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里曼丹或沙捞越的土著。
但是,挤满市街的人群之中并无愁苦悲凉。他们快活、健谈而轻松。他们来不只为了买卖,还为了闲聊,跟朋友打打招呼。这里不仅是景栋,也是方圆五十英里整个乡间的聚会场所。他们在此得到消息并听到最新传闻。这些就跟一出戏一样精彩,毫无疑问,比多数戏曲还有趣得多。很多部落的成员穿着特有的服装,漫步在占据多数的掸人之中。他们三五成群,在这陌生的环境里感到胆怯,仿佛害怕彼此分开。对他们来说,这里肯定像一座人很多的大城,而他们不与人交际,怀着乡下人对城里人又是敬畏又是鄙视的古怪情感。这里有傣人,寮人,固人,巴朗人,佤人,还有天晓得别的什么人。对这些事情很精通的人将佤人分为野蛮与开化两类,但是,野蛮一类并不离开自己的山寨。他们猎取人头,但不像迪雅克人[1]那样出于虚荣,也不像曼布韦乡民那样为了美感,而是纯粹因为保护庄稼的实用目的。一副新鲜的头盖骨将会保护谷物并使之生长得更好,所以,春季将临,每个村子都有一小队男子外出寻找合适的陌生人。寻找生人是因为他不熟悉乡间的道路,他的灵魂不会跑出躯壳。据说狩猎期间,那些地方人迹罕至。但是,开化的佤人和善可亲,他们的外表虽然很有野性,可的确别有风味。固人与众不同,因为他们体形优美,肤色黝黑。然而,权威人士声称,他们肤色黝黑多半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用水。女人戴着缀满银珠的头饰,好像一顶头盔;她们的头发中分,垂到耳朵上面,就像欧仁妮皇后[2]的画像所见,中年妇女有着令人好笑的皱纹小脸,很是滑稽。她们穿一件短外套、一条有褶的短裙并且系着绑腿;外套和短裙之间有很大的空隙;而我留意到,显露肚脐的女人,看上去是多么的独特。男人着深蓝衣服,戴头巾,后生则把万寿菊插在头巾上,表示他们是单身汉,想要娶妻。我的确很想知道,这些花是一直插在那儿,还是他们一时冲动才插上的。因为,大概没人想在一个霜冻的早晨结婚。我看到一个后生的头巾上插了五六朵花。他的意图明白无误。他快活得意,出尽风头,但我得承认,他对姑娘们的注意似乎多过姑娘们对他的留意。或许,她们认为他的热切太夸张了,而他,我想,可以说已在报上登了广告,乐得到此作罢。他是个讨人喜欢的家伙,黑黝黝的皮肤,大大的黑眼睛,目光大胆而明亮,他站着的时候背稍稍拱起,仿佛全身肌肉都在用力颤动。卖鸽子的农民在人群中穿行,鸽子站在栖枝上,腿上拴了一根细绳,你可买来放生积功德,也可买来作为第二天的咖喱餐。一位年轻固人经过,显然是个乱花钱的家伙,突然一阵冲动(从他表情多端的脸上,你看出他的这个念头是多么出乎意料),买了一只鸽子,当他拿到鸽子,他用双手将它握住片刻,那是一只胸脯粉红的灰色斑尾林鸽,然后,他以赫库兰尼姆[3]的青铜男孩那样的姿势猛地举起两臂,把鸽子高高抛向空中。他看着它疾飞而去,飞回它的森林家园,他英俊的脸上一阵孩子气的微笑。
[2] 欧仁妮皇后(18261920),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皇后,三度摄政,后逃亡英国。
集市什么都找得着,从吃的到穿的,到简朴的掸人必需的家庭用品。有来自中国的丝绸,中国商贩安详地吸着水烟,穿着蓝色的裤子与黑色的紧身外套,头戴黑色的绸帽。他们并不缺少优雅。中国人可谓东方贵族。印度人着白裤,一袭白衫紧紧贴住他们的单薄身躯,头戴圆形的黑绒帽。他们卖肥皂,钮扣,薄薄的印度丝绸,一卷卷曼彻斯特棉布,谢菲尔德出产的闹钟、镜子和刀子。掸人售卖周围山区的部落民带下山来的货物和自己的简易产品。到处都有一小众乐人占据一个摊档,一群人站在周围悠闲地聆听。其中一众乐人,三人敲锣,一人击钹,另一人打着跟他一样高的一面鼓。在那堆声音之中,我无知的听力无所分辨,只觉得一种直率与并非不令人愉快的粗野之情;但是,再往前走一点,我遇到另一队乐人,他们不是掸人,而是山民,吹着长长的竹管乐器,乐声忧郁而颤抖。在那含糊的单调之中,我似乎不时捕捉到带着渴望的一些音符。它给你某种非常古老的感觉。它不再有猛烈的诉说,不再激发有力的反应,只剩下可资想象的柔和暗示,并在某种程度上提及心中深埋的期望与绝望。你感觉这是游牧部落晚上的营火旁沉思默想的音乐,他们正从世代居住的草原迁徙,令丛林与沉默的河流哗哗有声;在我的想象中(按照作家的方式,我的想象充满难以控制令我激动的词语),它令人想到置身陌生与敌对环境的人之困惑,他们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往何处去,它是他们发出的一阵悲伤与质疑的哭喊,是他们同唱的一首歌(就像海上遇到暴风雨,为了驱除狂风巨浪带来的不安,大家彼此讲起淫秽故事),以此借助人类友情的神圣慰藉,让自己恢复信心去对抗世间的孤寂。
[3] 维苏威火山脚下的古罗马城市,公元七十九年因火山喷发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