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我们的人的洪流出现了,他们欢呼着,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愉悦。他们都是返回故乡的。他们有的乘马车,有的乘汽车,还有步行的,从这一切可以看出,胜利离我们已经很近了。它不再是路途遥远,不可企及的东西。它像太阳升起之前的一抹红霞,已经在我们眼前明晃晃地闪耀着。
4月30日,我乘飞机来到了维尔纽斯,从那里坐汽车到达哥尼斯堡。这里片瓦无存。四周空荡荡的看不到一个人影。周围的一切都被炸弹毁坏了。以后,我看见了一群一群步行的德国人,他们推着独轮或四轮小车,载着家产,低着头,不敢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以前,舒拉经常问我:“妈妈,你是怎样想像胜利到来的那一刻呀?你说它是在什么时候?一定是在春天!是吗?如果是在冬天,那么,冰封的大地上,一定孕育着一片更美丽的花朵!”
近卫军中校列盖札
现在,胜利就在眼前,幸福就在眼前。可是我坐在我的孩子的棺材旁边。他像睡着了一样躺着,面容镇静而安详,平和而明朗,我没有料到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团聚。这是一般人都接受不了的悲惨场面……
衷心敬仰和爱戴您的
当我沉浸在极度悲哀和痛苦中的时候,朦胧中我抬起头看到了另一个年轻人的脸庞。我认真地看他,似乎哪里见过,但还是回忆不起来。那时候我的记忆和思索只是一片空白。
紧握您的手。企盼您坚强,珍重。
年轻人温和而小声地说:“我是沃洛嘉·奇托夫。”
战争是离不开死亡的,但是死在太阳露出地平线的一刹那,就特别令人感到遗憾。
终于,我想起来了,那年4月的一天下午,我回家推开门看见舒拉和他的5个朋友在一起兴奋地谈着什么,他还回答我说:“将军还亲自给我们烟抽呢……我们马上就要去乌里扬诺夫斯克坦克学校培训了……”舒拉的声音仿佛还在我脑中回荡。
非布鲁定克鲁格村落已被我们占领。
“其余的伙伴呢?”我勉强打起精神问他。
昨天在攻打哥尼斯堡西方的非布鲁定克鲁格村落的战斗中,舒拉率领的队伍冲在最前面,冲进了那个村落,一举击毙希特勒匪徒40多人,并轧毁四门反坦克炮。与此同时,炮弹的爆炸永远地夺去了您的也是我们祖国的亲爱的好儿子舒拉年轻的生命。
沃洛嘉告诉我说,尤拉·布娄多和瓦洛嘉·尤里耶夫,他们都像舒拉一样,在胜利的前夕牺牲了……多少兄弟、姐妹,多少好人都没等到胜利来到的这一天……
两天后,舒拉的坦克又是最先闯进克尼根·路易金堡垒,将350个敌人缴枪俘虏。还缴获9辆完整的坦克,200辆汽车和一处燃料仓库。因为他作战镇定、勇敢,在战斗中表现得出色,很快由战车指挥员晋升为中队指挥员。虽然他很年轻,但是他在执行一切战斗任务时都从容自如从不出误差,他的能力足以胜任中队的指挥。称得上是完成所有战斗任务的模范。
恐怕我不能有系统地,详细地把舒拉在哥尼斯堡两天激战中的情况叙述出来。但是我不会忘记人们曾怀着什么样的敬佩和热爱谈论着舒拉。
4月6日,哥尼斯堡郊外的战争打响。舒拉驾驶着坦克首先强渡过30米宽的水渠,冲着敌人猛轰,将敌人的军需仓库炸毁,消灭了敌人的炮兵队,击毙法西斯匪军官兵60人。
我常常听见人们说:“他勇敢、坚强……是一个谦逊的人。他年轻、镇静,是一个真正的指挥员!多好的同志呀!我永远记得他!”
而您把仅有的最宝贵的一双儿女,都献给了祖国。
几天以后,舒拉所在部队的坦克射击手萨沙·斐基柯护送我回家,一路上他像照顾病人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像儿子那样关心我;他是一个很细心的人,他不问我就知道我需要什么。
您为祖国培养了一双好儿女,好战士,您应该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他们是人民的英雄,他们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放在祖国的解放事业上。舒拉是他姐姐的好弟弟。
5月5日,舒拉遗体被送往诺伏捷维奇公墓,人们把他安葬在卓娅茔墓的对面,他们又和生前一样,依旧在一起。
我极痛心地给您写这封信。我求您能用坚强的毅力和勇敢的精神顶住这一残酷现实的打击。您的儿子近卫军中尉亚历山大·阿纳托利维奇在反法西斯侵略者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了。他为了祖国人民的独立和自由,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这时离德寇投降只有4天。
亲爱的柳鲍娃·奇莫菲耶夫娜!
5月9日,这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我站在自家的窗前看着人群像长河一样川流不息:男女老少都欢呼着庆祝这个日子,人们像一个大家庭的亲人一样,狂欢地跳着、笑着,全部绽开幸福的笑容,我的心也随着人海欢腾着,久久不能平息……
1945年4月24日。
我的孩子们永远不能再看见蓝天了,不能再看见鲜花了。他们为了别的孩子,为了人们的幸福和安宁,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迎来了最后的胜利和灿烂的春天。人民将永远记得他们,怀念他们!
4月20日那天,我终于收到一封由舒拉所在战场发出的信件,场地邮政号码是舒拉的,但不是舒拉的手迹。我无力地木呆呆地拿着这封信,愣了好久,一种可怕的预感使我不敢拆开这封信,过了好久,我才回过神来鼓起勇气终于拆开了它。才读了几行,我只感到眼前发黑,房屋旋转起来了。我没有勇气再看下去。我希望这不是真的。一种精神支持着我继续往下读,我仍是接受不了这件事情的真实。后来我用尽所有的力量,咬紧牙关,才勉强把这封信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