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军官问。
抱着女孩的押解兵站了下来。
“我是政治犯。”
“军官先生,请允许我来抱这个女孩。”
显然,玛丽娅·帕夫洛夫娜美丽的脸庞和微微突出的漂亮眼睛对军官产生了作用(他在接收这批犯人时见过她)。他默默地看了看她,似在掂量什么。
女孩的小手拼命地伸出头巾,她小脸涨得通红,一直在尖声哭喊。玛丽娅·帕夫洛夫娜走出人群,来到押解兵面前。
“我无所谓,您愿意抱就抱去吧。您可怜他们倒是好事,要是他逃跑了,谁来负责?”
“把孩子抱给娘儿们。”军官冲押解兵喊了一声,同时整理着自己挂军刀的武装带。
“他抱着孩子怎么能逃跑呢?”玛丽娅·帕夫洛夫娜说。
人群里鸦雀无声。一名押解兵夺过拼命哭喊的女孩,另一名押解兵开始给顺从地伸出一只手来的犯人戴手铐。
“我没时间跟您闲扯。您想抱就抱走吧。”
“你们要造反!我让你们瞧瞧该怎么造反。我要把你们全都毙了,像打死几条狗。上级只会感谢我。把女孩抱走!”
“请问是交给她吗?”押解兵问。
他话音未落,军官便用两只手轮流抽他耳光。
“交给她。”
“大家都在说。因为……”一位阔脸庞的矮壮犯人说道。
“到我这里来吧。”玛丽娅·帕夫洛夫娜说着,想招呼小女孩到自己身边来。
“谁在说话?”军官像是被蜇了一下,冲着人群高喊,“我让你瞧瞧什么叫合法。谁说的?是你?是你?”
可是,押解兵怀中的小女孩把身体侧向父亲,仍在哭喊,不愿到玛丽娅·帕夫洛夫娜这边来。
“这不合法。”还有一个人说道。
“等一等,玛丽娅·帕夫洛夫娜,她会到我这里来的。”玛丝洛娃说道,从背袋里掏出一个面包圈。
“他能把女孩交给谁呢?”
小女孩认识玛丝洛娃,看到她的脸和面包圈,便朝她走了过来。
“不是狗仔,是个孩子啊。”
一片寂静。大门洞开,犯人队伍走了出来,排好队,押解人员再次清点人数,行李放到大车上,捆绑妥当,老弱病残也上了车。玛丝洛娃抱着小女孩站到女犯队伍中,与费多西娅并排。一直注视着事情经过的西蒙松此刻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名军官,军官发号施令完,正准备坐上自己的马车。
“从托木斯克走过来,都一直没让他戴手铐啊。”从人群后几排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
“您的行为不妥,军官先生。”西蒙松说。
被打的犯人对面站着一名押解兵,还有一名满脸黑色胡须、一只手戴着手铐的犯人,他阴沉着脸,时而看着军官,时而看着那名挨打的、抱着女孩的犯人。军官再次命令押解兵抱走小女孩。犯人们中间的抱怨声越来越大。
“回到您该在的地方,这不是您的事。”
军官要求给这名男犯戴上手铐,这名流放犯一路上一直抱着女孩,他妻子因伤寒死在托木斯克,他只得孤身一人照看女孩。这名犯人说他戴着手铐无法抱孩子,这惹火了心情不佳的军官,他便打了这名不听话的犯人。(这是德·亚·里尼奥夫在《押解途中》一书中写到的一件真事。——托尔斯泰注)
“是我的事,我有义务告诉您我刚才说过的话,您的行为不妥。”西蒙松说道,浓眉下的眼睛紧盯着军官的脸。
“我要教一教你这个(不雅的脏话),教你学会犟嘴(又是脏话)。把孩子交给娘儿们,”军官高喊,“把手铐戴上!”
“准备好了吗?全体都有,齐步走!”军官高声喊道,并不理睬西蒙松,然后扶着赶车士兵的肩膀,跳上了马车。
走近发出动静的地方,玛丽娅·帕夫洛夫娜和卡秋莎看到这一场景:一个身强力壮、蓄着浅色浓密唇须的军官正用左手抚摸右手手掌,他刚用这只右手打了一名犯人的耳光,这军官还在喋喋不休,吐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他面前是一个身材瘦长、被剃了阴阳头的男犯。这犯人身上的囚袍很短,裤子则更短,他一只手擦着被打出血的面颊,另一只手抱着一个用头巾裹着的小女孩,女孩在尖声啼哭。
队伍动了起来,呈长蛇状走上一条布满车辙的泥泞大道,路的两侧是挖出的水沟,四周是绵延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