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你在高原 > 疯迷的海蜇

疯迷的海蜇

我问怎么?

“哪里找去?他们走了两年多了,沿着大海滩往西,往南,兴许进了山哩。只要是有人烟的地方他们就不会停歇。那一帮子端着锅子扯着娃儿,抱着鸡领着狗,一路摸索着往前走哩,再说俺这伙也没脸见‘大婶’哩……”

“怎么?那时‘大婶’劝俺,说走吧走吧,这个窝废了。俺怎么也不听,舍不得这儿。咱也寻思,反正都是做活吃饭,当地人又能把咱怎么样?谁知道如今悔也晚了。”

我问:“为什么不去找‘大婶’的人?”

我让他们好好想想——有没有一个红脸的高个子,一个酿酒师,头发有些鬈的人到这儿来过?

另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听着,突然呜呜地哭起来。我去劝阻他,旁边的都说:“让他哭吧,哭吧,哭哭好受哩。他是想那一帮子人,过去那班耍友哩。”许久以前,沙堡岛上的人朝夕相处,谁什么脾性都知道,有的已经是十几年的交情了——大伙儿走时他们没有跟上,这会儿后悔得要死。

他们回忆着,说红脸白脸的人都来过,“俺这里什么人都收留,连盗贼也收留哩。”

从“大婶”时代留下来的那几个流浪汉,住处离这片新搭起的简易工棚很远。原来他们不习惯住在这样的地方,仍然待在用蒲草搭成的那种茅屋中。他们在那里尽可能地保持了原来的习俗。我找到他们时,他们有点害怕——过去所表现出的那种野性和悠然自得的样子全然不见。但我确信他们是留下来的土著。我问他们在这个岛上住了多长时间?有的说五年,有的说七年。来岛上最早的人告诉:他一来这儿就记得有个大闺女,后来就是大伙儿喊的那个“大婶”。说起“大婶”和那时的日子,大家都一阵神往。看得出,他们至今怀念那一段岁月。“那时候哟,”那个穿短小红袄的汉子说,“俺从来用不着发疯似的做活。‘大婶’说了,够吃的算哩,天一黑俺就睡觉,大伙儿和和气气,有酒一起喝,有好吃物往一块儿凑。无论多大的年纪,都是‘大婶’怀里的娃儿哩。‘大婶’对俺多好,从来没把俺当外人,不论来早来晚,只要入了岛就是一家子,吃不愁穿不愁,就是想女人哩。‘大婶’说:‘一个一个都给我把毛病收起来,慢慢候哩!’咱候了一年又一年,这岛上一年里也来仨俩女人,有的是老太太,有的是十几岁的小女娃。俺几个见了就举着抓钩往外冲,说:‘抢啊……’大婶就伸手吓唬俺。这些女人在岛上做菜洗衣,缝缝补补,看上谁跟谁哩……”

我无可奈何,摇着头听下去。

脸上有红斑的那个家伙把工钱给他们增加了一倍。可是他们还是支持不住,白天拿刀的手老要打抖,受伤的越来越多。那些用一面大扣眼网到海里兜海蜇的机帆船锚在岸上,用绞轮往上绞网。结果有人在绞轮上给截掉了胳膊。那惨不忍睹的情景啊,让人谈虎色变——那个人的喊声震天响,他用力地挣掉了连接断臂的一块皮肉,跳着喊着,一头扎到了海水里……

“新来那些手不老实的人,到了半夜就要爬起来,摸摸索索想弄些东西。后来他们也就改了这毛病。俺这里有什么可偷的?连盛粮食的缸都是泥捏的,到后来他们看实在没东西可偷,就住下来,老老实实过起日子来了。可也有的一下子戒不掉,手老要发痒,不过偷之前就跟咱讲好,说俺这手老要痒哩,到时候俺摸来了你的什么你再取走——丑话说在前边啊,生气恼人可不行啊!就这样,一个人偷走了俺的一条裤衩,还有一顶帽子,天亮了俺再拿回来……东西倒来换去也怪有趣。”

大家搓着眼睛,没头没脑地往海上跑。到了海边一看,先登岸的海蜇被后来的海蜇给压在了下边,海浪继续噗噗地往上推涌着死海蜇,还不断有活着的海蜇卷上来。这种一心赴死的海上生物堆积了足有一米高,再后来大量蜂拥而上的海蜇简直引不起工人们的一点欲望,大家再也没有了兴趣和好心情了。它带来的是双倍的疲劳,他们已经没有一点力气了。这里的海蜇给人带来了恐惧,也带来了灾难。他们开始仇视它们。

我笑了。

每天人们都忙到午夜两点,海蜇还在不断地往上涌。天还没有亮,那个脸上长红斑的海上把头就在喊:“你他妈的还睡,你他妈的不到海边上去看看!”

“还有一个要饭的,是从南边山地来的,他们那里遭了灾,就领着一家三口到俺岛上来。他有个手艺,会剃头,‘大婶’就让他开了一个剃头铺,全岛上的人都让他给剃成了光头。他想给‘大婶’也剃个光头,‘大婶’不依。俺这儿还来了个接生婆,来得怪巧,因为‘大婶’肚子又大了。那年春天‘大婶’生了个男娃,起名叫‘春狗儿’。还有一个女人是个生娃的好手,她一口气生了六个娃,她们那地方的人要捉她,她就在一个月黑头跑出来,一口气闯到了咱这岛上。她身边就领着六个娃,一个比一个矮,一个比一个瘦,一个比一个眼睛大。‘大婶’对她说:‘女人不生娃,闲着又做啥?今后在咱这岛上,你就敞开怀儿生。’那个女人听了‘大婶’的话,像吃了定心丸,不到半年,又生下了一个男娃,让‘大婶’给他取了个名字,叫‘老七’。岛上人烟越来越旺,房子不够住了,‘大婶’就领俺盖草屋。一口气盖了二十幢,一家子接一家子住进去。家家都养了狗猫,到了黑夜你听吧,狗也叫,猫也闹,小孩子哇哇哭,老头子又抽烟又咳嗽,老婆婆就数叨过去的事儿,眼泪鼻涕一大把。人老啦,就爱想过去的事。老婆婆哭的是她过世的男人……”

3

说起那个脸上有红斑的人,他们都不住声地骂,说那个混账家伙心狠手辣,这时候腰里最少也有千儿八百万了。一个秋天过去,他一准再弄个几百万。在他手下打工的人,他给的工钱也不一样。从南山里来的人是一个价,当地人是一个价。岛上留下来的这些人最不值钱,工钱还没有当地人的一半,还给他们起了个外号,叫“沙猪”。

眼下能否算得一场灾难的征兆,我不知道,但它实在是太反常了。那些海蜇简直是没头没脑地来送死,到后来小船干脆就不往大海深处去了,因为它们像一个个巨伞一样在水中漂游,一只接一只地往岸上汇集,工人们只需用一柄抓钩把它们拖上海岸——后面还是源源不断,源源不断……

正在说话的当口,突然外面传来猛烈的争吵声。穿小红袄的汉子一下跳起来说:“了不得哩,打起来啦,打起来啦,又打起来啦!”

我也觉得奇怪。因为往年在夏末秋初收获海蜇的季节,人们一个夏天里最多也只能捕获几十只。沙堡岛这个地方是盛产海蜇的地方,可是像眼前这种盛况真是百年不遇。这一定是因为海流变暖,或者地磁变化等等难以预料的自然现象造成的,未必就是一个吉兆。我听老人们讲过,有一年海边上突然收获了大量的青鱼:那些青鱼越涌越多,到后来简直用不着使网去捞,把竹篓伸进海里盛就行了。它们像米饭一样浓稠,一条挤一条地浮起一层。那种情况差不多持续了一个星期——青鱼多得成灾,海滩上到处是臭烘烘的青鱼,人们的食物全是青鱼,田里的肥料也是青鱼。吃不了的青鱼晒鱼干、腌渍起来,能想的办法都想过了……转过年来,平原上发生了罕见的大风暴和水灾,第三年上又发生了旱灾,饿死的人数也数不清,就像当年堆起的青鱼……

说着就往外跑。

入夜了,一个角落里响起了引擎声。原来这里靠自己发电,工人们要连夜赶制海蜇皮。通向海岸的那条沙路和海岸,到处都扯上了大功率的灯泡,整个沙堡岛竟然亮如白昼。这片吵吵嚷嚷的声浪伴着潮涌,一直到了午夜两点还没有停歇。有个工人说:这是百年不遇的大丰收,他们一天捕获的海蜇可以卖两万元,昨天一天的收入已达到两万五千元。他说从老辈起没遇到这样的现象:“怪哩,都说怪哩,海蜇都涌到这个地方来了……”

我问刚要一步跨出门去的汉子:“谁打起来啦?”

一个脸上有着红斑的、特别高大的人抬起碗口粗的胳膊挥动着,不断地斥骂着那些抬海蜇的人。他显然是个首领。骂了一会儿,又咋呼着向海岸驾船的那些人走去。他一个人在海岸上来来往往,所有的人都不敢正眼看他。有一个人在这吆喝声里抖了一下,结果手指被割破了,鲜血立刻染红了海蜇……

“那是另一个岛上来抢海蜇的。走啊,看看去。”

我明白了,这个最早由“大婶”他们开拓出来的一块土地,如今已经易手了。这里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海蜇旺季,贪财如命的当地人就如狼似虎地扑上了岛子。“大婶”一帮本来就是一些在大地上飞来飞去的人,没有故园……我回想着当年的沙堡岛,还记得起“大婶”他们在蒲苇间割出的一道道规整的通路、一个个菜畦、用蒲苇做成栅栏的院落。那些土屋和草棚显得既安静又整齐,是一种安谧的、有条不紊的生活……

我随他跑出去。

他告诉,和他一块儿留下的打工者还有十几个,大多数人都跑了,跟上“大婶”跑了。

4

四个壮汉抬着满满一大筐海蜇,其中的一个壮汉穿了儿童才穿的红花衣服,那衣服小得可怜,衣襟只达到肚脐那儿。当他们放下海蜇歇息时,我就走了过去。我问那个汉子:岛上原来的居民哪去了?知不知道有个叫“大婶”的女人?他嘻嘻笑了:“谁不知道‘大婶’?俺原来的头儿。”“她哪去了?”他瞥瞥旁边的人,好像有点害怕:“到天边去哩,俺嫌路远,没跟上。”

这时候外面早熄了灯,那些拥出去的人都点了松树明子。大家吵叫着往海边上跑。有个粗粗的嗓门——一听就知道是那个脸上长红斑的老大。他在催促人们快抄家伙,说:“这些狗娘养的,这可不是第一回了。”

我到老太太跟前打听,她们说:“那些人哪,早被当地人赶跑了。那些人哪,都是一些盲流,有的还不知是从哪来的哩,做什么的都有,他们在这里胡捣弄哩,做贼、养汉子,什么胆大的事儿都干,当地人把他们赶跑了,不愿跑的就留下打工。看见那边几个抬海蜇的汉子了?那个穿红袄的就是……”

原来,后半夜沙堡岛上的人睡得沉沉时,有人就乘船划一个弧线,从海上偷袭过来。这边的人有个提防,就趴在海岸上等着他们上钩。这个夜晚,脸上有红斑的老大布置好了人马,把所有的狗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大约是午夜三点,那些偷袭的人上岸了。他们把积在海滩上的那些鲜海蜇抢劫一空,伏在海滩上的人正想动手,但没有听到暗号。那些上岸的人贪心不足,一不做二不休,想深入到岛的深部,干脆把码在货场上的那些海蜇制成品也给掠走。谁知他们刚入了棚子中间,就听到一声吆喝,接着岛上人点着火把全拥出来了。那些偷袭者迅速往海上撤,想不到那条沙土路已经被堵截了。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厮杀,对于他们而言也只好拼死一搏。他们掏出了刀子,挥舞着船桨,噼噼啪啪地干起来。

一个中年汉子瞥瞥我,一边继续忙活儿,一边用香烟往旁边甩甩,指着一些老太太说:“你问她们去吧,她们来得早。”

我亲眼看见一个人扬起一块洗衣板,啪的一声盖在了一个人的头顶上。那个人摇晃了一下就倒下去,鲜血从鼻子眼睛旁边流出来。没一个人去管他。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个披头散发的三十多岁的女人,好像也是跟了这伙人闯到岛上来的——她疯了一般伸手抓挠着,挨上谁就狠狠地咬谁一口。有人用脚踢她,有人用一根套绳往她身上抛,可不知怎么总也套不中。就在这时候,火把下钻出了那个脸上有红斑的家伙。他吆喝一声伸出脚来,照着那个女人的小腹就是一脚,女人随之“哎哟”一声栽在了沙滩上。旁边的一个汉子过来救女人,又被脸上有红斑的老大用膀子撞倒。由于偷袭海滩的那一帮人寡不敌众,他们开始一块儿嚷起了软话。

“不久以前,两年还不到呢,那时候我和一个朋友到这儿来过,他们还在……”

老大喊着:“不依,奶奶,一个一个收拾……”

做活的人被问得有些不耐烦,抬起头来:“你说的是哪朝哪代的事?”

接着就听见了噼噼啪啪的打斗声和刺啦刺啦勒绳子的声音。一会儿,十几个人全被绑了起来。老大把他们拴在木头柱子上,点亮了火把,一个一个在他们脸前晃动。那个女人不停地咒骂,有人上去扇她的耳光,然后手插在衣领那儿猛地一拽,衣服就破了,露出了两个乳房。

“原来岛上的居民呢?那些流浪汉呢?”我固执地询问。

老大指点着她说:“你个臭婊子,色大胆才大,哪个是你的男人?”

我走上去向他们敬烟,打听事情,他们随手接过烟叼在嘴里,但就是不愿搭腔。我问一句,他们就被动地答一句,有时干脆装作没听见,手里噼噼啪啪忙着。我觉得这有点像葡萄收获季节里的那种忙碌劲儿。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海蜇一下子涌向海岸。“这里是海蜇加工点吗?”他们摇头:“不,是一个铺子。”其他的就什么也不讲了。后来我费了好大劲儿才弄明白,沿海的这几个沙堡岛到处都住满了捕获海蜇的渔民:近年来发生了一个极其特别的现象,海蜇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旺季,它们简直疯迷一般向海岸涌来,结果一下子招来这么多发海蜇财的人。那些人从南山和平原、甚至从东北一下子汇拢过来,只一转眼就占据了所有的沙堡岛。每一支队伍都分割了一块海岸,互相不得侵犯。这个最大的沙堡岛是由界河岸边的那些老乡包下来的。

有人指指点点,他就把那个秃头秃脑的四十多岁的人揪过来,把他一下子掀在了那个女人身上,说:“你不当着大伙的面把她收拾服帖了,你就是个狗娘养的!”

令人震惊的是,眼下的一切都让人难以置信——这里的一切与记忆中的竟然大相径庭!往日看到的那些高高低低的土屋和搭起来的芦苇棚子全没了,代之而起的是帆布帐篷和一排排工房。到处竖着一个个电视天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每一条狗都高大肥胖,它们迎着人狂吠,却没有一个人过来阻拦。我迟疑着不敢往前,远远地看着那些男男女女捣弄海蜇。那些刚刚制成不久的海蜇皮倒在一个个大塑料袋里,又堆成了小山。旁边,新开辟出的货场和停车场上不断有汽车和拖拉机开进来。整个沙堡岛嘈杂得很。这儿哪里还有什么“大婶”和流浪汉?

那个男的不停地求饶、说软话。

我顺着这条通路一直往前,终于走到那个最大的沙堡岛上。

老大说:“我这辈子就见不得孬种。”说着一拳打在那个人的鼻梁上。好像有一颗牙齿被打落了。那个人吐了一口,一声不吭地偎在那儿。有人上来踢他的屁股,一连踢了十几下,他还是一声不吭。

2

一时静得很。就这么停了一瞬,突然那个满脸是血的汉子呜啊一声蹦了起来——他每只手里都抓满了沙土,一扬,眯住了四周人的眼睛,接着趁机扼住了老大的脖子。老大憋得呜呜叫,那汉子仍然不松手。

我用了多半天的时间走完了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因为海浪把湿湿的沙土拍实了,又正好赶上退潮,整个濡湿的一段细沙海岸与浪印相隔几十米,就像一条筑起的公路,走起来十分便利。眼前逐渐热闹起来,鸥鸟欢叫,远处还出现了一个个小船的影子,接着又听到了轰鸣的机器声。那一片大海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海岸上的人来来往往,吆吆喝喝。那些船是一色的机帆船,马达轰鸣,喷出的浓烟在海面上形成了一条黑色的烟带。我走向一条靠岸的小船问了问,他们说正是从沙堡岛上来的。我打听那个最大的沙堡岛,他们忙得顾不得细说,只伸手胡乱指点一下。到处都堆积了海蜇,简直堆成了小山,一岭一岭地码在苇席上,不断有人从这儿把它们拉走。从海岸到沙堡岛那儿已经筑起了一条结结实实的沙路,沙路上面有一层树木枝条铺垫的路面,这样车辆在上面行走就不至于陷下去。

“松开,狗日的,快松开!”

再往西走,远离河口的地方渐渐出现了翱翔的水鸟。原来它们在躲开从陆地冲来的物质。向西十几公里就可以看到那些沙堡岛了。所谓的“堡岛”就是露出在高潮位之上的堆积体,它们延伸的方向差不多总是与海岸线平行,这种堆积地貌就是当地人喊的“沙堡子”。由于历史上芦青河和界河屡有改道,在几百年时间里输出了大量泥沙,这就使沿岸的一大片地方形成了泻湖淤填,最后成为沼泽洼地。在整个界河以西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很多这样的沼泽地。这些洼地和岗状起伏的地形镶嵌交错,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地貌。由于后来这片沼泽与大海彼此阻隔,呈现封闭状态,所以只有特大的暴风天气海水才有少量倒灌,于是环绕沙堡岛的大致是淡水,里边的鱼类也是混合水类生物。

他还是不应,只是用力地扼住老大的脖颈。

界河入海口这一周遭看上去要比蚬子湾污染得轻,几乎察觉不到海水的任何变化。不过走在海岸上,仍然可以看到冲刷上来的石油凝块,并要小心翼翼地绕过那些乌黑黏稠的东西。还有,这里死亡的扇贝和鱼类也很多,一个有经验的赶海人绝不会随便捡拾它们。但这里的海水仍然是蔚蓝的、清澈的,它起码没有改变颜色,没有漂浮化工厂和造纸厂倾卸的那些废料。而在蚬子湾,风浪滔天的日子里一眼望去,可以看到名副其实的“雪浪花”,不知就里的人会欢呼雀跃蹦跳过去,站在久久不愿消失的雪浪前边拍一幅照片,却不知那些泡沫含有强碱和其他化学物质。而界河入海口这儿仍是一片蔚蓝安静的海,风浪很小,鸥鸟也很少。我想那些聪慧的鸥鸟大概也知道河口附近孕育的危险吧。

“老大完啦,老大完啦,快快快,给你刀子……”

我的老师在当年喜欢用一个术语,叫做“崩波”,动不动就说:“简直给我来了个崩波!”刚开始我弄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后来他的婚恋受到了意外打击,为了表达那种无法抵御的痛苦,他搔着头发说:“她简直给我来了个‘崩波’!”我琢磨着这个词的大致意思,直到几年后才真正弄明白了什么是“崩波”——这是那些搞海岸动力学的人捣鼓出来的一个词儿,指波峰附近出现的、沿着下坡漫延的浪花,它到了海岸线附近布满泡沫——是逐渐消失的一种破碎波。除了“崩波”之外,还有波浪扑向岸面时变得陡立、进而上部发生弯曲,最后以整个水体向前卷倒的那种“卷波”。另一种具有湍流特点的波浪,它们移向海岸冲上岸坡,然后还能返回海中,这种波浪被称为“激波”。一般而言,“崩波”大都发生在坡度非常小的海滩上,看起来“崩波”并不比“卷波”显得更来劲,只不过“崩”字发音的时候,必须双唇紧闭,猛地吐出来,这会造成一种更强烈的效果罢了。而你如果身临其境地站在海边上,一眼望去,显然会觉得“卷波”更来劲,它给人一种侵犯和裹挟的恐惧感。人在“卷波”面前不由得要连连退却。

一个家伙举刀去砍他的手腕。就在这个时候,绑在柱子上的那个女人长喊一声,这边的刀子掉了……老大已经爬不起来了。他瘫软在地上,好多人围了过去。

在界河以西这片平坦的野地里,我和武早曾经消磨了很多时间。这片海滨地带实际上不是一个开阔的平原,它与河右岸那片海滩只是勉强地联结着:如果从高处俯视,这只是一个镰刀形的沙坝。这道沙坝形成的年代没法考证,不知是先形成了水下沙坝,待一年年海退之后遗留下来的,还是因为其他缘故堆积而成的。我的一位老师一度认为沙坝是冰后期海面上升所淹没的岸外沙堤——后来围绕这个观点发生过很多争执,他从未改变自己的看法。人们发现无潮区的沙坝发育最好,于是对于沙坝的成因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共识:小潮差有利于沙坝的发育,而无潮海岸的沙坝往往发育得最好;其次,绝大多数的沙坝是暴风浪的产儿;再其次,沙坝形成的位置与破波点的位置大致相当——沙坝的发育总是与暴风、与海浪作用的近岸流系、与泥沙输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暴风浪期间,往往会出现强劲的波流,这时候受袭的海滩物质就随着低层回流向大海输送,并且不断堆积在一个流速较小的区域内;而另一方面,暴风浪在向海岸传播的过程中又会变形,使底部水质点的向岸速度大于离岸速度,这就形成了底部水体和泥沙的汇聚点——泥沙堆积形成沙坝。

我不由自主地随上人喊着……可我的喊声早被这一群嘈杂淹没了。我试图拨开人群钻过去,可是在混乱中有人把我推翻在地上。一群人向西拥过去,又向东拥过来。他们好几次差一点把我踩在下边,我好不容易才站起来。天哪,这个可怕的像沸水一样滚动的沙堡岛……

这次我想绕开沼泽,沿左岸到达海岸,然后往西寻找那个沙堡岛。如果顺利的话,那么沿着海岸向西走上二十多公里,就可以找到那个最大的沙堡岛了。不过类似的岛子很多,很难弄清到底哪一座才是最大的。我这会儿后悔上次没有画下一个地形图,因为那时可没想过有一天还要返回这里。

正这会儿,黑乎乎的人群中传出了尖厉厉的一声喊叫,我听出这是那个女人的声音。

临近河口处是一片沼泽,水草稀疏处还可以看到闪闪发亮的水流。这儿的地下水位已经很浅了,所以漫流过来的河水不会渗掉。在那儿行走必须小心翼翼,要绕着一些凸出的沙丘往前穿行。杂树棵子和茂密的水草老要挡住去路。这里还有很多蛇,有一次我差点踩在一条盘得圆圆的蛇上。

这一声喊过之后,就是一片沉寂。

而眼下由于上游取水和蓄水越来越多,加上天旱,界河只留下了可怜巴巴的几条小水流,吃力地濡湿了河床当心的一条水道。所以我在下游蹚过界河时,竟然毫不费力。水流只达到膝盖那儿,最深的地方也达不到腰际。界河与芦青河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水流还算清澈,不过无论如何我还是不敢忘记上游淘金者使用的氰化物。据说有一条牛饮过界河水后就死去了。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人流挤成了疙瘩,叫骂、呕吐、打斗、扬起的沙尘、尖叫……一切都搅在了一起。

在我的印象中,这是界河水位最低的一次。过去在这个季节,河水会把近堤的蒲苇蒙住,只露出很小一片梢头,连水柳都给盖在了波涛下边。浩浩荡荡的河水一下子使河床开阔了许多,往日看到的辫形河流,那些五颜六色的植物,还有高高低低、极不平整的堤下凸起,都被覆盖了。打鱼人也寻到了一个最好的季节,他们吆吆喝喝,在河的中下游奔忙:小船上的人奋力操纵,一次又一次阻止了船体打横——在风浪中横船是很危险的,所以他们总是注意让波涌与船体保持一个十字交叉。各种水鸟也突然多起来,嘈杂的叫声震人耳膜。不时有大鱼在水面上一跃——整个洪汛期的河流就是这样。

天乌黑乌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