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寡妇后,我说明了来意,针对我的身份、学校和专业,她提了不少问题,接着,她好像依据什么做出了‘这就行了’的判断,当场表示,你随时可以搬来。她是一位正直的人,又是一位爽快的人,我不由感佩,觉得军人的夫人大概都是这样的,同时又感到惊奇,怀疑她这种性格怎么还会感到寂寞呢?
老板娘说,那是一家军人家属,准确说是遗属家的住房,当家人好像在中日甲午战争还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一年之前,她们还住在市谷的士官学校旁边,宅院十分宽阔,还有马厩。将那宅邸出售后才搬到这儿来的。因为家中人少,相当寂寞,她们委托老板娘介绍合适的房客。我又听老板娘说,她家只有寡妇和她的独生女儿和一个女佣。我心想,这么幽静的家庭,真是再好没有了,但同时又担忧,我这种人突然跑到她家,会不会被当作来历不明的学生,一下子就被回绝呢?我想,要不就放弃吧。然而,作为一个学生,我的衣着算不上不体面,而且还戴着学生的制帽。你会发笑吧:有一顶大学生制帽又怎么啦?不过,那时候的大学生与现在不同,在社会上信誉很好,当时,我从这顶方形制帽上找到了一种自信。接着,按照老板娘的指导,既没有介绍信也没有任何其他证明,便造访了那个军人遗属家。
[1]传通院是位于东京文京区小石川的净土宗寺庙,足利时代初期由了誉上人建立,当时称无量山寿经寺,后来因为安葬了德川家康的母亲之后,作为德川家的菩提寺而兴盛。
“我手头宽绰,想搬出吵闹繁杂的公寓,去新开一家独立的门户。可是,那样的话就有购买家具的麻烦,还得雇个照料我生活的老妈子,而且她还应该是个正直可靠的人,我不在家时也尽可放心,没有后顾之虞的……如此一来,看来一时半会儿又无法实现。有一天,我不知怎地想到去找找房子,于是,一边散步一边向西走下本乡台,径直朝着传通院[1]方向爬上小石川的坡道。自从通了电车路后,那一带的市面完全变了,不过,那时候左侧是炮兵工厂的土墙,右侧是一片既非平原又非丘陵、长满野草的空地。我站在野草地中,无意中眺望着对面的崖壁。虽然今天看上去景致依然不错,可当时,那一带与西面的情趣是大不相同的,极目远望,只见一片茂密树林的浓郁绿色,使人心神安宁。我猛然想到,这地方会有合适的住处吧。我马上横穿过草地,顺着小道朝北面走去。现在的街面都尚未建好,显得有些凌乱,当时则更加脏乱不堪。我穿过小巷,拐进胡同,到处转悠,最后问一位点心店的老板娘,附近一带是否有小型的出租屋。‘这个嘛……’老板娘歪着头思索,‘出租屋可不……’一副完全想不起来的模样。我觉得没有希望,正要往回走时,老板娘又问道:‘民居出租屋行吗?’我的心思变了,觉得要是在一户宁静的人家独自租住一间房,应该很不错,可免去独立门户的麻烦。于是,在点心店坐了下来,听老板娘细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