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爵士时代的故事 > 第3节

第3节

五岁那年,他被送进了幼儿园。在那里,他开始学习把绿色的纸贴在橙色的纸上,编织彩色的地图,用硬纸板做纸环项链。在这一过程中,他往往无精打采至昏昏欲睡,这叫年轻的幼儿园老师又气又怕。但让他欣慰的是,老师到父母那里告状以后,他便被幼儿园给除了名。罗杰·巴顿夫妇对朋友们说的是,幼儿园还是觉得他太小太小了。

面对自己出生时的心理和生理年龄明显超前,他也和其他人一样为此深感困惑。为了这个,他还翻阅了大量的医学期刊,发现他这样的情况从未被报道过。在父亲的鼓励下,他也诚心诚意地试着跟其他男孩们一块儿玩耍,还经常参加一些比较温和的运动——像橄榄球这样的运动就让他心惊肉跳,他害怕这把老骨头折腾不起,断了就无法愈合。

十二岁时,他的父母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儿子。事实上,习惯的力量如此强大,他们不再觉得他与其他小孩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除了某些奇怪的反常现象提醒着他们。但在他十二岁生日过后的几周,有一天照镜子时,本杰明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或者自认为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是他的眼睛欺骗了他,还是十二年的时光荏苒,他的头发在染发剂的遮盖下真的由白变成了铁锈灰?难道脸上蜘蛛网般的皱纹已经变得不那么明显?皮肤是否也更健康更紧实,甚至透出一抹冬天里的红润?他说不清。但他知道,他不再弓腰驼背了,健康水准也比出生时要好了很多。

在爷爷对他最初的敌意慢慢消退之后,本杰明便和这位老绅士从彼此的陪伴中获得了巨大的快乐。虽然两者的年龄和经历相差悬殊,可他们能一块儿坐着,且一坐就是好几小时,像老朋友一样不知疲倦地讨论当日发生过的单调且毫无生气的种种琐事。相比于父母,本杰明跟爷爷在一起要自在得多——他的父母似乎对他总有几分敬畏,尽管他们表现出独裁的权威,但却常常称他为“先生”。

“会不会……”他想,或许,难道,他不敢想下去了。

从那以后,本杰明每天都变着法儿地试着打破点儿什么——不过,他做这些只是为了让大家伙高兴,而且他生来就很听话很孝顺。

他去见了父亲。“我长大了,”他坚定地说,“我要穿长裤。”

本杰明才一离开医院,便全然被动地接受了安排给他的生活。几个小男孩被带来看他,他也试着活动活动自己僵硬的关节,勉勉强强地跟他们一起玩了一下午,力争培养起对陀螺和玻璃弹珠的兴趣——甚至还一不小心用弹弓打碎了厨房的一扇窗玻璃,此举,倒让他父亲平添了几分暗喜。

父亲犹豫片刻。“哦,”他最后说,“我不知道。十四岁才是穿长裤的年龄……你却只有十二岁啊。”

这件事一开始在巴尔的摩可谓轰动一时。要不是因为突然爆发的南北战争转移了城中人们的注意力,谁也无法确定巴顿及其整个家族要为这一不幸事件在社交上付出多大的代价。有那么几个永远都礼貌克制的人,总在绞尽脑汁想要恭维巴结本杰明父母,最终他们别出心裁地说这孩子像他爷爷——诚然,这是谁也没办法说不的不争事实,对所有七十岁的人来说颓败倒是常态。显然,巴顿先生和夫人对这样的说法并不感到开心,而本杰明的爷爷更是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但你一定要承认,”本杰明反驳道,“我比同龄人个子高。”

尽管如此,巴顿先生依然固执己见。他买回家铅制的士兵、玩具火车,还有用棉布做的大大的可爱动物。为了使自己营造的这个幻觉足够完美——起码是为了他自己——他还兴致勃勃地询问玩具店店员,“要是婴儿把粉红色的鸭子放进嘴里,鸭子上的涂料会不会脱落呢。”可不管父亲再怎么努力,本杰明照旧对这些东西提不起一丝一毫的兴致。他宁愿偷偷从后楼梯下去,抱着一册大英百科全书回到婴儿室看上一个下午,也不愿意碰那些扔在地板上的大棉花牛、诺亚方舟。面对儿子的执拗,巴顿先生的良苦用心自然也就全都泡了汤。

他父亲看着他,陷入沉思。“我可不这么想,”他说,“我十二岁时跟你一般高。”

毫无疑问,那个“哗啷棒”让他很是厌烦。独处时,本杰明自个儿找到了更为有趣的消遣方式。例如某天,巴顿先生就发现他上周抽掉的雪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这一现象几天之后就得到了圆满解释:那日,他冷不丁走进婴儿室,发现整个屋子都笼在薄薄的蓝雾里。本杰明一脸内疚,并试图将黑色哈瓦那雪茄的烟头藏起来。当然,这种行为应该被打屁股,但巴顿先生发觉自己怎么也下不了手。因此,他只得警告儿子,抽烟会“阻碍他的发育”。

这不是真的,罗杰·巴顿之所以能这样说,是出于他自己跟自己签订的一项无声协议:儿子跟常人没两样。

但巴顿先生毫不动摇地坚守他的立场:本杰明既然是婴儿,那就得有个婴儿样。首先他声称本杰明要是再不喝热牛奶,那就索性什么东西都别吃。但最后,他还是被说服,允许他儿子吃面包、奶油,甚至妥协到让他吃燕麦片。一天,他还带回家一个“哗啷棒”[1],明白无误地告诉本杰明得“好好玩”它。老头儿只好恹恹地接过来,每过上一阵子,就乖乖地哗啷哗啷。

最终,妥协在他们之间达成:本杰明得继续染头发,得更积极地尝试和同龄男孩玩耍,在大街上不能戴眼镜或拄拐棍儿——作为对上述妥协的回馈,他人生第一次被允许穿上了长裤。

即使巴顿家族的这位新成员已经剪短了头发,并染成稀稀拉拉不甚自然的黑色,还把脸刮得锃光发亮,穿上了给惊得目瞪口呆的裁缝为他量身定制的小男装……巴顿先生依然不能罔顾这样一个事实:他的儿子,作为家中长子,委实不大能够拿得出手。他们给他起了个名儿——本杰明·巴顿,而没再继续用那个虽然很恰当却容易招来猜忌的名字——玛士撒拉。虽然他年老背驼,但依然身高五英尺八英寸,这点,在穿上衣服后也是无法隐藏的,就像他染过修剪过的眉毛无法遮盖住他泪汪汪、暗淡、疲乏的眼睛。事实上,产前就预定好的保姆来到家里只瞧了他一眼,就愤愤然离开了。

[1]儿童手摇铃玩具(Ra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