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夫人看了自己女儿一眼,拉她坐到自己身边。“好多提亲的人家都让她祖父拒了,上次带她进宫去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也说要帮着留意……她是咱们谢家的娇娇儿,可不能委屈了她。却不知道她想找个什么样子的!”
说罢让下人拿了礼过来,林海如这些场面是见惯了的,收了礼转移话题:“我看谢二小姐也及笄了,这般的才情,不知道该说哪家的亲才好?”
谢蕴听母亲提起婚事,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抿了抿唇说:“您还说呢,还不是您和姑母说笑我!”
谢夫人和魏老太太还有些渊源,问了罗宜宁今日魏老太太的身子如何,宜宁说一切尚好。谢夫人才跟林海如闲谈:“……咱们以后便是邻里了,往来也多,说话的地方多得是。今儿便与太太结个情了。”
宜宁在一旁说不上什么话,她让丫头把糕点递给她,她觉得少说话多吃东西总是没错的。
罗宜宁知道谢蕴这人一向高傲。她也起身回礼,笑了笑没说话。
谢蕴的眼神却不停地往正堂门口看。
嫡出和庶出总归不一样,何况宜宁又是抱养回来的。对别人来说是尊贵,对她来说只是个普通的出身。当然像她这般才情满天下,能入眼的也没有几个。总归是旧识,谢蕴才淡笑着向她点头:“宜宁妹妹,许久不见了。”
若不是想见见他,林家这样刚搬到京城里,只能算是新贵的人家怎么配得上她和母亲亲自走一趟。
谢蕴看到罗宜宁则皱了皱眉。
谢夫人对她一向宠溺,有求必应。听说她心里念着那位新科状元罗慎远,便也笑了笑跟她说:“凭我儿的身份,配哪个配不上?上次远远看了一眼,倒是的确出色,将来必成大器。”说着话锋一转,“我只听说他们家已经定了孙家那位小姐?”
谢夫人身居高位,不怒自威。别的太太跟她说话都拘谨,幸好林海如神经大条没什么感觉。
谢蕴就拉着母亲的手嗔道:“没有的事,当初孙家说是要等他中了进士才定亲。我看若是这进士没中,孙家恐怕还有反悔之意。”
林海如叫人把她们请进来。宜宁远远地就看到一个穿着缂丝富贵锦绣纹褙子,戴金累丝头面的的妇人下了轿,随后又下来一个女子,一双丹凤眸漂亮极了,可不正是谢家二小姐谢蕴。两人被仆妇簇拥着走过来了。
女儿一向待人冷淡,难得看到她对谁这么上心,谢夫人就留了心思。
林海如不知道谢夫人,宜宁却是很清楚谢蕴的背景的。她不仅是谢大学士的孙女,姨母还是当今的皇后娘娘。她们家名门百年,底蕴很深。不然最后程琅也不会娶了谢蕴。这位谢夫人早年在京城也是很有名的。
正巧接到了林海如的拜帖,她干脆带着女儿到罗家来走一趟。也看看罗家究竟如何。
林海如还对京城的人事不了解,其中一个太太就告诉她:“你不知道谢夫人?她可是先皇封的正二品诰命夫人,她的妹妹就是当今的皇后娘娘,家里非常显赫。她家的女儿便是名满京城的才女谢蕴啊。”
谢夫人一边喝着茶,目光就落在宜宁的身上。
同坐的几个太太便有些惊讶:“谢大学士家的谢夫人?”
早就听谢老太太说过,英国公从外面接回来一个女儿。她记得原来英国公府上那个赵明珠,跋扈无礼,这个亲生的倒是强些。站在林海如身后,脸蛋漂亮极了,虽然出身算不上正统,这般姿色倒也难得。
说到林海如不擅长的东西,林海如就只能僵硬地笑,或者按照宜宁教的,是时候点头或反问一声显得有学问。等到了近晌午的时候戏台子摆开,那边又有人递了拜帖上来:“……隔壁九曲胡同的谢夫人给您递了帖,恭贺乔迁之喜。”
谢夫人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孙夫人就点头,拿了玉碟子里的糕点在手上,倒也没有吃,微笑着说:“从婉身子不舒服,我是不要她来的。这孩子近日整日在家里练字,我看倒是长进了不少。她那些个庶出的妹妹,都拿了她的字帖回去描红。”
这时候楠哥儿被抱了出来。楠哥儿伏在乳母的怀里,他刚睡醒,啃着小拳头不说话。林海如把他从乳母怀里接了过来,跟宜宁说:“我看日头大了,不如你抱他去屋里玩,再带着谢二小姐一同去。”
林海如笑着说:“原是养在咱们老太太跟前的。”
林海如刚刚知道,谢蕴也不喜欢听戏。但是戏班子已经过来了,几位太太不看戏还能做什么。
她们这些清流派家的人,一向重视诗书,对于世家权贵看得轻。孙夫人对英国公府不了解。
宜宁把楠哥儿接到怀里,楠哥儿看到是熟悉的脸才往她怀里靠。谢蕴也站起了身,她身后簇拥着仆妇,衬得她气势不凡,她轻声道:“去屋里也没什么好玩的,不如宜宁妹妹陪我在府里看看?”
罗宜宁这是第一次看到孙夫人,孙夫人相比孙从婉待人要更疏远一些。也就是得知她是英国公府小姐的时候,多看了她一眼,迟疑地道:“我倒是听说过,你头先是被寄养在罗家的?”
宜宁暗自腹诽。大热天的,谢蕴不嫌热她还嫌呢。再者罗慎远去上朝了,就是转多少圈也遇不上啊。
女子在这上面总有说不完的话,到了太阳升高的时候,孙夫人的马车就过来了。林海如来的时候向周围的邻居都送了帖的,今日还有好几家的太太一起来。
但是客人提出来了也没有拒绝的道理,她只能点头应了,把楠哥儿再交给乳母,陪谢蕴去游园。
林海如没睡好,打着哈欠跟她说:“一会儿孙夫人要过来,还有几个住在附近的太太,早早地递了帖子祝咱们乔迁之喜。”绝口不提昨晚的事,还把宜宁推到她的妆台前,给她看自己收罗的一些首饰。
两人沿着回廊往前走,穿过一条石砌的甬道,甬道上生着苔藓,非常幽静。一股清凉的风吹过来,宜宁才觉得发烫的脸颊舒服了些。但抬头一看,人家谢二姑娘已经走到前面甩她一截路了,再过前面一道月门就是前院了。
罗宜宁洗漱好去找林海如的时候,乳母正在给楠哥儿喂奶,楠哥儿的小嘴一鼓一鼓的吃得正香。
松枝给宜宁撑着伞,小声道:“谢二小姐这么热的天出来走什么,就是撑着伞都觉得热……您要不要喝口酸梅汤?”她出门之前特意拿井水凉了,装在壶里等着喝的。
她有些疑惑。她了解林海如,她是绝对不会跟三哥发生什么冲突的。
宜宁摇头道,“再让她往前走,该遇上露明堂的护卫了……”她加快了几步跟上谢蕴,说道:“上次我还听谢蕴姐姐和三哥说话,你们原是认识的?”
宜宁第二天起来听说昨夜林海如和三哥有过冲突,但是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冲突。珍珠只告诉她:“……从您这儿出去之后便冲突了,您昨晚又睡着了,怕也不知道。”
谢蕴回头看了她一眼,她想出来是她的事,其实根本没想让罗宜宁陪着她。她一向不喜欢与她同龄的闺阁女子,总觉得都是小女儿家家的没话说,所以她淡淡地道:“是认识。”
她瘫坐在了太师椅上。
“三哥他一早就去上朝了,现在应该还没有回来。”宜宁抬头看着她,笑了笑说,“谢二姑娘若是走累了,我们找个凉亭歇一会儿吧,我的丫头带了酸梅汤。”
他说完就走出了正堂,黑夜里他的高大的身影渐渐地隐没,林海如却对这个记在她名下的长子有了新的估量。
谢蕴稍微愣了一下,罗宜宁已经回头吩咐松枝了:“……去叫人拿茶具过来。”
罗慎远则继续道:“知道了我做的那些事,孙家总会退亲的。这巴掌我受了,您自便吧。也不用再跟我提孙家的事了。”
这天天气的确非常的热。
林海如怔怔地看着他。
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巷子里的货郎都收了摊子。莲抚靠着紫檀木的小桌看着的外面的太阳,胡同里这个宅子是她安身之处。窗外草木茂盛,蝉鸣没完没了。
罗慎远缓缓地抹了抹嘴角,其实已经很少有人敢打他了。但他也不会对林海如还手,他抬头说:“孙家会退亲的。”
莲抚等得无聊,从笸箩里拿了把剪刀出来,对着鞋样做鞋垫子。
林海如觉得自己做了这一生最大胆的举动,她听了血气上涌,然后就举起手控制不住打了他一个巴掌。这个巴掌非常响亮,罗慎远被打得立刻偏过头。她打了之后不知道是因为惧怕还是激动,浑身发抖。“你……那孙家小姐怎么办,她等了你多少年!宜宁怎么办,你究竟在想什么!”
有梳双环的小丫头匆匆地进来了,屈身跟她说:“姑娘,大人派人递了话……说他没有空过来。”
“您看到了,我也没什么好说的,”罗慎远淡淡地说,“就像您看到的那样。”
莲抚听了垂下眼,抿了抿唇柔声道:“他可算是厌了我了……”
林海如在正堂里等他,屏退了下人,看到他来之后走到他面前,冷冷地问:“你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小丫头看到她手里拿着程大人的鞋样就难受,她劝道:“姑娘,我看是程大人的确忙。他如今连画舫都不去了。”
他听了面无表情地点头,然后朝林海如的院子走去了。
莲抚恍若未闻,继续说:“上次去见他他便不耐烦了,以前还不是这样的,以前他总是温言细语的。也不知道他有了什么人,现在谁都不理了……原来人家告诉我喜欢不得他,我也这么告诉自己。怎么他不来看我了……我还是这么难受呢。”
罗慎远出院门的时候,婆子跟他说二太太曾经来过,且叫了丫头过来请他去一趟。
小丫头看到她把手里的鞋样握得紧紧的,想到姑娘时常凌晨起来服侍程大人去早朝。程大人的新鞋不合脚,姑娘立刻就要给他做新的。程大人不喜欢脂粉,姑娘就半点脂粉都不再用了……她道:“我再去传一次话,姑娘您且等着!”
自从生了楠哥儿之后,林海如便也有了为母则刚的念头,她看到熟睡的儿子终于是冷静下来。给孩子试了试后背没有发汗,她就怔怔地坐在床上,然后咬牙说道:“你去传话,叫三少爷到我这里来一趟!”
说着她飞快地跑出去了。
屋子里楠哥儿还躺在罗汉床上睡觉,小手小脚摊开,细嫩的脸靠着锦被,孩子睡得很熟。
莲抚叹了口气,扶着靠墙的琵琶不语。
林海如一句话也不说,等回了屋子里之后,瑞香立刻给她倒了茶。
宫门外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皇家威严。烈日下守门的侍卫满头大汗,却站得纹丝未动。皇宫金色琉璃瓦,朱红大柱,金龙雀替。程琅静静地站着,看着这等皇家的威严。
她飞快地转过身,瑞香连忙跟着她出了院门,守在门口的婆子见她匆匆地出来了,有些奇怪:“太太,您怎么了,怎的走得这么急?”
有小厮过来跟他低语,他听了说道:“……以后她再派人来传话,不用告诉我了。”语气有些冷漠。
这黑夜里仿佛什么都没有遮拦了,那些隐秘的事呈现出来,让林海如喘不过气来。
小厮犹豫道:“爷,您原先不是最喜欢莲抚姑娘了吗……”
瑞香被掐得生疼却半点声音都不敢出。
程琅闭了闭眼睛。
他大宜宁七岁,宜宁可是他从小看大的妹妹!而且他已经要说孙家的亲事了,马上就要和孙从婉定亲了,他怎么对宜宁有这个心思!难怪她怎么问,罗慎远都不松口,难怪她刚才跟罗慎远说起林茂的事,他的态度显得这么奇怪。
他原来……做了很多荒唐的事。他是不敢再想了,也不敢让她知道。荒唐的人事必然不能理会了,不然以后站在她面前都觉得站不住。
她震惊地睁大了眼,手不觉紧紧地掐住了瑞香的手腕。罗慎远……他这是在干什么!
程琅摇头不语,让小厮下去。
她正觉得这姿势有点奇怪,两人怎么这么晚了还在独处。随后就看到罗慎远低下了头,然后烛火的影子跳动了一下。
宫门终于缓缓地打开了,程琅迎了上去。
两人隔得非常近。
陆嘉学从殿内出来,他的脸色十分阴沉。程琅看了心里一沉,能让陆嘉学露出这等神色,必然是有大事发生了。
林海如好不容易把楠哥儿哄睡着了,准备来找宜宁说会儿话的,打探那个英国公为她选的夫婿。丫头扶着她的手站在庑廊下,周围都是黑暗,书房里透出斜斜的烛光。林海如从侧边看进帘子里,她看到罗慎远握着宜宁的脸,宜宁可能是睡着了,脸毫无防备地瘫靠在他手掌上。
他低声问道:“舅舅,可是皇上说了什么……”
触感有些麻酥酥的。
今日朝上罗慎远终于呈上了口供,那罗慎远倒是真厉害,居然真的把刘璞给告倒了。虽然没有牵涉到汪远和陆嘉学身上来。却让皇上震怒之下收押了浙江大大小小四十多个牵涉官员,这下满朝文武也没有人对罗慎远不满了。
睡梦中,宜宁感觉到眉心微微一热。
这罗慎远也算是清流派第一人了,敢在老虎嘴边拔须,算他有胆识。
平日的时候不敢离她太近了,现在他伸出手缓缓地摸着她的脸颊,随后他低垂下了头。
但是皇上绝不可能为了刘璞责备陆嘉学半句。
她长得越发好看了,什么清秀,这明明就是带着艳色的。罗慎远其实很清楚对男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若是没有人护着,这太招惹祸事了。
程琅却看到陆嘉学停了下来,身后跟着的随从也立刻停了下来。陆嘉学也没有转过身,而是说道:“昨夜来的传信,魏凌带着三万兵马突袭瓦刺部,在平远堡外中了埋伏……三万兵马几乎全军覆没,魏凌也没有再回来。”
他伸出手略捏着她的下巴,把她的脸微抬起了些,拨开了她脸颊上的几缕发丝。
程琅听了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魏凌行军多年,绝对不是那等冒失之徒!他问道:“他怎的就贸然出击了……”
这时候她已经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了。
“先不论这个,皇上听了也震住了。幸而我的副将还在边关,我已经立刻让他追击了。”陆嘉学脸上看不出表情,“你是记入英国公府的,去给英国公府带个信吧,我尚要与兵部尚书商量如何应对,不能过去。魏凌是生是死说不清楚……但多半是不能活着回来的。”
罗慎远站起身慢慢走到她身边,俯身看着她的脸。几缕发丝贴着脸颊,她睡着的时候看起来还有些稚气。红润的嘴唇,细微的呼吸丝丝缕缕的,好像带着某种莫名的甜香,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味道的。
御道那边远远地走过来一个太监,一扫拂尘向陆嘉学行礼:“都督大人,皇后娘娘让奴婢过来传话,她与太后娘娘请您过去。”
手里的棋子轻轻地落在棋盘上,啪地一声轻响。那就是一步死棋,只是无人去细究棋局了。
陆嘉学叫下属给了他一封信,随后才往皇后娘娘的宫里去了。
平日又懒得动弹,也只有熟悉她的人才知道了。
程琅看着陆嘉学离去的方向,眼睛里透出一股淡淡的冷意。
她该有多困啊!
既然她已经不是原来的宜宁了,自然与他陆嘉学再无瓜葛。他怎么可能让陆嘉学知道她的存在,这些年他一直怀疑是陆嘉学杀了她,他怀着为她报仇的念头活着。现在知道她还活着……程琅自然半个字都不会说出去!
罗慎远把玩着棋子沉默,等抬起头的时候才发现这小丫头说着说着自己就睡着了。
程琅知道皇后娘娘如今在似有若无地讨好陆嘉学,她与董家的端妃正掐得厉害,端妃生的大皇子是庶长子,非常优秀。皇后娘娘却至今无所出,便有点焦头烂额。她想从有两个儿子的容妃那里过继一个孩子,想求了陆嘉学的支持,以后才能保这孩子登上皇位。
他抬起头,就看到宜宁靠着迎枕,她的笑容在昏暗的烛火里显得有几分懒洋洋的,未绾的长发柔顺地垂在胸前,总显得比平日更不一样些。宜宁则越发的困了,一手支着下巴一手放棋子,跟他说,“你身边没有个人实在不好……府里管的也乱七八糟的。”
陆嘉学手里的兵权很重,谁都想得到他的支持。
宜宁听了只是笑:“茂表哥行事诡异,管他做什么呢!”
程琅拿着信静了一会儿。对于英国公府来说,魏凌就是顶梁柱,否则老的老小的小,怎么支撑得起英国公府。
宜宁听了还有些疑惑,不是说棘手得很吗。却没听他继续说下去,而是转而问:“我听母亲说,林茂今日派人给你送了许多花盆?”
……宜宁知道应该要伤心了吧!
罗慎远答道:“后日便可结案了。”
程琅快步朝宫外走去,先到英国公府去送了信。
这个人不仅是她的三哥,而且是罗慎远。绝对的无情冷酷,她也是从那时候才深刻的意识到。心里所知和亲眼所见是绝对不同的。
虽然说得含蓄,并把魏凌存还的可能说了。魏老太太听了却还是差点背过气去,婆子们又是掐人中又是扶她躺下,魏老太太却捂着脸不停地哭,哭声震天的响。程琅从来没见过这位荣华一生的老人这么哭过,来的时候叫的太医派了用场。府中的人也一时惶恐,赵明珠站在一旁惊得话都说不出来,他吩咐了管家的婆子几句,立刻启程去新桥胡同找罗宜宁。
罗宜宁其实已经有点困了,不过看他一副没什么困意的样子,她还是拿过了黑子棋盅。边走棋边问:“你手里的案子如何了?我听说你们抓去的那人已经死了。”想到那人的惨状,再看到三哥修长握着棋子的手,轻轻放下的棋子,宜宁还是一怔。
马车在路上疾驰,等他到新桥胡同的时候已经暮色四合了。
罗宜宁把信交给他:“那里来得正好,信帮我送出去吧。”她出门让丫头给罗慎远上茶,回来的时候看到罗慎远拿了她放在小几旁边的棋盅,“许久未和你下棋了,来下两局吧,看看你这两年棋艺长进没有。”
罗府屋檐下的灯笼刚刚点起,还隐约听到唱戏的声音传来,程琅的小厮上前敲了门,递了名帖。
宜宁抬头看到他眉眼之间似乎有冷色,俊挺的五官在夜色中越发的深邃。他即便不怎么说话,坐在那里也有几分气势,宜宁突然有几分羡慕自己未来的嫂嫂,三哥的确是个非常出色的人物。
那守门的人看了他的名帖笑了一声,拱手道:“这位不好意思了,咱们三少爷说过,闲杂人等不能放进。”
“免得打扰了你。”罗慎远几步上前,坐到了她对面。
程琅听了嘴一抿,冷笑着把另一个名帖砸他脸上:“英国公府有要事,再敢耽搁我下来砍了你信不信!”
宜宁看到这手却惊讶地抬起头,看到站在她面前的是罗慎远。她接过信封,边叠信纸边说:“三哥,你来找我怎么也不通传一声?”
罗慎远的轿子正好回来了。
一只手伸到她面前,信封躺在他手心里。
他听到了程琅的声音,挑开了车帘缓缓地笑道:“程大人何必对他发脾气,有事跟我说就行了。”
与边关往来的信都是要驿站检查了才能送出去的,宜宁也没有多写自己的事,只问他近况如何了。听到有脚步声走进来,宜宁说道:“珍珠,你来得正是时候,把桌上的信封递给我。”
英国公在平远堡带的三万大军全灭的军机密报,陆嘉学都是昨晚才收到。随后就去禀报了皇上,所以朝廷上下根本就没有人知道。
罗宜宁不再想林茂的事了,她让松枝给她拿了纸笔来,准备给魏凌写封信。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宣府怎么样了,行军打仗最是辛苦了,走到哪里都是风餐露宿的。何况魏凌身为统帅,要背负的压力更重。
程琅看着罗慎远。此人是朝廷新贵,虽然是清流派的人,但做事手腕方法着实一点不留情。上次刘璞之事也是败于他手,若单论聪明才智耍心眼,程琅少见到能比得过自己的人。宜宁这位三哥罗慎远就是其中一个。
她觉得自己还是不要为林青天的举动而多想,否则难免被他气死。
他从不忌讳光明磊落的君子,但是这种人物是他最忌惮的。别说他忌惮,出了这事之后汪远何尝不忌惮,徐渭想让罗慎远升任大理寺卿,正好原大理寺卿年事已高,马上就要告老还乡了,又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顶上。但是汪远不同意,徐渭一向做事低调,为了罗慎远还特地给皇上递了折子,难得要驳斥汪远。
罗宜宁道:“他这个人离经叛道的,倒未必有什么深意,不过惹得别人烦恼是他最擅长的。”
若是皇上也对罗慎远赏识有加,这事恐怕是真的要成。
宜宁训斥了她们几句才让出去,她自己喝着汤,听到珍珠笑着说:“小姐,我看那位林家表哥为人倒是随意得很。”
程琅说道:“我还不知道罗大人家里如此高傲,朝廷五品官也当做闲杂人等看待?”
几个小丫头在外头叽叽喳喳地说话,宜宁听着皱了皱眉,把几个小丫头叫进来。都还是总角的年纪,刚被买进府里,还没怎么学规矩。听闻是小姐叫她们进来,一个挨一个地垂着脑袋。
罗慎远让童子把名帖递给他,他低头看了一眼,继续笑道:“那是家里的童子说话没有规矩,我私下教导着就是了,程大人可不要介意。只是这眼见着天快要黑了,程大人来我罗家究竟有何要事来我罗府?要是没有要事,实在是不好进去。”
手紧紧地握着茶杯,一时间表情简直是掩藏不住的冰冷。
现在事情紧急,程琅也不想再多做无谓的纠缠了。他的语气淡了些:“我也不是来找你的,而是我宜宁表妹正在你府上,原来的事先不说了。事关英国公,还望罗大人不要再耽误时间了……我刚从宣府那边得到的战况消息!”
罗慎远闭上了眼睛。
罗慎远听到程琅的话抬起头,眉头微微一皱。事关英国公,英国公如今在宣府,只能是跟打仗有关的事了。
她要是嫁了人的话,那肯定就会一心一意的相夫教子,对自己的丈夫好,眼里便没有他这个哥哥了吧。
魏凌刚去了宣府半个月不到,宣府那边一直没有消息。现在看程琅这个样子……似乎不是什么好事!
宜宁肯定不知道,她小的时候那般的缠着他。他心里有多高兴,虽然对她的亲近显得不耐烦,但是那种孤寂却渐渐的被填满。所以才想紧紧地握着她,似乎除了她之外,他还是什么都没有的。
他听了也没有再耽搁,挥手让小厮把大门打开。
就算如今父亲看重他,徐渭看重他。实则谁是真的喜欢他呢?罗慎远是再清楚不过的,罗成章想要个能支应门庭的庶长子,而清流派势弱,徐渭需要像他一样手段狠戾,做事没有什么底线的人。不然如何能与汪远等人抗衡。
天色虽晚,但是众位太太们看戏看得正热闹,还没有停下来。
养他的老嬷嬷也没有了,好像没有人要一样。
就连谢蕴都被请过来一起看戏,又有几个小姐刚过来,谢蕴坐在这群莺莺燕燕的小姐里不耐烦地喝着茶,但她面上半点都没有流露,别的小姐对她是又敬又怕,小心翼翼地跟她说话。罗宜宁逛了一天累得很,靠着软垫听着唱戏的声音只觉得脚麻,动都不想动弹。
他一个孩子,没人带。被丫头抱去罗老太太那里,他望着罗老太太的屋子里灯火通明,那个才一丁点大的粉团妹妹坐在罗老太太的怀里,让她一口口地喂着羊乳炖的粥。罗老太太没说要不要见他,他站在槅扇外面,看着夜色觉得自己越发的孤寂。
罗宜宁侧过脸,看到谢蕴的侧脸在戏台的灯笼光下。她突然想起自己刚入宁远侯府见到谢敏的情景。谢蕴和谢敏的个性倒是真的挺像的,当年谢敏也不看重她。其实直到她死两人都不算交好,这些出生在名门世家的嫡出姑娘,从小就被吹捧着,眼高于云是正常的。
入夏之后天气就炎热起来,外头又是蝉鸣又是蟋蟀的,衬得这露明堂里格外的寂静,夜风拂树叶的声音都能清晰可辩。黑黢黢的夜晚里,他突然想起自己很小的时候,带他的是一个老嬷嬷。他住的偏房里没有灯油了,老嬷嬷摸着黑去给他取饭来,在门口摔了一跤,这摔一跤之后半边身子发麻不好动弹,后来没几日就去了。
……谢敏,她现在也不好过吧。陆嘉然被杀的时候,她差点想跟陆嘉学同归于尽,但又怎么斗得过陆嘉学。
等林海如出去之后,罗慎远坐下来靠着椅背,望着窗外的夜色沉默不语。
罗宜宁默默地喝茶,旁侧有个穿对襟白底百蝶穿花纹褙子的小姐就拉了拉她的衣袖,问道:“你是罗大人的妹妹?”
林海如有些惋惜,若是宜宁的长辈早已有了打算,那林茂岂不是剃头担子一头热了。
宜宁不知道她要干什么,点了点头,就看到她笑了笑说:“上次罗大人中状元游街的时候,我偶然看到过他一眼。”这姑娘突然有了点套近乎的架势,拉着她的衣袖继续说,“我觉得你长得好可爱,你喜欢什么点心?或者罗大人喜欢什么点心,不如我明日给你送过来?”
他这么讳莫如深做什么!
宜宁突然想起这招数多年前隔壁的高小姐也用过。
罗慎远抬头看着母亲:“您不是要回去陪楠哥儿吗?”
谢蕴在后面轻轻一笑:“我听说宋三姑娘已经定亲了吧,这话传出去未免叫人说笑。”
林海如听了他这话,想起当年林茂在扬州烧了半条街的铺子,觉得他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她也不住地好奇:“英国公府簪缨世家,我看魏凌倒也看重宜宁,他究竟相中了谁啊?”
这位宋三小姐看来也是个性情中人,倒也不怯谢蕴的气场,而是挑了挑眉说:“谢二小姐的名声我等比不得,我不过是送个点心而已,怎么谢二小姐听了不高兴了?再者我什么时候定亲了?”
但随后他又伸手去端茶杯喝茶,说:“宜宁的亲事英国公早已有意,您可别过问他们府上的事。至于林茂,我看他性子太过随意,着实不是个值得托付的良人。若是他一高兴就去炼丹的、出家了,当道士了。您让宜宁怎么办?”
谢蕴放下茶杯道:“不过是为宋三姑娘着想,你执意要送我也无话说。宋三姑娘只当没听过吧,与我何干。”
林海如抬起头,却发现罗慎远的表情很奇怪。说不得奇怪,只是映着烛火,俊挺的鼻梁到下巴的线条似乎都紧抿着。
宋三小姐说不过谢蕴,涨得脸红。罗宜宁拉了拉宋三小姐说:“要说点心,他更喜欢素点一些,过甜过咸的都不喜欢。”想到三哥不喜欢孙从婉,他们的亲事估计是成不了的。罗宜宁有意为他多多撒网。略微一想他素日的喜好,又接着说,“上次我做了一种枣糕他还挺喜欢的。”
“还不是为着林茂那厮——”林海如说,“我跟宜宁说了一下,她却什么都没说,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谢蕴听了就看向她,原以为这是个乖巧软弱的,看来倒真的不是。
书房里一时陷入的沉默,罗慎远就问:“您说什么?”
宋三姑娘这才松了口气,别人都追着捧着谢蕴,她却一贯就不喜欢谢蕴的脾气。这位英国公府庶出的小姐话虽不多,但合了她的胃口,人总是喜欢对自己和善的人。她笑了笑说:“我是没有定亲的,原来有家自小的婚事都让我娘退了。我性子又直,话说了你别见怪,我没有别的意思。”然后又问宜宁,“听说你是英国公的女儿,英国公可是了不起的——当年要不是他和那位陆都督,北元还在骚扰边关呢!我最是敬重保家卫国的人了,小时候还总想着嫁个将军呢。”
她想起林茂就笑了笑,“茂哥是我从小看大的,品行没得说。我们林家家风淳朴,对儿媳妇也从来没有苛待的。宜宁也是我看大的了,我是生怕她嫁的婆婆不好。当然还要看英国公的意思——只怕林茂入不得他的眼,不过他如今也长进许多,未必英国公就不喜欢。”
谢蕴慢慢抬手喝茶,魏凌现在远在宣府,罗宜宁也不过庶出,用得着她这么讨好吗?还不是为了那人。
林海如看他闷嘴葫芦的样子不好继续问。她站起身,丫头就扶了她的手:“那我不说了,不过还有一事要问问你。林茂对咱们宜宁有意,你觉得这两个如何?”
谢蕴想到他对自己冷淡的样子,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她想要什么都能轻易得到,偏偏这个人不行,若是说他不喜欢她,她家世才学外貌哪点差了?上次在罗家,除了她能和他对几句,那孙从婉又何尝能说上话?谢蕴知道他也赏识她的才学,不然凭他的性子一句话都不肯多说的。但要是说喜欢她,偏偏他又这么冷淡,好像从没见他对哪个人特别好一样。
罗慎远听了却道:“您不用操心,好好带着楠哥儿就是了。我这边还有事,就不陪您说话了。”
谢蕴抿了抿唇,突然听到远处有人说话。她微抬起头,看到夹道上有人被簇拥着走了过来。
林海如看到他眉头微蹙,知道他不喜听到这个。她对这个继子一向不敢说重话,人家毕竟是正四品的官员。但是有些话硬着头皮还是要问:“你不来就罢了,我可得问问你。就算不说孙家小姐,你可有哪家看得上的姑娘?只要你说了,母亲怎么也得帮你说几句……”
前面那个人走过了一片阴影,灯笼暖黄的光下可见他长得俊逸出尘,一袭月白直裰,面如美玉。谢蕴微微一怔,此人的外貌实在是太过出众了。她记得这个人叫程琅,当年他中探花的时候也是很出名的。她看了一眼就移开了目光,而慢了他一步的那人俊朗修长,一身官袍,气质沉稳,不是罗慎远还是谁……
罗慎远摇头,皱眉道:“我这是焦头烂额的,您可别再添乱了。父亲那边我跟他说。”
他可算是回来了!
林海如看了看他这正堂,正堂上挂了块“修身平性”的匾额,长案上摆了香炉,修得倒是宽阔别致。她才说道:“明日我请孙夫人看戏,你看你是不是有空也来看看……我还没见过孙家小姐呢,你父亲说了,这次是要见见的。”
罗宜宁正在跟宋三姑娘说话,听到动静也往回看。
“母亲有何事找我?”罗慎远在林海如对面坐下来。
程琅怎么会跟三哥走在一起?宜宁觉得有些奇怪,这已经入夜了,从皇城赶到新桥胡同怎么也要两、三个时辰,他怎么会突然过来?等罗慎远派了人叫她过去,她才走到两人面前,屈身行礼:“程琅……表哥,你怎么过来了?”
听说林海如要见他,罗慎远端起茶杯喝茶,让下属先出去。这几天忙起来他都无暇顾及府中之事了,他必须赶在他们把此事压下去之前找出线索来,否则别想再抓到他们的把柄。
程琅看她懵懂不知的样子,就想到她前世受过的诸多苦难。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个爹魏凌护着,突然不忍告诉她。
罗慎远正在和下属商谈刘璞的案子,刘璞的那个亲信已经移去了刑部大牢,现在交给刑部处置,至于以后会怎么样他就不管了,此人已经没有利用的价值了。他从刘璞的老家浙江抓了几个人过来,这几个人搜查的时候被人漏出去了,却是汪远与刘璞走通私信的关键人物。他刚连夜刑讯了这几人,问出点眉目来了。正筹划着顺藤摸瓜一举拿下。
瓦刺人十分擅长作战,虽然没有找到尸首,但多半是回不来了……
林海如则傍晚去了罗慎远那里。
罗宜宁皱了皱眉,他怎么还学着吞吞吐吐了。他这么急着赶过来应该是有急事吧。她问道:“怎么了?你可是有什么不好说的?”
她也不知道怎么说,喝了两杯茶都觉得心里不平静。看到放在小几上那盆睡莲确实开得非常辉煌,干脆让丫头挪去了书房里。
“你的父亲。”罗慎远把话接了过去,“眉眉,你听了不要着急。事情还不一定的……”
而且这个人是林茂啊,日后的林青天!想到他狭长凤眸饱含笑意地看着她,宜宁动了动嘴唇。她对林茂可并无他意的。
罗宜宁听到他的话心里猛地一跳,拉住他的衣袖问:“父亲怎么了……他不是在宣府镇守吗?”
宜宁听了这话更是愣住了,难道真如她所想?她上辈子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事。一时间……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隔着栏杆和太湖石假山,谢蕴远远地站着,她看到罗宜宁抓着罗慎远的衣袖。
林海如让人退下了,才问她:“你觉得……你茂表哥如何?”
她从来没看到罗慎远对谁这么耐心过。任她抓着自己衣袖,半点不耐烦都没有。
林青天这是什么意思?
谢蕴突然觉得不太舒服。
宜宁不知道该怎么说。
罗慎远吩咐了丫头说:“去请太太过来。”
那送花盆来的小厮还垂手在一旁等着,笑问:“少爷让小的问问,小姐看这样可觉得喜欢?”
宜宁心里的预感越发的不好,她现在根本顾不上什么谢蕴李蕴的,看着罗慎远,又看着程琅。
平时看着离经叛道的不着边际,没想到认真起来倒是挺打动人的。林海如看着满院盛放的花卉,再看那几朵姿态袅娜,深紫到淡紫的睡莲。这不知道要多难才养得出这样好的睡莲,她只觉得不可思议。她叫丫头婆子把花盆搬到宜宁那里,宜宁看到这么多花卉也惊住了。
最后程琅低低叹了口气,才说:“他带兵在平远堡……中了瓦刺部的埋伏,三万兵马全军覆没。他生死未卜,我刚才去了一趟英国公府,魏老太太知道了气病了身子。我是来带你回去的,若是英国公回来了,你也能早日知道。”
林海如心里一抽,她突然想起当年林茂跟她说的约定……这厮不会还记着吧?
罗宜宁听了心口发冷,似乎站都站不稳。靠着栏杆有些虚软,唱戏的锣鼓声仍然热闹,她抬起头只看到屋檐下的灯的光。
小厮笑道:“太太,少爷吩咐送的,说是小姐喜欢。”
魏凌他……他真的出事了!走的时候他便不要别人去送他,那时候她心里就不安稳了。如今要是真的回不来了,那岂不是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罗宜宁想起魏凌对自己那般的好,想到他笑着说我女孩儿的样子,话都不怎么说得出来。她缓缓地吸了口气,既然说的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说不定他没有死,被瓦刺俘虏了也有可能的,她说:“我跟你……回去!等回去了再说。”
林海如看到这么多花吓了一跳,问送花盆过来的小厮:“他送这么多花过来做什么?”
珍珠等人听了已经立刻飞奔回去收拾东西。罗慎远想到英国公府如今只靠魏凌一个人支应门庭,魏老太太年老体弱,庭哥儿还太小,要是魏凌真的不在了……他低语道:“眉眉,你稍等我片刻,我吩咐了府里的事跟你一起过去。”他怕她一个人应付不过来。
谁知道第二天的时候,他就派人送了许多盆花过来,夏季新开的四季兰、建兰。花团锦簇的宝珠茉莉,绣球花。堆得整个院子都是香气,最后是几朵养在瓷坛里的睡莲,酒杯口大小的睡莲花静静地浮在水面上,开得正盛。
宜宁摇了摇头说:“……三哥,你不用跟我回去。”她又不是个小孩,事事都要靠他,再者罗家和朝廷的事已经够他忙的了。
宜宁对花花草草倒还挺有兴趣的,她是不明白林茂这问话的用意。不过人家问了她还是点点头,没想到林茂什么都没说就离开了。
她转过身,低声跟程琅说:“……路上你跟我说说经过。”
听说是女子就没有不喜欢花艺的,离经叛道的方式她若是不欣赏,他还有得是办法。
程琅应了声好。
没想到他却又笑了笑:“我再问你,你可喜欢花艺?”
林海如匆匆赶过来,看到罗慎远不免觉得怪异……昨夜还打了他一巴掌。问清楚了事情,林海如连忙让下人准备马车。宜宁带来的箱子简略收拾了一下,立刻就搬上了马车。罗慎远看到程琅扶着她上了马车,程琅也带了护卫过来。马车很快就出了胡同。
宜宁摇头,觉得林茂问得莫名其妙。
临走的时候罗慎远看了宜宁一眼,她看上去倒还算镇定,侧脸看不出异样。但宜宁一向受他庇护,去了英国公府之后又有英国公庇护。现在英国公不在了,谁来庇护她?
他看着她,想起她小时候脸还是很圆的,他看到就忍不住想捏一捏。现在她跟小时候不一样了,分明就是少女的清媚。他看到就更拘谨了一些,因此问道:“宜宁表妹,你觉得养鹤不务正业吗?”
罗慎远站了一会儿,才回过身进府。看到林海如带着丫头站在庑廊下等他,府里的戏班子刚才已经散了。
林茂走到她面前,她细瘦的手腕托着一个玉碗,举到他面前来。
两人进了书房里。
林海如要带着楠哥儿去洗澡,宜宁带着丫头在院子里制红豆浇冰。这东西最是解暑气了,冰绞碎了做底,浇了煮烂的红豆和蔗汁、嫩嫩的莲子米。林茂许久没看到过她了,站在不远处看了一会儿。直到宜宁看到了他,抬头笑着问他:“你不是去三哥那里了,怎么又过来了。可要来一碗尝尝?”
林海如说:“今日谢夫人向我打探你的事。谢蕴那姑娘我瞧了瞧,说真的实在是出色。我虽然喜欢宜宁,但也不得不说若是成亲,宜宁比不得她……昨晚那事你要只是一时情不自禁了,我也理解,以后自当没有发生过。但你便要恪守兄长的本分,不要再做这般荒唐的事了。”她的语气一紧,“但你对她要是真心的,那该如何是好!如今她父亲又出了这样的事,要是受了你什么委屈……”
宜宁想到昨晚的情形就摇头,她可不敢再问他了!
罗慎远也沉默了片刻,然后说:“母亲,你觉得从小到大,我可让她受过半点委屈?”
林海如也不提罗宜怜的事了,而是跟她说起庭哥儿的事:“现在老爷带着他读书,庭哥儿天资比你三哥差得太远——老爷似浑然不觉的,还想再培养一个你三哥出来,你三哥看了也不说什么。对了,你是不知道!给你三哥提亲的我都不知道拒了多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跟孙家小姐定亲……我又不敢说他——不如你有空帮我问问?”
甚至于如今他都隐忍不发,暗中筹划。只希望这一切平平稳稳,顺顺利利的。
宜宁跟她说:“您别管这事就是了,我看无论您怎么管姨娘怎么也不满意,就让二老爷去找吧。”
林海如知道这个继子一向沉默寡言,很少听到他说出自己所想的话。说这句话都是被她逼出来的。
林海如的心肠一向不坏,倒也不会真的苛待庶出的子女。这点宜宁是知道的。
“那你……”
林海如看了就摇头说:“……给她提亲的是真定府府尹的孙子,刚考了秀才的功名。倒不是我偏心谁,我是真觉得这门亲事不错,人家也喜欢她,可是乔姨娘不同意,你父……老爷听了宜怜的话也没有同意,指望着在京城给她找门好亲事呢。”她嘴角浮出一丝冷笑,“那好亲事有这么容易找?老爷还让我帮着留意,我倒要看看她能找个什么样的!”
“孙家应该没几天就要来退亲了。”罗慎远闭上眼忍了忍,他说,“我曾算计过孙从婉……她一直不知道。现在我在朝中地位已然稳固,也不忌惮了。”他很少跟林海如说这些,“她们家应该没几日就会来退亲了,到时候不会闹大,但面上也不会太好看就是了。”
“宜宁妹妹如今是英国公府小姐,我是配不上跟您说话的。现在看着宜宁妹妹,却是满身贵气了。”罗宜怜微微一笑,“姨娘还找我有事,我就要先走了。”说完之后她告退走了出去。
林海如有些惊讶:“你……你怎么算计人家了?孙家那位小姐这么喜欢你……”
当初若不是因为她们母女,她也不会离开罗家。虽然谈不上恨,但自然也不喜欢。
“她要是知道了我做的事,就没什么喜不喜欢的了。”罗慎远看着夜幕中浮动的暖光,想起她曾跟自己说孙家小姐人的话。
罗宜宁察觉到她看自己,就抬头道:“一年多不见宜怜姐姐了,刚姐姐也不理会我,倒是妹妹该喊你的。”
“要是宜宁她……她对你没有别的心思……”林海如说起这个,声音都不觉得变轻了。“你要怎么办?”
楠哥儿坐在宜宁怀里,好奇地抓她的手镯玩。宜宁扯开手不要他玩,他着急地扯着宜宁的衣袖。罗宜怜回头看了宜宁一眼,更是不舒服。她不是罗家的嫡出小姐了,却成了英国公府的嫡出小姐。要不是为着她,姨娘也不会成这样……
罗慎远听到这里转过身,夜幕衬得他的背影格外的孤寂。
罗宜怜听他这话的意思也明白,她咬了咬唇,觉得有些羞愤。她看着顾景明和林茂从她眼前走过去,纤细的手指紧紧握着汗巾。
他淡淡地道:“我不知道。”他不知道自己究竟会做出什么,只能预料这种情况永远不要发生。
他并不想见罗宜怜。
林海如很少从罗慎远口中听到这四个字,他做什么事都是很坚决的。她看着庶长子面无表情的侧脸,突然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他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带着一种不明显的克制。
顾景明盖了茶盖,笑道:“林茂,你不是说要去找罗三吗,我看他也该回来了。”
她觉得口齿生寒,突然也什么都说不出来。
罗宜怜给林海如请了安,柔声喊了顾景明‘顾四少爷’。
宜宁靠着马车上的迎枕,默然不语。
宜宁刚听林海如说了,罗宜怜去年就及笄了,有媒人曾来给罗宜怜提过亲,乔姨娘觉得对方门第太低不同意,罗成章一向也疼惜罗宜怜,倒也没有逼她答应。罗宜怜现在正是急着找婆家的时候。但是她们娘俩眼界高,那看得上的人家又看不上她们,到现在亲事都还没有定下来。如今乔姨娘正指望着能在京城给罗宜怜找一个好人家。
一只茶杯递到她面前,程琅低声道:“我记得你喜欢果茶的……这里有炉子烧热水。”
罗宜怜走进来时依旧风姿楚楚,看到顾景明居然在场,她愣了愣。
她的脸色一直都不太好看,但是又什么都不说。莹白如玉的脸隐没在昏暗里。
顾景明听了笑容便有些冷淡。
宜宁接了他的水没喝,握在手里问道:“你可知道他为什么会突然出兵?”魏凌征战沙场多年,绝不是冒进之辈
这时候外面丫头来说,六小姐来给太太请安了。
程琅坐到她身边,想了一下说:“边关常有马市开放,瓦刺部的人就拿他们养的牛羊来换东西。这是稳定边关的好办法,也是那些驻守边关的大将敛财的好法子。因为与瓦刺部落冲突不断,马市一直都不太平。魏凌就下令关闭了马市……但那些瓦刺部的人换不到东西,便去临近的村子里抢,大肆烧杀,尸殍遍野。魏凌听了一怒之下就决定出兵……不想在平远堡中了他们的埋伏。”
宜宁更觉得他可爱,还是这时候的孩子最好了。再大些像庭哥儿那样,便要人头疼怎么管教了。
“那朝廷可派兵增援了?”宜宁又问。
宜宁当然想抱抱他,她伸手把香香软软的孩子接过来。孩子手足无措地坐在她怀里,好像还很不适应。宜宁闻到他身上的奶香,便在他脸上亲了口。孩子好像被她吓到了,呀了一声别过脸往她怀里躲。
程琅说:“宣府一带的卫所驻兵有十五万余,都督已经派了副将去。倒是不用朝廷再派兵。”
那边楠哥儿靠在母亲怀里好奇地看着这些人说话,刚才吓他的坏人他不喜欢,扭头看宜宁。这孩子能保下来也是因为宜宁。不管是不是亲生的,林海如自然想让他们亲近一些,笑着把孩子递给她:“宜宁,你来抱抱?”
她听了默默点头。
宜宁摆手连称不要,她这么懒,弄这东西来干什么?
程琅看着她的神态就觉得心里宁静,靠在她的身侧说:“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您总喜欢带着我读书。”
林茂听了却不理她,笑眯眯地问:“宜宁表妹,英国公府是在哪个胡同里。不如我派人送两只幼鹤给你,你养着玩?”
宜宁抬起头叹了口气,知道他是想让自己分散注意:“那时候我也不怎么读书,却觉得读书很好,你该会一些的。幸好你也聪明。”
顾景明也知道当年罗家发生的事,只不过谁都不想再提起。只当如今宜宁是英国公府的小姐,曾寄养在罗家,记得这个就是了。罗成章不敢得罪英国公府,宜宁住在这里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当不知道罢了。
程琅俊逸的脸靠得很近,但是脸上还带着她很熟悉的小时候的表情,宜宁也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说:“你倒是挺有出息的。”
“你这有何显摆的,她三哥都是大理寺少卿了!”顾景明喝着茶笑着说了一句,“我看过不了多久,徐大人还要提拔他的。”
程琅抿唇一笑,就是记着她的话才去考取功名的。以前不觉得有什么好,被她夸了才有种舒缓慢慢地渗透下来。
林茂低头一看果然是有两片毛,他把自己衣袖上的鹤毛扯了下来,镇定地道:“宜宁表妹此话怎的说,我养鹤那是业余爱好,我如今可是朝廷正经的五品官了。”
宜宁觉得程琅在她面前像个孩子一样,也没这么拘谨了。
“茂表哥安好。”宜宁走出一步,忍俊不禁,“一别经年,茂表哥居然不炼丹,改养鹤了?”她指了指林茂的衣袖道,“还沾着两片鹤毛呢。”
他声音忽然一低:“原来是我不知道是您,那明珠、沈玉都曾害了你……我也不会放过他们的!”
他突然略微一愣。
宜宁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沈玉现在怎么样了……她是不喜欢他,但觉得惩罚也已经够了。她说:“要是父亲真的……出了什么事,英国公府决不可再结仇怨,你可明白?”因为沈玉那件事,忠勤伯和英国公府本来就已经闹僵了。
林茂却是一笑,他笑起来依旧是凤眸狭长,非常的好看:“他是胆子小……”他慢悠悠地往后瞥了一眼,却看到宜宁站在林海如身后,她今天穿了件鹅黄色的柿蒂纹褙子。肤白如雪,一双眼睛清澈明亮,细长眉梢的小痣殷红,这般颜色相称有种让人心思躁动的色气。
程琅怕她责怪般很快就笑了:“我都知道,我不会贸然去做的。”
林海如嫌弃地看了这只鹤一眼,让下人接过来抱去了厨房,然后让他坐下来:“你瞧你把楠哥儿吓成什么样了?”
两人这般说这话,车里的灯笼光芒又弱,非常的昏暗,一切都静静的。
“姑母,我给您抱了一只鹤过来。”林茂走进花厅,跟林海如说,“您拿个院子养着就行,给你家院子添些仙气,你家这院子我看养鹤正好。我特地挑了只爱动弹的……”
程琅不再说话之后,就听到黑夜里她在自己身边的呼吸,甚至感觉得到她身体的温软和娇小。他突然觉得口干舌燥,马车实在是有些狭小。她又近在咫尺……原来在梦里肖想的情景一遍遍浮现,他在心里默念道德经才勉强压制得住。
宜宁听了也有些想笑,茂表哥还是这么有趣!三人先去了花厅坐下,果然不多久就看到一个穿灰色直裰的青年人朝这里走过来,老远就看到他怀里抱了一只鹤,鹤的嘴和翅膀都用绸子绑着。他的态度非常的自然,仿佛怀里抱的不是一只鹤,就是个寻常的盒子包袱。
宜宁却不知道,她缓缓伸手去拿旁侧放的杯子,手腕上的玉镯擦过程琅的手背。
“后面跟着,”顾景明顿了顿说,“……他非要给您送一只鹤过来!”
程琅垂下头,声音有些哑:“宜宁,我来给你倒水。”
林茂这人做事怎么老是不靠谱?林海如拍着楠哥儿的背安慰他,问道:“林茂那厮呢?”
从她手里拿了杯子,不觉又是手指相触。
顾景明看了就好笑地道:“林茂带它去看养的鹤,让它摸鹤的头,把他吓了一跳……”
宜宁心里想着魏凌的事,根本没有注意到。直到马车缓缓地停下来,外面赶车的人说:“小姐,英国公府到了。”
宜宁也对他屈身:“我是过来拜访母亲的,景明表哥好。”孩子此时却抽抽噎噎地扑进母亲怀里,七个月大的楠哥儿还不会说话,他穿了件红绸小褂子,小脚上戴着金瓜脚镯。委屈地抱着母亲的脖颈。
她嗯了一声,脸色也端然起来,起身走出去,被丫头扶下了马车。
他也看到了宜宁,微微一笑:“宜宁表妹居然也在这儿!”
程琅放下了掌心小小的茶杯,才跟着下了马车。
林海如赶紧出去抱楠哥儿,宜宁跟着她出来。刚一走出西次间,就看到一个穿着件宝蓝色簇新长袍的青年抱着孩子,正在拍着孩子的背哄。他回过头时宜宁才看到这人不是林茂。他眉眼之间十分的雅致,潇洒俊逸,居然是许久未见的顾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