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杨家将 > 第四十五回 八贤王挂帅解围

第四十五回 八贤王挂帅解围

就这么定了,皇上拨给精兵十万,次日起兵。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出城,走出有二十多里地,寇准东瞧西看,找杨六郎:怎么还没来呢?啊!可能离京城太近!又走出六里多路,天晚了,就地安营歇兵。杨六郎还没到,八王沉不住气了,问寇准:“我妹夫怎么还没到?”

“铁鞭王呼延赞最合适。”“呼王爷辛苦一趟吧,你给二路元帅押粮运草。”呼延赞没办法,只好点头。

“你不用着急,明天准来。”第二天,天一放亮又起兵。前边是一片密林,有一座高山,山上有寨墙,插着大旗,旗下有喽啰兵把守。探马报信:“前边有占山的,挡住去路。”

皇上不信:“寇爱卿,你可乐意挂先锋?”“乐意,为臣正要讨旨呢。”皇上问:“押粮官派谁合适?”

寇准说:“问押粮官过不过?”呼王爷说:“占山的不敢劫官兵,我们十万大兵,借给他个胆子也不敢动。走!”探马往前面送信:“过山!”

“那么先锋官选谁合适呢?”八王说话了:“我看双天官寇准最合适。您不知道,天官武艺高强啊,上次我在南清宫练剑,正好寇准来了,非要与我比试比试。寇准亮宝剑,我们俩对打,大战三百个照面,不分输赢胜败。那是他让着我,其实比我强多了。”

队伍刚到山下,从山上下来三百喽啰兵,当中是两家寨主,左边寨主,手中擎一柄车轮板斧,长个红花花脸。右边寨主,手使镔铁皂缨枪,长个黑花花脸。寨主高喊:“行人要打此处过,必须留下买路钱。”

“万岁,我不是开玩笑。您是不知道,八王千岁可是文武双全。有一次我到南清宫找千岁议事,看见八王爷在花园练剑呢!练得太好了,我都看呆了。”“皇侄,你还有两下子呀!怪孤家不知。你自己看,挂帅行不行?”八王一看寇准紧点头,叫他答应,他只好说:“行!我正要讨旨呢!”

军卒到八王马前:“元帅,前边有山贼劫道。”“告诉先锋官,速去迎敌。”寇准说:“命押粮官上去交战。”呼王说:“我去交战,要你当先锋的干什么?”

“寇爱卿,保举何人?”“我保举八王千岁挂印为帅。”八王一听,“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皇上也不让:“寇爱卿,不许开玩笑。我皇侄是文人,他怎能挂帅?”

“我是有身份的人,一个小小山贼,还用得着我打?你去就行了。”“我——”“不去就斩!”呼王到队前:“胆大山贼!光天化日,乾坤(1)朗朗,敢劫官兵?”“哎,劫的就是官兵!”呼王爷一听火了:“你真是自找麻烦。你知道这是谁带的队伍吗?”

八王听完,佩服寇准:“爱给谁就给谁,我不管。你快说,怎么能免去我妹夫欺君之罪呢?”“在京都别让杨郡马露面,得派别人挂帅。六郎先去半路上等待,再让他随营出战。等退了敌兵,救了太君,有功之时,再奏明圣上,将功折罪,岂不妙哉!”八王一听,挺好:“只是谁能领兵出朝呢?”“我自有安排,不用你操心了。”这时,天亮了。八王和寇准回到灵棚,叫醒双王呼延丕显,全告诉他了,并嘱咐他嘴要严,得守口如瓶。八王回宫换好官服上朝,群臣都到了。皇上问群臣:“谁能挂帅,到前敌营救杨门女将?”问了半天,没人答言。这时,才见寇准奏本:“臣保举一人,可挂二路元帅。”

“谁?”“八王千岁赵德芳。”“我们正要找赵德芳报仇呢,我要拿他的心下酒吃。”呼王爷忙摘下镔铁皂缨枪说:“孽障(2),太撒野了,看枪!”抖枪分心便刺。使斧子的这个寨主,故意把肚子一腆(3):“小子,往这扎!”

“空口无凭。”“我给你立字据。”八王写了字据,又按上指纹。寇准说:“多谢王爷拨银子。不过,你这银子我拿去救济灾民吧。”

呼王爷使枪就往前扎。使斧子的寨主一看没唬住,把大斧子抡起来了,奔呼王爷头顶砍来。呼王手忙脚乱,把枪立起来一磕斧子,斧招又变了,反背一斧子奔呼王脑袋,再想躲,来不及了。呼王无奈,撒手扔枪,滚鞍落马。喽兵过来把呼王抓住。官兵吓坏了。忙给元帅送信。军兵一说呼王爷被擒,两人吓傻了:“全仗铁鞭王呢,咱俩是送礼货。”

寇准说:“去不得!你杀了潘仁美,万岁至今余怒未消,再诈死埋名,皇上非怪罪不可,去就得掉脑袋。”八王一听:“可不是嘛,皇上不会饶呀!寇爱卿,你说该怎么办?”“为臣有一个主意,可以两全其美。你我打赌之事,还算不算?”“算呀!不就是我这一年的俸银吗?归你了。”

八王说:“寇准,你是先锋,交战去吧!”寇准心想:六郎哪儿去了?“元帅你看着,我去打一阵。”“我前去给你观敌瞭阵。”说完,寇准摘下一口刀,冲上前去。

“一咒十年运,没事。”八王说:“正没人挂二路元帅呢。”接着,把前敌之事说了一遍。“你领兵出战吧!”这时,柴郡主又递过太君的信,六郎一看,得知太君被围,万分着急,他摩拳擦掌,就要去解围。

寇准一看这两人,心想:死在山大王手,可真太冤了。急忙答话:“占山的好汉,你知道我是谁吗?”“你叫什么东西?”“我乃双天官寇准。”

寇准说:“有话到前边去说吧。”三人刚出地窖,见郡主迎面奔来了。六郎把经过一说,郡主只好领众人回到书房。八王说:“御妹夫,你装什么死呀!怪丧气的。”

“没听说过。”“占山的,为什么不当个安善良民,倒占山为贼?我们人马前去退辽国兵将,你要放我们过去,在八王面前可保举你们做官。”“谁稀罕当你们的臭官呀!兄弟,把他抓住。”“得令。”

正巧,柴郡主给六郎送饭,让他瞟见了。他忙找来赵德芳,到地窖,学郡主的声音叫门。杨六郎把门打开,寇准急忙上前,一把抱住了他:“这回我看你往哪里藏?”六郎一看是寇准。这时,八王忙把门堵上:“御妹夫,你想死孤王了。”六郎一看八王也来了,连忙跪下磕头:“臣有欺君之罪,罪该万死。”“起来,起来。”

黑花花脸举镔铁皂缨枪冲过来,寇准拨马便跑。寨主一提战马,拦住去路。寇准急了,用刀一砍,那寨主用枪一扒拉,寇准的刀就飞手了,又用枪拦腰一扫:“下去吧!”寇准“扑通”掉在马下,喽啰兵过来给活捉了。

宗勉不吱声,“你怎么不说呀?你爹爹在什么地方?”宗勉摇摇头:“我娘说了,不许对外人讲。”寇准一下子明白了。寇准同情老杨家,所以假装不知道这回事儿。可是现在杨排风回朝搬兵,若不把六郎请出来,太君和众家少夫人就不会得救,朝廷有灭亡危险。寇准一看,非请六郎不可啦!杨六郎虽然私自回朝有罪,但是,能领兵挂帅前去解围,可以将功折罪。可是,杨六郎藏哪了?

八王领兵往下败,官兵乱了,十万大军,队伍老长哩,两厢人互相撞击,人踩马压,连喊带叫。八王正跑呢,使斧子的寨主赶到近前,高声喝道:“赃官,哪里逃!”

到杨府一看,虽然太君哭儿子,郡主哭丈夫,但有声少泪,不像真死人那么痛心。几天前,六郎的棺材运进京城,寇准马上过府吊孝,偷着问宗勉:“宗勉,你爹爹好不?”“好。”“他在哪呢?”

[注释]

没想到辽国兵将入侵,太君便领着寡妇太太出征去了。老太君被困重围,还对六郎不放心,乘排风回朝搬兵,写信嘱咐郡主:别管我在外边生死如何,也决不准六郎露面。柴郡主连忙搭灵棚、置孝衣,假丧当真丧办,没曾想碰上寇准,叫他给识破了。寇准和杨家交情至厚。太君金殿报丧,他也真以为六郎死了呢,他就含悲忍泪,过府探望。

(1) 乾坤:指天地。

杨六郎为什么要诈死埋名呢?因为金沙滩一战,只剩下六郎自己了,还被充军发配、赶出京城。出京城没走多远,六郎就病了。太君上殿动本,实指望万岁能容六郎回京养病,谁料天子没准本。老太君把心里话告诉了大儿媳张金定。娘儿俩商量来商量去,想了个诈死埋名的计策。太君派八姐、九妹出京把计策告诉了六郎,解差就假报六郎死了。杨景乔装成商人,趁天黑混入京城。太君让他藏在地窖里,永不出世。

(2) 孽障:詈词,这里指坏东西。

八王赵德芳在地窖里果真见到六郎杨景,打心中佩服寇准。

(3) 腆(tiǎn):胸部或腹部向前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