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问时间情为何物 > 第24章 苏幕遮

第24章 苏幕遮

都江堰畔芳草萋

蜀犬吠日天色阴

望江楼上烟波低

闲话品茗柳影暗

武侯祠前长叹惜

《蓉城晚秋》

琴台路头觅知音

晚上回到酒店,倪时留也是诗兴大发,又写了张明信片,跟乌鲁木齐那张一起委托酒店的人帮忙寄了。

巴山夜雨蜀风寒

本来白天安德鲁还想去看看熊猫,但因为行程实在太赶就没去成。于是用完晚餐倪时留特意安排他去宽窄巷子看了场川剧变脸。川剧大师一开始是在台上表演,到后面走下来近距离和观众互动,走到安德鲁面前,就在跟安德鲁握手一瞬间,又变了一张脸谱。变脸的神奇让安德鲁兴奋不已,连连直说:amazing,amazing。(很棒,很棒)。看完变脸,因为安德鲁还要赶回酒店和美国有个电话会议,一行人也来不及慢慢逛逛,体会下成都的悠闲。没想到宽窄巷子还有家古色古香的星巴克店,安德鲁看到眼睛一亮,欣喜程度跟去欧洲的中国游客好不容易找到了家中餐的表情差不多。

今宵别梦叶飘零

然后一行人又去了成都,安德鲁跟当地公司负责人还有合作伙伴见了面。晚餐因为倪时留提前打过招呼,安德鲁饮食比较清淡,不吃辣,也不吃任何动物内脏。所以成都分公司老总请大家去吃牛排。倪时留一边吃一边心想:不吃个火锅、串串还有兔子头,就跟没来过成都一样吧。

下一站要去桂林,倪时留发了条短信给郗晴,问她之前的明信片有没收到。郗晴回了句:这几天不在学校,跟同学正在阳朔玩。倪时留非常开心,心想真是缘分啊。安德鲁会在桂林待大半天,晚上会直接住在阳朔。只不过倪时留到的那天,正好是郗晴他们要离开的前晚。倪时留说,不如约个时间出来见个面吧。

半月天凉好个秋

郗晴和倪时留约了在漓江边见面,郗晴穿了一袭白色的长裙,着实让倪时留惊艳了一番,印象中郗晴总是一副T恤加牛仔裤小女生的打扮,而现在却穿得如此知性优雅。倪时留心里是有千言万语要跟郗晴说,可是真的见面了,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问了几句去哪玩,玩得怎么样之类泛泛的话。两个人聊了20分钟,郗晴说要回去收拾东西了。倪时留把她送回酒店,自己却不想这么快回去。

满原羊声啼不住

阳朔西街上酒吧林立,喧嚣的音乐和人声、炫目的招牌让这条街越来越商业化。

雪溪飞泉兀自流

让倪时留想起了凤凰,又想起了沈从文。当年沈从文苦苦追求张家三小姐兆和,给她写信说: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也许爱就会让一个人变得如此自卑。倪时留想起刚才自己在郗晴面前,也是一样手足无措,看到心中的女神,自己仿佛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芳草连天山竞秀

倪时留漫无目的地走着。按说他这一次出来了两个星期,应该最牵挂的是云嫣,可不知为什么,满脑子想得都是郗晴。他信步走进了一家酒吧,酒吧里满墙都是客人们的留言,每张台上也还有一本留言本供大家写写画画。倪时留叫了杯啤酒,顺手翻了翻留言本。有人写下了对未来的憧憬,有人写下了祝福,但更多的留言还是关于爱的。倪时留也写了几句,刚才面对郗晴想说而不敢说的心情,他都写了下来。

《天山牧秋》

《如此思念如斯夜》

当晚倪时留又浮想联翩,在明信片上写好了一首打油诗,只是第二天来不及寄了,只好留到下一站去成都再寄。

当啤酒泡沫瞬间涌起

下一站倪时留陪安德鲁去了乌鲁木齐,拜会了当地政府的领导,还去了天山。乌鲁木齐属于东六区,比北京要早2个小时,太阳一直要到晚8点才下山。倪时留一行到天山正好傍晚。天山的景色很美,一大团一大团的白云环绕,像小天使们在天上吃着棉花糖;灰蓝的天幕没有星星,只挂着一盏清亮的明月,远处则是人间的万家灯火。

想你是如此难以抑止

时光也痴痴停住了脚步

当“爱我别走”的旋律轻轻奏响

悠闲的小路

思念占据了我的心扉

石雕印刻着岁月的皱纹

难忘你一袭白纱裙

斑驳的胡同

倚靠在夜幕江边

遛鸟的老头自得地笑

你糯糯的声音

吊嗓的大妈拖长了腔调

伴随着丝丝的细雨

孩子闹

只有晓风没有残月

蝈蝈叫

一盏渔火杨柳依依

轻舞飞扬

我们匆匆相聚

心情如风筝般

今宵在漓江诉说着别离

与人们捉迷藏

最后一站去的是深圳,倪时留抽空去看了韩冰。地点是韩冰找的一个茶楼,很安静。这么多年了,韩冰的样子没怎么变,只是一头飘逸的长发剪掉了,变成了齐肩的中长发。两人点了一壶普洱,一边品茶,一边聊天。

阳光透过树枝

倪时留和韩冰聊起了老同学,大家变化都很大,有一半留在了老家,大都在党政机关里,有好几个已经做到副科级,他们都自嘲得了“副科病”,要想升到正科还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还有一半在外地打工,大多在各种企业里,也是挺不容易的,各种压力都很大。韩冰在当地一家报纸的文化副刊做编辑,薪水不高,但也不算太忙,而且整天接触的内容也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东西。

灰的墙

这么多年,韩冰再也没有回过老家,也没怎么跟之前的同学联系。倪时留问:你亲戚都还在老家吧,怎么也不回来看看。韩冰悠悠地说:妈妈不是当地人,所以没什么亲戚在老家。老家都是爸爸的亲戚,只有个姑姑偶尔还保持联系。去年春节,她给我打电话说我亲生父亲得了肛门癌。倪时留很惊讶地啊了一声。韩冰继续说:父母离婚那年,我还很小。只是记得爸爸他是个很爱干净的人。现在得了肛门癌,必须要切除肛门,从此一次性口袋就一直跟随着他。姑姑还说,爸爸刚学使用一次性口袋时,常常因为贴不牢,结果排泄物就顺着腹部往下流,这令很讲究卫生的他难以容忍。后来他出门都要喷很浓的香水。有段时间,他就干脆不出门,像得了抑郁症一样,也不跟外人打交道,有时候连亲戚都不见。倪时留说:那你跟你爸爸联系过吗?韩冰摇摇头说:这么多年他都没有管过我,他心里已经没有我这个女儿,我心里也没有他的位置。当然我还是希望他好好的,但他现在这样,我也不能为他做什么。倪时留问:那你继父呢?对你还好吧。韩冰迟疑了一会说:妈妈前几年跟继父也离婚了。继父其实各方面都不错,就是有一个坏毛病酗酒,只要一喝得醉醺醺的,他就会对妈妈家暴,用各种东西打她。等到清醒之后,又痛哭流涕,哀求得到妈妈的原谅。日子久了,妈妈身上都是伤痕,但她也不告诉我,怕我担心。她也想过离婚,但很多时候想想我还小,就忍了下来。有一次,爸爸又发酒疯打妈妈,我去拦他,他连我也一起打。韩冰说这些的时候,语气很平静,就好像在说别人的故事一样,倪时留知道她肯定之前不知流了多少眼泪,眼泪都流干了。韩冰低着头继续说:有段时间,我满脑子都在想怎么杀死他,我也上网查了各种方法。比如,雇辆黑车撞他,撞断他腿;或是请杀手;或是在他的酒里下毒;又或是打开煤气开关同归于尽。还好,我在最后一步放弃了。因为我想到了妈妈,妈妈失去了她唯一的女儿,她会多么的难过,她这么多年的辛苦隐忍变得没有意义。所以后来我坚决要妈妈跟他离婚,又磨了一年多,才终于摆脱了这个噩梦。

绿的杨

倪时留感慨地说:这么多年,你挺不容易的。韩冰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功课。一听韩冰提到“修行”两个字,倪时留不由自主想起了阿辉曾经给韩冰起过的外号“妙玉”。韩冰低垂着眼继续说:当命运和你拧着来的时候,与其怨天尤人满腹抱怨,不如柔顺服帖地接受。以前我看书说“存在即合理”一直都不太理解,现在也慢慢懂得,也许已发生的,就是最好的安排。倪时留说:你好像对生活已经大彻大悟了。本来他想开句玩笑说:怪不得高中的时候大家都叫你“妙玉”,原来你是早有慧根的。后来想想也没敢说出来。

《北国的秋》

韩冰问:你谈了朋友吗?倪时留点点头说:谈了,你呢?韩冰摇摇头:没有,上大学的时候,妈妈不许我谈。现在工作了,妈妈老是催我谈对象,但又怕我上当受骗。曾经也有很多男生追过我,但我好像对男人有点心理阴影吧。现在我也不急,一切都随缘吧。韩冰给了倪时留一个苦笑的表情:也许这辈子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就这样跟着妈妈相依为命也挺好。倪时留说:那太遗憾了,你会觉得幸福吗?韩冰说:拥有自己所珍惜的,固然是一种幸福;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更是一种幸福。而且,后一种幸福的感觉往往更持久。我现在跟妈妈两个人都过得不错,妈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无论做什么,我都要好好报答她的。这个时候,韩冰的电话响了起来,是妈妈的电话。韩冰放下电话说:不好意思,妈妈每天要我晚9点前一定要到家,我要走了。留下倪时留心中无限感叹:原来每个人成为现在的样子,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吃完饭回到酒店,倪时留给云嫣打了个电话,就说见到了云蕊,一切都还好,但没告诉她云蕊和金的事。云嫣还是一贯的嘘寒问暖,要他记得天凉多加衣服。倪时留抽空还给郗晴寄了张明信片,北国之秋的气息,是很容易引发像倪时留这样的南方人的无限感慨。

陪安德鲁的中国巡游结束了,安德鲁对倪时留的接待安排工作赞赏有加,当然这跟倪时留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有很大关系。倪时留心想:工作的事,是努力就有收获,付出总有回报。如果感情的事也能这样就好了。

晚餐安排了吃烤鸭,大家吃着聊着,又聊着吃的。一开始是聊最喜欢吃的,后来又聊到最讨厌吃的食物。安德鲁说他吃过最恶心的中国菜是皮蛋,大家都笑了。金俨然一副中国通的口气说:那是因为你还没尝过这里的动物内脏呢。比如说猪肝、鸭血、牛肚、羊腰,还有鸭脖子、鸡脚,你接下去还要去成都吧,那里的人还吃兔子头。安德鲁听着听着眼睛都瞪圆了,连连说:Oh my god.(我的天呐,我的神呐)。然后他扭头用夸张的表情对身边的倪时留说: You have to take care of me.(那你可要好好照顾我。)倪时留说:Sure, it’s my job.(当然,这是我分内的事。)

当倪时留拎着大箱子进门的时候,云嫣笑靥如花地迎了上来,很体贴地问:这次出去这么久,飞这么多地方,累了吧?看得出来云嫣很思念他,只是没有说出口。可倪时留不知怎的,当他抱着云嫣的时候,脑子里一直想的还是郗晴,虽然跟郗晴才几天没见,但是非常非常想再见到她。而对云嫣,好像还真没怎么想,只是帮她带了些礼物。

第二天一早,安德鲁走访了一下当地市场。下午本来是安排去故宫的,但安德鲁更想看看当地人的生活,于是临时改成逛胡同。安德鲁对醇亲王府兴趣不大,反而对胡同里的黄包车很感兴趣。倪时留赶紧安排安德鲁坐了一圈。倪时留心想,这些老外来中国,要体验中国的风情,都是很表面的。如果不在这里住上几年,只是像个游客浮光掠影,他们其实很难深入去了解中国人真正的生活方式和想法。

一边是自责,一边是蠢蠢欲动,倪时留心里一直有两个声音在争斗,不曾停歇片刻。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选择。从小时候父母吵架说要离婚时,倪时留就被问到要跟妈妈还是跟爸爸?再到读高二要分文理班的时候,当时文理都不错的倪时留要选择是读文科还是理工科?再到工作以后要选择在哪一个城市落根发展,北京还是上海?家庭、学业、事业之后,这次是感情,应该如何做选择呢?有选择吗?还是这是个伪命题,这次的情况根本不是一种选择?倪时留越想越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