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无规则游戏 > 第8章 第二次英阿战争

第8章 第二次英阿战争

亚库布的民望确实不高。这一点,卡瓦格纳里也看在眼里。为此,他有些忧心。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会是件好事,他向加尔各答的上级保证,一个弱势的国王将无法号召人民为其效命。如此一来,他更会一心一意遵守与英国的约定。

与此同时,亚库布和他的军队闹起了矛盾。朝廷一直拖欠薪饷,军人为此很是不满。要知道,国王可是有言在先,表示要为军队补发薪饷的。亚库布说目前资金不足,大家应当耐心一些,但是,朝廷明明又能拿出大把金钱,去博得英国人的欢心和愉悦。流言蜚语很快传遍了军营。后来,不只是士兵,一般百姓也受到感染,对国王和英国客人怨声载道。不过,卡瓦格纳里并不在意,毕竟他自认为很了解普什图人,他说“会吠的狗不咬人!”

1879年9月2日,卡瓦格纳里致信英印当局:“喀布尔大使馆一切顺利。”这样的字句仿佛带有不祥之兆。38年前,麦克纳顿写给印度友人的信中宣称,“从丹(Dan)到比尔示巴(Beersheba)一切安宁”。几个月后,麦克纳顿便身首异处了。卡瓦格纳里更在写信的第二天就丢了性命。

当然,如果国王愿意兑现承诺,阿富汗人民倒也乐意热情迎客。亚库布表现得尤为热情。卡瓦格纳里等人日复一日地受到邀请,前往巴拉希萨尔宫和王室成员、大臣一起宴饮。国王的一众亲属、朝臣也都敞开大门邀请英国客人前往做客。卡瓦格纳里的一名部下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表示,国王坚持动用公帑为我们的军队支付薪饷,就连我们的马匹也得到了国王的照顾。国王真是个好人。他又小心补充道:“但是,他的臣民可就没那么热情了。显然,一般百姓还不适应我们的存在。”

当时,阿富汗军队的欠饷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一位阿富汗将军告诉士兵去和卡瓦格纳里谈欠饷问题,因为“他有很多钱”。于是,部队浩浩荡荡地奔往英国使团的驻地。驻地大门并未向他们敞开,他们便强行闯了进去。在那里,他们开始大肆掠夺,马匹、马鞍和一切其他能得手的东西,都成了抢掠的战利品。如果没能得到现金,就用实物相抵。后来,数以千计的平民也加入了抢劫的队伍。对于英国人,喀布尔的百姓积怨久矣。这一次,他们正好可以发泄情绪。

巴拉希萨尔宫脚下的一片区域,成了卡瓦格纳里等人的落脚点。就像40年前被证明是站不住脚的营地一样,这个大院的一侧是高山,敌人可以从那里直接向院子里射击。不过,卡瓦格纳里等人毫不在意,他们觉得这一次自己并非不请而来,因此无须考虑安全问题。

没办法,卡瓦格纳里只得向国王求援。他想提醒对方,首都正在发生严重骚乱,他必须有所作为。可是,亚库布也是抓耳挠腮、心绪烦乱,他一边流泪,一边告诉英国来使:为了阻止骚乱,他已经做出最大的努力。可是,单凭他一人,又怎能阻拦汹汹的闹事人群呢?

卡瓦格纳里一行骑着大象进入喀布尔城,他们坐在镀金的象轿里,向街道两边的民众挥手致意,好像他们是受到邀请来到这里的。不过,阿富汗人没有任何回应。为了营造节日气氛,安抚臣民,亚库布表示,为庆祝英国贵客到来,朝廷将减税,而且一次性补齐军队的欠饷。不过,民愤依旧,只要国王的承诺没有兑现,他们就不会相信。

自知援兵无望到来,卡瓦格纳里只得爬上驻地的房顶,向围拢而来的人群施压。他觉得自己的冷静和勇气,也许能够换来普什图人的畏惧,毕竟对方一向赞赏英勇的品质。可是,阿富汗人全然没有理会。卡瓦格纳里命令部队开火。此举真是大错特错,起义人数实在太多,他们将英国人围困在里面,无处可逃。英国的外交官和军队虽然奋勇作战,但终究是徒劳。几个小时后,阿富汗人就把他们都消灭了。

约翰·劳伦斯拥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当他得知卡瓦格纳里的使命和他那番夸夸其谈的吹嘘时,他说:“他们都将被杀死。”

根据英国历史学家莫德·戴弗(Maud Diver)和其他人的说法,英国人以惊人的勇气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但仍然无一生还。当然,笔者也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如何走漏的。英国人的遭遇传进王宫,亚库布的毛拉当即感到不寒而栗。整个城市瞬间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中。“那时,我就知道,英国人的部队已经在路上了。”

很快,一个英国“外交”使团动身前往喀布尔,为首的特使名叫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他是在20世纪30年代担任英国首相,与希特勒签订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议》的张伯伦首相的先祖。与张伯伦同行的是英国派驻阿富汗的全权政治代表路易·拿破仑·卡瓦格纳里(Louis Napoleon Cavagnari)。他有法国、爱尔兰和意大利的血统,是大英帝国的忠臣。卡瓦格纳里蓄着浓密的胡须,看上去颇有学者气质,但也有一种自命不凡的傲慢,让人想起与他同名的法国总统。此前,卡瓦格纳里参与过多次外交斡旋,因此,他自觉拥有足够的能力去对付普什图人,并吹嘘自己了解他们。卡瓦格纳里认为,如果软硬兼施,普什图人是可以被控制的。如果对方变得好斗,那么就必须对他们展现英方坚定不移的军事勇气,因为这是最能让普什图人折服的。卡瓦格纳里自信,他的勇气足以折服所有普什图人。

没错,英国军队已经开拔阿富汗。此前阿富汗人曾经与之交手的三支武装,如今又开进了昔日的战场。由于亚库布早前的步步退让,其中一支英军离开驻地之后,很快就逼近了喀布尔。军队的首领弗雷德里克·罗伯茨(Frederick Roberts)来自爱尔兰,他体形清瘦,留着一脸大胡子,总是一脸坚毅强硬的表情,冷冷的目光叫人不寒而栗。罗伯茨治军严格,自律不辍。正因如此,他赢得了部下的忠诚,他们亲切地称之为“鲍勃斯”(Bobs)。

亚库布成了阿富汗的埃米尔。他的行为有力地表明,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亚库布要求军队放弃抵抗,让英国人和平地进入阿富汗。他自己则前往南部小镇甘达马克。在这里,他和英国代表签署了“友好条约”,即《甘达马克条约》。条约确认割让东部和东南部领土给英国,并接受英国使团长驻喀布尔。英国人想让希尔·阿里答应的种种条件,都在他儿子的手中实现了。

很快,鲍勃斯的威名再次因为他英雄般的表现得到了同伴们的称赞。鲍勃斯率军赶到时,大批部落武装已经集结在喀布尔近郊,对首都形成拱卫之势。罗伯茨轻松突破防线,冲进了喀布尔,并很快控制了这座城市。

希尔·阿里来到阿姆河边,沙俄却不允许他入境,毕竟大国关系远比阿富汗这个国家来得重要。沙皇掂量再三,觉得这并不是正面对抗英国的最佳时机。于是,沙皇无视希尔·阿里的请求,任凭他被围困在阿富汗。可怜的希尔·阿里当即便一病不起。他发起了高烧,不吃不喝。医生劝他补充能量,他完全置之不理。逃亡中,他受了腿伤,却又拒绝接受任何治疗。伤口日趋恶化,国王却只想听之任之。几周以后,亲切和蔼的希尔·阿里国王在凄惨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当时,他只有54岁。

于是,出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置亚库布?他还能继续担任一国之君吗?不少人认为,当年国王一边与英国人达成协议,一边又和各地的酋长密谋,卡瓦格纳里的死和他脱不了干系。那么,英国人是否就此认为他是个“坏傀儡”,并顺道终结他的政治生命呢?毕竟,一个“坏傀儡”似乎完全没有存在的意义。

此时的希尔·阿里感到痛苦不堪。俄国人不请自来,英国人再次入侵,王储不幸离他而去,除了亚库布这个可恨的逆子,他无人可以托付王位,希尔·阿里决定投靠俄国人。但前往沙俄面见沙皇之前,他得先释放亚库布,并将国家托付与他。对此,希尔·阿里别无选择。英国人一路攻城略地,已经开进开伯尔口、波伦山口、库拉姆山谷,虽然阿富汗军队在三个地方都抵挡住了,但不知能坚持多久。

亚库布倒是及时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他来到罗伯茨面前,请求免去他的国王职位:“您也看到了,我的这些子民,有谁能辖制他们?我情愿在英军驻地割草,也不愿做阿富汗的埃米尔了。”就这样,亚库布得到了豁免,他被送往印度幽禁。这似乎是阿富汗国王的一贯命运。巴拉希萨尔宫上空飘扬着英国国旗,下一位傀儡确立之前,英国政府不得不对阿富汗实施直接统治。

虽然英国使团遇阻返回,但希尔·阿里此举让他们怒不可遏。很快,利顿勋爵就向国王发来了问罪信,希望希尔·阿里道歉。可是,对方只是装聋作哑,没有回信。利顿便集结了军队准备开展行动。第一次英阿战争期间,英印当局曾经派出2.5万人赴阿参战。那次战事给了英国人一个深刻教训:区区一支孤军,不足以奠定胜局。于是,他们召集了三支部队,规模是第一次英阿战争投入人数的3倍。

罗伯茨成了阿富汗的实际统治者,他对阿富汗展开了报复性的惩罚。喀布尔的反英暴动,似乎每个市民都参与了,因此他们统统得付出代价。亚库布的朝廷官员对英国人保护不力,因此纷纷被投入监狱。涉嫌策动叛乱的人更被大肆围捕和绞杀,他们的尸体被悬挂在城中最为醒目的场合以儆效尤。英国军队开进乡村,捣毁堡垒,烧毁村庄,迫使涉嫌与叛军勾结或支持叛乱的部族首领投降。

那个时候,国王正在经历一场家庭变故。他最喜爱的儿子、心爱的王储阿卜杜拉因病不幸身亡。王室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希尔·阿里一向看重亲情,爱子故去,让他备受打击。他独自一人待在宫中舔舐伤口,丢下朝政完全不理。有人再次见到国王时,发现他眼圈红肿,显然是刚刚哭过好几场。这时,利顿勋爵的又一封书信递到国王手中,他希望希尔·阿里做好接待驻喀布尔英国使团的准备。国王下令阻止英国人入境。于是,当一小队英国外交官及护卫队抵达阿富汗边境时,边境指挥官却对他们下了逐客令。“我只是看在以往的情分上,才对你们如此客气。否则,我会立即杀了你们。”

如此雷霆手段让麦克格雷戈上校(Colonel Macgregor)深感不安。“这种做法没有任何震慑作用,只会激怒阿富汗人。如此一来,英国人只会成为阿富汗的敌人。”

英国人开出的条件,叫国王大为恼怒。希尔·阿里可不像多斯特·穆罕默德那般圆滑,他立即口述了一封回信,大意如下:“不!我会坚决捍卫阿富汗的主权,哪怕流干最后一滴血也在所不惜。”不幸的是,沙皇俄国正在阿富汗北部集结,就在希尔·阿里告诉英国人不能进入阿富汗的时候,一个俄国外交“代表团”却径自跨过阿姆河向着喀布尔前发。希尔·阿里频繁警告对方立即停止前进,打道回府。俄国人却对此置若罔闻。他们不但进了城,还在那里住了下来,甚至进宫面见了希尔·阿里。俄国人说,“我们是来交朋友的”。

此言不虚。面对暴行,阿富汗人并未退缩。对于英国人的所作所为,他们怒火中烧。乡村里的神职人员,对宗教权威有些许要求的人,都开始鼓吹伊斯兰教正在遭受异教徒的攻击,呼吁阿富汗人起来捍卫信仰,抵御异教徒的攻击。穆什基·阿拉姆(Mushk-i-Alam)曾经参与第一次英阿战争,他的名号意为“宇宙之芬芳”,正是从战争当中得来的。第一次英阿战争期间,穆什基驻守兴都库什山口。在那里,他见识了英国使团全军覆没的惨况。那个时候,他就已经不再年轻。英阿战事再起的时候,穆什基差不多已是90岁的老翁了。不过,追随者们抬着他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他到处发表演说,呼吁人们奋起抵抗。“要知道,法兰奇人可是吃猪肉的!”他厉声警告同胞。猪肉在伊斯兰教是完全被禁止的,许多穆斯林甚至不会用手触碰。阿拉姆的讲话振聋发聩,听罢他的演讲,大家回到家中,无不磨枪霍霍、准备战斗。

当希尔·阿里的特使到达加尔各答,得到的并不是一场谈判,而是英方列出的诸多条款:英国特使长驻喀布尔,由英国控制阿富汗边境;英国公民可以在阿富汗境内自由来去,受英国法律保护,而不受阿富汗的法律约束;英国商人可以在阿富汗境内自由贸易。希尔·阿里若能答应如上条件,英方就允许其自行选定王储。而且,英国政府还给他和他的继承人一笔丰厚补贴,并向阿富汗提供抵抗沙俄势力所需的顾问和军事援助。

希尔·阿里那支欧式军队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他们身着统一的军装,队列整齐,服从指挥,可是到了战场上,他们一触即溃。很快,这支部队逃得不剩一人。英国人现在面对的是部落游击队,他们是农民和游牧民。对他们而言,战斗绝非职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穆罕默德·詹(Mohammed Jan)旗下就聚起了两万多人。村民们为他的部队提供粮食和情报,使他能够伺机而动,对英军实施打击。而后,游击队又依靠村民的掩护,退回山区。

希尔·阿里自然不会待见英国人颐指气使的态度,这叫他忍无可忍。无忧无虑的黄金时代,看来已经过去。过了一段时间,他才回信告诉英国人,他更愿意自己决定接班人问题,而且不打算接待英国特使,相反,他将派使者到加尔各答,双方可以就任何问题展开协商。

虽然穆罕默德·詹势力最大,但也只是众多部落武装中的一支。部落武装几乎在每一次激战中都击溃了阿富汗部队,但是,这些被击溃的军队很快就消失不见了,英国人甚至找不到谈判的对象。一次,梅西(Massey)军官遭到伏击,罗伯茨因解救这名军官陷入了阿富汗人的包围圈。面对汹涌而来的阿富汗人,鲍勃斯拼死抵抗,他知道援兵正从贾拉拉巴德赶来,只要他们抵达战场,对手就会遭遇灭顶之灾。一个寒冷的夜晚,援兵终于赶到。可是,围困他的阿富汗军队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全都回家去了。经过一年战斗,英军取得了十多场战斗的胜利,英国人赢得了他们枪支所及的每一块阿富汗领土的管辖权,但仍未能有效控制这片土地。

这封信还警告希尔·阿里,千万不要指望俄国人的帮助,正如利顿勋爵在信中所说:“在俄国的军队到来之前,我们会向你的国家投入一支军队。”信中还说,如果国王是友好的,英国会对他进行保护。如若不然,英方可以“轻而易举”地推翻其统治。信的结尾,利顿告知希尔·阿里,一位特使将前来与国王商谈相关事宜。

1880年1月,英印当局陷入了困局。显然,阿富汗人并非不可战胜,在战场上,英方部队是常胜之旅。但即便如此,也难以阻挡阿富汗人继续战斗。英国人虽然可以赢得战争,却无法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英印当局的宝贵资源在迅速流失,这场战争已经变成一个无底洞。于是,殖民政府的官员提议让穆罕默德扎伊家族重新掌管阿富汗,将阿富汗分割成几个部分,然后交给不同的王室成员。英国便可借机将内战的烂摊子留给俄国人,全身而退。

当希尔·阿里收到利顿勋爵命令他废黜阿卜杜拉、改立亚库布的信时,可想而知希尔·阿里当时的沮丧。英国人为何钟情亚库布?信中并未明确。也许,他们曾和亚库布有过私下接触,王子的谈吐和思想让英方觉得孺子可教。

1880年夏天,希尔·阿里的其中一个儿子阿尤布(Ayub)率领手下的8000名士兵杀出赫拉特,直指坎大哈。7月27日,阿尤布所率部队和英国人在坎大哈以西平原迈万德(Maiwand)遭遇,对2万英军展开了“大清洗”。在英国,“迈万德”成了阿富汗剽悍善战的同义词。西方人因《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华生大夫在这里受伤而知道这场战役,那是在他回到英国和夏洛克·福尔摩斯一起在贝克街221B号探案之前。

迪斯雷利政府认为,一个自命中立的缓冲国居于印度河和乌浒河之间,似乎还不足以抵御俄国的威胁。希尔·阿里的态度尤其让他们难以心安。他们怀疑,到了紧要关头,希尔·阿里能否阻止俄国人进入他们的国家,毕竟沙皇看起来咄咄逼人。于是,迪斯雷利政府决心在沙俄将阿富汗变成其另一个“保护国”之前,把阿富汗牢牢控制在手中。“前进政策”的新篇章始于英国人干涉阿富汗的王位继承人问题。当时,希尔·阿里已经指定阿卜杜拉(Abdullah)作为王储。另一个儿子亚库布(Yaqub)曾经造反作乱,自然不受希尔·阿里的待见。国王不但讨厌亚库布,甚至还把他囚禁了起来。

可以想见,迈万德一役成了阿富汗人的民族骄傲,据此虚构的英雄故事在这个国家广为流传。迈万德战争期间,阿富汗军队的阵线一度面临崩溃的危险。关键时刻,17岁的姑娘马拉赖(Malalai)站了出来,她高举旗帜,鼓舞男同胞血战到底。最终,姑娘牺牲了,但她的鼓舞却扭转了整个战局。马拉赖由此成了阿富汗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就是阿富汗的圣女贞德。阿富汗的第一所女校就是因她而得名。

不过,1874年的选举让英国政坛变了天。以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为首的保守党获得胜利上台组阁。作为上流社会的代言人,保守党以大英帝国和女王的荣耀为名,大肆鼓吹海外军事冒险,以扩大他们在工人中的影响力,争取更多选票。迪斯雷利政府用利顿勋爵(Lord Lytton)取代了诺斯布鲁克。和奥克兰一样,利顿勋爵也是“前进政策”的坚决拥护者。

迈万德战役的英雄事迹一言难尽。但是,大名鼎鼎的罗伯茨勋爵(在阿富汗人看来是臭名昭著)闻讯立即从喀布尔赶来,阿尤布的部队最终被击溃,英军占领了坎大哈。迈万德一役也许是阿富汗人取得的关键性胜利,但它不过是更大规模战争的一部分,阿富汗人最终还是输掉了战争。

希尔·阿里在阿富汗的统治稳定下来的同时,威廉·格拉德斯通(William Gladstone)率领的自由党在英国执政。自由党实行重商主义政策,这一点和19世纪的美国共和党颇为相近。他们对可能导致动荡的海外冒险保持警惕,因为那可能危及英国的商业利益。至于殖民地事务,自由党人秉持“得过且过、维持现状”的原则。在奥克兰之后的几十年,一个含糊不清、自治的阿富汗在很好地服务于英国的利益。因此,格拉德斯通认为维持现状是最好的。他的印度总督诺斯布鲁克勋爵(Lord Northbrook)和首相意见一致。

话又说回来,迈万德和坎大哈战役的成败,并不足以改变第二次英阿战争的格局。这场战争很难说谁负谁胜。迈万德大捷,让阿尤布赢得了阿富汗人民的热切钦佩,但他并未因此在阿富汗历史上有更多作为。当时,他的侄子阿卜杜尔·拉赫曼(Abdu’ Rahman)正向喀布尔进军,这就是日后的“铁腕埃米尔”。19世纪60年代,因为涉嫌谋反而遭到希尔·阿里的驱逐,他和父亲一起流亡阿富汗北部。英阿战争一打响,阿卜杜尔·拉赫曼就回来了。

1865年,沙俄军队占领塔什干。两年之后,古城布哈拉也落入俄军之手。次年,他们的势力进一步拓展到撒马尔罕。1873年,希瓦汗国被迫接受沙俄“保护”。这是帝国主义扩张的委婉说辞。三年后,随着浩罕汗国沦为“保护国”,沙俄的势力已经扩张到阿姆河沿岸地区。如今,雄心勃勃的沙俄和虎视眈眈的英国之间,仅有阿富汗这一缓冲带。作为一个小国,这样的地缘环境真是糟糕。

此时,英国人已经一心想把政权交还给穆罕默德扎伊家族。阿卜杜尔·拉赫曼似乎是一个上好的人选。他手段强硬,足以统御全国;也足够精明,可以和英国人达成良好的默契。他是“多斯特大王”的众多子孙之一。这意味着他的血统是王室的,他也有继承王位的合法性。于是,英国人将阿卜杜尔·拉赫曼请进喀布尔城。经过一番谈判,双方达成协议,英国人把这个国家交给了他。

德国的崛起也让沙俄大惊失色。当时的沙俄虽然领土广阔,却落后原始,没有现成的港口,因此,沙俄在全球争夺殖民地的浪潮中步履蹒跚。20年前,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遇惨败。随后的条约阻止了沙俄对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削弱了沙俄海军在黑海的军事存在。如今,俄国人试图卷土重来。黑海上的港口正在重建,如果不能进入巴尔干半岛,那么沙俄将沿着传统方向向东扩张。奥斯曼帝国行将灭亡,欧洲列强虎视眈眈,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在地中海东岸的黎凡特(Levant),欧洲列强之间的争夺被称作“东方问题”;在高加索以东的中亚地区,“大博弈”再次上演。

英国人的条件是:不允许俄罗斯人进入阿富汗,阿富汗不能和英国之外的任何国家打交道,等等。阿卜杜尔·拉赫曼对一切要求都签字应允,他只想让英国人赶快离去。

然而,法国战败让英国迎来了进一步扩展的契机。当时,英国占领了全球23%的土地,算上殖民地人口,世界上1/4的人口都是大英帝国的臣民。英国本土仅有世界2%的人口,但其工业产值却达到全球总产值的45%。当时,英国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5倍,俄罗斯的155倍。大英帝国的国力让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都相形见绌。不过,崛起的德国却可能动摇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

不过,阿卜杜尔·拉赫曼也提出了他的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在阿富汗境内,他拥有绝对的权力,英方不能干涉。对于他的条件,英国人巴不得立即答应。阿富汗的内部问题,他们才懒得关心。协约达成后,英国人松了一口气,撤出了他们的军队。因此,很难说谁赢得了这场战争。双方都得到了一些东西,但也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无论如何,阿富汗已经整合成为一个国家,一度被英国粗暴打乱的故事,如今可以重新开始了。

确实如此。俾斯麦耍弄手腕,引诱法军主动开战。普鲁士军队突破边境,轻松瓦解了法国人的防线。而后,他又通过和约,攫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两个地区盛产铁矿石,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德国由此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俾斯麦和威廉二世开始环顾世界,寻找海外殖民地。

莫德·戴弗(1867—1945):英属印度作家,著有著名传记《赫拉特英雄:边境传奇》。

1878年,欧洲列强之间的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辅佐下,将中欧的德语邦国合并组成了统一的国家。这个新兴的民族国家介入了英、法、俄三国旷日持久的争霸局面。俾斯麦宣称: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俾斯麦的目标直指法国,法国总统路易·拿破仑三世那打过蜡的胡须两边飞翘,一直延伸到两颊。他那滔滔不绝的吹嘘在铁血政策前将变得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