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做的东西,他们让天亮再送点过来。”
“我送这位客人过来。”小伙子回答,“你送了什么过来?”
“他们没让你留下来过夜呀?”小伙子问。
“你这个妖精,来这里干吗?”她对他说。
“你说瞎话,烂掉你的舌头!”她笑着喊道,“咱们一块儿回村吧,你送送我们。”
哨兵并未作答,他冲栅栏门口喊了几声,停下脚步,目不转睛地看着宽肩膀小伙子的动作,小伙子借着路灯的亮光正用一块木片刮去聂赫留多夫靴子上的污泥。栅栏后面传来一阵男男女女的说话声。两三分钟过后,门锁当啷一声,栅栏门开了,黑暗中走出一位身穿军大衣的班长,他来到路灯下,问有什么事。聂赫留多夫递上准备好的名片和一张写明因私事请求接见的字条,请他转交军官。班长的态度没有哨兵那么严厉,却特别好奇,他一定要弄清聂赫留多夫是什么人,为何要见押解官,他显然闻到了腥味,不想坐失良机。聂赫留多夫说,他有一件特殊的事情,他会表示谢意的,并请他转交字条。班长接过字条,点点头走了。在他走后又过了一会儿,栅栏门又响了一声,几个女人走出来,她们手里拿着篮子、篓子、奶罐和口袋。她们用很特别的西伯利亚方言大声说笑着,走出栅栏门。她们的装束不像乡下人,倒像城里人,身穿大衣和皮袄,裙子掖得很高,头上扎着头巾。在路灯的光照下,她们好奇地打量着聂赫留多夫和他的向导。看到宽肩膀的小伙子,其中一位女子显然很高兴,她马上用西伯利亚的骂人话很亲热地骂起他来。
向导又对她说了些什么,不仅逗得女人们笑起来,连哨兵也笑了,向导问聂赫留多夫:
“哟,你这小子脾气挺大啊!”他对哨兵说,“去叫你们的头儿,我们在这里等着。”
“您一个人回去能找到路吧?不会迷路吧?”
聂赫留多夫跟随向导走过教堂广场,走过一条长长的街道,街道两旁的窗户都亮着灯。他们来到村边,这里伸手不见五指。但是很快,这黑暗中便现出光亮,那是宿营地的路灯透过浓雾发出的光芒。那些泛红的光点越来越大,越来越亮,接着便看清了木头栅栏、巡逻哨兵的黑色身影、黑白条纹的界桩和岗亭。哨兵用很平常的声音冲来人喊了一声:“谁呀?”见不是自己人,哨兵顿时严厉起来,不想让人接近栅栏。但是,聂赫留多夫的向导却不在意哨兵的严厉。
“我能,能找到路。”
老板娘建议聂赫留多夫坐她的大车去村边的宿营地,聂赫留多夫却愿意徒步过去。一个年轻的工友为聂赫留多夫带路,这工友肩膀宽阔,像个武士,他穿一双很大的靴子,靴子刚刚擦过,还散发着浓烈的鞋油味。浓雾自天而降,四周一片黑暗,小伙子的身影移出窗户里射出的灯光的范围,他刚走出两三步,聂赫留多夫便看不见他了,只听见他的靴子在又黏又深的泥坑里发出吧唧吧唧的声响。
“过了教堂,两层楼房子的右边第二家。这根拐杖给您用。”他说着,把他路上用过的那根一人多高的长棍子递给聂赫留多夫,然后吧唧地拖着他那双大靴子,与几个妇女一同消失在黑暗中。
在前面六个宿营地,押解官虽经多次更换,却一律不许聂赫留多夫进入宿营地,因此他已一周多未见卡秋莎。押解官们如此严格,是因为一位地位显赫的监狱主管将路过此地。如今那位主管已经路过,并未对各处宿营地多看一眼,聂赫留多夫因此指望,这天早晨接管这批犯人的押解官能像先前的押解官那样允许他与犯人见面。
他的声音与妇女们的声音此起彼伏,穿透浓雾,这时,栅栏门又响了一声,班长走出来,请聂赫留多夫去见押解官。
在犯人们被押出宿营地,押解军官与抱孩子的囚犯发生冲突的那一天,在旅店过夜的聂赫留多夫醒得很晚,然后又坐下写了几封准备寄往省城的信,因此离开旅馆的时间比平常晚一些,没像先前那样在途中赶上犯人队伍,待他来到犯人宿营地附近的村庄,已是傍晚。他住进一家旅店,旅店老板娘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胖寡妇,她白皙的脖子粗得出奇,聂赫留多夫在这里烤干衣服,又在整洁的、挂有许多圣像和图画的正屋里喝了茶,然后急忙赶往犯人宿营地,请求押解官允许他与玛丝洛娃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