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会主持人听了心头一紧,他觉得这个学生真是太不成熟了,怎么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问这个问题,太刺激人了,他担心黄美廉会受不了。
“请问黄博士,”一个学生小声地问:“对于生命的缺陷,请问你怎么看的?你都没有怨恨吗?”
“我怎么看自己?”黄美廉没有觉得这是个多么难堪的问题,她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这几个字后,对着全场的学生嫣然一笑,然后,她又回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了几行字:一、我很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这么爱我!四、我会画画!我会写稿!五、我有只可爱的猫!六、还有……
参加这样一场倾倒生命、与生命相遇的演讲会,对黄美廉来讲有些艰难,她无法发出声音去和学生们交流,也无法在讲台上灵动反应,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她一出场,全场的学生都被她不能控制自如的肢体动作和坚韧而从容的深情的震慑住了。
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没有人再讲话,所有的学生屏气凝神,看向黑板上的字,各自有了各自的深思。黄美廉回过头来定定地看着大家,一排一排地看去,眼神里有种坚定而柔软的情绪,她向所有的人笑了笑,再回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她叫黄美廉,一个自小就患脑性麻痹的病人。脑性麻痹夺去了她肢体的平衡感,也夺走了她发声讲话的能力。但这一切并没有把她击垮,她选择了昂然面对,坚定地迎向一切的不可能。终于,在她的坚持努力下,她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
掌声如雷般响起。
她站在台上,带点好奇和惊喜地看着台下的学生,偶尔,她也会含糊不清地发出一些声音,但没有人能听得懂她在说些什么。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中或说出她的意见,她就会非常开心地应和一声,然后歪歪斜斜地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用她的画制作的明信片。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她不羡慕别人健壮的身体吗?她不渴望行动自如的手脚吗?她不想大声说话欢快歌唱吗?她肯定是想的,但是她懂得那些不可能的想法只会扼杀自己的快乐,她不想让自己背负太多艰难,她想最大限度的爱自己成全自己,所以,她选择看好她拥有的,而不是用那些不现实的渴望来困住自己。
有大房子好吗?有豪车好吗?有成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好吗?当然好,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没有呢,你就该放弃你的人生吗?难道你真实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不值得让你有所欢喜有所骄傲的吗?
记者问郭明义,怎么才能获得幸福感呢?
上面这段话是郭明义接受采访时说的话,很朴实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快乐的真谛。可这种最为真实的快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却常常被忽略。我们总是习惯了去看别人,看别人的大房子,别人的豪车,别人成功的事业,别人优渥的家庭,然后,我们去比较、失望、抱怨,进而对人生产生诸多的不满意。
他答:“怎么才能获得幸福感,这个回答并不难,难的是,我想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不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我们是不是应该问一下,就是我还缺少什么?我们是为了生活而奔波,我们缺少钱?我们还是生活不下去?我们活不下去?假如没有这些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浮躁呢?我们有工作,我们如果没有工作,我们自己可以找一个工作,也许现在钱挣的少,无法达到富足的情况下,那并不可怕,我们可以努力去争取,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来创造。我总在想,浮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我们自己的原因还是社会上不正确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呢?其实每个人都不应该浮躁,都应该平静下来,我们很富足,我们很快乐,我们有房子住,甚至有些人是很大的房子,如果住在很大的房子里,如果他心胸狭窄,他还会觉得房子小,永远不会快乐。假如我住在很小的房子里,我的心里装着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广阔了,这些东西都在我心里,我怎么能说不快乐呢?”
“假如经常想着别人,你是快乐的,不在乎你有多少钱,当你有一块钱时就会感到很好,一块钱买个冰棍会感到非常甜,有滋有味。”
在这里我们也要问:怎样才能让自己生活的幸福安乐呢?答案一样,爱自己所有的,你的身体,你的心,你的人生,你现有的生活,你健康的身体,你相爱相亲的家人朋友,这样,就够了,其实人生,原就没有太复杂的东西,是我们想得复杂,反而失了心,也失了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