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灵长类人科动物图鉴 > 孙子手(1)

孙子手(1)

这实在不是让人高兴的差事,但我如果胆敢面露不悦,就会挨骂:

“那,邦子,拜托你了。”

“是谁在养你的!”

“喂,抓背!”这种时候,如果母亲正好刚翻搅过米糠味噌,她会说:

我只好乖乖称是,开始抓痒。

这种情景,一个星期会出现两三次。

“女孩子家还脾气这么大。给我安静一点抓。”

“不对啦,是刚才的地方,刚才的地方。你抓错地方了嘛。搞什么鬼。不是那里,再左边一点──左边──那是右边。我的左边是你的右边嘛。再用力一点,用力。哎哟!好痛,谁叫你用指甲抓了。”

大概面对女儿终究有点不好意思,没有像母亲替他抓痒时那样左边右边、笨蛋饭桶地大呼小叫。

痒的时候,刚泡过水冷冰冰的手抓痒似乎比较舒服,母亲只好换个方向,换手抓痒。

虽然没有大呼小叫,但我才抓了三分钟。

“差不多可以换手了。”

“行了。”

我们四个小孩,就边吃饭后的橘子边旁观。

我被开除了。

“不是那里,那边,右边,右边。笨蛋,那是左边吧,是右边啦,右边。嗯,就是那里。对,就那里。再上面一点!那样太上去了。再上一点!再一点。好了。”

“还是老婆比较高明。”

她把手伸进父亲松开的棉袄背后,开始抓痒。

他以讨好母亲的口吻说。

即便正在洗碗,母亲被这么一喊也只好大声回话,立刻赶到。

就男人的一生看来,父亲的人生虽然吃了许多苦,收获却不见得大,但是想到他让母亲抓背时颐指气使的模样,我想他应该算是幸福的男人吧。

“来了!”

称为偏远地区,或许会挨骂,但在远离闹区的小杂货店门口贴了一张字条──

父亲在起居室大喝。

“内有孙子手。”无须说明,孙子手就是用竹子做的,可以自己抓背的工具。

“喂,背!”

我已忘了是在何时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但“孙子手”是个好名字。

我家老爸,大概是油性肌肤,背上动不动就会痒。

在日照充足的檐廊,老人让孙儿替他抓背──可以想见那样的情景。

并不是特别痒,也不是不抓就会发疯,只是,不知不觉手就自动去抓痒。这种时候如果叫自己别抓了,总觉得好像会咔咔的,不太舒坦。真奇怪。

每次都让孙儿帮忙抓痒,但偶尔孙儿也有不在家的时候。等孙儿再大一点,开始叛逆,不肯再这样乖乖替爷爷奶奶抓背了。无奈之下,只好用长尺──就这样成了孙儿之手的替代品。

坐在电车上心不在焉地随意一看,我发现乘客可以分为动不动就抓某处的人,与完全不抓的人。会抓痒的人,经常在抓。用指尖来回抓头顶。把手伸到耳朵里,偷偷掏耳朵。搓搓人中。抹去眼油。搞定一边的眼头,再移向眼角。慢吞吞抓挠皮带下方。这种人,即便不抓痒时也坐立不安。像这种人,八成当不了总理大臣吧。我一边暗想,一边也忍不住抓抓脸颊。

不过,这年头,檐廊已经消失,公寓没有檐廊。撇开日照权不谈,但光线的确也变得很差。

更让我感动的,是那三位纹丝不动。不管选手失手或仰身摔倒,她们都不会笑,几乎是面不改色地瞪视,好像也完全不会抓鼻子或揉眼睛。大概是出身与教育都不同吧,我正在感叹之际,被对手大幅领先,输得很惨。

现代都是核心家庭,所以家中也没有老人。有老人的地方没有孙儿。就算有孙儿,也只有在讨压岁钱时才会伸出手。孙儿的手已变成“给我钱”的形状。许是因为这么想,“孙子手”这张字条让我感到非常辛酸。

那三位,穿着所谓的宫中服,是用浅蓝色及粉红色花纹丝绢制成的衣裳。比普通女性涂得更白的妆容,也是头一次看见。

我虽没有孙儿,但颇为得意这把年纪身体依然柔软,所以不用借助“孙子手”,自己就可以抓痒。

我就是忍不住瞥向大人物那边,无论是传球或做球给队友都无法集中精神。

我这么一说,旁人告诫我: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第一战就遇上了当时号称最强的中村女高,但另一方面是因为东张西望。

“单身的人,还是起码锻炼一下身体比较好哟。”

我在目黑女高这所排球相当有名的女校校队担任右翼中卫(九人制),结果在第一战就惨败。

据说还有专为单身女子设计拉背后拉链的工具。将来,松下电器说不定会推出电动“孙子手”。不再给孙儿零用钱让孙儿帮忙捶背,与孙儿分开住,用“孙子手”抓痒,依赖座椅式电动按摩机,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文化国家吧。

现在的筑波大学,记得当时还叫文理大学,在那里,有场排球比赛,身份高贵的人物莅临观战。

(1)孙子手即不求人。此处配合文意保留日文的称法。

那已是将近三十年前的事了,在三位身份高贵的女性面前举办了一场排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