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墨尔本爱情故事 > 丛林之书续篇 第七十七章 上海

丛林之书续篇 第七十七章 上海

苏子墨觉得自己还年轻,并不贪图那些优渥轻松的生活,回国能够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这是她更在乎的。

哪里都不简单,墨尔本与上海最重要的区别,可能在于墨尔本的基础收入高,随意打一份工就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同时墨尔本生活环境优渥,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良好,但是华人社会地位低,种族歧视严重,很难分享社会优势资源,这是最大的问题。

至于种族歧视,社会富裕安定的时候自然相安无事,万一出现什么动荡和考验,白人会对那3%的华裔做出什么来?

从妮娜教授那里苏子墨得到这里环境评测机构的运营内情,果然这里面的水也很深,评测机构与政府勾结,与企业勾结,这个行业实际上的运转逻辑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

四十多年前,“白澳政策”还是澳洲政府的国策,华人在澳洲地位明显改善不过三十年,现在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挤着移民到澳洲,他们不觉得有可能三十年之后曾经的厄运又会降临到澳洲华人的头上吗?

苏子墨飞回一趟墨尔本,到那家环境评测机构面试,然后她约见妮娜教授,请教她的意见。

苏子墨觉得自己或许太悲观,但是历史往往是一个轮回,她发自内心地不觉得移民澳洲是一个比回国进入高校任教更好的选择。

苏子墨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考虑,因为马上就9月了,新学期准备开学,学院希望苏子墨能够在开学前到岗,马上可以上岗工作。

“你到澳洲留学,拿学位,打工,这么辛苦,就这么回去了?好歹你拿个身份啊!要不然这十来年你折腾什么?”

这一次的选择,一定要慎重,我已经29岁了,该折腾的年纪已经过去了。

邵嫣然如是说。

或许吧,回来是踏进泥潭,但是在国外呢?何尝又不是一座大泥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里都有纷争和陷阱,相对于大多数地方,上海已经是一个相对公平开放的城市。

苏子墨笑笑:“墨尔本是我心中最漂亮的一座城市,也是我年轻的时候留下美好记忆的地方,我很爱它,就让它和我保持一点距离吧,我偶尔可以来看看它,它依然那么美好,不要让我占有它,让它变成泥潭。”

“人生短暂,就这几十年,当然要去更好的地方,不要回泥潭里来。”这是母亲的原话。

苏子墨也没有想到自己就这么干脆而利索地下了决定。

母亲还是不同意她回国。

回国,去一个前沿都市,进高校,当老师,带学生做研究,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做点对人类世界有贡献的事情。

世事难料,是吧?谁想到这几天又有这么大一个变化,而且这次职业选择势必会对她的工作、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苏子墨感到自己的心情开朗了许多。

苏子墨在同济大学里面闲逛着。

或许是这些年折腾得太多,看过富裕的资本主义发达社会,看过贫苦的第三世界,看过乞力马扎罗的雪,看过安第斯山脉的壮阔,经历过辛酸的劳动和漂泊,还有各种各样的人事变迁,潜移默化中让她逐渐明白,自己究竟想要走什么样的道路。

苏子墨得到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的工作机会,入职后当半年助教,然后转讲师。

9月1日,苏子墨马不停蹄地飞回上海,到同济大学办理入职手续,沈月副主任一路给她开绿灯,她手续没办完,就开始上岗当助教。

几位学院的面试官都对苏子墨的表现和履历很满意,毕竟墨大在环境科学专业上名列世界前茅,苏子墨在墨大做过扎实的研究,而且有UNEP四年的工作履历,这些都是相当硬核的优势。

苏子墨一边准备工作一边在学校旁边找房子租房子,这又是一个酸爽的经历。

第二天是面试,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主任亲自面试苏子墨。

上海的房子实在太贵了,她反反复复看了十几套房子,学校旁整租的房子实在是太贵了,她现在好歹是个老师,和别人合租不太像话吧。

当天晚上,她跑去复旦逛了一圈,平心而论,这所国内顶尖学府在校园美学上与发达国家的高校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她来到复旦的校门口,看到两个武警在站岗,她已是觉得别扭,在校园里头的角落里也看到武警在巡逻,那年轻的武警男孩还盯着她看了两眼,这让她很反感。

最后她选了一套大一室,月租4500块钱,抵她试用期大半的工资。

苏子墨去过国内大多数大城市,唯独没来过上海。

太可怕了……租房比墨尔本还贵。

沈月在校门口迎接她,她入住校内的招待所。

然后苏子墨跑了趟宜家,买了张床垫,买了书桌,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物件。

她坐地铁,从西边的虹桥机场穿过上海市区,来到东北边的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她花了2天时间,把房子布置得像模像样。

8月25日,苏子墨从高雄飞澳门转机,然后飞到上海。

教学工作同时开始,她负责的是基础课程《环境质量与监测》。

~

崭新的工作,崭新的生活,校园里面清新自由的气息,让她觉得很开心。

她拿起手机,给沈月发了一句语音:“沈月姐,我考虑过了,我觉得对这份工作有兴趣,不知道什么时候方便,我去上海面试。”

福林德街的十字路口,时装SHOW一样的人潮,唐人街和咖啡馆,雅拉河畔的夜色,墨大的林荫道,大洋路十二门徒的壮阔,都被她抛在脑后,但是那些记忆在沉淀和发酵,有了一种玫瑰色的美好。

苏子墨考虑了两天,这天晚上她在六合夜市逛着,在嚼了一颗裹着蒌叶和石灰的槟榔之后,她被呛得眼泪直流,她咳了好一会儿,感到喉咙、脑袋都酸麻、膨胀起来,一阵头昏目眩之后,她站在人群涌动的夜市街头,她的感官被遮蔽,她感到一阵恍惚,她望向星空,看见某种清澈。

她想念墨尔本那些听着鬼哭狼嚎的风声入睡的夜晚,想念墨尔本那十分钟晴天十分钟狂风十分钟下雨的鬼天气,想念与他们四人吃重庆火锅的夜晚,想念天未亮就到咖啡馆开店等待第一个客人上门的寂寥清晨,想念墨大的图书馆,想念雅拉河畔雨雪交杂的天色,想念酒庄的葡萄香气……

黎婉之建议她可以去趟上海,好好了解一下对方,目前上海的发展很好,在上海工作,而且是进高校,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或许再过几年,墨尔本的那些日子对她来说会像是青春年少时的另一种人生。

她在高雄逛了两天,放空了一下自己,然后她问了一圈朋友和师长的意见,大家给出各自的建议,但是这般重要的事情最后做决定的还是她自己。

那里留下她迷茫而充满无限可能的时光,留下她不问前程的奋斗历程,她觉得很怀念,但是又很觉得很幸运,生活在她30岁的关口有了一次重要的改变,在新的旅程中她可以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出发。

苏子墨坐在台南去高雄的台铁上,她想了很久。

如果一直待在一个地方,重复同一种生活,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沈月让苏子墨好好考虑一下,最好在8月底能给答复,如果对这份工作有兴趣,可以来上海面试。

世事原本就是变幻无常,人生更是如此,主动寻求变化,拥抱变化,这是顺应世间的规律,人因此获得自在。

沈月表示很希望苏子墨能来任教职,学院需要年轻讲师,苏子墨墨大环境科学专业硕士,以及UNEP工作经验,这让他们学院感兴趣。

她不知道自己在上海的旅程会持续多久,但是她喜欢这座沉淀深厚,又正当青春年少的大都市,或许全世界都找不到像上海这般沧桑又青春勃发的城市吧。

第七十七章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