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定了,小英又突然说:“爸爸,妈妈跟您联系过吗?”
我上大学的时候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500块钱,但是小英提出每个月拿一千块钱零花钱,我倒觉得不太够。现在坐车吃饭包括买菜都这么贵,万一我顾不上,孩子身上没钱怎么行。但是她说以前就够了,我就答应了。给零花钱的日子定在每个月1号,除了这一千块钱零花钱之外,如果有什么她特别想要又比较贵的东西就直接跟我申请。
……按说我前妻去英国也已经去了好几个月了,还真是一个电话都没有。
她说每个月一千吧。
我没有离过婚,觉得离了婚的两口子好像也不应该联系。但是被女儿这样一问我才突然想到,就这样一个字也不联系,真的正常吗?不说她担心不担心孩子、担心不担心我,毕竟孩子的事以前她可是事无巨细殚精竭虑的。可她呢?她好吗?
我说那你觉得每个月给你多少合适?
我翻出她的微信,看了一下她的朋友圈。什么也没有。
小英很开心。老师家离画室不远,把老师送到家之后我和小英回家,路上,小英对我说:“爸爸,我想申请每个月拿固定的零花钱,别我没钱了找您要。这样咱俩心里都有个数。”
“我妈不会把您删了吧?”
“画画这个事,每天都得画,跟你学琴是一样的。来到画室你就认认真真地画,不来画室的日子每天也要画点什么。想画什么都可以,回头带来画室给我看。”
我给她发微信:“我和小英想问候一下你,看你过得怎么样,习不习惯。”
“当时可能不敢,不过咱们总能想出对策来。”
发出去,提醒我:您还不是对方的好友。
“爸,要是一年以前您知道我喜欢画画,敢跟我妈对着干吗?”小英在老师面前显得很放松,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我好像第一次看到她像一个14岁的小孩儿。
放下手机,一时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情景。
“我挺惭愧的,一个当爸爸的,刚刚才知道孩子喜欢画画。”
她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删掉了我?到底是什么时候删掉的?翻看前面的聊天记录,不看不知道,看了才知道,我们做夫妻时的对话全是这样的:
“不晚,您现在开始画都不晚。这东西没有什么童子功。”
“回家吃饭吗?”
我对画画没什么研究,只能随便闲聊:“您觉得小英现在开始学会不会有点晚?”
“不回了,晚上有饭局。”
“小英现在是画室里最小的,不过可不是我教过的最小的孩子。刚才你们看到的那些学生里有一个从7岁就跟着我学画了。我建议您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不要一开始就想着考学什么的,毕竟她还小。咱们打好基础,一定要保有对绘画的兴趣。”
“回家吃饭吗?”
我的车子停在大约一公里以外的巷口,既然碰上了,我提出先把老师送回家。
“回。”
“老师您好,我是吴英卿的爸爸。”我跟老师握手。
“早一点。”
“您是吴英卿的爸爸是吧?”女儿学画画的老师,看起来大概五十多岁。身材消瘦,一头小小的卷发蓬蓬松松,使她脑袋看起来特别大。
“好。”
“以后你学画画我尽量来接你,这个地方不太安全。”我诚恳以告。
最后一条记录,是在我们开家庭会议讨论要一起去英国,结果讨论失败,她提出离婚的那一天下午。她说:“今天回家吃饭吧?我们说点事儿。”
于是,我的女儿开始学画画了。我带她去文具店,买了画夹,铅笔,橡皮。暂时可能只需要用到这些,她说等素描画到一定程度才开始画色彩,到时候再继续买。在画室画画,每周三天,画到八点。画室地方挺偏的,我听了觉得不太放心,就早点下班,把还没做完的工作带回家去做,先直接赶到画室去接她。到得有点早,在门口等了半个小时左右,陆续有一些高中生从里面走出来。大部分都是女孩子,仔细一看我吓了一跳,里面有一个个子特别高的“女孩”其实是个男的。披着长长的头发,耳朵上带着大钻石耳环。又等了一会儿才等到小英,老师跟她一起出来。我来接她没跟她说,把她吓一跳。
这条信息发出来的时候,谁知道这会事最后一条信息。谁知道从此之后,她和我们居然会相隔几千公里,居然会这样不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