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道林·格雷的画像 > 第十章

第十章

“恐怕相当重了。”道林低声说着,打开了房间的门锁,这个房间将隐藏他生活的怪异的秘密,不让他人窥见他的灵魂。

“东西挺沉的,先生。”搬到顶楼平台时,这位小个子男人喘着粗气说。他擦了擦汗津津的发亮的额头。

他已经四年多没进这个地方了——实际上,他第一次来这里还是孩提时代,他把它当游戏室,后来年龄稍大,他又将它用作小书房,后来就再也没进来过。这是一个房型匀称的大房间,是最后一位克尔索勋爵为他的小外孙专门建造的,但由于道林与母亲长得出奇的相似,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克尔索一直不喜欢这个小外孙,并希望他离自己远一点。在道林看来,房间似乎没怎么变过。那口意大利大箱子还在原地,镶板上精美的图案还在,但金色的装饰线条已经黯淡无光,他小时候常躲在里面。椴木书架上摆满了折了角的课本。书架后面的墙上仍挂着那块破旧的佛兰德壁毯,国王和王后还在上面的花园里下着棋,不过颜色都淡了。一群驯鹰人骑马从他们身边经过,他们戴长手套的手腕上有长着羽冠的鸟。这一切他记得多么清楚啊!他环顾四周,自己孤独童年的每一个瞬间都回来了。他回想起了纯洁无瑕的童年生活,而隐藏这幅致命画像的,竟是这里。他似乎感到可怕。在那些逝去的过往的日子里,他哪里会想到自己将要面对的一切!

道林过去为他们扶住打开的门。他们穿过走廊,开始上楼。画框材质精良,弄得画非常笨重。尽管哈伯德先生秉承他地道商人的精神,不愿看到一位绅士搭手帮忙,一再婉拒,但只要能搭上手,道林仍扶上一把。

但在这幢房子里,论保险,哪里也比不上这儿,可以躲开窥探的眼睛。钥匙在他手里,别人都进不来。在紫色的柩衣下面,画像的脸可能会变得凶残、麻木、肮脏,但这有什么关系?没人能看到。他自己也不会看。他为何要去关注自己灵魂的可怕的腐败呢?青春永驻——那就够了。而且,他的本性就一定不会变好吗?没有理由认为自己的未来一定充满耻辱。他的生活中可能会遇上某种爱情,使他变得纯洁,使他远离那些似乎已经在他的精神和肉体里躁动的罪孽——那些奇怪的、没有被画出来的罪孽,它们的神秘赋予其妙不可言的魅力。也许有一天,画像残酷的表情会从那敏感的红唇边褪去,那时,他就可以向世界展示巴兹尔·霍华德的杰作了。

“我给你们带路,哈伯德先生,劳烦跟我走就行。要不,你们最好还是走前面吧。我想放到顶楼就好了。我们走前面的楼梯吧,那儿宽一些。”

不,不可能了。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周又一周,画布上的人像正在变老。它或许可以逃脱可怕的罪孽,却逃脱不了可怕的衰老。脸颊会凹陷、松弛,黄色的鱼尾纹会爬上逐渐暗淡的双眼,让眼睛显得更可怖。头发会失去亮泽,嘴巴会张开或下垂,像所有老年人的嘴一样,显得愚蠢又恶心。布满皱纹的头颈、冰凉的青筋暴起的双手、佝偻的身子……就像他童年记忆中一直对自己很严厉的外祖父那样。画像必须要藏起来,别无选择。

“轻而易举,先生,”这位温和的画框师说着,在助手的帮助下,开始把画从挂着的长铜链条上往下取,“现在,我们把它搬到哪儿去,格雷先生?”

“请把它搬进来,哈伯德先生。”他疲惫地说着,转过身来,“抱歉,让你等那么久。我在想别的事。”

“这件,”道林说着,把屏风移开,“你们能不能连布和其他东西一起原封不动地搬?我不希望把画搬上楼时把它划破了。”

“休息总是令人高兴,格雷先生。”画框匠回答,他还在大喘着气,“把它放哪儿呢,先生?”

“没任何问题,格雷先生,我很高兴能为你尽微薄之力。是哪件艺术品,先生?”

“哦,哪儿都行。这儿吧,这儿合适。我不想把它挂起来,就斜靠在墙上吧。谢谢。”

“抱歉,你亲自过来,给你添麻烦了,哈伯德先生。我改日一定造访,看看你所说的画框——虽然我现在不太关注宗教艺术——不过今天我只想请你们帮我把一幅画搬上顶楼。画相当重,所以我想请你借我两个人帮忙。”

“可以看看这件艺术品吗,先生?”

“我能为您做些什么,格雷先生?”他搓着长满斑的肥手说,“能亲自到您府上效劳实属有幸。我刚得到一个漂亮的画框,先生。是大减价时淘到的。古佛罗伦萨风格,我想是从丰塞尔修道院弄来的,特别适合宗教题材的画,格雷先生。”

道林大吃一惊。“你不会感兴趣的,哈伯德先生。”道林眼睛盯着那个人说。他感到自己随时准备扑向他,将他打翻在地,若他胆敢掀开这藏着他生活秘密的华丽盖布。“现在我不想再麻烦你了。非常感谢你大驾光临。”

两三分钟过后,敲门声又响起。南奥德利街知名的画框师哈伯德先生亲自来了,还带了一个看起来有点粗犷的年轻助理。哈伯德先生面色红润,个子不高,长着一脸红色络腮胡子。他对艺术的热爱,因为打交道的艺术家大多穷困潦倒,而大打折扣。一般情况下,他绝不离店,坐等顾客上门。但他总是偏爱道林,破例亲自上门。道林身上有种人见人爱的东西,甚至看看他都是一种享受。

“不客气,不客气,格雷先生。随时准备为你效劳,先生。”哈伯德踏着沉重的步子下楼了,助手紧随其后,又回头瞥了道林一眼,粗陋的脸上,现出一种羞涩、惊奇的表情。他还从来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看的人。

“等到答复再回来,”他说着,把条子交给仆人,“把人带进来吧。”

脚步声渐行渐远,道林锁上门,把钥匙放进了口袋。他觉得现在安全了,谁也不会再看到那可怕的东西了。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再看见他的耻辱。

他感到自己必须马上把这个仆人打发掉,一定不能让他知道画像会搬到哪里。他有点狡猾,还有一双深不可测、背信弃义的眼睛。道林在写字台旁坐下,匆匆给亨利勋爵写了一个便条,请他送些读物来,并提醒他当晚八点一刻见面。

他回到书房,发现五点刚过,茶已经送上来了。在一张镶满珠母贝的黑色香木小桌上,放着一张亨利勋爵写的便条,旁边是一本用黄纸装订的书,封面有点破旧,边角都脏了。这小桌是道林监护人的妻子莱德利太太送给他的礼物,这位漂亮的太太是个生病专业户,去年跑去开罗过冬了。茶盘上放着一份当天的《圣詹姆斯报》第三版。显然,维克多已经回来了。他不知道维克多是否在门厅遇到了要离开的那些人,并且刺探他们做了些什么。维克多一定注意到画不见了——他在摆茶具时无疑发现了。屏风没放回原处,墙上可以看到空当。或许某天夜里,他会发觉维克多潜到楼上,想要强行进屋。家里有个间谍真是可怕。他曾听说,有些富人一生都遭仆人敲诈,仅仅因为仆人偷看到了一封信,偷听到了一次谈话,捡起了一张带地址的卡片,或者在枕头下发现了一朵枯萎的花或一条皱巴巴的蕾丝。

“他们到了,先生。”

他叹了一口气,自斟一杯茶,打开亨利勋爵的便条。上面只说他让人送过来晚报和一本他可能会感兴趣的书,八点一刻他会在俱乐部。他又懒洋洋地翻开《圣詹姆斯报》,粗粗浏览了一遍。第五版一个红铅笔做的记号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段报道是:

他掀起盖在长沙发上的那块大紫金色织物,拿着它走到屏风后面。画像的脸比以前更丑恶了吗?他似乎没觉得有什么变化,但他对画像的厌恶加剧了。金发、蓝眼、玫瑰红的嘴唇——都还在那儿,唯一改变的是表情,残酷得让人害怕。与他从画像中看出的谴责或非难相比,巴兹尔因为西比尔·文恩对他的责备是多么轻啊!——轻得不值一提!他自己的灵魂从画布上逼视着他,召唤他接受审判。一阵痛苦袭来,他把艳丽的柩衣抛到了画像上。就在这时,敲门声响了。他走出去,仆人走进门来。

女演员验尸调查结束

他打了个寒噤,有那么一刻,他直懊悔没把自己要藏起画像的真实原因告诉巴兹尔。巴兹尔会帮助他抵制亨利勋爵的影响,还有源自他自身性情的更有害的影响。巴兹尔对他怀有的爱——因为那是真正的爱,所以没有一丝不高尚,且是智慧的。那种爱,不是纯粹的对肉体美的倾慕——源于感官,也会随感官的倦怠而消失。这是米开朗基罗所熟知的那种爱,是蒙田、温克尔曼[1]和莎士比亚所代表的那种爱。是呀,巴兹尔本可拯救他,但现在已经太迟了。过去总可以抹去,以悔恨、否认或遗忘,但未来是无法避免的。他内心有激情总要找到可怕的出口,有梦想总会把罪恶的影子变成现实。

今晨,地区验尸官丹比先生于霍克斯顿路贝尔旅馆,对新近就职于霍尔本皇家剧院的年轻女演员西比尔·文恩的尸体,进行了验尸调查。验尸结论为意外死亡。死者母亲在提供证词和法医比勒尔做验尸报告时,情绪非常激动,人们深表同情。

门一关上,道林就把钥匙放进口袋,他环视了一下房间,目光落在一大块绣满金线的紫色缎面床罩上,这件美妙的十七世纪晚期威尼斯工艺品,是外祖父在博洛尼亚附近的一座修道院里找到的。对,它可以用来罩住那可怕的东西。也许,它本就常被用来做死者的柩衣。现在要用它来遮盖自身的腐烂,这比尸体的腐烂还可怕——它会孕育恐怖,永远不会灭亡。他的罪孽,有如蛆咬噬着尸体,腐蚀着画布上的画像。它会毁坏画像的美,吞噬它的优雅。它会玷污它,让它蒙羞。但画像仍会存活下去。永远活着。

他皱起眉头,把报纸撕成了两半,穿过房间扔了。这一切是多么丑恶!而这丑恶又让一切显得令人可怕的真实!亨利勋爵让人送来验尸报告,他有点生气。他还用红铅笔做了记号,真蠢。维克多可能已经看过了,他的英文水平读懂这段话绰绰有余。

她还不走,又待了一会儿,絮絮叨叨说了一些家务琐事。他叹了口气,告诉她,她觉得怎么整理就怎么整理好了。她这才笑眯眯地离开了房间。

或许他读过了,并且已经开始疑心。但那又有什么关系? 道林·格雷与西比尔之死有什么关系?没有什么可怕的,又不是道林·格雷杀了她。

“不,不,”他急躁地喊道,“谢谢,利芙。这就可以了。”

他的目光落在了亨利勋爵送来的黄皮书上,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他走到那张珍珠色的八角小茶几旁,他总觉得这张茶几有点像某种奇怪的埃及蜜蜂用银子搭出来的。他拿起书,躺在扶手椅上,翻看起来。没过几分钟他就被吸引住了,这是他所读过的最奇怪的书。他仿佛看到世上的罪恶披着精美的外衣,伴着轻柔的笛声,从他面前演着哑剧依次走过。他过去只是朦朦胧胧想到的东西,突然在他面前变得真切无比。他过去从来没有想过的,也逐一在他面前显露出来。

“钥匙在这儿,先生。”老妇人说,她双手抖动着,不太确信似的把钥匙圈查看了一遍,“这是钥匙,我马上把它从钥匙圈上解下来。但你不会想要住在那儿吧,先生?你在这里还舒服吧?”

这是一部没有情节,只有一个主人公的小说,实际上是对一个巴黎青年进行的心理研究。这个年轻人想用一生,在十九世纪,实现属于过去每个世纪,却独不属于他自己时代的一切激情和思想方式,事实上,他想集一切能体现世界精神的情感于一身。他喜欢那种纯粹的做作的克己精神,它们被人们愚蠢地称为美德;喜欢那种天性的反叛,它们仍被聪明人称为罪恶。全书写作风格奇异,如镶嵌宝石般生动与晦涩兼具,行文中充斥着隐语、古语、术语及精心的注释,这恰是法国象征主义流派中最优秀的艺术家作品的典型特征。书中的比喻如同兰花一样,形状奇怪,颜色微妙。作者用神秘的哲学语言描绘感官生活,让人有时几乎弄不明白自己读的到底是某个中世纪圣人的精神极乐,还是一个现代罪人的病态坦白。这书犹如一株毒草,书页间似有浓郁的香味,搅得人头昏脑胀。道林一章一章地往下看,句子抑扬顿挫如微妙单调的音乐,因为包含了复杂的叠句和重复的乐章,在他的脑海中激起一种幻想,如同得了梦幻症,即使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他也竟毫不自觉。

听她提到外祖父,他皱了皱眉。外祖父给他留下了令他憎恶的回忆。“那没关系,”他答道,“我只不过想去看看这个地方。给我钥匙。”

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一颗孤星穿透青铜绿的苍穹,照进书房的窗。他借着这微光读着,直到看不清了才停下。仆人提醒了好几次时候不早,他这才站起来,走进隔壁房间,把书放在佛罗伦萨风格的床头柜上,开始更衣赴晚餐。

“好吧,先生。如果你进去,蜘蛛网会沾满你全身的。哎呀,几乎快五年都没打开过老书房的门了——自老爵爷去世就没打开过。”

他赶到俱乐部时几乎已经九点了,亨利勋爵独自坐在休息室里,看起来很不耐烦。

“不需要收拾,利芙。我只要钥匙。”

“真抱歉,哈利,”他大声说,“但事实上这全是你的错。你送来的那本书让我着迷,我都把时间忘了。”

“老书房吗,道林先生?”她大声问,“哎呀,里面可全是灰尘。你进去前我得安排收拾一下。现在你不宜入内,先生。真的。”

“是呀,我想你会喜欢的。”这位晚宴的主人说着,站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利芙太太急匆匆地赶来了书房,她穿着黑色丝质衣服,起皱的双手上戴着老式的针织连指手套。道林向她要小书房的钥匙。

“我没说喜欢这本书,哈利,我是说它把我迷住了。两者大不一样。”

他慢吞吞地让仆人通知管家说他要见她,然后再去趟画框店,叫店里马上打发两个人来。他觉得仆人离开房间时眼睛似乎朝屏风的方向瞟了一下。还是说那只是他的幻觉?

“哦,你发现了?”亨利勋爵低语。两人说着,一起走进了餐厅。

仆人进来时,道林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不知道他是否想过偷窥屏风后面。仆人面无表情,等着他的指令。道林点上一支烟,走到镜子前,往里瞥了一眼。他清清楚楚看到了镜子中维克多的脸,这张脸就像一张奴性的温驯面具,没什么可怕的。但他想最好还是小心点。

[1]温克尔曼( 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1717 —1768):德国考古学家与艺术学家,其艺术评价成为美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