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西游记 > 第二十一回 无计难越火焰山 悟空三借芭蕉扇

第二十一回 无计难越火焰山 悟空三借芭蕉扇

好魔王,披挂齐整出门,见是孙悟空,便喝道:“你怎么把我小儿牛圣婴害了?正在这里恼你,你为何又欺我爱妾,打上我门?”

牛王闻言,发狠道:“我山妻家中哪里会有雷公嘴的男子,想是哪里来的怪妖,至此访我。等我出去看看。”

大圣作礼道:“长兄勿要责怪小弟。令郎现今做了善财童子,受逍遥之永寿,有何不可?适才我因拜谒长兄不见,一时粗鲁,惊了嫂嫂。望长兄宽恕!”

那女子见了,唬得魄散魂飞,战兢兢回头便走。这大圣吆吆喝喝,随后相跟。穿过松荫,就是摩云洞口。女子跑进去,扑地把门关了,径入书房,倒在牛魔王怀里,抓耳挠腮,哭诉一场。

牛王道:“既如此说,我看故旧之情,饶你去吧。”

大圣闻言,情知是玉面公主,故意掣出铁棒大喝一声道:“你这泼贱不羞,却敢骂谁!”

大圣道:“小弟因保唐僧西进,路阻火焰山,不能前进。知尊嫂罗刹女有一柄芭蕉扇,欲求一用。怎奈嫂嫂坚执不借,是以特求长兄。”

那女子一听大怒,彻耳根子通红,泼口骂道:“这贱婢!牛王自到我家,未及二载,也不知送了她多少珠翠金银,绫罗缎匹,还不识羞,又来请他怎的!”

牛王闻言,咬响钢牙骂道:“原来是借扇之故。一定先欺我山妻,再来寻我!真是太过无礼!吃我一棍!”掣混铁棍,劈头就打。这大圣持金箍棒,随手相迎。

不消半个时辰,便来到积雷山。见松荫下,有一女子袅袅娜娜而来。悟空近前躬身陪笑道:“我是翠云山芭蕉洞铁扇公主央来请牛魔王的。敢问菩萨,摩云洞坐落何处?”

这大圣与那牛王斗经百十回合,不分胜负。正在难解难分之际,只听得山峰上有人叫道:“牛爷爷,我大王请您赴宴去!”

行者闻言,即吩咐沙僧、八戒保护师父。随即忽的一声,渺然不见。

牛王闻说,便停战,按下云头,跨上“辟水金睛兽”,半云半雾,一直向西北方而去。

土地道:“牛魔王乃罗刹女丈夫。两年前,积雷山摩云洞的玉面公主访着牛魔王神通广大,情愿倒陪家私,招赘为夫。那牛王便弃了罗刹,久不回顾。若大圣寻着牛王,拜求来此,方借得真扇。”

大圣将身晃一晃,变作一阵清风赶上。不多时,到了乱石山碧波潭,那牛王寂然不见。大圣捻着诀,摇身变作一个螃蟹,扑的跳在水中,径沉潭底。忽见一座玲珑剔透的牌楼,楼下拴着那个辟水金睛兽。

四众回看时,原来是火焰山土地前来拜见。

大圣爬进去,仔细看时,只见那壁厢一派音乐之声,牛魔王正与老龙精一家觥筹交错。

只听得有人叫道:“大圣不须烦恼。”

好大圣,即现本相,将金睛兽解了缰绳,扑一把跨上雕鞍,径直骑出水底。到于潭外,将身变作牛王模样。打着兽,纵着云,不多时,已至翠云山芭蕉洞口。那罗刹闻报,忙出门迎接,并叫丫鬟整酒接风。

行者丢下扇子道:“被那厮哄了!”

大圣笑道:“近闻悟空那厮保唐僧,将近火焰山界,恐他来问你借扇子,特来看看。”

行者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行者急回,已将两股毫毛烧净。

罗刹闻言,滴泪告道:“我的性命,险些儿被这猢狲害了!”遂将悟空前来借扇经过一一道来。

这大圣拨转云头,径回东路。师徒们遂拜辞老者,一路西来,约行有四十里远近,渐渐酷热蒸人。

大圣见她全无戒心,便道:“夫人,真扇子你收在哪里?但恐孙行者变化多端,却又来骗去。”

罗刹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执在旁边。行者探到喉咙之上见了道:“你把口张三张儿。”那罗刹果张开口。行者还作个小虫,先飞出来,叮在芭蕉扇上。然后化原身,拿了扇子,拽开步,出了洞。

罗刹笑嘻嘻的,口中吐出扇子,只有一个杏叶儿大小,递与大圣。

行者却才收了手脚道:“我看牛大哥情面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

大圣接在手中,问:“这般小小之物,如何扇得八百里火焰?”

行者道:“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她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

罗刹道:“大王,与你别了二载,怎么自家的宝贝事情,也都忘了?只将左手大指头捻着那柄儿上第七缕红丝,念一声‘咽嘘呵吸嘻吹呼’,即长一丈二尺长短。”

行者道:“老孙已在尊嫂尊腹之内耍子。”就把脚往下一蹬。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

大圣闻言,切切记在心上。然后把扇儿也噙在口里,把脸抹一抹,现了本相。那女子一见是孙行者,慌得推倒桌席,跌落尘埃,羞愧无比。

罗刹大惊失色,叫:“孙行者,你在哪里弄术哩?”

这大圣,甩脱手,径出了芭蕉洞。将身一纵,跳上高山,将扇子吐出来,依罗刹所言演演方法。果然长了有一丈二尺长短。但行者只讨了个长的方法,不曾讨她个小的口诀,左右只是那等长短。没奈何,只得掮在肩上,找旧路而回。

那罗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行者已到她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

却说那牛魔王散了筵席,出得门来,不见了辟水金睛兽。遂分开水路,跳出潭底,驾黄云,径至翠云山芭蕉洞。只听得罗刹女跌脚捶胸骂道:“那泼猴变作你的模样,赚了我的宝贝,现出原身走了!气杀我也!”

行者摇身变作一个小虫儿,从门隙处钻进。只见罗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地满斟一碗。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

牛王道:“夫人保重。等我杀了猢狲,夺了宝贝,与你出气!”说罢双手绰剑,走出芭蕉洞,径奔火焰山上赶来。

急纵身,结束整齐,双手提剑,走出门来应战。他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见事势不妙,即取扇子,望行者扇了一扇,行者巍然不动。又扇两扇,依然不动。罗刹慌了,急收宝贝,转回走入洞里,将门紧紧关上。

远远看见悟空肩膊上掮着那柄芭蕉扇,怡颜悦色而行。好魔王,他把宝剑藏了,念个咒语,摇身变作八戒一般嘴脸,抄下路,当面迎着大圣,叫道:“师兄,师父见你许久不回,恐牛魔王手段大,你斗他不过,教我来迎你的。”

罗刹闻言,心中悚惧道:“这泼猴真有本事!他怎么才吹去就回来也?”

行者笑道:“不必费心,我已得了手了。”

行者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使铁棒打着洞门叫道:“开门!老孙来借扇子使使哩!”

牛王道:“哥哥太劳碌了,可让我来拿扇子。”

菩萨将那一粒定风丹与行者安在衣领里边,用针线紧紧缝了,送行者出门。

孙大圣哪知真假,遂将扇子递与他。

灵吉道:“大圣放心。当年如来赐我一粒‘定风丹’,如今送给大圣,管教那厮扇你不动。”

那牛王将扇子接过手,不知捻个什么诀儿,依然小似一片杏叶,现出本相。开言骂道:“泼猢狲!认得我么?”

行者道:“厉害!我师父却怎生得度那方?”

行者见了,气得暴躁如雷,掣铁棒,劈头便打,那魔王双手轮剑就砍。那两个在那半空中一场好杀。

灵吉听罢笑道:“她那芭蕉扇本是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假若扇着人,要飘八万四千里。”

且说那唐僧坐在途中,听土地说牛王神通不小,便教八戒去迎迎悟空。八戒请土地带路,纵起云雾,径回东方而去。正遇上孙行者与牛王厮杀。呆子掣钉钯,厉声高叫道:“师兄,我来也!”

那大圣飘飘荡荡,如旋风翻败叶,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定性良久,仔细观看,认得是小须弥山。悟空急下山坡,寻灵吉菩萨,将事情经过叙说一遍。

那牛王只得回头,使宝剑又战八戒。孙大圣举棒相帮。只杀得星不光兮月不皎,一天寒雾黑悠悠!

好猴王,一只手扯住,轮棒便打。那罗刹女见行者棒重,料斗他不过,即便取出芭蕉扇,一扇阴风,把行者扇得无影无形。

那魔王奋勇争强,且行且斗,斗了一夜,不分上下。前面是积雷山摩云洞口,八戒发起呆性,仗着行者神通,举钯乱筑。牛王遮架不住,败阵回头,就奔洞门。却被土地、阴兵拦住洞门。那老牛不得进洞,急抽身,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天鹅,望空飞走。

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

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变作一个海东青,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那牛王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啄海东青。行者复又变化成更猛的禽鸟来斗。

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

如此几番,牛王飞下山崖,变作一只香獐。行者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再次变化为更强的野兽,来伤行者。又是几番变化,行者总是胜出一筹。

行者道:“嫂嫂,哪里去?快借我扇子使使!”

牛王遂现出原身——一只大白牛:连头至尾,有千余丈长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行者也就现了原身,把腰一躬,喝声叫“长!”长得身高万丈,头如泰山,眼如日月,手执一条铁棒,着头就打。那牛王硬着头,使角来触。这一场,真个是撼岭摇山,惊天动地!惊得那过往神众都来围困魔王。

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罗刹害怕,回头要走。

孙大圣当面迎,众神四面打,牛王急了,就地一滚,复本相,径投入芭蕉洞去,闭门不出。

那罗刹听报“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烧油;骨嘟嘟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

八戒抖擞威风,举钯照门一筑,呼啦的一声,将那石崖连门筑倒了一边。牛魔王闻报,心中大怒。重整披挂,走出门来再次应战。

行者闻言,心中暗想道:“又是冤家了!当年伏了红孩儿,说是这厮养的。如今怎生借得这扇子耶?”遂别了樵夫,径至芭蕉洞口叫门。

那牛王拼命招架,斗经五十余合,抵敌不住,败了阵,往北就走。早有泼法金刚阻住,道:“牛魔,你往哪里去!我等乃佛祖差来,至此擒你也!”那魔王慌转身向南走,又撞着胜至金刚挡道。牛王心慌脚软,急抽身往东便走,却逢着大力金刚迎住。牛王又悚然而退,向西就走,又遇着永住金刚敌住。

樵子笑道:“这芭蕉洞虽有,却无个铁扇仙,只有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乃大力牛魔王妻也。”

那老牛见那四面八方都是佛兵天将,真个似罗网高张,不能脱命。就驾云头,望上便走。

霎时径到翠云山,按住祥光,正自找寻洞口,忽然闻得丁丁之声,乃是山林内一个樵夫伐木。行者即趋步至前,道:“敢问樵哥,此处可有个铁扇仙的芭蕉洞?”

托塔李天王并哪吒太子,幔住空中,叫道:“慢来!吾奉玉帝旨意,特来此剿除你也!”

行者笑道:“去去就来。”说一声,忽然不见。

牛王急了,依前摇身一变,还变作一只大白牛。哪吒太子即喝一声“变!”变得三头六臂,飞身跳在牛王背上,取出火轮儿挂在那老牛的角上,便吹真火,焰焰烘烘,把牛王烧得张狂哮吼;又被托塔天王将照妖镜照住本相,腾挪不动,无计逃生,只叫:“莫伤我命!情愿归顺佛家也!”

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

哪吒见说,将缚妖索子解下,一把拿住鼻头,将索穿在鼻孔里,用手牵来。众神簇拥着白牛,回至芭蕉洞口。

行者闻言,急抽身走入里面问:“老人家,铁扇仙在哪里住?”

罗刹双手捧着芭蕉扇子,走出门,磕头礼拜道:“望菩萨饶我夫妻之命,愿将此扇奉承孙叔叔成功去也!”

那人道:“糕粉米是敬求铁扇仙而来。铁扇仙有柄‘芭蕉扇’,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我们就布种,及时收割,故得五谷养生。”

行者近前接了扇,同大众共驾祥云,径回东路。

行者出来买糕,问道:“这等热得很,不结五谷。你这糕粉,自何而来?”

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近火焰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又扇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只见门外一个少年男子,推一辆红车儿,住在门旁,叫声:“卖糕!”

众神四散,各回本处。天王、太子,牵牛径归佛地回缴。只有本山土地,押着罗刹女,在旁伺候。

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不敢再问。

行者道:“如何使此火根除?”

老者道:“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乃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

罗刹道:“要是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永远再不发了。”

三藏称谢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反炎热?”

行者闻言,执扇子,使尽筋力,望山头连扇四十九扇,那山上大雨淙淙。行者把扇子还了罗刹。那罗刹拜谢了众圣,从此隐姓修行。

见那路旁有座红砖红瓦红门扇的庄院,门里走出一个老者,问明唐僧来历,便请师徒四人同入庄院,并教小的们看茶备饭。

行者、八戒、沙僧,保着三藏遂此前进,真个是身体清凉,足下滋润。

说不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历过了夏月炎天,却又值三秋霜景。师徒四众,进前行处,渐觉热气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