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杨家将 > 第六十二回 贩牦牛六郎被困

第六十二回 贩牦牛六郎被困

太君到银安殿,叫过董齐、宋亮,当着六郎的面说:“三位贤侄,你们一路上护送郡主,辛苦了。每人赠你们纹银三百两,回家去吧!”又给当兵的每人二十两银子,一同回云南。

“八姐、九妹,你哥哥的事,只许你们知道,连你六嫂子都不许告诉。一但走漏风声,你六哥死活事小,对不起任炳。”“娘,我们知道了,六哥,你可多保重呀!”“去,给你哥哥准备路费船资。”

杨六郎傻了,无奈,六郎给白氏买了许多首饰、绸缎、布匹等物,还有吃的,整整装了一车,叫柜上伙计送回家去。“就说我由京城回来了。因柜上太忙,过两天再回去。”伙计把东西送到任家庄,带回白氏口信:“任员外,夫人见东西挺高兴,就盼您早点回去呢!”六郎心里为难。心想:我任贤弟是牲口贩子出身,我如今也以贩牲口为名,远离家乡。主意拿好了,找来董齐、宋亮,说明任炳替死的真情后说:“兄弟,我在这里,多有不便,要到口外贩马。只是家中扔下白氏,我难以放心。望你们常去看看。二人听了,点头答应。次日早晨,六郎回任家庄见白氏。白氏以为丈夫回来了,高兴得忙迎出来。六郎假装应酬:“我看看买卖。六哥一死,我的心也散了,想去口外买牲口,挣点钱。你乐意不?”

太君说:“任炳是你的救命恩人。可是,他家也有娇妻幼子,你当怎么办呢?”“他家的日子理应由我照料。只是我这趟好不容易回家,想在这儿多待几日。”“奴才!任炳为你把命都搭上了,你还贪恋家乡和妻子,能对得起任炳吗?再说,王强对你生疑,不会轻易罢休。你速离开这是非之地,回云南,永不许你回京。”“儿遵母命。”

白氏问:“此去要带多少钱?我给你准备。”六郎说:“不用从家里拿了。老太君给拿了银子,还有几颗珍珠、几块玉石,够用的了。”六郎把盔甲、兵刃带在身边,奔雁门关。一路上碰上武术大师、高僧高道,就在一起盘桓(1)几天。早晚还看看兵书。这日来到雁门关,雁门关已落在大辽国手里了。六郎只好来到代州。他走进李家店,掌柜的拿六郎当任炳了,忙近前招呼:“这不是任老客吗?”“啊……记不清了。请问,您贵姓?”

太君说:“我早就知道了。给他梳头时,就看见了他的红发。那么说,死的是你任贤弟?”“正是。”“奴才,你真大胆!还不给我从实招来!”六郎不敢怠慢,就把任炳报恩替死的事详细说了一遍。

“我叫李有财,是这里掌柜的。您又买马来了?”“对呀。”“这回可不行了。自己买一匹骑着还行,买多了过不了关。眼下大辽和中原打仗,一匹也不叫过关。”“那我不是白来了吗?”“空手回去赔账呀!干脆买牛吧!南方种地用牛不?”“用。”“这边牛便宜,买回去杀了卖肉也上算。”“好吧,我在本地不熟,你替我买吧,事成有重谢。”

“奴才,你到底是谁?”“我是您的六儿。”“啊?!”八姐、九妹在旁边大吃一惊:“我们怎么没认出来呢?”

李有财出去两天,把牛买来了。买了一沟牛,共五百三十头。不是健牛,就是壮牛。六郎说:“一个母牛没有,买这么多牛有啥用?”“任老客,你是卖肉,什么牛不行?况且,价钱便宜呀。”“行!”六郎答应了。李有财又对六郎说:“任老客,你看这五百多头牛,没人喂、没人放可不行呀!你就雇咱店里的伙计吧。”六郎说:“那是自然。你店里伙计每月拿多少钱,我给多少钱,先给半年的。给你双份工钱,由你代管这些伙计。”李有财乐坏了。六郎卖了两颗珍珠,开销了一切,就准备起身。李有财是六郎的好帮手,对杨景说:“任老客,快走吧!两国交兵了,别把我们隔住,听说大辽国又占了几个关城。”“好,走吧。”

王强带兵搜杨府,佘太君一打听八姐、九妹,才知道。太君暗想:六儿若老在府内,这是祸根。任炳替死,我得叫六郎去照顾人家的家眷。老太君忙上了无佞楼,只叫八姐、九妹待在身边:“快把你任大哥叫来。”一会儿,杨六郎来到楼上。六郎还装任炳呢:“盟娘,侄儿给您磕头了。”太君操起龙头拐杖,奔六郎肩头就是一拐杖。“娘呀,您为什么打孩儿?”太君说:“你怎么不哎呀了?”“叫娘打忘了。”

杨六郎带着李有财,赶着一群牛登程,这日来到遂州,在城西北角有家会友店,叫李有财打店。遂州是中原管辖地,六郎想在这住两宿,准备第三天天亮就起身。刚睡到半夜,就听街上人喊马嘶。六郎派人一打听,说:“前敌打了败仗,受伤军卒送进遂州,要开仗了。”等天亮,杨景派人再打听,探事伙计回来报信说:“现时四门紧闭,咱走不了啦!”从此,天天见有败兵进遂州,当兵的越来越多。就这样,连困三天,店家着急了,找六郎说:“任老客,城门一关,粮食草料运不进来,您这五百多头牛得饿死呀!”

“他走进了柴郡主的院子,人家说他找便宜,就叫人家给揍了。”皇上想:谁让你到寡妇院了?“寇爱卿,你可见着六郎杨景了?”“王大人说他见着了。我问过大夫人,说那人是杨景盟弟任堂惠,外号叫‘假杨景’。”皇上一听:“王大人,没真凭实据为妄告不实。下去吧!”王强埋怨寇准说:“你怎么不和我往一块儿说呢?”“王大人!不能再错下去呀,杨家也不是好惹的!”王强真是有苦难言。

“每天少给点。”又过两天,草料全没了,买也买不着。这一天,只听街上十三棒铜锣开道。他回头问身边的张有财掌柜的:“这是哪儿的官员?”“遂州知州。”“不对呀!十三棒铜锣开道,最小是个王爷。知州哪能用十三棒呢?”“客爷,您真是个行家。咱们知州原来在京城就是王爷。”“想当初,王强奏本当今万岁,说杨六郎在云南造反,老贼王强把人头解到京城,让皇上金殿验人头。双王呼延丕显听说杨郡马被杀,气得披麻戴孝,哭上金殿,骂皇上、哭郡马。天子将双王以大贬小,调出京都,任遂州知州,所以,我们这个知州十三棒锣开道。”六郎听了,喜出望外。

两人到宫中来找皇上,王强跪倒,哭诉前情:“万岁!杨景没死,又诈死埋名,现在杨府。我因为抓杨景,挨了杨门女将的棍棒。看老臣这脸伤痕,请万岁做主。”皇上一看,忙问寇准:“寇爱卿,你可知王大人为何挨打?”

“掌柜的,咱这牛饿不死了。你跟我走,找知州大人借草料去。”“你认识他?”“他是我的好朋友。”说罢,杨六郎迈开虎步(2),要去会见呼延丕显。

说完,寇准追上王强,问:“抓住杨景没有?”王强一咧嘴:“光看见,没抓着。是我走错了门,误入了柴郡主院子。”“原来就因这事?你不能叫他们白打呀!这还了得,告她们去。”“那你得给我作证。”

[注释]

寇准一听张金定喊他,忙装作惊慌:“大夫人,消消气,为什么要打王司马?”“六弟活着时,交了个朋友叫任炳,送灵进京。王强硬说是杨景。其实他在云南亲自监杀了六弟,今天他以抓六弟为名,跑到我六弟妹院里了。揍他是轻的,非得抓住把他嘴打歪。”“算了吧,看在王大人和六郎磕头的份上,拉倒吧!”

(1) 盘桓:逗留。

再看女将,她们在后边紧追不放。张金定一眼瞥见寇准,连忙高喊:“寇大人您给我们做主哇!”寇准一看此情,捂嘴直乐。因为是他叫书童寇安给杨家报信。八姐、九妹也没敢把这事告诉老娘,怕老太君不让,便偷偷对杨景说:“任大哥,兵部司马王强把你当六哥,一会儿就来搜府。你在跨院待着,把王强引进来,我们今天要教训教训他。”六郎在竹林边上一站,故意叫王强看个后影。

(2) 虎步:矫健威武的脚步。

王强搜杨府找六郎,误闯到柴郡主院子,挨了一顿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