公司的发展,有很多偶像级的人物出现。我最近在微博上对乔布斯的逝世发表了一些看法,我觉得他是我的偶像,他在创新、科技产品和艺术的结合上,让人非常感动,不知不觉觉得他是我们要学习和赶超的目标,我们要学习他很多创新的理念,以及对产品体验极致的要求,最终创造出一个打动人心的产品,让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产品太好了。我觉得这种被认可的满足感,不是财富能够给予的,而是你真正能够做一个打动人心和深受喜爱的产品,这是很多企业家应该追求的,也是我希望学习的一个方向。

开放的互联网为创新者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全球最国际化的社交网络是Facebook,仅仅400多天的时间,它所支持的中小网站数量就达到了25万。我们看它最近又推出open graph(开放图景)的开放平台,20天内就有10万个中小网站使用Facebook的社交插件了。在国内与QQ结合是目前最常见的社交网站模式之一,我们也正在走开放的路,但是这个步伐慢一些,因为它的难度相当大,对于腾讯来说它和纯粹的SNS的基础是非常不一样的,但是将SNS的资源和用户的资源向其他的开发者开放,毫无疑问是未来的方向。

主持人:说得非常好,我觉得我们的时间已经有些超出了,其实我等两年时间才等到跟你同等对话,我想再问两个问题才放你离开。在美国,有人说中国互联网的开发和国际互联网的开发,其实只是不同语言的不同点,你觉得未来互联网更多的是不同国家有各自的版本,还是它会有一个真正全球化的互联网?

我们看到,互动娱乐的市场也在演变,过去传统的基于PC端的大型网游是最大的一块市场,但实际上它也在接受转变。基于SNS网络的游戏,还有轻量的娱乐的方式,包括iPhone的游戏,会分流到移动互联网,也会分流到社交网上去,但是整体来看娱乐这一方面还在高速地增长。

马化腾:你说的是物联网还是互联网?

无论是E-mail还是微博类实际上都体现了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终端上会有不同的需求,它不是一个完全取代另外一个,而是互相共融地生存,谁能整合得更好,能够真正方便用户的使用,才能有更好的前途。网络游戏的基数很大,但是第二季度开始放缓了,这里面其实有一定的风险,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特别是创意产业中,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主持人:我想从技术上来讲,每个国家会有不同的版本,还是说有的公司会成为全球性的公司,像在中国你是完全主导,但是在美国没有人会用QQ,所以会有这种区域的不同。另外一种情况是,我们没有这种障碍,真的是全球化的互联网。

腾讯虽然在即时通讯领域领先,但是我们意识到这个世界在变化,人们的交流也在变化,SNS的崛起,使更多人的时间不一定用在即时通讯上,他们中的不少人可能会转入到SNS的通讯方式上,还有一些会转到微博的应用。腾讯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而不是死守在即时通讯这个领域。

马化腾: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复杂,涉及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在不同国家的不同认识。在中国很多公司有一个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y,可变利益实体,又称协议控制)的架构,外资不得直接进入中国投资互联网公司,特别是跟门户和通讯有关的公司。但这个事情也在一步步转变,而且越来越得到证明互联网是需要管理的,要有序地一步步发展。

因为毕竟大家觉得前途很好,所以会不惜血本,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也会不断地投入热钱进来,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都会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未来始终会有非常好的前景。

刚才讲中国、俄罗斯、韩国会有这么特殊的情况,好像全球化的互联网企业进不来,除了刚才讲的文化、人口因素以外,政策我相信也是一个方面。当然,像韩国没有完全政策上的制约,是更加特殊的模式。我相信在中国、俄罗斯有一些政策的保护,在这方面政府希望本土的互联网企业能够发展起来,会更加健康地长期发展。

网络的服务和产品如果不根据形式的转变去调整的话,我认为会遇到很大的危险,包括现在投身于创业的朋友也要更加关注这一方面的发展。当然,看到这个机会的人一定很多,一样会有很惨烈的竞争,也一样会有比较难熬的时间。

从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是稳定的,而不是一个没有管理的体系。我们非常支持在很多信息安全的角度,因为特别是这种新生事物,很多人没有经历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一下子接触一个这么好的工具,他会不知道怎么用,甚至很可能会滥用。

腾讯不能死守在即时通讯的领域

这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有序的发展,这才是一个长期的策略。我们也是非常理解和支持政府在信息安全的管理方面,能够做出更好的控制和管理。这里面肯定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因为不可能有的政策一出台就是很准确,或者是很适合未来的发展,这要不断调整,这个大家要有一些耐心。因为没有一个政府是希望产业发展不好的,你要知道他还是希望这个产业发展好,但关键是这个步骤需要大家一步步地去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中国互联网跟全球互联网似乎没有完全全球化的情况。

从用户来看,应该说现在移动互联网用户还是少于PC桌面的用户,我们预测未来三四年后有一个交叉点,那个时候通过手机或者移动终端上网的时间、人数和次数都将会超过我们现在所理解的PC上网记录,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我们想得更多的是我们中国的企业怎么走出去,参与到全球的互联网竞争中。坦率地讲,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不仅对互联网市场,对所有行业来说,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目前我们看到,只有在制造业,像海尔、华为、中兴非常成功地走出去了。在服务领域,不管你是互联网服务还是金融服务和通讯服务,目前没有一个完全成功的例子,只是做了一些小的尝试。

移动互联网为什么快速呢?最大的问题就是解除了线,把人从空间、时间里释放出来,人们可以随时随大量地利用碎片时间,你在等电梯也好,包括现在在会场上听演讲也好,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访问互联网,享受互联网的服务。

中国的确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才30年,与国外长期发展的过程,服务行业非常发达的背景相比确实是很不一样的。我们还得再等,因为我们才改革开放30年,再有30年我们的情况就完全改观了,我们服务的质量包括国际性的人才会一代代出来,那时候我们会有一个很好的理由说我们一定要参与全球的竞争。对于中国来说,我们这个行业过去也做了一些小的尝试,但是最后发现最好的方法还是投资,找到一些好的公司投资。比如网络方面的优势领域,我们发现在过去,在线电子娱乐是比较落后的,大的游戏公司也不看重。

手机上网,特别是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大大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在线游戏市场基数比较大,目前是网络经济中最大的板块,所以说它的基数比较大,增长放缓,竞争加剧。在线广告的增长不是很高,但是整个广告的形态从传统的方式,加上搜索,再加上和电子商务结合的广告的市场,增长也非常迅速。搜索广告有接近50%的增长,电子商务只占零售的2%,它的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最近一年有一倍的增长。

而且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他们的发展也遇到很大的危机,像EA这样传统的电子娱乐公司就受到很大的挑战。在原来的商业模式下,它开发一个游戏需要两年,在圣诞节前后推向市场,而这种软件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发展了。我们这几年做了很多的投资,在美国投了一家RayGame的公司,是绝对控股的方式,发展得很好。

从最近这一年的变化来看,网民数量增长了24%,因为基数大,它的增长率已经放缓,但绝对数还是比较大的,最让人瞩目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增长,这两三年发展得非常迅速,特别是最近这一年增长了80%。

应该是在《魔兽世界》之后,整个西方国家的第三大在线游戏,名字叫LOL《英雄联盟》。我们发现这个模式可能证明我们走出去更多还是要靠资本的投资。另外我们怎么能够把我们互联网的经验传给这个团队,让他们学习,因为他们可能只会开发游戏,而不会运营游戏,他不知道运营其他公司开发的游戏应该怎么做,我们可以把经验教给他们。

从上网的时间来看,现在人均网络消费的时间每天达到2.7小时,相对于过去传统电视媒体的2.5小时来说,刚刚超越。固定电话、手机电话每天有100亿条消息在传播。我们再来看媒体,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对传统报纸等平面媒体造成很大的压力,传统的报业也在积极地转型,借助互联网实现第二次腾飞。另外还有娱乐方面,我们看到电影市场虽然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但是基数比较小,只有不到100亿的市场。电子商务更不可忽视,在线的电子商务虽然只占一部分的交易量,但是绝对的数量却比较庞大,和欧美国家相比增长空间和绝对数字也是非常令人激动的。

我们现在也在其他国家积极寻找这样的机会,我觉得我们要找到本地人才,找到与本地公司的互补点,支持他,投资他,这是目前这个阶段成功率比较高的步骤。未来我们希望全方位提升,但最关键的还是一步步来。因为如果我们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海外,中国市场没有把握住,这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至少在这5年内。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焦点还是在中国。

中国互联网发展了15年,到目前为止,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到4.2亿,这个数字在全球来说是名列第一,当然互联网网络经济的产值和美国相比还是比较落后,但这也意味着互联网行业还有很大的潜力。

腾讯害怕的问题也很多

“高交会”对深圳来说是标志性的展会,至今已举办了12年。非常荣幸的是腾讯和“高交会”同岁。有些人说今年是腾讯的本命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回顾一下这个产业和腾讯本身发展遇到的问题,展望一下未来的前景。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之前我们谈到很多公司都很害怕腾讯。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对你来说,有没有让你夜不能寐的问题?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分析

马化腾:非常多了。第一个方面,我们总是觉得一个公司越大,危机也就越大。特别是它跟传统行业不一样,任何变化都可能使它在一秒内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可能我突然间接了一个电话,或者我们在线的设备发生重大的事故,这个在传统行业是不可能的,你毁掉它要花很长时间,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只需要一秒钟。包括用户资料突然间流传到外界了,这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是灭顶之灾。因为它本身是电子化的,你没有办法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只有做大量的事先工作防备,或者你有类似意外情况的处理经验。我们公司初创的时候发生了火灾,使我们拥有了长远忧患意识。

在开放和分享已经成为互联网产业潮流的时代,腾讯一直认为,在合作共赢中坚持创新才是互联网的生存之道。QQ首次将通信、社交、平台化三者一体地建立起来,就是亚洲互联网企业在全球互联网行业的一次创新。在2010年第12届“高交会”上,马化腾以“互联网的新机遇”为主题,讲述了腾讯在创新方面的努力和反思。

从长远来说,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机会在哪里?我们可能已经过了早期的发展过程,很多人都盯着我们。我们会不会像其他曾经很有名的互联网公司一样,因为战略上选择错误,没有跟上发展的趋势,最后落后呢?

(2010年11月17日)

我认为现在的市值或者股票都只能反映现阶段的情况,最关键是我们未来能不能保持像小公司一样灵活,而不是公司越大越官僚,内部的决策很慢,对用户新的需求反应很慢。这是我每天担心,而且希望每天跟同事们传达的。希望大家不要老觉得我们的公司大了,我们已经很强大。其实对一个具体的业务,或者我们的思考方式而言,我们和其他任何公司相比,都没有任何的优势。

开放时代,创新者生存

总的来说,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心态压下来,还是希望能像小公司那样灵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包括对用户体验的高度重视和极致追求,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产品和服务永远是我们的核心。

互联网行业的竞争生死时速,从来不需要论资排辈,也没有先来后到。只有那些敢于挑战、勇于尝试的企业,才能为自己带来新机会,增添新活力。腾讯是一家注重创新和研发的企业,16年来,用创新的精神去突破是腾讯永葆青春的方式,也是腾讯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主持人:说得非常好,我们可能得放你回去继续管理你的公司了。我希望大家跟我一起给予马化腾先生最热烈的掌声,我想这也是马化腾先生第一次接受我们外国记者的采访,非常感谢马化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