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他人不看好你,不见得就是你自身的错。
要知道,我们所做的每件事就算是倾尽全力也不见得能够让人人都满意,还是会有人出于不同的看法而指指点点,这时候,能够给予自己信心和能量的,只能是我们自己,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必纠结于外界的评判,不必掉进他人的眼神,不必为了讨好这个世界而扭曲了自己。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自然与成功无缘。
男孩向妈妈抱怨班里有的某个同学特讨厌,总喜欢跟他比,影响了他的学习。
林清玄说:对于一个不相干的,不了解的事情,所有的言说都是自心的显现与投射。为别人心理的投射而生气,不是太不值得了吗?“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凡事都很难有统一的定论,别人的“意见”可以适当的参考,但不要被他人的论断束缚了自己前进的步伐,从而否定了自己的能力。
年轻的妈妈听了,笑着摸了摸男孩的小脸蛋问道:“宝贝,你喜欢吃苹果吗?”
因为他人的一句话,这位青年就轻易地否定了自己,原本不可限量的文学生涯也就此中断,实在令人可惜。但他的最可悲之处还是在于他没有自己的主见,不相信自己有潜在的能量,而轻易让别人设定了他的人生。
男孩说:“不喜欢啊,妈妈知道的,我喜欢吃雪梨。”
事情过去了很久,这名青年也已另谋了别的出路。一日,他遇到另一位作家,两人攀谈了一番之后,他羞愧地谈及往事,谁知这位作家惊呼:你的反应如此迅捷、思维如此敏锐、编造故事的能力如此强盛,这些正是成为作家的天赋呀!假如正确运用,作品一定能脱颖而出。
“妈妈当然知道,那妈妈问你,有没有人喜欢吃苹果?”
青年听了作家的话,追悔莫及,他认为自己的性格过于受外界左右,作品难以把握,恐不是当作家的料。
“当然有!”
“其实你的小说早该收笔,在我第一次询问你是否结束的时候,就应该结束。何必画蛇添足呢?该停则止,看来,你还没把握情节脉络,尤其是,缺少决断。决断是当作家的根本,否则,绵延逶迤,拖泥带水,又怎么能打动读者?”
“那你不喜欢吃苹果是苹果的错吗?”
“请问,没有读完的小说呢?”青年有些抱歉地问道。
男孩笑笑,一脸纯真地说:“当然不是喽!是我不喜欢吃,跟苹果有什么关系呢?”
电话是找作家的,说是有急事,作家匆匆放下电话后准备出门。
“那你不喜欢那个同学难道是他的错吗?”
“小说一定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青年这么想着,于是更兴奋,更激昂,更富于创作激情。他不可遏止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续、接续……最后,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断了青年的思绪。
“我……”
到达一个段落,作家又问:“结束了吗?”
“孩子,你要明白,你不喜欢他并不是他的错,放在你身上也是一样,任何时候,都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去否定你自己,因为这不是你的错。知道吗?”
青年觉得作家的语气中有意犹未尽的味道,似乎在渴望下文。青年感受到了莫大的鼓励,顿时有了创作的激情,立刻灵感喷发,他马上接续道:“没有啊,下部分更精彩。”他以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构思叙述下去。
“知道了,妈妈。”
青年饱含情感地把书稿朗读完,便停顿下来等待作家的点评。作家问:“故事结束了吗?”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立的,也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感同身受地去感知他人的感受。人和人之间注定了会有或多或少的认知差距,所以,当别人在否定或者质疑你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冷静地思考,自己的真实感受是怎样的,而不是盲目地去按照他人的建议去做出改变。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因为常常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的眼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把别人的话语往往成为我们评断自己的标准,从而轻易改变了他们的人生道路,结果让自己抱憾终身。
有一名热爱文学的青年带着自己苦心撰写的书稿,来到一位知名作家家中,请作家点评。因为作家正患眼疾,青年只好把作品读给作家听。
一个人是否实现自我并不在于别人的评论,而在于他在精神上能否坚持与自主。
为人处事靠自己,背后评说由他人。有时我们就是太过在意耳边的声音,决策优柔寡断,行动畏首畏尾,最终累了心灵,困了精神。人心只一拳,别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所谓“米可果腹,沙可盖屋”,但二者掺到一起,价值全无。
20岁左右的时候,初出茅庐的他指着一幅最美丽的画作呼喊:“哦,上帝啊,如果我也能像这样在画布上实现自己的梦想该多好!”画的主人大声说:“画布上的梦想!你一定要知道,必须经过成千上万次的练习,才有可能将你的梦想展现在画布上。要想达到卓越,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不懈地努力。”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真正能做到这点的人,并不在多数。很多人都明白,自己的人生,别人替代不了半分,也懂得生活的好坏,根本在于自己。可真正碰到一些事情时,我们还是会轻易被外界影响,被他人的想法所左右。
弗朗西斯·培根记下了这句话,后来,他成为20世纪英国唯一的一位享誉国际且具影响力的画家。
杨绛先生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曾遭遇过被打击被否定的事情,有的人选择坚持自己的道路往下走,而有的人则播下失望的种子。其实播下失望的种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处理这些种子的方式。是给它浇水施肥,让肥草丛生,最终使我们自己窒息而死呢?还是给这些野草断水施肥,使他们不能生长,不能伤害我们?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一如意大利戏剧家皮兰德楼所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在每个人身上这个世界都是你自己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