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做生命的船长 > 放过自己吧,你无须发怒

放过自己吧,你无须发怒

干事愕然,抬起头来看向老先生,只见老先生笑容满面,鼓励有加。干事便放下心来,侃侃而谈,老先生坐在一旁也不仅连声称好。会后,干事来到老先生面前,深深鞠下一躬,然后他问:“对于当年的事情,您不恨我吗?”

座谈会上,一向谈风甚健的干事,破天荒地沉默无语了,他不敢抬头直视老先生,他觉得自己心里有愧。就在座谈会快结束的时候,老先生站起身来,温和地说:“请×主任来谈谈吧。”

老先生扶了一把干事,笑着说:“恨一个人,肯定要投入愤怒、痛苦、时间、精力……这么巨大的成本我是支付不出的,有这份精力,不如拿来宽恕自己,因为,惩罚永远都是惩罚,你在惩罚和怨恨别人的同时,也伤害着自己。我不想难为自己,所以我放弃。”

两人别后第一次见面是县政协组织的一次座谈会,干事在列,而老先生是主持人。

老先生的一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下来,或者,他们也在思考,自己是不是还被一些怨恨束缚着,苦了自己。

老先生在县里权高位重的时候,当年那个告发他的干事在某局任主任,对于当年的事,干事一直担惊受怕着,虽说自己也不是成心要害老先生,但毕竟是因为自己的关系连累老先生受牢狱之灾。

很多时候,憎恨,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它出现时,我们总是听之任之,由它撒野放狂,结果让人遍体鳞伤。其实,对待憎恨,我们是不是可以算一笔成本和收益账?成本巨大,耗费空前的愤怒,只会伤害自己,那何不放弃呢?

劳教期满后,老先生命好,盼来了平反,此后一段时间,还一度做到县政协的委员、副主席。

你刚才还很开心,但突然有人骂了你一句,于是你心里便充满了愤怒。你不明白,人家骂你,是一时的情绪,你的被骂,也只是一种记忆,要是你安住真心,对什么都不在意的话,就没人能骂得了你,也没人能抢走你的快乐与宁静。

老先生早年被划作右派,历经劫难。原本老先生是无需遭此劫难的,那时,老先生在工厂工作,工厂里恰巧有一位干事,十分喜爱绘画,便经常到他那里去讨教,不料,有一次干事告发老先生的一幅画作存在严重的问题。那是个特殊的年代,草木皆兵,就这样,老先生被捕入狱,关了5年,在劳教农场里得了一场大病,差点死掉。

一位年迈的北美切罗基人教导年幼的孙子们人生真谛。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展开的。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外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和平、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同样,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内心深处。”

老先生是一位画家,但并未成名。这个社会像他这样的画家多如牛毛,但像他这样生活的人,却不多。

听完他的话,孩子们静默不语,若有所思。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一只狼能获胜呢?”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

南怀瑾先生曾提到过庄子有一个“心兵不动”的说法,他引用庄子的话,形容这种“心、意、识”自讼的状态,叫做“心兵”,就是说平常的人们,意识心中,随时都在“内战”。时时都有理性和情绪上的斗争,随时自己和自己都在争讼、打官司。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按住“心兵不动”,自心的天下就太平了。一个人若能按住“心兵不动”,不仅可以取得内心的平安,而且还能无往不胜。

“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这是很值得深思的一句话,面对内心的交战,我们要用喜悦、和平、希望宁静之心来代替贪婪、恐惧、傲慢之心,使自己时刻保持一颗宁静从容的心。否则,受伤害的便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