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桃花扇 > 第三十九章 栖霞山

第三十九章 栖霞山

道长停下脚步,凝望着侯方域说:“这位相公是河南侯公子吗?”

三人离开葆真庵,沿路前行。一位道长手提药篮从他们身边经过。老赞礼问道:“老仙长,我们是上山做好事的,要借道院安放行礼,不知能否给个方便?”

柳敬亭说:“不是侯公子,能是谁呢?”

老赞礼还要敲门,侯方域阻止说:“既然她要遵守清规,我们也不必苦苦纠缠。前面庵观很多,我们再去访问。”

道长细看柳敬亭说:“老兄是柳敬亭吧?”

“这是我修行的本德,不用理睬他们。时候不早了,我们去用斋吧。”

侯方域此时也认出了这位道长,吃惊地问:“哎呀!丁继老,你为什么出家了?”

“对不住了,我们必须遵守祖师的清规。”香君也点头说:“说得有理,在这里比不得在青楼。”

“侯相公,你有所不知,我羞于做官,疏于妙工,就辞家修仙了。”

柳敬亭说:“我们不是游方野僧,暂住一下何妨?”

“原来如此!”

“这里是女道主持,从不留客。”

柳敬亭问:“请问你主持何山?”

敲门的正是老赞礼、侯方域和柳敬亭。他们三人背着包裹,伴着涧水松风,也赶到了栖霞山,经过葆真庵时,便敲门询问。

丁继之指着前面一座山说:“前面不远有一座采贞观,便是我修炼的地方,如果不嫌偏僻,请随我暂住。”

“我们是南京来的,要借贵庵安放行李。”

“好呀!”侯、柳二人高兴地答应。

卞玉京问:“谁在敲门?”

“二位找到了栖身之地,老汉我就可以放心地上白云庵商量道场之事了。”老赞礼辞别了他们离开了。

“咚咚咚!”外面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丁继老带领着柳敬亭、侯方域跨过白泉,登上紫阁。

香君对她说:“我闲坐着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为什么不找一些旧衣残裳,交给我缝补。”“正好有件事情需要你帮忙。这月中元节,村中男女要到白云庵为皇后周娘娘悬挂宝幡,愿借你的妙手替他们织绣,也算是功德一件。”香君接过宝幡,洗手熏香,在宝幡上虔诚地绣上了鸳鸯。

侯方域指着前面的溪水惊奇地说:“前面这一道溪水,隔断前去南山的道路,如何过去?”丁继之笑着说:“没事。靠岸那边有一只只渔船,我们暂且坐在船中闲话一会,等渔翁到来,请他把我们渡过去;不到半里,便是采真观了。”三人一同上船,柳敬亭拿起竹篙说:“我老柳少年在泰州北湾,专以捕鱼为业;这渔船是弄惯了的,让我把大家渡过去。”

“大家一起度日子,我怎么能偷闲?”说着就离开了,卞玉京关上门。

侯方域高兴的鼓掌说:“好好!”柳敬亭在前面撑着小船,侯方域对丁继老说:“我和香君相识、相离,不知不觉已有了三年了。”

卞玉京阻拦道:“这万万使不得呀!”

“是呀,香君入宫之后可有消息?”

苏昆生忽然想到自己还有一个绝活,就对卞玉京说:“我曾经以打柴为生,趁今天天晴,就让我到岭头涧底,砍取一些松柴,供早晚炊饭之用。总比坐吃山空要强。”说着换上草鞋,拿着绳子、扁担和斧头准备砍柴。

侯方域满脸愁容,沉重的摇了摇头说:“哪有消息呀?”他从怀里掏出桃花扇,对丁继老说:“这柄桃花扇是我们的定情之物,小生时刻带在身上,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她相见。”

“苏老说的哪里的话,古人远道而来,我应该盛情款待,只是山上偏僻还望谅解。”

柳敬亭回头说:“前些日子皇帝逃走,嫔妃离散,香君也应该出宫了。等南京平定之后,我们再去寻访。”

苏昆生对卞玉京说:“江北兵荒马乱,心中急切但不敢前行;我老汉的小曲,在这山中又毫无用处,连日打搅,心中非常不安。”

“唉,兵荒马乱,只怕难以重逢呀!”

苏昆生和李香君在蓝瑛的带领下来到了栖霞山。栖霞山上有一座葆真庵,庵主恰巧是卞玉京,于是,苏老和香君就暂住在葆真庵,蓝瑛则到白云庵寻找张薇学道了。

小船绕过几道弯,来到了一道竹篱笆前。丁继老指着篱笆说:“这就是采贞观,停船上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