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身后无遗物 > 微胖妇女在咔嚓咔嚓山上该穿什么

微胖妇女在咔嚓咔嚓山上该穿什么

牛仔裤是黑色的细身款,虽然被我穿上身后“细身”之名荡然无存。不过,自从不再穿牛仔喇叭裤后,我只穿此色此款,没换过其他的。现在胖了,习惯没改。

T恤衫是True Religion(真实信仰)的,一个面向年轻人的牌子,上面带着牌子商标,是一个平假名写成的“ひ”,就是比吕美ひろみ的“ひ”。第一次看到时我很吃惊,买来穿了,感觉太适合我了,就像我的私人品牌。那之后每次要去东京时,我都去家附近的奥特莱斯,同一款T恤买好几件,到了日本轮番穿。我问过店员这个“ひ”是什么意思,没人知道。我告诉他们“这个啊,是我名字的日文打头字母”,店员们都一脸“上帝!”的表情。总而言之,我只穿这一种。

其实,我这是在模仿谷川俊太郎先生牛仔裤加T恤衫的打扮。谷川先生的T恤衫总是很讲究的限定款,用图案向活动组织者表示敬意(我和谷川先生见面,一般都是在应邀参加活动时)。他还穿过一阵子MBT弧形底鞋。我连鞋也模仿了。我的鞋比正牌便宜一万日元,是韩国制造的通用款。

究竟是哪一种打扮呢?(清清嗓子)那就是黑色T恤衫和黑色牛仔裤。

固定衣着太轻松了。去日本前我去True Religion的店买几件T恤衫就完事了,有了它们,我就有了“战衣”。

一直都是这样。我为穿不出自己的个性而烦恼。不过,这两年轻松多了。因为我全程都是同一种打扮。

发型是十几年没变过的蓬松细密长鬈发,主打“山姥妖”的意象。去年我因为六十肩抬不起胳膊,跳尊巴时绑不了辫子,嫌热就把头发剪到齐肩长,没想到感觉非常轻松,后来就没再留长。毕竟,挑三拣四,认为我披散长发才好、不剪短才好、下酒菜要烤鱿鱼才好的夫,已经不在了。

日本女人都又白又瘦,用心做着防晒,穿着很贵的衣服。在这样的气氛中,我一个老阿姨,浑身上下土里土气,手脚笨拙地蹭过去,哪儿有脸自我介绍说我是伊藤比吕美呢。

我的肩背包,是帆布环保包。包上写着“在全球大展宏图的伊藤制作所”。我出过一本书,名为《伊藤不高兴制作所》。包上的“伊藤制作所”是真实存在的T恤衫厂家名称。

我在加利福尼亚时晒得很黑,浑身尘土,粘着狗毛,一副下地干农活的打扮。所以我想在这儿说实话:每当第二天要坐飞机回日本时,前一夜我都要花几个小时在镜子前烦恼回去穿什么。我无法想象,我以现在这个样子坐东京地铁去六本木和涩谷,走在其他日本女子当中,与她们交谈。所以我每次都焦头烂额,不知该穿什么。

我以这副打扮出现在别人面前,别人都会瞠目:“你真年轻。”不过我看自己的照片都要心里哆嗦。我和谷川先生太不一样了,根本营造不出那种清劲的气质,看着都不像在扮嫩,而是明显有种“浑不论”的感觉,显得不清爽,很寒酸。看来,老太太不能模仿老爷爷的衣着,太不伦不类。

前一阵子寂听老师也说:“年轻时(指我现在这个年龄)还是胖乎乎的好,看我现在都瘦成什么了。”寂听老师这句话我也忘不掉。

也许诸位读者姐姐不熟悉,我这边经常能看到一种光景,一群人结伙骑着哈雷摩托在高速公路上呼啸而过,就跟电影Easy Rider(《逍遥骑士》,1969)似的,仿佛停留在那个年代没有走出来。男人们都发胖了,用胡子掩藏了脸,谢顶后所剩无几的头发迎风招展,活似落魄武士。他们屁股后面载着的女人一身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流行打扮,也都又老又胖。

今年八十三岁的姨母和比她大八岁已经死去的我的母亲,她们两人年轻时,经常笑着互相嘲讽:“哎呀,你又胖了吧?”“什么呀,姐姐你才胖了呢。”在小时候的我看来,这种场面很恐怖。忘了是什么时候,我发牢骚说自己瘦不下去,姨母告诉我:“等到了八十岁,所有人都会瘦。”这句话我始终忘不掉。

我可能就是这种感觉的。

夫不在了,我因为心力交瘁、旧石器时代减肥饮食和带狗散步而顺顺利利地瘦了吗?没有。很可能我已到了轻易瘦不下去的年龄。更年期时我深切地明白了这个道理,最近更是连连点头。

就像漫画杂志与读者一起变老,同一座公寓的居民携手变得高龄化一样,我们也紧握着年轻时的流行金曲、笑话和文化,与同龄人并肩走向年迈……不过,我写到这里,似乎能听见同龄友人的声音:哼,只有你啦,还穿着这种过时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