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我在巴黎等你 > 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昨天来的,明天走。”

“来了几天?打算什么时候走?”

“你们只在旧金山待一天?”虽然身在奥克兰,但维维从来都是把自己当旧金山人看待的,“旧金山很值得多待几天的。”

“算是吧。”祝晓楠说。

“我知道,但我们有了安排。”

“你们呢?来度假的吗?”维维问。

“那你们明天是回国还是?”

“不是,好几年前一个男人叫我来的,但他却一直不跟我结婚,那就算啦,我自己出来做也一样。”维维回头看了一眼和自己发生口角的小太妹,那小太妹在打电话,还没有离开的意思。

“去洛杉矶。”

“你是在这里上的大学吗?”祝晓楠问。

“走一号公路咯?”

“你真是太了不起了。”韩夕文说,“我知道在这里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疆土是多么不容易。”

“对。”

“雇了,但没人愿意晚上还待在店里。”

维维赞许地点点头:“一号公路也很值得走一趟,是第一次开吗?”

“那你可以雇几个人帮忙呀。”

“我不是第一次,她是。”

“对啊,我三年前盘下了这家店。”维维插着胳膊说,活像一个傲慢的大领主。

“别说这么有歧义的话。”祝晓楠掐了韩夕文一下,“那你就打算一直在美国待下去了?”

“你的意思是,你是这家店的老板?”

“明年我就拿绿卡了。”维维说,“而且,国内也没什么特别牵挂的人了。”

“我不在这里工作能去哪儿?这是我的店。”

这么一说,再傻的人也能听懂。

“那你还敢在这里工作?”祝晓楠问。

维维觉得气氛低沉了,暖场道:“北京现在房价这么高,我回不去了。”

“没错。不过虽然大麻的交易合法了,但不意味着私自种植也合法。警察也很聪明的,当他们发现哪里突然有新搬来的住户,并且用水、用电特别多,基本上就能判断出是在家里私自种植大麻了。”维维比画着说,“他们得像《火星救援》里演的那样,在家里布置一个小型生态圈,把温度和湿度以及土壤的成分弄得和金三角那边差不多,不然大麻是养不活的。”

“你是北京人?”

“就像爱德华·诺顿主演的《草叶》那样?”

“是啊。怎么,口音不像吗?”

“自己在家里种?”祝晓楠想起在国内看过的缉毒专题片,毒品应该需要特定的环境才能生长。

“像。”祝晓楠说,“如果你是北京本地人,不至于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吧。”

“去年刚通过的法律,所以有些不法分子就更加喜爱这里了。”维维说,“这些人可不会去找什么正经工作,就自己在家里种大麻。”

“真的没有。”维维说,“三年前我爸得了癌症,为了给他治病,我把北京的三套房子都卖了,但也没能救活他。你说值吗?我觉得不值,但有什么办法呢,能多熬一天是一天。”

“这里大麻合法化了?”韩夕文问,“我上次来的时候好像还没有。”

“你爸只有你一个女儿吗?”

“有没有抓到我不清楚,但我觉得枪战肯定和大麻的合法化有关。”

“我还有一个弟弟。爸爸生病以后,我负责出钱,弟弟负责结婚生孩子,给老人家一个盼头。”维维继续说,“不仅是北京的房子,还有一套水牛城的,我都没住过,就拿出来卖了。”

“他们为什么枪战?后来抓到这些人了吗?”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祝晓楠看了看韩夕文,希望他能安慰一下维维。

“是的。不算很好吧,因为少数族裔多。”维维说,“火并的时候警察都不出来,等他们打完了再来清理。”

“没事。”维维虽然眼眶有点儿红,但强撑着笑脸说,“后来我就盘下这家店了,从头再来呗,有什么呢。现在知道我为什么一点儿都不害怕了吧。”

“这里的治安有这么差?”韩夕文问,“那应该是流弹吧。”

“我觉得你过得非常好。”韩夕文竖着大拇指说,可能因为姿势的原因,让他的这句话显得像是反讽。

“是啊,几个月前吧,这里有一场火并。”

“我真的觉得你很勇敢,也很有担当。”他放下手补充道,“我认识很多在美国的华人,没几个有你这样的气魄。”

“枪痕?”

刚说完,那小太妹又走了过来,这回她身边跟着援军——一个高个子黑人男子。

“是子弹打的。”

维维见他们摆出这架势,也毫不示弱,挺胸迎了上去:“你们说什么都没用,立刻把衣服拿走离开我的店。我一到九点准时关门,你们要是不走,我肯定报警。”

“看到了……”祝晓楠眯着眼睛说,“其实看得也不是很清楚。”

维维驱赶着他们一路走到店门外,在那儿僵持了十几分钟,其间又有一个黑人男子加入。祝晓楠担心维维,拿出手机拍摄,万一引来警察也好亮出有力的证据。

“那就来啊。”维维丝毫不畏惧,指着一面大玻璃说,“你们看到那上面的痕迹了吗?”

等衣服洗完后,维维回来了,那小太妹和两个黑人男子终于骂骂咧咧地离开。

“万一那女的找人报复你怎么办?”祝晓楠问。

“真的不要紧吗?”祝晓楠心有余悸。

“跟你们没关系。”维维义正词严地说,“作息表就贴在那里,说什么时候关就什么时候关。制度设计好如果不执行,那干脆就别弄这个制度了。”

“大多数黑人表面上很粗鲁,其实很胆小。”维维瞪着那三个人从窗外走远,“跟你硬碰硬的人不足为惧,需要防范的是最后那个来帮忙的家伙,一来就跟你笑,跟你说‘对不起’,这种人最可怕,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他捅刀子。”

“不会是因为我们在,所以她才会……”

“那你一个姑娘家,万一遇到不测,多不好,你干吗不挑个更安全的地方呢?”

“当然没事,连这种小太妹都搞不定,我也别在这片儿混了。”维维说。

“因为这里是湾区,人们有钱呀。”维维实话实说,“你们把衣服拿去烘干吧,我可以等会儿。”

“没事吧?”祝晓楠问。

“那真是太感谢了。”韩夕文说着去干起苦力活儿。

“你给我等着。”

“像你这样的在这儿肯定活不下去。”维维看着祝晓楠说,“你太瘦了,又漂亮,他们就喜欢欺负你这样的。”

“不论你说什么,我都不会让你用这台洗衣机。”维维说完就走了回来。

“不过你这样的也有优势。”她接着说,“你往路边一站,举个牌子,写着‘帮帮我’,一天下来少说能要到一两百美元。”

“去你的!”黑人女孩儿骂道。

“真的假的?”

“我没允许你洗。”她说着打开洗衣机,“把东西收好,走人。”

“一小时要十美元,不过分呀。”维维说,“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生存之道。在这里,你只要不把自己困住,都能活得不错。比如我,每天都去跟隔壁超市的保安打个招呼,或者给外面的流浪汉扔些钱,这样一来二去的,他们就认识你了。这里的人很单纯,只要认识了你,就不会找你麻烦,而且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还能伸出援手,这就足够了。”

维维示意韩夕文和祝晓楠不要动,自己走了过去,把那台洗衣机的电源关了。

韩夕文从烘干机那边走回来:“起码得半个小时,真不好意思,耽误你下班了。”

“我今天一定要把这包衣服给洗了。”女孩儿说着启动了洗衣机。

“没关系,难得嘛。你们结婚了吗?”

“那就不可能了。”维维说,“还有四十分钟我就关门,你连洗衣服的时间都不够。”

“啊?”

“需要。”

见祝晓楠左右言他的样子,维维改口道:“对不起,我以为你们……”

“你需要烘干吗?”

“没关系,我们是……”韩夕文看着祝晓楠,想找一个准确的词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

“但现在还没关。”

“好了,不用说了,我又不是查户口的。”维维招呼他们来到收银台,“我送你们一份礼物吧。”

“我们马上就要关门了。”

“我们耽误了你时间,你还送我们礼物?”

“洗衣服啊。”黑人女孩儿说。

“小礼物。”

“你在干什么?”维维问。

收银台后方有个很深的空间,挂着一些干洗过的衣服。维维从衣服堆的下面翻出来一个方盒,里面有一个小的塑封袋,袋子里装着好多枚硬币。

韩夕文刚把衣服塞进洗衣桶,投了八枚二十五美分的硬币,一个黑人女孩儿就扛着一个大包冲进店里,把包里一堆湿漉漉的衣服全部丢进距离门口最近的洗衣机里。

她在那堆硬币里找了找,拿出其中的五枚。

“那你们洗吧。”

“这都是我收集到的已经停止发行的硬币。”维维说,“瞧,一九七〇年发行的,上面印的是美国第十五任总统。”

“也……行。”

“我们不能就这么轻易地把你辛苦收藏的东西拿走吧。”

维维说:“要不这样,你们洗完可以烘干,但今晚带不走,明早来拿,可以吗?”

“这些都是一美元的硬币,你们就等价给我五美元好了,这样你们不用觉得欠我,我也不占你们便宜。”

“那……”韩夕文想到住的地方也没法晒衣服。

韩夕文利索地掏出五美元。

“我们这里九点钟就关门了,你们可以洗,但估计没法完成烘干。”

“就当留个念想。”维维一手交钱,另一手接钱,“还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再见到呢。”

“对。”

“如果我下次再来旧金山,一定来见你。”祝晓楠说。

“洗衣服,是吗?”

“你下次来旧金山的时候说不定我都不在这儿了。”

“说。”

“你有离开的打算?”

“我叫维维,你们说中文吗?”那女生说。

“只是说不准,谁知道以后会遇到什么,又会做出什么决定呢。”维维拿出一张名片,“这上面有这家店的地址,还有我的电话,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只要不刻意躲着,都不至于找不着人。”

“对不……”

趁韩夕文去停车场取车的空隙,维维陪着祝晓楠等在门口。

店里只有两个墨西哥人在叠衣服,他们走进去后才看见一个亚裔面孔的女生,扎着马尾辫,个头儿不高,但足够魁梧,像是这里的工作人员。

“你说我胆子大,你胆子也不小。”维维说。

洗衣店大门上贴着工作时间表,早九点到晚九点,此刻距离下班时间还有一个钟头。

“什么?”

洗衣店被超市和肯德基包在中间,这还是祝晓楠第一次在美国见到肯德基。

“至少有两个月了吧?”维维问,“我能看出来。”

“可以,但我觉得没必要。”韩夕文跟着GPS寻找定位好的洗衣店,“我打算在第三天到达圣巴巴拉。”

“你也能看出来?”

“我们没法一天就开完一号公路吗?”祝晓楠问。

“尽快做个选择吧。”

因为担心未来三天在加州的一号公路上条件会很艰苦,所以韩夕文打算就近找家洗衣店把这两天积攒下的脏衣服搞定,免得途中尴尬。

韩夕文的车转了个圈停在旁边,维维帮忙打开车门,扶着祝晓楠入座。

离开芝加哥的前一晚,凯西帮忙把他们换下的全部衣服都洗净并且烘干,干净被单的香气飘满行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