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汉朝那些事儿(第二卷) > 第三章 伴君如伴虎

第三章 伴君如伴虎

刘肥(刘邦的情妇曹氏生的儿子),被封为齐王。

堂兄刘贾封为荆王,管辖淮河以东。

吕后的儿子刘盈早就定为太子了,这里就不用再分封了。

小弟刘交封为楚王,管辖淮河以西。

分封完毕后,刘邦的老爹刘老公不服了。他提出了抗议,说是自己的大儿子刘伯尽管英年早逝,也应该追封他一个侯爵,不应该什么都没有。其实,刘邦当年当流氓时,大嫂对他很是冷淡,一年四季想到他家打打牙祭都不行,对此刘邦怀恨在心,这次分封自然没答理他们。但刘老爹毕竟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因此对刘邦进行了苦苦相求。刘邦最后被逼急了,又碍于老爹的颜面,最后决定还是封一个侯给他当:武哀侯。封他的儿子刘信为羹颉侯。

次兄刘仲封为代王,管辖代地。

不过刘信被封为侯后却喜怒交加。喜的是自己终于也被封为侯了,怒的是谁当了这个侯也不会好受。这倒不是说刘信封的侯空有侯名没有实权,相反实权还很大,但问题是这个侯的封号太不雅观了点——羹颉的意思是吝啬。

长兄刘伯早逝,无封。

说话的技巧

外族人分封完毕,接下来刘邦还对自己家族的人进行了分封。

英雄大会后,对于封王封侯,虽然有些人心中不满,但毕竟碍于刘邦的身份和地位,拐弯抹角的稍稍提了一下意见后,见没有回应,就不敢再提了。但对刘邦的分封最为不满的人就是韩信。

刘邦没有直接与这些武将们进行理论,而是不急不慢地讲了一个猎人和猎狗的故事:追杀野兔,靠的是猎狗;而发号施令,靠的是猎人。刘邦知道这些武将们终将会明白他这句话的,没有这些文弱书生们“运筹帷幄之中”,就算他们勇冠三军,那又如何?能“决胜千里之外”、能打下这江山吗?

当年他攻打各大诸侯,直至最后统率三军在垓下彻底击败项羽,可以说现在封王封侯的人都是他实实在在的部下啊。此时见他们居然跟自己平起平坐,他心里就不平衡了。

这次分封看似皆大欢喜,但实际上藏有隐患。这些文臣受封时,那些冲锋陷阵的武将们就不服了。他们说,我们是用鲜血和汗水换来这个侯的封号,像萧何等人哪里上过前线呢?为什么要封他为侯,而且还排在第一的位置呢?

而刘邦呢,他虽然分封了各位功臣,但他心里也是不安的。他知道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于是他对手下的三大重量级人物韩信、张良、萧何分别进行了逐一考核。

刘邦就说了,你怎么没有功劳了,你的很多计谋都很好啊。没你的妙计我能打败项羽吗?陈平说这一切归功于一个叫魏无知的朋友。他说当初如果没有魏无知的推荐,微臣哪能为陛下效力呢?听完陈平的解释,刘邦对他更是刮目相看,当即宣魏无知进宫,赏了他黄金千两。

刘邦第一个考核对象是韩信。鉴于他超强的军事才能,刘邦一直对这个危险人物处处提防。从统率三军的将帅降到楚王,然后又从楚王降到现在的淮阴侯。可谓连降三级。但饶是如此,刘邦对他还是总是戴有色眼镜来看待。

最后分封的是陈平,他被封为户牖侯。当听到刘邦的分封时,陈平双膝跪地,泪流满面地说:“臣无功无德,请陛下另封他人。”

此次的考核,刘邦首先找来韩信,以拉家常式的聊天为开头。韩信刚开始还盘算着“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这八个字的含义。但见刘邦尽和他扯一些无足轻重的陈年旧事,慢慢地也就放松了警惕。后来的话题就顺着刘邦的思路谈到了行军打仗上来了,此时的韩信哪里知道他马上面临严峻的考验。

当然,张良之所以总是推托,除了他一贯谦逊的作风外,还有更重要的是他从《太公兵法》中学到了“上兴邦安国,下全功保身”之法,悟出了功成名就后就该隐退的道理。单从这一点来看,张良比韩信明显高出了N个等级。

“你看夏侯婴将军能带多少兵啊!”刘邦试探性地问道。这个夏侯婴是刘邦最心腹的人,刘邦这样问自然是有目的的。

这时刘邦来了个霸王硬上弓,这个侯你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这世上居然还有逼别人当侯的,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就好比武侠小说中一些名师高人强行收自己喜欢的年轻后辈为徒一样。

“三万吧。”韩信一字一句地回答道。

这张良自刘邦一统天下后,他就整天待在家里修身养性。今天的英雄分封大会他本来也不想参加,但刘邦派人请了他几次,碍于情面他只得来出席。面对刘邦的分封,张良却不买账,推托道:“臣自愿在家闭门练功,不愿再受封侯累赘。”

“樊哙呢?”刘邦把自己的另一个心腹,同时也是自己的连襟拿出来了。

待众人的声音平息后,刘邦开始揭晓最后的悬念了:赏张良三万户,封为留侯。

“五万左右吧。”韩信一脸平静地回答。

大家看到这里,肯定会问,怎么不见汉中三杰张良及“盗其嫂”陈平的分封啊?各位别急,奶酪有的,面包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是刘邦故意卖的关子,他把自己最为信任的两大谋臣放在最后来分封,就是想把最具悬念的留到最后揭晓。

“那朕呢?”刘邦的提问进一步升级。

审食其封辟阳侯。

“最多十万。”韩信当时脑筋也许是短路了,依然实话实说起来。如果仅仅是这样也罢,但刘邦提最后一问时,事情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王陵封安国侯。

“那你自己呢?”刘邦使出了撒手锏。

周昌封汾阴侯。

“多多益善,多少兵我都可以带。”韩信只想起垓下和项羽大决战时的无限风光,但却忘了此时和他说话的人正是要考核他的顶头上司。

任敖封曲阿侯。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被朕所擒?”刘邦脸上虽然还是不动声色,但心中已有想法了。

陈豨封阳夏侯。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如果此时韩信换一种方式和语气来说话,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但韩信此时还是一根筋到底,好像要把所有对刘邦的不满都发泄出来。

陈贺封费侯。

“陛下虽然不是统兵打仗的料,但却很会拉拢将领和人才。况且陛下还有天相助,非人力所能为也。”

孔熙封蓼侯。

提问就此结束,不用再说什么了,刘邦微笑的背后是嫉恨。从此他和韩信彻底决裂了。这一点我们从后面刘邦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去出征打匈奴,也不愿再起用“战必胜”的韩信就可以看出来。

吕释之封建成侯。

张良的隐忍

吕泽封周吕侯。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谴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周绁封信武侯。

——摘自《孟子》

陈婴封堂邑侯。

相对于韩信的咄咄逼人,锋芒毕露,张良就显得深沉和老练多了。自从刘邦当了皇帝,他深居简出,很少抛头露面了。据说张良闭门不出原因是因为练武功去了,他练的是养气辟谷之术。按理说他都一大把年纪了还练什么养气功啊,但问题是他当时不练不行啊!要想多活几年的命,他就得练。

薛欧封广严侯。

由于上次对韩信的考验很不满意。刘邦对汉中三杰的张良也来了一次拷问。因人而异,这次刘邦不再提出带兵的问题了,而是问出了一个较为深沉的问题。

王吸封清阳侯。

“这些天,朕微服私访时,看到街头巷尾一些军吏交头接耳,似乎在谈一些不可告人的事一样,爱卿可以为朕指点迷津吗?”鉴于张良对自己一向忠心,刘邦一开始问话时,语气明显很友善。

靳歙封建武侯。

“依臣愚见,他们极可能是想谋反。”张良似乎胸有成竹。

傅宽封阳陵侯。

“朕待他们不薄,他们为什么要谋反?”刘邦有点惊愕。

灌婴封颍阴侯。

“这应该都是分封惹的祸。”张良边说边看着刘邦,顿了顿,才又接着道:“陛下如今所封之人都是亲信,而诛杀的却是和自己有隙的人。这怎么能不让一些人感到害怕呢?这会让他们产生没有被封就会被杀的错觉,在这些思想毒瘤的影响下,他们惊慌失措中自然会想到造反了。”

夏侯婴封汝阴侯。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刘邦刚开始只是想把前天晚上散步街头看到的一种奇怪现象,在这里随便拿来问问张良,却不料一石激起千层浪,居然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郦商封曲周侯。

“陛下最讨厌谁?”张良反问道。

樊哙封舞阳侯。

“这个还要说吗?雍齿呗!”刘邦想也不想就答道。

周勃封绛侯。

雍齿当年曾和刘邦争风吃醋抢女人。后来刘邦在沛县参加革命后,雍齿带了几个人来投他,刘邦考虑到当时自己势单力薄,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没想到他随后就背叛他投靠到朝廷去了,使得他进退两难,要不是慷慨的项梁借了五千人马给他,他的革命之路只怕在当时就要中断了。

曹参封平阳侯。

“陛下只需封雍齿为侯就可以平息众人的反叛之心。”张良很从容地回答道。

萧何封酂侯。

刘邦没有再问为什么,因为张良的意思,他马上就明白了。对话就此结束。如果说韩信的对话没有及格的话,那么张良的对话无疑是满分了。果然,刘邦按照张良的意思去做,封仇人雍齿为什邡侯,众人的不满和反叛之心马上就平定了。

此时天下形势基本已定,这么多功臣鞍前马后拼死拼活还不是图个功名利禄?还不是图个封妻荫子?于是刘邦版的英雄大会顺应形势召开了。大会开始后,刘邦先客套了几句,然后就直接进入了主题,对各大功臣进行了分封,名单如下:

按顺序,接下来应该是找萧何问话了。然而鉴于萧何是他的老乡,而且从起义就跟随着他,后来在楚汉之争中忠心耿耿地守在后防线上,他的考核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其实就是去做一项工程。刘邦给这个新上任的酂侯安排了一个重要的阳光工程去做:去咸阳修复被项羽烧毁的宫殿。萧何接到任务后,二话不说就走马上任去了。

当年项羽消灭大秦王朝后,他开了一次英雄大会,对天下的各大诸侯进行了分封。但是因为项羽感情用事,使得很多人都对他的分封不满,致使英雄大会后,不是今天这个诸侯造反,就是明天那个诸侯言变。总之项羽在西楚霸王的位置上就没有过一天安稳的日子。而正是因为这些诸侯的叛乱,使得刘邦在汉中得到了喘息和厉兵秣马的机会,为他的东归创造了条件。

至此,刘邦对手下三大杰出谋臣第一轮考核结束。萧何、张良、韩信三人这次PK的结果是,萧何和张良暂时安全,韩信进入“待定席”,等待他的将是残酷的命运PK。

分封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