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人问:这么多诗人,你最喜欢谁?倪时留说:我最喜欢苏东坡。史诗人开始摇头晃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两人相对哈哈一笑。史诗人说:他也是我的最爱之一。哈哈最爱的女人只能有一个,但最爱的诗人还是可以多几个的。倪时留说:我最喜欢东坡的洒脱。一个真正洒脱的人,才能写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句子。史诗人说:对呀,还有“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我还喜欢他的人生赏心16件乐事: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兴半柱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倪时留微笑道:我虽不才,也有人生三大乐事:晨跑,午憩,夜读。史诗人说:东坡和李白的人生遭遇虽不尽相同,但都是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倪时留点头称是:两个人的性格也都是很豪迈豁达,要是他们出生在同一个年代,一定会成为好朋友。
倪时留问:那你最喜欢的诗人是谁?史诗人说:李白。我喜欢他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还因为他的人生。李白其实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一直以天下为己任,但一辈子都报国无门,都在感受所求不得的痛苦。倪时留说:是啊,后来碰到安史之乱又站错了队伍,跟着永王嶙,结果又落到被流放的下场。史诗人说:有句话说得好,叫做“愤怒出诗人”。王国维也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你看得意的人生很难有诗意,失意的人生才会有诗意。如果李白不被流放,他也写不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的千古名句。倪时留点头称是,史诗人又接着说:我喜欢李白,还因为他是个性情中人,从不压抑自己的感情,不怕流露自己的真实感受。开心时他会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伤心时又会写“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倪时留说:人生真的是矛盾重重,人性亦如此。就算是同一个李白,身体里也可能总是有两种声音在争斗。
史诗人说:其实他们两个人都是罗曼·罗兰所说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生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的倦意,那时我最爱的一本书就是叔本华的《爱与生的苦恼》,叔本华觉得人生是难以忍受的煎熬。欲望得不到满足是痛苦,欲望得到了满足是无聊,人生像钟摆一样梭巡于痛苦和无聊之间。倪时留插话说:叔本华的观点与佛教倒是很有相似之处。都认为人生是苦,而解脱之道就是要灭绝欲望。可是凡夫俗子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的话,现代生活没有古代生活那么富有诗意。倪时留也曾经和史诗人讨论过这个话题,史诗人也是个一直想回到古代的人,他最喜欢的朝代是唐朝。问他为何,他就会说:你看看唐朝诗人的地位,再看看现在诗人的落魄。史诗人觉得现代人太功利了,评判一件事都是拿有用和有利来做标准,而不是有趣、有闲。
史诗人点点头说:活着到底有什么意思呢?我也曾经想过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两年,我也走过不少地方,遇到过不少人,慢慢对人生又有了新的感悟。其实人生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自己设立的意义而活。我不想就这样离开了世界,什么也没留下。我想要写诗歌集,我想写长篇小说,我想把自己一点微薄的思考记录下来,跟世人还有后人分享。倪时留由衷地说:真好,我好像还没找到人生的意义,每天生活就这样浑浑噩噩按部就班的。史诗人说:你让我想起一个神话故事,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要他把巨石推到山顶,然后再让巨石滚落下来。他的生命就是在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但是,西西弗斯却在这种孤独和绝望的生活中发现了意义,他看到了巨石在他的推动下展现出动感的美妙,他与巨石的较量所碰撞出来的力量,像舞蹈一样优美。他沉醉在这种幸福当中,以至于再也感觉不到了苦难。当巨石在他心中不再成为苦难的时候,诸神便不再让巨石从山顶滚落下来。停顿了一会,史诗人坚定地说:总有一天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再说了,寻找人生的意义本身也是人生的意义。
倪时留是个崇尚简单自然的人,不喜欢用空调,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开;他喜欢穿棉的衣服,不喜欢皮衣、皮鞋;身上什么都不戴,不戴链子,连手表都不戴。他一直对现代科技反思颇多,科技到底是保护了还是破坏了人的天性,到底是让人与人之间走得更近还是更远?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现代人总是沉浸在网络、手机等虚拟的世界里,而不愿面对面的交流,不像古人可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倪时留在这个小区里住了快两年了,可是左邻右舍却一个都不认识,偶尔在电梯里遇到也很冷漠,大家都自扫门前雪。不像古代,看到有人在亭子里喝酒吟诗,走过去自我介绍下,就能一起以诗会友。虽然古代没有发达的科技,生活不太便利,但古代也没有污染,没有噪音,也没有假酒,没有地沟油。而且古代不需要学太多,只要学好诗词歌赋就够了,也不用学外语,反而是有很多老外来中国留学要学汉语。
倪时留说:小时候读《神雕侠侣》,看到尹志平玷污小龙女那段,顿时觉得天昏地暗,胸口喘不过气来;后来长大了点读《红楼梦》发现并不都是曹雪芹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很替他感到惋惜;现在我明白,人生正因为有遗憾而变得完美,就像维纳斯因为断臂而完美一样。也许有缺憾才是人生。史诗人说:对,我现在也在修炼随遇而安。坐地铁不抱怨挤,开车不抱怨堵,因为人生没有事能完美如愿。
倪时留总想着梦回古代。就像木心先生写的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古人是可以享受慢生活的,而不像现在的生活都是快餐式,每个人都忙着赶路,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看路旁的风景。
那天晚上,倪时留和史诗人是在一个茶楼喝茶,酽酽的普洱茶,让他们都有点微醺的感觉。共同的话题还有见解,让两个平时话都不算太多的人滔滔不绝,聊到茶楼打烊还意犹未尽。倪时留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他看到史诗人也是一样口沫横飞、手舞足蹈。上一次看到这种眉飞色舞的表情,还是单位同事炒股赚了几万块在分享经验的时候。
周末清晨倪时留沿着苏州河慢跑,耳边循环播放的是清脆的鸟叫声。一个老人在专注地摆弄鱼竿;一对母女在悠闲地散步聊天;一个扎着斑斓丝巾的老太太在对着树轻叩手掌;一个小姑娘溜着一黄一白两条顽皮的小狗;一个大叔在栏杆上压腿,收音机里放的是《上海滩》。时间像河水一样慢慢慢慢地流淌,多么美好的一个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