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杨家将 > 第五十七回 昭通府兄妹重逢

第五十七回 昭通府兄妹重逢

任炳说:“各位兄弟,这就是我的恩公,六哥哥。”四个人站起来,一躬到地:“六哥呀,快请坐!”任炳一一介绍,红脸的叫董齐、黑脸的叫宋亮、白脸的叫马义、黄脸的叫志强。又说:“我们五个人是磕头把兄弟,叫云南五友。哥哥,加上你就是六友了。”

六郎也高兴,当天在这儿边吃边喝,半夜才散。第二天,任炳早早就来了:“六哥,我有几个朋友要见你,跟我走一趟吧。”任炳把杨景领到望海楼,有四个人等着。

董齐说:“杨郡马,任大哥每端起酒杯就念叨您,说六哥为人豪爽,文武全行。教我们点能耐吧。”任炳又用北方话说了一遍,杨景这才听明白:“别客气了!咱们碰一块就是有缘。你们教我南方话好吗?”“这不难,您教我们北方话吧!”

六郎把杀谢金吾的事说了一遍。任堂惠人称任员外,不但有钱、有名气,而且结交也很广。当初,六郎教过他枪法。在这一方也算独占鳌头了,人送外号“银枪将”,连小梁王都让他做了旗牌官。王府的旗牌官里,有两位和他最好,是把兄弟。一个叫董齐,外号“董铁锤”;另一个叫宋亮,外号叫“宋铁棒”。任堂惠有个儿子叫任金童,不慎给丢了。得知杨景到云南,他急忙看杨景来了。“六哥,这回可好了,抽空你教教我们武艺吧!”

从此以后,哥儿几个常来常往。六郎学说南方话,任炳那哥几个学说北方话。任炳叫妻子白氏亲手做好同样的两件花袍、两顶帽子,送给六郎一件,自己穿一件。哥两个穿上一样衣服,两人长得太像了。任炳得个外号,叫“假杨景”。

“兄弟可好?弟妹可好?”十几年前,任堂惠在京城吃了官司,六郎救了他以后,二人拜了把兄弟。后来杨七郎力劈潘豹,被困大街,是任堂惠假报六郎的名字,救出杨七郎。从那儿回云南后,分别十年有余。“六哥,你怎么充军到云南来了呢?”

有一次六郎出去散心,任炳到府里找杨景。柴郡主正在屋里绣花,以为是丈夫回来了:“将军,怎么这时方才回来?酒菜齐备,快些用饭。”“呀,我不是郡马。”躁得柴郡主粉面通红。柴郡主用红线在衣服上绣了个“景”字,才把二人区分开。这天,中军官来到银安殿:“启禀王家千岁得知,刚才有快马入城,言说东京汴梁派来奉旨钦差,并带来二百名御林兵,现已到十里长亭,请旨定夺。”

六郎杨景愣住了,来人连忙施礼:“呀!六哥,你可想死小弟了。”六郎如梦方醒,是自己盟弟任炳任堂惠。“兄弟,你怎么知道哥哥来了?”“一言难尽。”“任贤弟,快往里边来吧,你六嫂子也来了。”把任炳让到大厅,叫丫鬟去请郡主,就说任贤弟来了。柴郡主到大厅,任堂惠见礼:“嫂嫂一向可好?”

小梁王猛一听,忙传口旨:“董齐、宋亮,你们替孤出城迎接钦差。”就这样,他两人赶紧带人马,去到十里长亭。这个钦差不是别人,正是杨六郎的死对头、兵部司马王强,他追杀杨景来了。王强知道,杨景不死,大辽国甭想进兵中原。边关代理元帅狄玉陶被杀的音信,就传到王强耳朵里。后来,又听说焦赞在长沙越狱逃走。王强暗咬牙根,他悄悄递给皇上一个奏折,把一切罪过都扣在杨六郎头上。皇上信以为真,派王强到云南追杀杨六郎,就地斩首,将人头解回京城。

又住了些天,这日吃完晚饭,有丫鬟传禀:“郡马爷,府门外来了一个人,说是您的兄弟,看您来了。叫进不叫进?”“我看看去。”杨景见大门前站着一个武生公子似笑不笑地看着六郎。

王强带着二百御林兵,还有他的徒弟狄玉尧,星夜直奔云南。一会儿,就见远处来了一哨人马,来到王强面前:“钦差大臣在上,我等有礼!”王强马上躬身:“啊!各位大人是王府来的?”

六郎说:“皇兄,为什么那几个人把我扔起来?”小梁王大笑说:“那是这里的规矩,叫摔三摔。耳闻你是英雄,试试你的胆量。”李义、张恩也来了,见人家是亲戚,要了回文,就要回京去。郡马还给佘太君写封书信,由差人带回,叫家里放心。这夫妻在宫中住了半个月,柴勋十分喜爱。半个月后,夫妻俩回了云南城里。

“不错!王家千岁在银安殿恭候钦差,请您进城。”“好!头前带路。”说完,人马进城。一会儿,来到银安殿前。董齐、宋亮说:“大人您等着,我们到里边给王爷送信。”一会儿的工夫,有人传旨:“王爷有话,请钦差进殿回话。”“这——”王强嘴里答应,心里不是滋味。

“可知孤王叫什么?”“罪人不知。”“我就是你的亲王兄,柴勋是也。”说着,忙近身搀起杨景。六郎惊喜交加:“您是内兄柴王?”“正是!当初赵家登基即位,封我柴家为小梁王,独立云南,不向天朝纳贡。我兄妹自别后也从没见面。我也曾派人打听过,得知八王对我御妹很好,许给杨将军为妻?我也就放心了。”杨景听了,如梦方醒。柴王又说:“你住的那片房子,是我给你腾出来的,归你们夫妻住吧!吃用东西,派人给你们送去。等咱期满,再送你回朝。”杨景喜出望外,给王兄见礼已毕,小梁王又派人把柴郡主接来。王妃徐氏也出来接待郡主、郡马,款待杨景夫妻。

“千岁在上,恕小官有圣命在身,不能施以大礼。”“嗯,免!钦差,到此有何贵干?”“万岁皇爷很惦记千岁,托我带口信,向您问候。”“嗯。那么,旨意在哪儿呢?”“这个……您独立在云南,怎敢给您下圣命呢?这旨意是给犯人杨景的。”“哦?!圣旨在何处?”“请王爷将配军杨景带来,下官要当面宣读。”“这……”一想:不好!现在皇上又来旨意,是吉是凶呢?我得打听打听。“钦差,贵姓呀?”“免贵姓王,单字名强。”

“八王姓赵,为什么你的妻子姓柴?”“柴郡主乃柴王之后,因柴家被贬出朝,封为藩王,那时她尚且年幼,八王便收她为妹妹,留在皇宫,在赵家长大。”“你可知柴家还有什么人吗?”“听说有个哥哥,久无音讯,不知去向。”“可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叫柴勋。”小梁王一听,忙说:“杨郡马,你看孤是谁?”“您是小梁王。”

“噢!官拜何职?”“兵部司马。”“噢!那么找杨景有什么事?”“哎呀,要论私交,我和杨景关系甚厚,我们两个曾朝北磕头,八拜结为金兰之好啊,一晃分手至今,所以心中很是想念。”“噢!既然如此,圣旨下到云南,是调杨景回朝呢?还是另有公干?”“这——千岁请将杨景召至银安殿,旨意一读,便知分晓。”柴王一想,也不便多问:“董齐!”

小梁王离开书案,走到六郎近前:“杨景,你家中还有什么人?”“老娘,妻子,众多寡妇嫂嫂和弟妹。”“听说你是郡马,不知郡主是谁?”“八王御妹柴郡主。”

“是!”“带孤的令箭,去调杨六郎。”“是!”董齐骑马到杨景住宅,没用人通报,直接进府。“六爷,王爷叫你到银安殿去一趟。”“什么事?”“京城来了奉旨钦差,说叫王强,叫你亲自接旨。”一说王强,杨景犯猜疑:他今天到云南,能有什么事呢?

只见小梁王听了这话,火更大了:“他是郡马,更得打。把他吊起来!”小梁王在银安殿用刑,六郎早把生死抛在度外。小梁王突然哈哈大笑:“真乃英雄也。”一摆手,“退殿。”霎时,两边人全退下了。

想到这儿,说:“贤弟,帮我把罪衣罪裙拿来。”杨景换好衣服,骑马到银安殿前。王强故意很亲热,忙上前搭话:“贤弟,想死愚兄了。”说完,站起来拉住六郎看了看:“京城一别,很久没见了。”六郎说:“王大人至此何事?”“贤弟,我是官身不由己呀!贤弟接旨。”

“公文在解差李义、张恩之手,我没带来。”小梁王一听:“胆大杨景,按你说的罪过,不够充军发配。又没公文,想必是你受宋朝皇帝之托,到云南前来监视孤王。来呀,给我打一百杀威棒(1)。”过来几个彪形大汉,把杨景按倒在地,突然有一个人到王爷眼前:“千岁,此人乃当朝郡马,望您手下超生。”

摆出香案,六郎磕头。王强高声朗读:“犯臣杨景,充军至云南,不思悔悟,反而怨恨朝廷。在云南私养大兵,蓄意谋反。已犯十恶不赦之罪。特派钦差王强,到云南监杀杨景,就地斩决。接旨谢恩。”六郎听到这儿,好像五雷轰顶。董齐、宋亮一听,抽出腰刀,高声喊喝:“这还了得!”

小梁王一拍桌子:“下跪的配军姓甚名谁?”“在下杨景杨延昭。”“在京指何为业?”“边关元帅。”“身犯何罪?”“老母病重,我私离边关进京探母,又因我的盟弟焦赞,杀死新状元家六口人,万岁怪我纵弟行凶,问了个充军发配。”“你可有公文吗?”

[注释]

杨景定定神,往前一看:银安殿前,站着很多勇士,六郎迟疑半天不敢进。这时,只听里边有人喊:“配军杨景报门而入!”“报!配军犯人杨景告进。”说完进大殿。龙墩上坐着一位王爷,年龄在四十二三岁,身穿团龙蟒袍。六郎忙上前跪倒磕头:“配军参见王家千岁、千千岁!”

(1) 杀威棒:旧时犯人收监前,常先施以棒打,使其慑服。

六郎杨景被领去见小梁王,过来四个人,抓住杨景,往空中一扔,六郎当时一闭眼:完了,掉地上准摔死!哪知道那面,过来四个人,一个往旁边一推,那三个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