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母亲(高尔基) > 第29章

第29章

“看在基督面上,你们听我说,你们大家都是乡亲……你们大家都是心肠良善的好人……你们不用害怕,睁眼瞧瞧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瞧,我们抚养大的孩子们,我们的亲骨肉,现在走向世界,走向寻求真理的道路……他们为的是大家!是的,为了你们大家,为了你们的孩子,他们给自己选择了一条通向十字架的道路……他们走上了寻求光明日子的险途。他们希望有真理和正义的另一种生活,他们希望大家都有幸福!”

母亲摊开一双手……

她的心在剧烈地跳动,她的胸部很紧,喉咙里干燥而火辣辣的。她的内心深处,萌生出更多的话语,这些话都是表述对一切事物和所有人无限热爱的豪气壮语,它们燃烧着她的舌头,使她俐齿伶牙、十分流利地讲述起来。

“别嚷!”另一个人喝住他。

她看见,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她感到,大家都紧紧地围着她,在思索。她心里产生了一种愿望,现在她十分清楚这种愿望是什么:她想用言语鼓动人们跟着她的儿子走,跟着安德烈走,跟着一切被兵士带去、现在孤立无援的人们向前进。

“瞧——还拿着旗子哩!手里——是旗子。”

她望着周围愁眉不展、注意力集中的面孔,以一种委婉而有感染力的声音继续说下去:

“亲爱的!你们都是好人呀!”母亲挤进人群,喊道。人们看见是她,便恭敬地让开道路。有人欢笑着:

“我们的孩子走向世界,面向光明的乐土,他们的活动是为了大家,为了基督的真理,他们要反对的是那些恶毒的、欺诈的、贪欲的家伙用来压迫我们,束缚和扼杀我们的一切事物!我们的仁慈的乡亲们哪,要知道,我们年轻的亲骨肉为了全体人民而奋起,为了整个世界和所有的工人群众奋勇斗争,不怕牺牲!……大家千万不要离开他们,不要舍弃他们,可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孤零零地扔在马路上啊!可怜我们自己吧!相信儿子们的信仰吧!他们发现了真理,为真理而作出牺牲。相信他们吧!”

“他满不在乎地反背着手,还笑呢,这鬼东西……”

她的声音哑了,精疲力尽,身体摇晃了一下。旁边一个人及时扶住了她的胳膊……

“还有霍霍尔呢!”

“她在代表上帝讲话!”有人激动地、低沉地喊道,“这是上帝的声音,善良的人们!大家听她讲啊!”

“真没想到,巴沙·弗拉索夫这样坚强!……”

另一个人怜惜地说:

“他们真是好样的,对吗?兵士端着刺刀朝他们冲来,他们岿然不动,挺立在那儿,弟兄们哪,他们毫无惧色……”

“唉,看她伤心到什么样子了!”

“兄弟们,他们奋不顾身,敢往刺刀上碰,这可不是闹着玩啊!”

有人用责备的口吻反驳那人:

小巷向左拐了一个急弯,母亲转过弯后,看见密集着一大堆人,不知是谁有力地大声说道:

“她不是在伤心,她是在责备我们这些傻瓜,你要明白!”

她拄着旗杆,一步一步地朝前走去。她的眉毛抖动着,忽然全身冒汗,嘴唇打战。她摆动着手,这当儿,在她心中,一些话语像火花似的闪耀起来。它们迸发开来,变成千言万语,充塞着胸膛,使母亲燃起一种十分执拗的强烈的说话愿望,她急于要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喊出来……

一个高亢、战栗的声音在人群上面鸣响着:

她停下脚步,沉重地喘了口气,耸起耳朵谛听附近的声响。她察觉,前面不远,人声鼎沸,一定有不少人聚在那儿。

“正教的信徒们!我的米加——他的心地最纯洁,他干了什么呢?他跟着同伴们游行去了,跟着亲爱的伙伴们……那个老太太说得不错,我们为什么抛弃我们的孩子?他们对我们干过不好的事情吗?”

她想转身退走,但是不知不觉地又向前走去,走到一条小巷子跟前,便拐了进去,这是一条狭窄无人的巷子。

母亲听了这番话,感动得全身战栗,她默默无言,泪如泉涌,作为对这些话的回答。

士兵们在母亲的前后左右奔跑,可她却停下了脚步,观察四周的动静。只见街道的尽头,也站着一队稀稀拉拉的士兵,挡着广场的入口。广场上空无一人。广场的那一边也有一些灰色的人影在晃动,向那里的群众慢慢逼近……

“回家去吧,尼洛夫娜!回家去,母亲!你受苦了!”西佐夫大声说。

“走,走……”

他的脸色苍白,零乱的胡须不住地颤抖着。他忽然皱紧眉头,用严厉的目光环视四周,挺直身子,一字一顿地说:

她拄着旗杆走着,为了不至于倒下,用另一只手扶住墙壁或围墙。在她前面,示威的群众在后退,她的旁边和后面,都是士兵,他们一面走,一面怒喝着:

“我的儿子在工厂里被机器压死了,他名叫马特维,大家都认识。假如他现在还活着,我一定亲自叫他和同伴们一同去赴难!临难毋苟免。我一定说:‘马特维,你也去吧,去吧,这是对的,这是光荣的!’”

“走,鬼婆子!”一个年轻的蓄着唇髭的兵士,从她身边走过,对着她的耳朵大喊一声,把她推到人行道上。

他忽然闭了嘴,沉默不语,大家都心情沉重地沉默着,沉浸在一种清新的、深厚的、不再害怕的感情里。西佐夫举起手来,在空中挥动着,继续说:

母亲看见,离自己约十米的地方,又聚集了一堆人,他们咒骂着,埋怨着,吹着口哨,慢慢顺着街道退往远处,或者躲进人家的院子里。

“大家听我这老头子再说说吧——你们全了解我!我在这厂里干了三十九年的活,如今已经是五十三岁的人了。我的侄儿是个聪明的好孩子,今天也被抓去了!他和巴维尔一起走在队伍的前头,就站在大旗旁边,守护大旗……”

“把街上的人统统驱散!”军官叫嚷道。

他把手一摆,身子缩了一缩,握住母亲的手说:“这个妇女说的是实话。我们的孩子没有过错,他们只是希望过合乎正义、合乎理智的生活,但是,我们都舍弃了他们——我们都率先逃跑了,逃跑了!尼洛夫娜,回去吧……”

“走,走……”

“你们都是我的乡亲!”她用泪汪汪的眼睛望着大家,说道,“我们活着是为了孩子们,整个地球都是孩子们的!……”

歌声变混乱了,颤动着,时高时低,断断续续,最后被压制下去了。有人一把抓住母亲的肩膀,强迫她向后转,还在她背脊上推了一下……

“回去吧,尼洛夫娜!来,拿着这棍子。”西佐夫说着,把半截旗杆递给母亲。

“堵住他们的嘴巴!……”

大家用痛苦和尊敬的目光望着母亲,一片充满同情的低声喁语伴送着她。西佐夫默默地用手势叫大家让路。大家也一声不响地让母亲先走,母亲身上有一种无法解释的吸引力,使群众一边低声交换着简短的话语,一边不慌不忙地跟在她后面走。

母亲步伐不稳地走到军官扔掉的半截旗杆旁边,又把它拾了起来。

到了自己的家门口,母亲回转身来,拉着那半截旗杆,向大家鞠躬致意,感激地低声说道:

“禁止他们唱,克拉伊诺夫司务长!……”

“谢谢你们!”

周围的一切忽然旋转、摇晃、跳动起来。空中发出了一种和电线的模糊的声响相似的、粗鲁而不安的喧哗声。军官气急败坏地奔跑过去,暴跳如雷地叫着:

她又记起了自己的思想,那种她觉得是由心里盠现出来的新思想,于是说道:

起来,行动起来,工人们……

“如果人们都不为我主耶稣的荣耀去赴死,也就不会有我主耶稣了……”

在士兵中间,忽然又响起了一阵歌声:

大家沉默地向她张望着。

“我叫你滚开!”

她再一次向人们鞠躬,走进门去。西佐夫垂着头,跟着她进去了。人们站在门口,纷纷议论着。

母亲从上到下打量了他一眼,看见折成两段的旗杆就横在他的脚边——在一段上面,还有一块完整的红布。她弯下身子,把旗杆拾起。那军官从她手里把旗杆夺去,往旁边一扔,顿着脚,嚷道:

后来人们缓缓散去。

“滚开,老婆子!”

(魏生译)

有人在母亲胸口猛推一下。她透过遮住眼睛的云雾,看见推她的是那个矮个子军官。他的脸涨得通红,神情紧张,对着母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