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世界不在乎你的委屈,只在乎你的努力 > 第25章 成长意味着你必须去做出选择

第25章 成长意味着你必须去做出选择

01

T是个喜欢安静的男孩,和我一样都是双鱼座,但与我却是两个极端。我是那种会把什么事情都规划得很好,喜欢无止境遐想的人,而T不同,他乐于沉浸在浪漫的此刻,懂得珍惜与享受当下的生活。

我喜欢与T相处的时刻,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身上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还因为藏匿在我们彼此皮肤下面的灵感,常常让我们对于某些事物与细节有着几乎同等同时的感知与触觉。

那时候我们一起结伴在希腊旅行,那时是圣托里尼小岛的旅游淡季,冬日岛屿上刮着冷风,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还没有关门的小饭馆,在那里庆祝我们彼此人生中第一次在国外的旅行。

我们在那里聊人生聊梦想,聊曾经喜欢的人。那也是T第一次讲起自己和舒的故事。

舒和T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出生在同一个大院,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是同一个学校。高考的时候两个人相约要考同一所大学,可是最后上天却给了他们难题,T以优秀的成绩考去了省外,而女孩舒却没有发挥好,只留在了省内一所普通的大学。T为了和女孩在一起,偷偷放弃了那个最好的选择,在志愿书上填了和女生同一所学校。他们如愿以偿地在一起了,然后相伴走过了大学四年。

两个人有着相似却互补的个性,几乎很少产生争吵,T总觉得舒就是自己认准的那个人了,甚至还一度想过在毕业的时候就向舒求婚。然而平稳又甜蜜的感情生活在遇到人生即将的转折点时,忽然发生了变数。像茂盛生长的丛林,忽然遇见了一场大火。

舒毕业后打算接受父母的安排,在县城里的一个小学做语文老师。她希望T也可以回到故乡,两个人继续过着像儿时那样相互陪伴的生活。但是那时候的T却不愿意妥协,或许是因为看过了外面的世界,他不想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看到了后半生的样子,他不喜欢那种稳定没有任何冒险精神的生活。

两个人因为这件事开始频繁争吵。舒希望T能够收起自己的野心,平平淡淡才是真。T想让舒跟着自己一起去更广阔的世界,两个人一起过更优秀的生活。谁也不愿意妥协,舒不想去承担那些她自己不想要的风险,T也不愿意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一成不变。

不知道在争吵过多少次后,两个人终于默许了那个让彼此都心痛的决定——分手。他们仍旧爱着彼此,因为那十几年的相伴是无法轻易从血液里剥离的。但他们也无法再继续相守,因为后来的他们明白,爱一个人是给与自由,愿意让对方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分手的那天,他们像电影情节里约定。如果十年后,彼此都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却仍旧对着这份感情有着执念,他们就重归于好。

T是带着这个诺言离开舒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了这个决定下了多大的狠心,但在现实和理想面前,这似乎是最好的结局。

T的这个故事,是我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在我们真正变成大人之前,那些关于现实抉择的遗憾,是如何让我们不得不选择分开,不得不放弃原本曾经奉为真谛的爱情。

在聊起这个往事的时候,T带着遗憾,但他也不后悔这个选择。按照他的话说,这份感情中的任何一方做出了妥协或者让步,他们的未来都会建筑在这份遗憾之上,倘若这份牺牲没有按照所想达成所愿,那么这份牺牲或许则变成了一种惩罚。

“我们是没办法幸福的。”T在说出这个答案的时候,我能想象到他之前在心里已经无数遍重复过,而每次重复则又是撕裂一次伤口。

02

从前的我对这样的故事半信半疑,后来在长大一些,成熟一些后,才发现这样爱情的抉择,几乎曾经过我们之中每一个生命。

Y失恋的消息,几乎成为了我们部门所有人关心的话题。大家并不是当做八卦来讲,而是真实地关心她。Y为人热情善良,工作也讲求效率,愿意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当初大家知道她恋爱后,大家都抱着祝福的心态,想着这样的好姑娘,终于脱单了。

有点像是嫁女儿的感觉,部门里年长的同事甚至还帮Y好好评价了一下她的新男朋友。两个人热恋期,大家都起哄说什么时候结婚。谁知道,这个曾经在大家眼里都无比看好的爱情,却在两个月后变成了大家都痛骂的渣男。

原因很简单,从南方县城一路打拼到上海的Y,在遇到这个有着同样成长轨迹的男孩后,想着一个人在上海的生活终于不再单调孤独了。但并不知道,其实两个人对于未来有着截然相反的规划。

热恋的第二个月,男生竟然向Y提出了结婚,这本来应该是一件让人感到惊喜的事情,但却让Y变得忧心忡忡。因为男生提出结婚的请求后,希望女生跟她一起回到老家生活。按照男生的话,回到老家后,虽然小城市没有大上海的繁华,但再也不用担心能不能买得起房子,再也不用一直租房子,有房有车的生活可以让两个人过得更加幸福。

说实话,Y在男生的劝说下,也曾经有过几秒的动容,她似乎的确被这种可预见的幸福未来给说服了,那样的生活终于不再需要去担心,每个月按时上缴的房租,不用去挤过上下班拥挤的地铁,她可以开心快乐地装饰属于自己的家。但最终当她在拥挤的二号线上看见一个拖着行李箱,大包小包在人群中摇曳的姑娘时,她还是放弃了那个几秒钟的梦想。

“我那么努力地来到上海,我不能就这么轻易地离开。”这是那一瞬间,Y心里面掷地有声的回响。

现在的生活固然颠沛流离,但她仍旧想要在年轻的时候拼一把,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找到自己的一片土壤。她不管别人觉得这个想法现实与否,她内心总有着一股执念,她一定要留下来,她也可以留下来。她想起自己刚来到这座陌生城市时的画面,没有亲人和朋友,拿着一点点微薄的薪水,付完房租后只能靠着速食泡面或者地铁站外面廉价包子度日。那些日子虽然苦,但却像是一种力量,支撑着她不能退后。因为一旦接受了离开这个决定,似乎也就意味着她输了。

然而这个坚定的想法,却让这份她原本以为可以长久走下去的恋情走到了终点。

男生在明白自己的劝说无解后,选择了痛快地离开,他回去了那个距离上海有着三小时飞行时间的小城市,同时也在Y的微信好友列表和生活里永远地消失了。Y为此请了一周的假期,在家里哭了很久很久,同事劝她不要为这样的男人伤心太久,但只有她知道,这份感情她用尽了自己的全身力气。

后来,Y似乎也明白了那些道理。诸如女孩子不能靠别人,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别人的身上,必须自己努力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失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算她学着安慰自己,可每每脑袋总会无意识地回放出他们曾经在一起的画面。也是每当这个时候,她发现自己还是爱着对方的。

所以对于这样的结局,最合理的解释,只能归咎于人生的“遗憾”。这种遗憾是,她们无法选择同样的生活和理想,也无法同步地为其而努力。她们之间势必有一方要做出让步,而不用质疑的是,她们之间谁也无法成为那个放弃的一方。

男生后来曾经打来一个电话,很诚恳地问Y是否愿意跟他在一起,是否愿意跟他在这个小城市一起生活,他会努力创造出她想要的一切,过上她们都满意的生活。但那通电话,Y并没有多说什么,她很坚决地说出了那个否定的答案后挂断了电话。

男生再也没有打过来,这段飞驰而过的恋情也终于成了路尽头遥远的一个黑点,彻底消失在了视野之中。

03

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选择的过程,对于爱情也是如此。我们仍旧爱着彼此过去的模样,但却因为彼此心中对未来的模样不同而不得不选择离开。

在听过这一个个相似的故事后,我不禁去想,如果有一方选择了妥协,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是否会继续幸福地走下去呢?就像,如果T和Y选择和自己心爱的人,回到老家,他们是否会真的幸福和快乐呢?我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但我想在他们的心中,至少都带着一些不甘愿。但这是否是一个为了爱情而让步的问题呢?在成就自己与成就爱情之间,他们选择了成就自己。

也或许,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一个令人感到舒服的爱情,首先要建立在一个人,拥有一个感到舒服和满足的自我。

在希腊的那次旅行中,我试着问T,十年后的他是否会去完成十年前与心爱的那个人共同许下的诺言呢?

问完这个问题的时候,T没有回答,他只是默默吃着盘子里的菜。但我想这片刻的沉默,本身已经是一种回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