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姑娘战战兢兢地朝窗外望去,只见月光下的湖面波浪滔天,无数个浪头吐着白色的水花,越近岸边越是高大,恰似一头头怪物猛兽疯狂地朝我们旅馆的围墙上扑来。
我们住的是紧靠湖边的旅馆,黑夜里的风将湖水掀得老高,波浪的呼啸声搅得我们无法入睡。
“这湖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浪呀!”
这种感觉即使到了后来,我长成了一个小伙子也一样没变。记得有一年的九月中旬,湖周围的群山被枫叶染得鲜红的时节,好像是一个周末的夜晚,天气晴朗,但风有些急,我与Y姑娘曾去那湖边住了一个晚上。
Y姑娘说得不错,起这么大的浪涛的湖我还是平生第一次看到,望着这湖真像是置身在苍茫的大海边上似的。
我第一次看到这湖是小学六年级时,当时只感到这湖有一种摄人魂魄的力量。如果盯着湖面看,便会感到自己的身躯、周围的大山、树林乃至整个大地都将被它吞没,似乎这湖里潜藏着一头巨大的魔物。
这一夜,我与Y姑娘抱得紧紧的,每当一声声浪涛的呼啸冲入屋来,便不禁担心自己会被那湖水卷进去呢!
围绕着这湖面的山有惠庭岳、风不死岳、樽前山,这些火山群的上部,都由于火山喷发而露出峻峭的山肌,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特别是风不死岳,正如其名,屹然倔强地伫立着,透着一种任凭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的威严和孔武!
印象中该是美丽幽静的支笏湖,竟蕴藏着这么多的凶险。萧瑟的秋天,寒冷的冬季,那是可以想象的了;就是百花争妍的夏季,这看上去文静优美的湖水中也隐藏着一种令人捉摸不透的阴森。
支笏湖是一个呈瓢形的火山湖,面积有78.4平方公里,是仅次于内道湖的大湖。湖面海拔248米,最深处达360米,是次于秋田的田泽湖的日本第二深湖。湖水透明度达23.5米,夏天里在周围群山树林的映衬下,湖面望去一片深绿璀璨。
不仅仅是我,好多人都有着相同感觉的,看来这支笏湖确实是有着某种妖气。
终于晨雾渐渐地散尽了。支笏湖的真面貌也能看得清了,于是我也就更相信警察的话是对的了。这静谧的湖底那横七竖八的树枝真不知勾住了多少屈死的鬼魂呀。
与邻近的总是透着北国清灵之气的洞爷湖相比,这支笏湖老是显得焦躁不安,阴阳怪气的。
警察自言自语地嘟哝着向我解释说,这湖中心的水很深,而且当时被火山喷成湖塘时,周围的森林树木都一起沉到了湖底,所以掉下去的人会被深深的水涡和横七竖八的树木缠住,一般是浮不上来的。
当然有这么个印象,也许是那天我发觉了那只小舢艇的缘故,但这湖冰冷冰冷的,使人难以接近的孤傲性情,实在是其他北国湖泊所罕见的。
“这湖里,尸首也找不到呢。”
我开始在《圣地每日》杂志上连载小说《无影灯》,是昭和四十六年(1971年)一月份。
听那旅馆的人员说,也不知他们昨夜几点从旅馆出去的,也许是深夜吧,月明星稀时借着月光,他们是可以将小舢艇划到湖中央去的。
我虽然得了小说直木奖,但在周刊杂志上连载长篇小说,这还是头一次。
很快警察和旅馆的人员来到了湖边,对那舢艇里的鞋子仔细地察看了一会儿,断定是住在那旅馆里一对失踪了的男女旅客的鞋子。
当时感到,只要这篇小说成功了,我便可以名正言顺地称为作家了,所以这部小说我写得很卖力。
我越想越感到不对,慌忙回到帐篷里将朋友叫醒,又接着去找了野营基地的管理人员。
小说内容是一位傲慢、阴险的外科医生直江庸介与其情人伦子的恋爱故事。其实可以说是我从札幌来到东京在庶民街小医院打工的经历的写照。
会不会是一对情人趁夜深人静之时,划着小舢艇去湖里自杀了呢?会不会这么整整齐齐地将两双鞋子放在一起是向人们告知他们的不幸呢?
特别是直江这个人物,原型便是我大学时当外科医生的朋友,后来他碰上交通事故,失去了一条腿。
我这么想着,突然感到事情的严重性。
直江辞去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工作来到东京的小医院打工,这便是我本身的经历了。其他,院长和各种人物也大多是我当时打工医院里人物的写照。
为什么只见一男一女两双鞋子,人却不见踪影呢?
故事最后,主人公直江为了伦子而投湖自杀,这湖不用说就是支笏湖了。
小舢艇里有一双男人的黑皮鞋,一双女人的白高跟鞋,整整齐齐地排放在一起。
直江医生一面与自己体内不断漫延的恶性骨癌作斗争,一面与各种各样的女性进行着毁灭性的恋爱,其中最爱的是时常在他身边为他献出自己全部爱心的护士伦子。
心里浮起一个不解的疑团,怔怔地看着那小舢艇,不料又意外地发现了一些东西。
当知道伦子怀孕时,直江便感到此生已经无悔,于是便毅然地选择了死。
这艇上的人去哪里了呢?
直江对伦子的爱也许太不负责任、太自私,但我在小说中将直江推入湖里是有着更深一层的意思的,这就是生死轮回,归依涅槃,人活着只是暂时的依附,死了才是真正的归宿。
这小舢艇这么早就去湖上捕鱼啦。这么想着,小舢艇被水流慢慢地送到了我的面前,我不由地站住了脚。晨雾中,漂来的小舢艇上却空空如也,没有一个人影。
对视死如归的直江来说,死已是不可怕了,只是这具躯体该将它放在何处?考虑再三,直江最终选择了端庄文静、美丽中蕴藏着凶险阴恻的北国之湖——支笏湖。
支笏湖里人工孵养着从阿寒湖里移过来的姬鳟鱼,六月初至八月底正是允许捕捞的季节。
我这样为直江设计,实在是我那天在湖边看到舢艇时的印象太深的缘故。这印象决定了一个长篇小说的方向。
脑子里打着问号,凝神眺望,那黑影渐渐地鲜明,原来是一只小舢艇。
这作品连载后,每日新闻出版社又出了单行本,销路意外地好,是我第一本畅销的小说。
这么静谧的黎明里,那湖面上会是什么东西呀?
接着不久,TBS电视制作中心的大山胜美先生将此书改成了电视剧,取名《白影》,反响很大,收视率很高。这当然要感谢编剧本的当时还十分年轻的仓本聪先生。
走到湖边,隐隐约约地看见湖面上有一条长长的黑影浮动着,若隐若现。
电视剧的演员,演直江医生的是已经过世的田宫二郎先生,演伦子的是山本阳子,另外中野良子、中山麻理也在剧中担任了角色。特别要提一下田宫二郎先生,他在这以前的电影《白色巨塔》里也演了一个医生的角色,引起很大的轰动。所以演我的这部电视剧时,真是人气绝顶的好时光,而且田宫先生由于这电视剧大受欢迎,于是便又演了《白色滑翔道》等等,一发不可收地主演了一系列“白色”影片,最后自己终于也如他演的角色一样自杀了。
我站在那沙滩上,置身在相对于盛夏显得太冷的空气中,眺望着周围的群山,然而身子却似被那湖水吸引了似的,情不自禁地朝着湖边走去。
尽管自杀的方法不同,但电视剧中的直江和演直江的田宫都选择了自杀的方法谢世,是巧合还是因缘?仔细想想,只能是一个疑团。
支笏湖是一个火山湖,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壁,只有我们去的莫兰野营基地一带有一小片平坦的沙滩。
从第一次看到支笏湖,岁月之河已经流过了长长的距离,但我对支笏湖的印象,还与以前一样丝毫没有改变。
才清晨五时,周围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白色的露水,湖面更是一片乳白色,笼罩在雾霭之中,只有脚下沙滩前的湖水清澈见底,不时荡起一个个小小的浪花。
支笏湖还是一个阴恻的、令人沉闷不快的湖。
只记得黎明时分,我突然醒了,于是便悄悄蹑足走出帐篷,一个人在湖畔散起步来。
可你为什么喜欢这样的湖呢?有人问我,我只好回答,因为喜欢就只好喜欢了。
正是盛夏,具体与哪一位朋友在一起,现在已经记不得了。
喜欢、讨厌本来就没有什么理由的。这是个十分直觉的、与哲理、理想相背离的、非常感性的问题。
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夏,还是大学生的我,在支笏湖畔的莫兰野营基地,与朋友一起搭起帐篷过了一夜。
但如果还有人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便会这样回答:“比起美丽的东西、庄重文雅的东西,我更喜欢妖孽的、令人沉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