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文学作品 > 笨花 > 第六章

第六章

瞎话说:“看把你吓的,也不必。对付日本人全靠个支应了,支应好了万事大吉,支应不好你再啰唆也不晚。快准备家伙打扫院子泼街吧。”

茂盛说:“我娘呀,莫非真要进村?”说着脸上更显惊慌,手便也有些颤抖。

茂盛还是站着不动,又嫌瞎话闹得动静儿太大,说:“用得着泼街吗?听老人们说,先前村里过皇帝才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呢。马玉琨带兵从这儿过,都没人给他泼街。”

瞎话说:“茂盛呀,你也别这别那的了,快按指示干活儿吧。把西墙根儿拾掇了,把院子扫了,还得摆桌子:一张方桌,两把圈椅,摆在西墙根儿大椿树底下。摆上桌子,还得打扫门口,要净水泼街,黄土垫道。”

瞎话说:“快张罗吧,咱不支应皇帝,咱支应的是皇军。白布黑字可是你写的,你看,‘欢迎大日本皇军’。”瞎话一面说着,又把白布亮了亮。

瞎话和茂盛说话时,一直卖关子似的把那块白布背在身后,见茂盛死活不信他的话,这才把身后的白布猛然亮了出来。茂盛一见白布,才想起前些时瞎话找他写字的事,心说:莫非这支应局真要支应?他有些慌了,扔下铁锨打量着瞎话说:“……这……”

茂盛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他知道这几个字的意思不好,很不光明磊落。现在通明事理的笨花人救国心切,不是向东就是往西,而他却在写什么欢迎大日本皇军。写完这字,就自觉无颜以对乡亲。可瞎话跟他说过,这不关他的事,字是瞎话让他写的。现如今瞎话为了让他出力,竟又拿写字的事要挟他了。茂盛把铁锨一扔,转身就要走。瞎话知道茂盛给他摆了“邪”,连忙追上去说:“哎哟茂盛呀,别摆邪了,我瞎话的瞎话固然不少,惟独叫你写字我担责任的话是实话。那几个字虽然出自你手,可是出自我的主意,凡事都由我兜着。今天日本人进村我来支应,也是事关全村,你就快搭把手吧,叫伙计该拿扫帚的拿扫帚,该拿铁锨的拿铁锨。那仓本的洋马跑得快,说不定早就出了东门。”

茂盛说:“你瞎话摆事的说说算了,没人当实话听。”

茂盛想了想瞎话的话,不再多说,真去叫来伙计打扫庭院。扫完院子又让伙计在门口扬了些新土,用喷壶洒些净水,笨花的街道立刻显得格外生动。

瞎话说:“咱不盼他,他生是要来哩。”

扬几把新土,洒几桶净水能改变一个院落、一条街道乃至一个村子的面貌,这是笨花人早就明白的效果。但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是百年不遇才实施一回的。

茂盛说:“谁盼日本人?王八蛋才盼呢。”

在净水和新土的气氛里,茂盛和瞎话又把一张方桌从店中抬出放在西墙根儿,那块白布就挂在这方桌的前脸儿。现在就缺两把与方桌配套的圈椅了。茂盛店没有圈椅,客人吃饭、打尖坐的是长板凳。瞎话知道茂盛店里缺少圈椅,早就让糖担儿去借了。糖担儿现在是村警,是瞎话的左膀右臂。茂盛打扫完庭院,糖担儿也扛来了两把圈椅。瞎话问糖担儿圈椅是从谁家借的,糖担儿说是从佟家。瞎话想,这糖担儿还真有心眼儿,借圈椅不到向家去借,单到佟家去借。在笨花,有圈椅的人家不多,让日本人坐在佟家的圈椅上倒合适。瞎话夸了糖担儿,糖担儿对着瞎话的耳朵小声说:“也不必夸,很浅显的事:尹区长在向家坐过的圈椅,就不宜再给日本人坐。”瞎话咧了咧嘴笑了,绽开一脸深厚的皱纹,短胡子在脸上飞扬,显得牙也很白。

瞎话说:“那是时候不到,时候一到,就有你的热闹看了。再者,你盼支应啊,你想日本人啦?”

糖担儿把圈椅摆在大椿树底下方桌两边,瞎话紧跟着就坐了上去。他坐在圈椅上,抻了抻衣服大襟,对糖担儿说:“你去传茂盛,传来茂盛就上街敲锣去,你一边敲一边喊,就说一家出一个人,不论大人小孩,男女都可,快到茂盛店集合。”说完又打量着糖担儿问道:“你的糖锣呢?”糖担儿告诉他说,糖锣在腰里掖着哪,说着就像变魔术一样从腰里抻出了一面小锣。糖锣有菜碟子大,先前糖担儿就是敲着它在花地里行走。那时他用它敲醒着一个个神秘的夜晚,现在他又要用它去传唤乡亲。瞎话看看糖担儿手里的小锣,觉得村警手里本应有一面大锣的,这是他的忽略。他对糖担儿说:“糖担儿呀,就先敲它吧,秋后支应局里有了进项,再给你换个大的。”糖担儿说:“换不换的吧,是个响动就行了,谁听见是谁吧。”瞎话想,糖担儿的话也有道理,支应局既是个支应,敲锣叫人也就是个支应,莫非还在乎人多人少?

瞎话再提支应局,茂盛笑了,他笑着转过身来拄着铁锨对瞎话说:“瞎话呀,村里人其实早把你那支应局忘了,怎么这支应局光成立,也不见你支应啊?”

糖担儿手拿糖锣出门,还不忘传茂盛的事。茂盛来了,看见正襟危坐的瞎话,说:“嗬,倒是像个局长。”

瞎话说:“上茂盛店西墙根儿大椿树底下除粪,牛粪、马粪、羊粪,见粪就除。除了粪干净,这可不是我瞎话叫你干的,是支应局派的你。”

瞎话说:“快给局长传膳吧。局长光顾忙,还没有进膳呢。”

茂盛不抬头地说:“除什么粪,扫什么院子?”

茂盛说:“上翅子还是上燕窝?”

瞎话说:“叫你停,你就得停,这是支应局给你下的指示。别摊煤饼了,快除粪扫院子吧。”

瞎话说:“翅子、燕窝谅你也没见过,就上碗杂面汤吧,你也就会做个焖饼、糊汤、杂面汤。”

茂盛背对着瞎话说:“知道你来了才不停的。”

茂盛去给瞎话做杂面汤,听见糖担儿正敲着糖锣在街里喊,锣和糖担儿的声音都很喑哑,糖担儿和他的锣都老了。

茂盛店的老板茂盛正在院里摊煤饼,裸着胳膊系着围裙,手里使着铁锨,看见瞎话也不停下手里的活儿。他想,瞎话也不是外人,三天两头见。瞎话却煞有介事地冲茂盛发了话,他冲着茂盛的脊梁说:“哎,停停停停,我来了。”

糖担儿是老了,如今人们叫他老糖担儿。老糖担儿驼背哈腰,哑着嗓子。老糖担儿的锣也老了,喑哑中透着破声儿。先前不安分的好看热闹的老糖担儿在笨花的夜里游走,恨他爱他的人都有,可谁又都觉得缺不了他。那时的糖锣对于村人来说,本不是用来看,而是用来听的。每天每天,随着黄昏的隐去,糖担儿的糖锣在初显的夜色里突兀地响起,从容、亲昵,尾音里也还有几分撩拨。它唤起着孩子们的食欲,它也使一些男人女人的心乱。不久前,村里大白天也突然响起糖锣声,人们便一时转不过弯来了,好比白日做梦。人们纷纷立在街门口观看,他们仿佛第一次看见了老糖担儿手里那只菜碟子样的糖锣,原来竟是有着几分寒酸的。它那潦草的声音东一声西一声地响在笨花的街道上,木呆呆的,瘪声瘪气的。再后来,笨花人膈应糖担儿的锣声了,人们都知道糖担儿的锣声连着支应局,支应局连着日本人。现在糖担儿的锣又在笨花街上响了,伴随着它的声音,是老糖担儿的传唤声:“快到茂盛店吧,支应局有事!”

瞎话趿拉上鞋,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一大口一大口地往白布上喷水。他知道布一泛潮就会变得平展。屋里立时弥漫起瞎话的唾沫味儿。瞎话一个人过日子,平时很少洗脸、漱口,喷出来的水就格外有瞎话的唾沫味儿。摊在炕沿上的布在瞎话的一阵“吞云吐雾”中渐渐平展起来,他抻过布,抖掉上面的水珠,一阵左抻右拽,布显出了平展,瞎话就将它叠好搭在臂弯里往外走,他要去茂盛店摆个“场子”,准备仓本的到来。

人们心想,我娘呀,莫非真的要来?人们看着弯腰驼背的老糖担儿过街,都躲在门洞里不出来。老糖担儿冲着他们喊起来:“我说乡亲们哪,别扒头探脑看我了,快到茂盛店吧,一家一个人,真是有公事哩!”一些人这才跟着锣声、跟着糖担儿的呐喊往茂盛店走,一些人还站在门口犹豫着。

早晨,瞎话一睁眼先看炕旮旯。他看见炕旮旯有一团皱皱巴巴的白布,就从炕上爬起来,够过那块白布,在炕沿上摊开。这是一块桌面大的白布,白布上写着黑字:欢迎大日本皇军。笨花村支应局长向瞎话已上任,这是他为支应日本人准备的道具,他得知日本人要来笨花,就找茂盛店掌柜茂盛写了这块布。可他晚上不小心把布扔在炕旮旯,布被他压得皱皱巴巴。这个早晨,刚睁开眼的瞎话面对着这团烂白菜似的布,竭力要把它拾掇平展,有消息说,日本驻兆州的部队长仓本今天要来笨花。

糖锣还是敲来了一些村人。人们半信半疑地走进茂盛店,围住瞎话问这问那。识字的人一眼就看见了围在桌上的白布,指着白布对瞎话说,这可是凶多吉少的事。有人便责怪瞎话,不号召人躲避,还让人到茂盛店集合等日本人。瞎话解释说,写几个字谁也伤不了筋骨,保住一村子平安才是头等大事。躲和等其实道理都是一个,该躲了就躲,该等了呢就得等。眼下笨花人还不是躲的时候,要等。支应局就是为了支应日本人,保护乡亲的,有我瞎话在,就能保笨花的平安。又有人问,几个字就能保住平安?瞎话说:“别小看这块布,闹好了这就好比是咱笨花村的护身符。”

42

问话的人中有男有女有老也有少,有一个女人的声音从后面飘过来:“你敢打保票这就是护身符啊?”原来这声音是小袄子。

向文成说:“这倒让我想起了一个名称,咱们不叫维持会,咱叫支应局,瞎话叔就是笨花村支应局局长。”

瞎话看见了小袄子,却故意对糖担儿说:“快过去看看说话的人是谁,嗓音还不低哩。”

甘子明说:“瞎话呀,你的任务就是个支应。”

糖担儿在人群里找到小袄子,低声对她说:“小袄子,这地方可不是你大闺女来的地方,这不比拾花,快回家换你娘来!”

尹率真向瞎话交代了他今后的任务。

有人听见了糖担儿对小袄子的提醒,便说:“她娘正在家里往脸上施粉哩!”有人低声笑了。

瞎话出口成章的瞎话,连甘子明也没有思想准备,他见瞎话给了尹率真一个出其不意,也不说话,只摸着自己的胡子楂儿显出一派得意。他不错眼珠地看着尹率真,似乎在说,看,总算叫你领略了瞎话的瞎话。接着甘子明才把尹率真正式介绍给瞎话,瞎话才一扫刚才的“严肃”,露出一脸惊喜。

如果不是几个孩子跑进茂盛店,人们一时就像忘记了他们来这里的事由。几个半大孩子跑进茂盛店,惊慌失措地对瞎话说,日本人已经过了苇坑,就要进村了。集中在茂盛店里的人这才真正意识到事态的严峻,立时就止住了刚才的玩笑话。有人转身要走,却被瞎话喝住。他让一院子笨花人分两行排开,从门口一直排到院内,他自己和糖担儿像排头羊似的站在了队伍前头。

向文成说:“你们想,瞎话叔要是说咱们找对了,不就变成实话了吗?只有说找错了才是瞎话。也算是出口成章吧。”

日本人第一次来到笨花,人数不多,队伍走得也很散漫,几匹马走在前头,后面有自行车也有行人。为首的果然是日军驻兆州的部队长仓本。

尹率真问道:“‘对了’该作何解释?”

瞎话见多识广,仓本虽然没有来过笨花,可瞎话已经熟悉了仓本的模样。这是一个个子偏矮、黑圆脸的中年人,说不上威风,他身下的坐骑倒比他这个人神气活现。仓本在茂盛店门口勒住马的缰绳,居高临下地看看从店外直排到店内的笨花人,笑着露出一口白牙。接着他向笨花人发话说:“我喜欢日中两国用这种方式相处。如果走到哪里遇到的都是这种景象,还有什么战争可言?”翻译将仓本的话翻译过来,仓本也在茂盛店前下了马。他注意到站在前头的瞎话,伸出手向瞎话走过去,用中国话说:“你的什么的干活?”

一时间众人对瞎话的话不解其意,不免互相对望起来。只有向文成笑了,说:“这就对了。”

瞎话听得懂,他面无惧色地说:“我的,维持会长的干活。”当着日本人瞎话就不提支应局了,支应这俩字是既无认真、又无诚意的。

“你们可找错了。”瞎话说,脸上是一本正经和严肃。

仓本握住瞎话的手说:“要希。”

“找瞎话叔呀。”向文成说。

瞎话在前、仓本在后,进入店门朝桌子走去。仓本在门外就已经看见了挂在桌子上的那块白布,神情果然更加得意。他问瞎话,布上的字是不是他写的,瞎话说,正是出自他自己之手。仓本夸了他的书法,有笨花人在心里说,到底是瞎话,出口就瞎话连篇。

这时瞎话突然发话了:“你们找谁?”他问众人,眼里故意闪烁着几分疑惑。

仓本来到桌前,并不急于坐下,却注意起方桌两边的圈椅,他伸出手把圈椅抚摩了个遍,便开始对这两把椅子发表起议论。他说,如果不去面对一件实物,泛泛地讲“日中亲善”好像是一句空话。大东亚共荣也就难以实现。可当你面对一件有东亚人共同特点的实物时,你才能觉出“日中亲善”“大东亚共荣”的可能。就说眼前这两把椅子吧,它本出自中国工匠之手,它用料通俗简单——我猜是就地取材,造型简单,但妙不可言,也非常符合人体舒适的需要。这种椅子的工艺里却又具备着日本木工的工艺特点。就像他在日本,也经常看到,本是出自日本工匠之手的实物,却有着中国的传统,比如日本的寺庙建筑。这种风格的接近,正说明了日中两个民族的接近之处。如此说来,日本的木工和中国的木工都是了不起的艺术家,他们的智慧和手法的接近,正好为“日中亲善”找出了根据。仓本面对两把圈椅,向笨花人发表了关于日中亲善、大东亚共荣的必然和可能的演说,又扶住椅子感慨道:“好椅子呀,好椅子……”他问瞎话,这椅子是什么木头做成。瞎话说:“柳木。”仓本说:“柳树就是垂杨柳吗?”瞎话说:“就是垂杨柳。”

“这就是我瞎话叔。”向文成说。

仓本发表着感慨,他身边的那个中国翻译翻译得很是吃力。但瞎话和笨花人都还是听懂了,他们都觉出这个部队长仓本的禀性难摸,更不知他来笨花的目的。

还是尹率真先说了话,他口气温和地对瞎话说:“这一定就是……”他故意把瞎话两个字淡化了下来。

仓本还是在他夸过的椅子上落了座,按照宾主身份,他坐在了上手,让瞎话坐在了下手。瞎话坐在下手的圈椅上,从腰里抻出自己的短烟袋装了一袋烟。他想,仓本说了半天椅子,是不是该说桌子了?

尽管是见了东边过来的生人,瞎话也要做出就像看见了一个平常人一样,他也不惊奇,也不寒暄。

仓本没有说桌子,他说的是棉花——花。

瞎话叼着短烟袋站在众人面前,他看见眼前站着熟人向文成和甘子明,还站着生人尹率真,便也猜出了尹率真的身份:目前夜走朝宿的人当然都是从东边过来的。

仓本说,他来兆州后,也学会了把棉花说成花。他说,花这个称呼实在好。他说,他今天就是专来说花的。笨花人倒是早就发现,仓本身后没有武装,除了几名随从和翻译,就是兆州新民会的老乡。说起花,仓本对笨花村花的种植很不满意。他说他一路上注意了一下,笨花村的花远远没有达到百分之七十的种植面积。百分之七十这是皇军的规定,不是可种可不种。仓本在说花时,脸上就失去了刚才的笑容,甚至出现了几分严肃。他说,种够了指标,大家都好看,笨花人还可以享受到洋泵、肥田粉的折价待遇。若是弄虚作假……在兆州,欺骗大日本皇军的村子是大大的有,但是皇军也自有对付的办法。

少时,走动儿领来了瞎话。瞎话这几年很见老,不事修剪的胡子在脸上飞奓着。背也显驼,一个肩膀向前,一个肩膀偏后,就像随时要伸出一只胳膊同你唱牲口价码一样。瞎话还在做他的牲口经纪人。

听了仓本的话,瞎话沉吟片刻说:“报告仓本部队长,不会的,今年我笨花村的花地是按皇军规定耕种,只多不少。”

走动儿去叫瞎话,尹率真又谈了和日本人的奴化教育针锋相对的问题,说:“不妨先办个夜校。眼下我们的教育体系还没有建立,你们就集思广益,办学你们都是内行。我只给你们带来了政治课本,其他课程,文成和子明自会安排。哪怕就先让青少年孩子们识几个字也有好处。抗日政权的许多方针政策也可以在夜校里贯彻。”

新民会的人员中有认识瞎话的,此时便插话道:“瞎话。”

尹率真一说要见瞎话,走动儿就说:“我去叫他吧。”

瞎话听见有人叫他的名字,便说:“我是叫瞎话,可我一辈子不说瞎话。”

向文成把尹率真说得一阵大笑,他笑着说:“这话新鲜。我倒想马上见见这位瞎话同志。”

翻译把瞎话的话翻译给了仓本,仓本冲着笨花的乡亲厉声发问道:“他真的一辈子不说瞎话吗?”

向文成说:“瞎话叔说瞎话,看对谁,看什么时候说。人在一生里,有时候还真需要听几句瞎话。”

众人一时无人回答,茂盛店的气氛便紧张起来,也分外地安静。仓本手扶战刀扫视着众乡亲,坚持等待回答。人们不知下一步茂盛店会有什么变故,谁都听说过日本人一恼怒,其结果是什么。好几起惨案都是因为日本人“恼”了。

尹率真说:“维持会看似是维持日本人的,实际上应该受我们掌握。我们的基层干部可不能光说瞎话呀,那我们还怎么个掌握法?”

这时,人群中突然飘出了一句日本话:“扫以代斯乃。”说话人是小袄子。

向文成说:“我们村有个叫瞎话的人,也姓向,还是我叔叔辈儿。这个人出任维持会再合适不过。”

日语中的“扫以代斯乃”,翻译过来就是“说的是呢”,是附和肯定之意。这是小袄子在附和瞎话一辈子不说瞎话的旁证。

尹率真说:“你们说了半天,只有我还闷在鼓里。”

小袄子的日本话说得很轻,说得也很不自信,以至于笨花人一时谁也没有留意到她的声音。但是仓本却注意到了,他听见了这句“扫以代斯乃”——这句他的民族的语言。他目光疑惑地开始在这片灰秃秃的人群中搜索,最后他把目光落在小袄子身上。他冲着小袄子用日本话说:“你,过来。”

“你看,什么事一有了文成,就别怕有个闪失。”甘子明说,“我猜出文成要推荐的人了,再合适不过。”

小袄子竟也听懂了仓本的话,从人群里挤出来,站在了仓本眼前。

向文成说:“有了,正有一个人等着这个差事哩。”

仓本把小袄子上上下下打量了个遍,他用日本话问小袄子:“请问你的名字?”

尹率真说:“今天咱们的谈话从植物油灯说到维持会,这才接触到正题。维持会是他们的一级伪政权,可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把这个维持会利用起来,和日本人周旋,主动权要掌握在我们手里。这就要有合适的人出面。你们对笨花的村民比我知根底,咱们今天就酝酿一下人选。”

小袄子用日本话答:“我的名字叫甘圣心。”

老尹和走动儿每人吃了两个饼子喝了两碗粥,向文成就把老尹领进了大西屋,甘子明和走动儿跟进来,一盏植物油灯照着众人的脸。尹率真看见眼前的植物油灯,判断了一下说:“这就是日本产的植物油灯吧?以前只听说过,还没有见过。”向文成忙回答说:“就是这个物件。”尹率真说:“那么,咱们的谈话就从这盏植物油灯开始吧。当初日本人在兆州推广这种灯的时候,关心时局的人就知道这事非同一般。日本人为了侵略中国也真费尽心思,他们搜刮本地的棉花,让本地人点他的灯。一盏灯看似有小便宜,可沾大光的是日本人。听说咱县还专设了卖灯的总经销。”尹率真一提总经销,甘子明和走动儿都不约而同地看了看向文成。向文成感到有人在看他,就忙说:“叫我说吧,闹总经销的就是我叔叔。”尹率真听说卖植物油灯的就是向文成的叔叔,言语有失似的说:“哦,这是我所不知的。”甘子明替向文成说:“老尹,没事,他叔叔代表不了文成,文成也不是他叔叔。卖灯的事,他们全家都反对。”老尹说:“文成同志,你对卖灯的态度,子明不说我也能猜出八九。我们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政权,来投奔一个人,还能连一个人起码的政治态度也不清楚?”接着尹率真就谈了他来笨花的任务。他先分析了目前的抗日形势,说:“日本人用武力占领华北后,目前大规模的军事侵略已经停止,现在日本人在华北的政策是巩固他们的占领区,他们实行一种叫做‘治安肃正’的政策。治安肃正不仅是军事侵略,也包括了政治统治、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你们看日本人现在按兵不动,只让各村建立适应他们的政权,这就是‘治安肃正’计划的开始。我们建立抗日政权,就是要和日本人的‘治安肃正’针锋相对。”接着他单把目光对着向文成说:“笨花是个有群众基础的村子,当年你们和佟家打官司的事,早在这一方出了名。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笨花人的意志却没有消沉,今后抗日政权的基层工作还要从笨花作为试点开始。目前抗日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全面展开,有条件的都要捷足先登。”尹率真分析了形势,又问甘子明,日本人来过笨花没有。甘子明说暂时还没来过。只去过附近几个村,每到一村还摆出一副中日亲善的架势,日本兵骑着大洋马,进村后就笑着把大洋马交给村民遛。也不进户扰民,还掏出饼干和糖果给小孩吃。可兆州的伪政府忙的却是另一类事,他们正让各村建立维持会。甘子明说他和向文成正不知道如何应对。

仓本问:“你的故乡在哪里?”

这时,甘子明进了院。甘子明问走动儿介绍过来人了没有,走动儿说,老尹早就自我介绍过了。自此向家人都称尹率真为老尹。老尹原来是上级派来开辟抗日工作的区长。

小袄子答:“我的故乡在笨花。”

向文成已经明白,尹率真来笨花是来开辟工作的。开辟工作就是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政权。

仓本问:“是谁教你说日本话的?”

尹率真说:“我们开辟工作,寻找基本群众,找的就是自家人。”

小袄子想了想,答:“一个朋友。”

向文成说:“这就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仓本问:“日本朋友?”

尹率真的几句话,让向家人都觉得此人很是可亲,有备只笑,不知说什么是好。尹率真又对向文成说:“文成同志,你说这件事巧不巧,在你家的门上生是看见了我的名字。”

小袄子答:“不,中国朋友。”

来人不用走动儿介绍,倒自己介绍了自己:他叫尹率真。

仓本又问:“你还会说哪些日本话?”

来人说:“正是这样。这对联的上联是:传家有道惟忠厚。我就叫尹率真。下联是:处事无奇但率真。你家这位有备就叫忠厚吧。”他笑着看有备。

小袄子愣了一下,紧走两步来到桌前,从方桌上端起一个茶碗,把茶碗举给仓本,用日本话说:“请喝茶,茶不好,心意重要。”

向文成一听就反应过来,忙说:“莫非这副对联和你的名字有关?”

仓本接过茶碗,脸上的表情是意外和惊喜。不过他并没有喝茶碗里的茶,他放下茶碗又问小袄子:“你知道新民会是干什么的吗?”

来人说:“这只怪你们家门上那副对联。刚才我在门外就着月光看了半天。说来也巧。”

小袄子听不懂了,翻译翻译给小袄子,小袄子便用中国话对仓本说:“我知道,乡下宣传的新民会,老百姓一心多种棉。”她是套用了一首抗日歌曲,那歌词本是:“乡下宣传新民会,强迫老百姓多种棉。”她巧妙地去掉了“强迫”,换成了“一心”。

向文成一听来人进门就先要给有备改名,便说:“一进门就要给有备改名,这里定有故事。”

翻译把意思给仓本翻译过去之后,仓本脸上再次出现了惊喜。看来,小袄子用日本话缓解了茂盛店里的紧张气氛。

来人说:“我给你改个名儿吧。”

仓本却还是仔细追究笨花的棉花亩数,他放弃小袄子,又把目光转向闲在一边的瞎话。仓本对翻译说,他认为瞎话的话仍然可能是瞎话,还说刚才他进村前,围着笨花村先查看了花地,他站在南岗上四周一望,就知道笨花村的棉花种植距日本人的要求差距尚远。他再次命瞎话如实报告。瞎话坚持说百分之七十只多不少。仓本听完又扶住腰里的战刀喝斥了瞎话,大喊“瞎话的干活”。茂盛店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人们就盼望小袄子再说一句日本话。但小袄子没有说。人们心里都在想,哼,这是你那日本话用完了。

向文成和来人说话,秀芝和取灯就去给来人端饭。秀芝知道今晚有人来,就多下了一碗米。二八米饼子是现成的,锅里的粥也正热。秀芝盛粥,取灯一碗碗地给客人端过来。有备也及时地给客人端来一盆洗脸水放在当院。走动儿和来人并不推让,长途跋涉的劳累使他们看起来很饿。他们先各自洗了把脸,然后就坐在院里和向家人一起喝粥。来人喝着粥,见有备在对面观察他,就问有备叫什么名字。有备告诉客人他叫有备,今年十岁。

就在这时,仓本却松开了手里的战刀,又对翻译说了一番话。翻译便冲着笨花人说,太君这次来笨花是和笨花人初次见面,面子就留给了笨花人吧。可对你们虚报花地也记在了心里。下回笨花人若再欺瞒太君,就不再客气了。仓本说完就要上马,小袄子却又从人群里走出来,对着仓本说了句“撒哟那拉”。仓本这才又注意到小袄子,他记起了她叫甘圣心,他止住脚步问瞎话,甘圣心是什么人。瞎话说,甘圣心是维持会新聘的秘书。仓本半信半疑地听着。

向文成一听更清楚了交通的性质。现时笨花人说的东边离兆州不远,只一两天的路程。那里适应形势的需要,已是一个全新的天地。那里有全新的政权,在国土不断丢失、国难当头的时候,它领导着冀中人要展开一场浴血抗战的事业。

日本人走了,仓本来笨花的真正目的暂时无人知道。支应局和小袄子都出尽了风头。有人知道小袄子讲日语的缘由,有人不知道。瞎话把他的那块白布又拿回家,扔进炕旮旯。

走动儿领来人进了院,先把向文成指给来人说:“这就是向文成,向先生。”来人伸手就抓住了向文成的手说:“叫同志吧,叫同志亲切一些。”来人说话带着外县口音,向文成一听就知道是东边的。他握住来人的手说:“我也同意叫同志,叫先生就显得有些距离。”来人又说:“多亏了走动儿同志把我领了过来,我们俩从东往西整走了两天。”

这天晚上,瞎话先去找甘子明,想把白天的事向甘子明报告。甘子明不在笨花,瞎话就来世安堂找向文成。瞎话把白天的“支应”经过对向文成做了详细描述,言语中透着自得。

走动儿来了,带着一个背粪筐的红脸大汉。向文成知道晚上要来人,可没想到把人领来的就是走动儿。

向文成看着自得的瞎话说:“瞎话叔,眼下你这一场是把日本人支应过去了,日本人也夸了中国的圈椅好,你还收了个秘书——小袄子。可你知道仓本来笨花的真正目的吗?”

先前,向文成对走动儿在黄昏消失的原因也不是不知道。他知道走动儿在笨花街上的消失,是因为有了新的“走向”。形势的变化使一些笨花人各有归属,如同向家的武备、文麒、文麟去了西北,邻居的时令去了“东边”,走动儿也自有去处。他毅然辞别了笨花的黄昏,辞别了那个贴着“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对联的白槎小门,去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更需要他的地方。目前他有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职务叫做“交通”。交通本来是个动词,而在目前的特殊时期,交通是动词也是名词。交通在一个看似沉闷、看似无序的社会里,像一支支在黑暗中游走着的烛光,带领那些为民族的生存和希望奔走的人,到该去的地方。这些人的一举一动都要靠交通的带领,不然你就会投错门、认错人,那后果不堪设想。

瞎话说:“嫌咱村种花种得少。”

在寂寥的黄昏中,只有丝瓜架上的蝈蝈在叫,树上的几只知了也和着。这天黄昏,向家正在蝈蝈和知了的鸣叫声中吃晚饭,有人敲向家的门。秀芝放下碗去开门,通常开门的都是秀芝。秀芝开了门,看见门口站着的竟是走动儿。走动儿身后还站着一个人,这人高个子,赤红脸,穿一件紫花夹袄,头上包着羊肚手巾,腰里系着褡包,肩上还挎着一个粪筐。像农民,又似像非像。

向文成说:“咱村为什么种花少?”

其实,并不只向文成一个人注意到走动儿不在黄昏中由东向西地走动了,甘子明也最知道走动儿“消失”的原因。刚才他是故意装糊涂。走动儿在黄昏中的消失,才像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事变前,也才像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瞎话说:“支应局不给村民布置呗。”

然而,向文成对这变了样的黄昏还另有自己的发现。有一次向文成问甘子明,如今的黄昏和先前的黄昏一样不一样。甘子明说:“还用问,可大不一样了。”向文成说:“其原因在哪儿?”甘子明说:“这还用讨论,少了几个买卖人,笨花的黄昏就萧条。”向文成说:“还有哪?”甘子明说:“还有就得靠向文成来递说我了。”向文成说:“你注意到一件事没有,走动儿呢,走动儿不走了。笨花的黄昏不能没有走动儿。没了走动儿,黄昏才不像黄昏了。”甘子明说:“你注意到的事,大半都是别人注意不到的。”

向文成说:“这就对了。我猜这就是仓本来笨花的目的:表面是说花,实际是说你哩。”

笨花的黄昏是变了样了。

瞎话说:“说我?”

那个鸡蛋换葱的换不来鸡蛋,人们又拿不出买葱的钱,卖葱人吆喝一阵,也走了。月光里只剩下几个牲口在街里咣当咣当地打滚儿,显得分外寂寥。半个殷红的月亮,照着牲口的瘦身子。

向文成说:“说你是个不忠于日本人的支应局长。换句话说,他们是在了解笨花的维持会是不是真正的维持会,真正的维持会就会先给他种够花。咱这维持会是假的。”

向家吃鸡,影响了半个村子。人们都说,连向文成都杀了鸡,日本人真要进村了吧。

瞎话说:“咱有欢迎大日本皇军的招牌呀。”

是一个月亮先升起的黄昏。事变后,笨花人不再注意这么好的月亮,这么好的黄昏了。黄昏里,向家巷少了那个卖煤油的,笨花人不再用煤油点灯,向桂代卖的植物油灯果然代替了煤油灯。点灯人掐着指头算,一年里他们省下了不少油钱。省一毛是一毛,省一分是一分。于是卖煤油的可着嗓子喊,打油人还是寥寥无几。连向家这样的点灯户也换成了植物油灯,花籽油他们有的是。后来,卖煤油的不来了。黄昏里那个卖酥糖烧饼的老头儿也不来了,笨花不再有人买烧饼吃,先前买烧饼吃的人不愿再“露富”,生怕引起日本人的注意,虽然,日本人的活动目前还仅限于城里。日本人做出一副和当地人相安无事的样子,人们也怕。乱世年头,人一露富就会惹事。日本人不找你,土匪们也会找你。那个卖酥鱼的是外县人,外县人更不敢再越过县界到邻县来冒险。有消息说,日本人就专抓这种游商,抓住了就说他们是八路奸细。向家巷的黄昏里只剩下了一个鸡蛋换葱的,他把葱车放在向家巷,半天也喊不出一个换葱的——笨花的鸡蛋也少了。有消息说日本人进村先杀鸡,笨花人就觉着,把鸡让给日本人,就不如自己先吃了。向家也杀了几只鸡,取灯对同艾说:“娘,咱也杀几只鸡呀,省得便宜了日本人。”同艾说:“杀,叫有备捉鸡,捉住哪只是哪只。”向文成听见取灯和同艾说杀鸡的事,就说:“杀鸡也可以,实际这只是个姿态,解决不了救国的根本。”同艾说:“那也得杀。”说着,就像和谁赌气一样。同艾坚持杀鸡,取灯就让有备捉鸡。有备说:“鸡都上树了,明天吧。”第二天,有备真捉住了一只鸡,和取灯两个人一块杀,杀完就叫秀芝去褪毛,褪了毛又破膛,向家炖了一锅鸡。吃时,向文成说:“这像是一种仪式,是为了表达向家抗日救国的决心。”取灯说:“也是一种自我宣泄吧,人有时就得宣泄一下。”

向文成说:“你再写十块招牌也是假的。”

甘子明说:“估计会有新用处。还是等晚上吧,到晚上我们就知道了。”

“那……”瞎话不知如何是好了。

向文成说:“莫非大西屋又有了新用处?”

向文成说:“假的就先假着吧,支应一回是一回。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走着看吧。”

甘子明若有所思地说:“基督教总是把他的信徒比做可怜人,我看可怜人也包括了山牧仁自己。没想到日本人来中国,连瑞典人传教也受了影响。主日学停办,倒给咱腾出了大西屋。”

瞎话听了向文成的分析,还是心中无数地在屋里来回地走,走走又站住对向文成说:“文成我再问你个事。秘书到底是干什么的呀?”

向文成说:“已经正式停办了,山牧师今天来笨花就是向学生告别的。”

向文成说:“你是问小袄子吧?说文明点,秘书就是主官的‘辅佐’,你就是笨花支应局的主官,小袄子就是你的辅佐。说白点,秘书就相当伺候人的人吧。”

甘子明说:“对,你回家等着吧。我还得问你一件事,山牧仁的主日学校呢,还能办下去?”

瞎话说:“你是说,小袄子就是伺候我的?这可大为不妥,一个闺女家伺候我一个脏老头子,使不得,使不得。”瞎话说着还涨红了脸。

向文成说:“这就是你通知我的事?”

向文成说:“伺候你也并非就是件坏事。小袄子要真能给你配合,对支应局只有好处。往后该你和小袄子做演习了。”

甘子明说:“什么事也瞒不住你。这几天我不在家,就是去了东边。东边开了一个会,成立了冀中分区,从现在起,咱这里属冀中,咱们总算有了归属。有了归属,你我的心里就塌实多了。要抗日,没有归属不行,那样就会陷于盲目。现在抗日军头不少,盲目的也不在少数。这次去东边开会,我不是正式代表,是个列席。今天晚上你要在家迎接一个人,这个人才是正式代表。这个人还得住在你家。”

43

甘子明截住向文成,把他引到苇坑边上先说起了取灯。他说,他一看见取灯就像看见了希望。他说取灯人聪明,又有文化,要不是赶上“事变”,前途真是不可估量。向文成打断甘子明说:“你截住我,肯定不是只为了夸取灯的。”甘子明说,他一看见取灯就由不得想夸她几句。向文成说:“别夸她了,快说说你为什么截住我吧。”甘子明这才说出到村口截向文成的原因。他说,他到村口来迎向文成,是急着通知向文成一件事。甘子明和向文成说事,有时说“告诉”,有时说“递说”,有时就用“通知”。遇到甘子明用“通知”的时候,向文成就知道事情的非同一般。这时他们的关系也就超过了同乡和朋友的概念,也便不再是讨论鸡兔同笼和集大成的时候了。这会儿向文成站在苇坑边又听见甘子明对他说“通知”,猜测着说:“我知道你这是刚从东边回来,好几天不见你了,就知道你去了东边。看不见你,我就像个没事人似的,光看山牧仁教孩子们背片儿。其实看山牧仁教学生背片儿是闲事,闲事的后头埋藏的才是正事哩。”

那个黄昏,走动儿把区长尹率真领到向文成家。尹率真在向文成家住了三天,和向文成一家很投脾气。他和向文成分析形势,研究在笨花如何发动群众建立自己的政权。闲暇时两人还看向文成书架上的书,说《聊斋》,说《三国》,说胡适和陈独秀,说李大钊,说河北梆子的发源地到底在哪儿,说人身上到底有没有经络存在。逢向文成不在时,尹率真就和取灯说保定。原来尹率真是保定二师的学生,那年保定二师闹学潮,他正在二师读书。当时他们到南关去贴传单,贴完南关大桥,又把传单贴到了同仁中学门口。可惜当时同仁中学没有人出来响应。取灯说,同仁中学根底是教会学校,学生们只顾学业,对国家大事可不像二师学生那样热心。再说,那时候她还在琅瑚街上小学哪。逢到取灯不在时,尹率真就和有备说话。他对有备说:“来吧,忠厚老弟,说说你今后的志愿吧。”有备知道什么叫志愿,他对自己的志愿也有个朦胧的打算,但他说不出来。有备说不出来,尹率真就替他说。尹率真对有备说:“别看你离医生近,你长大肯定不当医生。”有备觉得奇怪,不知为什么尹率真了解他心里想的事。他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尹率真说:“我看见你整天在墙上画画,准是要当画家吧?”有备说:“想画什么就是画不像。”尹率真说:“先前我在保定上师范时,学校有图画课,讲究对着实物作画,叫写生。对着房子对着树画叫写生,摆个饭碗,摆个南瓜对着画,也叫写生。那时候我也画过,觉着挺有意思。你练练写生也许有帮助。”有备搬了个南瓜去画写生,尹率真就去帮秀芝烧火。尹率真坐在灶前拉风箱,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大火,什么时候需要小火。秀芝说,没想到,一个区长什么都懂。尹率真说,都是从小在家里干活儿练出来的。他的老家虽然在东边,离笨花百八十里,和笨花的风土人情却差不多。尹率真不光会拉风箱,连贴饼子、蒸窝窝都会。尹率真替秀芝烧一阵火,趁捂锅的工夫,看见同艾在廊下晒豆瓣酱,就走过去说,他们老家晒酱都用西瓜协调,晒出来的酱叫西瓜酱,格外好吃。同艾说,保定人也拿西瓜做酱,她就是没学会。尹率真就把做西瓜酱的要领讲给同艾听,说现时西瓜过了季节,不然他就会亲手给她做一次。同艾听尹率真对做酱很内行,就把自己做的酱给尹率真尝。尹率真尝尝说,也挺好,要是再有点西瓜味儿,吃着吃着再不断吃出几个西瓜籽,那滋味就更不同一般了。

取灯看见迎面过来的甘子明,知道他有事要找向文成,就领着有备先回了村。

这时向文成从外面走进来说:“嗬,好一派和平景象。”

41

尹率真说:“也算是忙里偷闲吧。日本人虽然就在几里之外,可咱们的日子还得过。”

向文成一行三人回村时,在村口遇到甘子明。

尹率真在向文成家里一住三天,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他又被走动儿领走了。他给笨花布置下的工作已经正式展开。“支应局”已经成立,看来是为支应日本人而成立,实际这就是抗日政权的基础。作为“局长”的瞎话已经就任,还支应了一回日本人,也算受到了锻炼。老糖担儿作为村警,也把糖锣换成了大锣。现在老糖担儿把大锣可着村子一敲,村人就往街里走。老糖担儿看着人们说,这是都听见了。都听见了就好,今后我一敲锣你们就朝茂盛店里走,这就是支应局有事儿了。

向文成、梅阁和取灯送山牧仁出村,取灯为山牧仁推着车。他们走出后街,走过苇坑,一路无话地又走了一程,取灯才把自行车交给山牧仁。

又过了些日子,甘子明和向文成开始研究办夜校的事。其实上夜校识字是表面现象,今后村里各项抗日工作的展开,夜校将成为一个活动中心。甘子明和向文成研究夜校,还特意叫来了取灯。甘子明说:“咱们那个支应局其实有点荒诞不经,举出瞎话去和日本人周旋也是个权宜之计。这‘局’的前途早晚得转成抗日的一级政权。夜校呢,这可是咱笨花的精神。好在办学也是咱们的长处,取灯要参与进来,我就更有信心。你比我们两位老朽更有朝气。”取灯说:“我可不同意子明哥对我的评价,也不同意你对你们自己的评价。你和我哥可不是老朽。要是没有你们,我还能做成什么?”向文成说:“咱们谁也不是诸葛亮,谁也不是臭皮匠。咱们都是临危受命,这危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咱们的责任就更非同一般。可目前咱们愁的不是个人能力,而是教材。”甘子明说:“教材好说,夜校先开三门课。我还是老本行,教数学;取灯教语文;政治就由你教吧。”向文成说:“挺合适。老尹给我留下一本《新民主主义论》,足够我讲的。子明的教材更不用愁,还不是轻而易举。末了就剩下了语文。”取灯就说:“这你们得帮我想想,让我教语文我可挺着急。你说用小学课本吧,那都是教给小孩子的,第一课:狗。就一个字。第二课:大狗小狗。多了一个大一个小。第三课:大狗叫小狗跳。多了一个叫和跳。再深一点就是‘排排坐吃果果,哥哥吃大果,弟弟吃小果……’我觉得都不适合夜校用。”向文成说:“取灯你也别发愁了,我书架上有两本书可以做参考。一本是几年前南京政府教育部发行的实用国文,另一本是晏阳初[4]在定县办平民教育时推行的平民千字课。两本书相比较,平民千字课浅一些,实用国文深一些,属于半文言。不过讲解得当也能收到识字和长知识兼有的效果,课文里还贯穿着爱国思想哩。比如第一课‘国旗者,一国之标志也。无论何处如见本国之国旗必表行礼。某日,学校开课悬国旗于堂上,教员率学生向之鞠躬者三,礼毕,随开课’。你看,有深度,也好解释。”向文成介绍完平民千字课和实用国文,甘子明和取灯都觉得这两本教材合适,但取灯又提出了问题,她说,实用国文上说的国旗可是青天白日旗。甘子明说,青天白日旗是孙中山定的,这无妨。这里突出的是国民要敬重国旗,敬重国旗就是爱国。取灯想了想,觉得甘子明说得有道理,可她又对平民千字课提出了问题。她说,平民千字课她翻过,通俗倒是通俗,可里面有些内容不恰当,有教人知足常乐、不思进取的思想倾向,这和目前的形势不相符合。目前的形势需要人们振奋精神,共赴国难。比如平民千字课里有一课是:“有个农民去赶集,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见推车汉,比前不足比后有余。”甘子明和向文成都笑了,甘子明说,这就靠你取灯了,沙里淘金把课文挑选一下就行了,去掉那些有消极倾向的。

受过洗的西贝梅阁不再上主日学,她知道山牧仁正在和向文成告别,便也来向家送山牧仁。

夜校开学了,为避免夜校招摇,夜校没有用村东头的“洋学”旧址,夜校设在了向家的大西屋里。向文成为了改变原先山牧仁办主日学时的教室格局,叫群山帮忙,抬走了原先的方桌,用土坯垒成土墩,土墩上搭上木板当课桌,上课时学生一律面朝前坐。向文成又亲自到后街买来高丽纸,叫秀芝把窗户糊严实。他还用锅底黑和上膘胶在山墙上刷了一块黑板。因为夜校是晚上上课,需要有足够的光亮,向文成就效仿着戏台上的照明方式,做了几盏秫秸秆挂灯。他把秫秸的大头劈成四瓣编个马莲座,马莲座上放个饭碗,碗里倒上花籽油,摆上灯捻儿,再把秫秸的细头弯个对头弯,插在房梁上。灯碗垂下来,几盏吊灯一字排开,高灯下明。取灯和秀芝则一直跟在向文成后头,忙不迭地拾掇夜校。就连同艾也不时走进来东看西看找问题。她看见油灯不亮,就对秀芝说,搓灯捻不能用红花[5],红花绒短,不吸油。我屋里还有陈花,去拿吧。秀芝知道,向家前几年的陈花强,今年向家的花最赖,人心慌慌地没种好,头喷花二喷花都糟蹋在地里,末了就摘了几包袱霜降过后的红花。秀芝到同艾屋里去找来陈花,果然搓出来的灯捻雪白,点起来就是和红花不同。吊灯点起来,向家人都跟着向文成为这灯、为这屋子兴奋。

有备听说山牧仁要枣,就爬上枣树去摘枣。这时秀芝也把早就准备好的礼物拿来。那也是一个大荆篮,荆篮里有新鲜的黄花菜和用新鲜大麦轧制的麦片。向家种大麦,秀芝听向文成说过“山家”这个习惯,山牧仁和山师娘早餐时要吃麦片。先前秀芝一个人想轧轧不成,后来取灯来了,取灯说她在保定同仁中学看见过美国人轧麦片,她和秀芝两个人商量着用世安堂的药碾子试着轧,终于轧成了。

夜校开学了,闺女居多,也有半大小子,他们坐在后排很是不显眼。这年头,所有村子里都是闺女显着多。闺女越多,半大小子就越不显。最后排坐着几个大人,其中也有群山。

下课之后,学生们在院里的枣树下和山牧仁告别。山牧仁送走学生,走近站在院里的向文成说:“文成,我知道今天你会为我准备一些礼物的。那我就先开口吧:让摩西上树给我摘一些枣吧,要挑上好的。”

上课了,向文成先讲政治,甘子明和取灯在后排坐着听。这天后排还坐着一个人,是西贝时令。尹率真走后,笨花又来了西贝时令。时令也是从东边来,目前他是尹区长的助理员。西贝时令来笨花不用走动儿领,他走不错门,不存在危险。

学生们跟着山牧仁做最后一次祷告。

上课了,向文成先根据尹率真的精神讲办夜校的意义。他知道在座的学生,年龄不一,思想也不一,把办学的政治目的讲得太透彻了,兴许还会有问题。他想,政治目的是个慢慢贯彻的事吧。他面对灯下的一屋子学生,先讲识字的重要性。他说笨花人世世代代从来都重视教育,现在遇上事变,东头的洋学暂时荒废着,可,人不能荒废着,多识一个字就有多识一个字的好处。他说,人为什么要识字,识字是为了长见识。有了见识才能讲文明。就文明而言,世界上的文明事多着呢,就怕你不知道。就说这茅房吧,茅房也有文明。笨花的茅房就是半截墙头围着一个土茅坑儿。可茅坑不光有土的,还有瓷的呢。保定火车站的茅房里就有一排瓷茅坑人拉完屎一走,人走屎也走。再说点怪事吧,说说街。咱笨花的街是黄土街,保定的街是石头子街,汉口的街是洋灰街。可纽约还有一条橡皮街哪,人一到了橡皮街上就不用走了,人不走,街走……

山牧仁说:“刚才甘圣心小姐的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今后即使有人解释有不完全的地方,大家也不要笑,你们坐在这里都是上帝的儿女,听上帝的话,就要平等待人。说到这段金句,那是我特意为大家选出的,因为你们的国家正经受着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作为一个外国传教士,深为你们的苦处而忧虑。但荣耀将属于你们,这是临别前我对你们的祝福。现在我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告诉你们,今天就是我们分别的日子了。我郑重宣布:笨花村主日学校无休止下课。请大家跟我做最后一次祷告吧。”

本来,刚才向文成讲保定火车站上的瓷茅坑儿时,学生们就忍不住乱了起来。现在,当他们听到纽约的橡皮街就更加忍不住了。一些人交头接耳,一些人笑得前仰后合。坐在后面的时令一看课堂秩序大乱,心想都是瓷茅坑儿和橡皮街惹的祸,就从黑影儿里忽地站起来,冲着向文成不客气地说道:“哎哎,跑题了,跑题了,打住,打住!”学生们听见后面有人说话制止向文成,扭头一看是时令,暂时先安生了下来。向文成在时令的喝斥下,也止住了自己的“文明之旅”,脸上的表情很是落寞。一时间课堂上鸦雀无声,取灯看看甘子明,甘子明正张口结舌地呆在座位上。西贝时令见课堂冷了场,才又对向文成说:“接着讲吧。”口气里似带着命令。

小袄子看看有备,低了头,不吭声也不敢看人了。课堂安静下来。

向文成苦笑着,脸上的肌肉抽搐几下,接着讲起来。再讲时他显得语无伦次,最后又把上学识字归结为反封建,争自由。

有备就坐在小袄子旁边,拿眼白着小袄子说:“都是叫你给搅的,你知道个什么。”

学生们一听说争自由,下面秩序又乱了,闺女们就显得格外活泼。她们站起来,从头上摘下卡子就去拨灯,拨亮了还拨,拨亮了还拨,见灯花掉在本子上、纸上,就一惊一乍。向文成又压不住阵了,甘子明就悄悄对西贝时令说:“时令,去镇一镇吧,你是代表区上的。”

向文成在吵闹声中站起来说:“可不能这样闹了,今天的课不同于往常,都坐下,安生听讲吧。”

时令再次从黑影儿里闪出来,他不紧不慢地走到讲台前,和向文成并肩站下。学生们一看时令上了台,都安静下来。他们大都知道时令来自何处,也知道他代表着谁。平时笨花人就怵时令,现在他虽然也穿着和笨花人一样的衣裳,腰里可系着皮带。系皮带的人,这是一种标志,标志着这人已不再是普通老百姓。

山牧仁制止不住眼前的局面,坐在后面的取灯就小声对向文成说:“不能这样闹,大哥,你快说说他们吧。”

时令往前一站,把桌子一拍,把脸一沉说:“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西贝时令。”西贝时令又指着向文成说:“他是谁?你们都会说是向文成,向先生。这才对了一半。现在我们俩站在这儿,不仅代表着自己,还代表着政府。什么政府?抗日政府。向先生刚才只说上学是为了识字,识字是为了讲文明。叫我看,识字也是为了抗日。不遵守夜校的秩序,就是对抗日缺少起码的认识。再说严重点,就是破坏抗日。再闹,我就给你们做个时事报告。现在都安心听讲吧,再闹,我还会把武工队带过来镇镇你们。”

小袄子的话引起人们一阵大笑,有一个闺女在远处喊:“甘圣心小姐,你眼前有什么苦难,说出来也叫俺们听听!”有一个男人便接茬儿说:“准是嫌挣的花少吧。日本人来了,搭窝棚看花的也少了。”人们又是一阵大笑。在笑声中又有人问:“哎,小袄子甘圣心,你今后还有什么好事也递说俺一下。”又有人替小袄子回答说:“等着有人来娶她呗!”课堂里“乱了营”。

笨花人都知道武工队,武工队都扛着枪。

小袄子想了想说:“这就是说,人哪,要是眼前有苦有难也不要紧,往后说不定还会有好事哩。”

时令讲完又回到后边的黑影儿里。向文成只觉得时令的话里虽然也带着给他的助威,对他的抚慰,可心里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从前,向文成在人前说话时,有谁让他“打住”过?又有谁说过他“跑题儿”?可时令说了。当他听见时令黑虎着脸说学生闹就是破坏抗日,就更觉生硬。但是,向文成心里不痛快着,还是按部就班地讲起他选定的《新民主主义论》。学生们被时令教训得也更安静了。向文成先把这本书的来历和意义讲了讲,然后就一字一句地给大家念。当向文成念到“……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时,课堂一下又乱了营,学生们互相打问着什么叫“甚嚣尘上”?时令又急了,他从黑影儿里往起一站说:“什么叫甚嚣尘上?你们这样儿就叫甚嚣尘上。都知道了吧。”学生们听懂了,知道甚嚣尘上就是不安生吧,就不再说话。

山牧仁脸上漾出笑容,他肯定了小袄子的背诵,又问她:“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最好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意思讲出来。”

向文成试验着讲了第一课,他觉得这第一课讲得并不成功,心情千头万绪。下边当是取灯的课。课间,向文成教学生们唱了一首歌,是他把《鱼翁乐》的曲调配上了抗日的歌词。他把歌词逐字写在新刷的黑板上,一屋子人唱得很高兴。

小袄子清清嗓子,张口就背:“我想现在的苦难,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马书第八章。”小袄子背完,不错眼珠地看着山牧仁,希望得到山牧仁的肯定。

大家唱完歌,取灯走上讲台。闺女们看见走上讲台的取灯,自然又是一阵议论纷纷。有人说,取灯虽然也穿着和她们一样的衣裳,可看起来还是不一样。有人说,看取灯的头发铰得多精神,赶明儿她们也要铰成那样。当然也有人议论起取灯的身世。有人小声说,听说她娘并不在保定,是个唱戏的。也有人说,不是唱戏的,是个耍猴的……但不管怎么说,取灯的出现还是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兴奋,闺女们悄悄议论一阵终于安静下来。取灯学着用笨花方言讲课,她从平民千字课里选了一课不深不浅的课文作为开始。她教大家念课文,还在黑板上教大家按正确的笔画写字。

前不久小袄子请山牧仁为她起了一个大名叫甘圣心。小袄子姓甘,甘在笨花村是大姓。

夜深了,学生们嘁嘁喳喳地走出课堂。大西屋里只剩下向文成、甘子明、取灯和时令。

山牧仁一看还是这位时常自告奋勇的闺女,就说:“好,甘圣心小姐,就请背诵吧。”

时令对大家说:“你们注意到这秩序不好的原因没有?”

学生们拥进来,把一张张方桌围住,山牧仁站在一张作为讲台用的桌前。他举出上周的金句,问谁能自告奋勇站起来背诵。经过一阵冷场后,站起来的竟又是小袄子。小袄子把手里的金句往身后一背说:“还是叫我吧。”

大家不说话,都等着时令作总结。

这所主日学教室,实际没有什么布置,只零散摆着几张方桌和条凳,倒像是一个私塾。学生们上课任意坐在桌前,扭着身子听山牧仁讲金句。

时令就接着说:“我注意到小袄子也坐在闺女群里,这是为什么?小袄子这种人一出现,秩序肯定好不了。你们说像这样的人夜校该收不该收?”

取灯给山牧仁提来开水,她把一壶沏好的茶和两只茶碗摆在山牧仁和向文成面前,又把茶碗斟满,主日学的学生拥进来。

甘子明一听没了主意,就对时令说:“你说吧,你代表着组织。”

山牧仁说:“我预祝中国人和我的教徒早一天在自己的土地上获得自由。我将永远为中国祈祷。”

时令说:“你也代表着组织,你就是笨花村最高领导。身份不公开,咱自己的人也知道。”

向文成说:“那里才是中国人的希望所在。可,本地人也不会袖手旁观只等着胜利。现在日本人占领兆州正按兵不动,城外呢……你看。”向文成又指了指眼前的桌椅:“城外尚是桌明几净,可……”他没有说下去。

甘子明说:“这件事看似不大,可关系着领导的意图,还是你定吧。”

山牧仁细心听向文成说话,听完之后说:“我知道你还有位大公子,我也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

时令想了想说:“叫我说,不能收。对课堂秩序不利,对夜校影响也不好——夜校成什么了?”

向文成接过山牧仁的话说:“中国人都曾把希望寄托于正面战场,然而,中国人又一次次地失望。可中国人也决不会因此而消沉下去。你所说的主张抵抗的大有人在。这股力量眼下看似无形,但是终将有一天会成为抵抗运动的中坚力量。”

向文成觉得时令今天说话一次比一次生硬。他想,抗日的政策就这么贯彻?统一战线的方针也是从上边传过来的呀。你说我讲课“跑题”让我“打住”,我忍一忍就过去了。可夜校把门关得死死的有什么好处?他想说说自己的看法。他对着时令说:“上夜校不同于参加组织,叫我说,学生多一个是一个。先前小袄子上主日学就有人议论,主日学都没把小袄子拒之门外,咱们的夜校就更不应该把小袄子拒之门外。这个闺女不笨,净闹出些出其不意的事。你看那天当着日本人就说起日本话来了,说不定今后此人还有用项。抗日既是持久战,门该开大点就得开大点,夜校也是个‘大门’。”

山牧仁说:“我的汉语有时仍然太不够用。对,应该叫坚决。可,我在等待着。以前我曾把希望寄托于中国军队的正面抵抗,谁知……”

向文成的意见和时令相悖。按照组织原则,向文成无疑是顶撞了时令的。谁知时令却没有再坚持个人的意见,他转瞬间就附和起向文成,他说刚才他的意见尚不成熟,如果大家都同意把小袄子留下,就留下吧。

向文成说:“应该说坚强或者坚决。”

西贝时令今天的举止,也让甘子明十分意外,他想,一个刚脱产的干部少不了忽左忽右一阵,慢慢成熟吧。他也愿意向文成能这么想。

山牧仁说:“你把主日学校的桌椅板凳擦得如此干净,就是已经做出了判断,就是我刚才说的:你又走在了形势的前头。我的心情也很沉重,我的沉重并不只是担心主日学还能否存在,我心情沉重,是想到中国的处境和我所在的华北地区的处境将更多困难。日本人在兆州注意的决不是一个由瑞典人开办的小小教堂,因为我和我的教堂不会对他们形成威胁。今后他们注意的是中国人对他们的抵抗,他们预感到,中国人对他们的抵抗将是前所未有的……汉语应该怎么说?”

小袄子留下了,可过后向文成还是为那天的事有几分不快。他想,时令作为一个脱产干部,又是当着乡亲,实在更应该体现出政策水平。但他没有再和甘子明交换意见,也没有再向取灯透露过他的心情。

山牧仁说话时,向文成已显出心事重重。他随意指了一个凳子请山牧仁坐,自己也坐在他的对面说:“要说牧师送我奶羊,这本是件喜出望外的事,可看见奶羊我的心情就格外沉重。为什么?我猜这是你最后一次来主日学上课吧?不知我的判断对不对。”

44

山牧仁说:“来教堂做礼拜的教徒越来越少,教堂也成了他们注意的对象。我出城、进城都要接受检查。”山牧仁说着,伸手拍打着他的布道口袋。他把《圣经》和一摞金句掏出来摆在桌子上又接着说:“今天我牵了这只羊来笨花,出城时,一个日本兵用英文问我,出城布道牵羊干什么?我说送朋友。他问朋友在哪里?我说在笨花村。他这才放我出了城。”

笨花村的套儿坊街是个小街,毗邻村北,狭窄,背静,住户也杂。几个卖梨的,一个卖花椒、大料的,一个卖咸菜的,都住套儿坊。还有开赌局的,卖白面儿的。大花瓣儿家也住套儿坊,大花瓣儿家的后山墙背靠着一家叫金贵的房子。身强力壮的金贵无正事可干,就在家里开摸牌场,专招娘儿们到他家炕上摸牌。金贵媳妇是个缺魂儿的女人,不会审时度势,还净给摸牌的娘儿们烧开水买包子吃。金贵家的举动吸引着大花瓣儿的闺女小袄子。

向文成说:“这并非我的先见之明,凡事都有个规律。从日本人炸张作霖[3],占北大营那时起,其目的世人早已看出了八九分。现在我很关心你的教堂。”

深秋过后地光场净,小袄子觉出生活的寂寞,晚上就站在房上朝金贵家看。她看见金贵屋里明火执仗,而她自己家里是一团漆黑,她就爬上房顶,再顺着一棵椿树出溜到金贵家也去摸牌。小袄子来金贵家摸牌,兜儿里没钱,就到金贵的褥边底下拿。金贵看见假装没看见,自此小袄子就靠上了金贵。遇到金贵媳妇不在家时,小袄子就翻房过来找金贵。俩人尽兴后,金贵就出言不恭地问小袄子:“哎,小袄子,你腿脚倒是麻利,整天从椿树上往下出溜,也不怕磨破了你那裤裆。”小袄子一听金贵编排她,就没深没浅地拿手扭金贵,一边扭一边骂:“扭煞你个不成款的!怕我磨破了裤裆,还不进城给我拉(买)新布去。”金贵就在炕上蹬打着腿说:“别扭了,疼煞我了,赶明儿我去给你拉新布还不行?”小袄子说:“说,拉什么样的?”金贵说:“拉哔叽。”小袄子又扭住金贵说:“谁稀罕你那哔叽,满集上都是。”金贵说:“拉充服呢吧。”小袄子说:“也算什么好物件,充服呢硬邦邦的只能做鞋当鞋面。”金贵说:“那拉什么样的才算个好?”小袄子说:“拉毛布,要葱丝绿的,裕逢厚就有。”金贵说:“得(dei)煞个你,你买那物件做什么?”小袄子说:“做件毛布大褂。”金贵说:“毛布大褂也是你穿的,你知道穿上那物件怎么走道儿?”小袄子说:“还用你递说,穿上大褂抿着腿走。你看日本娘儿们都抿着腿走。”金贵说:“就你这样儿,还能抿得住腿?”小袄子知道金贵这是话里带话奚落她,就冲着金贵又一阵捶打。金贵捂住脑袋说:“别打了,打煞我谁去给你买毛布。”小袄子这才停住手。

山牧仁说:“你说,日本人让这一带搞棉产改进,就像让东北人种植鸦片一样。而日本人在中国决不是只让中国人种种鸦片、种种棉花。这叫经济渗透,经济渗透后面才是武力。以武力占领了华北,还这么快就开进了兆州。才几个月啊,一个朴实的、与世无争的县份竟也遭到战争劫难。”

金贵真从城里给小袄子拉了毛布,用块手绢包住,看个空儿给了小袄子。小袄子接过毛布,在手里先掂掂分量,想,还真是块毛布。毛布比一般洋布分量要重。

向文成说:“牧师把话题绕得这么远又是为哪般?”

日本人占领兆州后,很少有人敢进城。金贵敢进城去给小袄子买衣料,他是顺便。现在金贵不常在村里露面,家里的牌场没人张罗也散了。金贵有比摸牌更重要的事,目前他在便衣队当班长。便衣队不穿军装,警备队才穿军装。便衣队比警备队的装备强,骑自行车、挎手枪,比警备队行动快,任务也不一样。金贵常把自行车骑回村,腰里掖着盒子炮,枪把儿上的红绸子在外边飘闪着。金贵家里不开摸牌场了,可比从前的生活还好。金贵的媳妇就在街里缺魂儿似的说:“看这日子强不强,吃什么有什么,花钱有钱。”

山牧仁说:“有,定而无疑的有。你又走在了形势的前头。我时常想起先前你说过的那个棉产改进会。”

金贵入了便衣队,不常回笨花,小袄子缺了抓挠儿才报名上了夜校。上课时她不愿意听取灯讲“国旗”,不愿意听甘子明讲“鸡兔同笼”,她最愿意听向文成讲反封建,愿意听妇女解放,愿意听“自由”这俩字。向文成举例说,妇女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围着锅台转,看见男人就脸红,讲究三从四德,讲究男女授受不亲……都是封建。妇女受着封建意识统治,就没法儿来上夜校。小袄子听着只觉得心里一阵阵兴奋,她也不专心听讲了,她半坐半站地东张西看,心里说,你们都快听听吧,这和我心里想的一样,我从来都是反封建的。

向文成故意说:“莫非我为牧师擦擦桌椅板凳,这也有故事?”

小袄子靠着金贵,同时也受着抗日的吸引。有一个时期,八路干部晚上活动,不论男女都披件紫花大袄,胳膊交叉在胸前走路。小袄子晚上出门也披一件紫花大袄。大袄长,大襟拖着地。孩子们看见小袄子走过来,就起哄地喊:“噢——八路过来喽,八路过来喽!”小袄子也不在乎。这天金贵回家,小袄子就披着紫花大袄去找金贵。金贵在灯下盯着小袄子说:“快扒了你那紫花皮,穷酸相儿。你快去投奔八路吧,八路就喜欢你这身打扮。”小袄子自知在金贵眼前穿这身衣裳有误,就连忙把紫花大袄脱下来,扔在迎门椅子上,才敢上炕找金贵。

山牧仁说:“是啊,这正是我所想的,也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你的行动一向是走在形势发展的前头。”

金贵在炕上靠着一摞被子懒散着问小袄子:“小袄子,我问你,你可成了笨花村的能人,你当着日本人瞎白话还不算,听说你还上了夜校?”小袄子说:“你成年价没个踪影儿,我又没个抓挠儿。夜校人多,也是个热闹。”金贵说:“怎么个热闹法儿,也给我说说。”小袄子说:“甘子明教俺们加减乘除,向取灯教俺们识字长知识,向文成就教俺们反封建、争自由。”金贵说:“识字、算术我倒不稀罕,这封建怎么反?”小袄子说:“反封建就要争自由,争自由就要先上学识字。”金贵说:“你还缺自由?全笨花谁缺自由你也不缺。整天飞檐走壁似的,再自由你就成精了。”小袄子说:“你整天没句好话,自由可不是你说的这样。”金贵问:“自由什么样儿?”小袄子说:“自由还连着救国呢。有了自由,上了夜校,也是为了救国。”金贵说:“你救的哪门子国?”小袄子说:“救的是咱中国。”金贵一听小袄子这番话,警觉地从炕上坐起来说:“你知道你说的是什么话吗?”小袄子不在意地说:“这是一本书上说的。”金贵问:“什么书?”小袄子说:“叫《新民主主义论》。”金贵说:“什么?什么?你再给我说说这本书的事。”小袄子说:“是向文成给讲的,这本书上说的反正和你们干的不一样。你也不能就说书上讲的没有一点道理,日本人怎么也是占在咱中国地盘上。中国人也不能净由着日本人的性子,由着他们在中国行事。”金贵听到这里,倒不再追问小袄子了。其实他早就知道向文成和甘子明办夜校,远不是只教人识几个字的问题。本来他还可以再就此多问小袄子几句,可一想到眼下他并没有这个任务,接着又想到“兔子不吃窝边草”——夜校和便衣队有什么关系?他就不再追问了。他岔开话题说起了别的。

向文成说:“我知道牧师在想什么。你是想,今天的桌椅为什么这么干净?”

小袄子和金贵说话,看见有块红绸子从金贵腰里嘟噜出来,上手就拽,拽了两下拽不动,就顺藤摸瓜似的往上摸,一摸摸住了金贵的盒子枪把儿。金贵打了一下她的手说:“哎哎,怎么什么物件都上手拽,这也是你拽的?”小袄子说:“也是个稀罕,村里人都说你腰里掖着盒子炮,我还没见过。”金贵说:“村里人都说我有盒子炮?”小袄子说:“反正有人见过。”金贵说:“我掖枪他们怎么知道?”小袄子说:“人哪,都猴儿精一样。再说你那块红绸子整天在屁股后头‘扑甩’,还能瞒过这一村子人的眼?”金贵说:“看见就看见吧,早晚也瞒不住。再说日本人占这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今天你还在笨花上夜校,谁知道明天你还能不能上。”小袄子一听金贵说夜校也可能受害,赶忙说:“我先递说你,恁可别妨碍着夜校,我看夜校挺好。”金贵说:“这也不是我能管得了的事。”小袄子说:“该管了恁可得管管,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山牧仁走进大西屋,看见向文成把桌椅擦得洁净明亮,若有所思地看着桌椅直出神。

刚才金贵就想起了兔子不吃窝边草这句话,现在小袄子又脱口而出。金贵寻思道,这句话我想想可以,你说就是骂我。金贵想着,猛然直起身子朝小袄子喝斥道:“混账!你娘个×!什么话都敢向外沁。你他妈裤裆把不住门,嘴也把不住门哟。要不是念你跟我好过,我立时崩了你!”说着就去腰里摸枪。

山牧仁叫向文成到屋里说话,有备牵羊到一块空地上吃草,取灯便去为山牧仁烧水。

小袄子一看金贵恼了,知道是她把金贵比兔子惹了金贵,就害怕起来。她骨碌一声从炕上跳下来,闯了大祸似的哆嗦着就去够她的紫花大袄,要走。

山牧仁说:“并非想得周到,也是形势所迫。走,你我到屋里说话吧。”

金贵一看真的吓坏了小袄子,就缓和了口气说:“也别逞可怜样儿了,以后你那嘴把点门就是了,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话。”

向文成欣喜地说:“没想到牧师想得这么周到。”

小袄子不再哆嗦,还是准备穿衣服离去。

有备见山牧仁单把奶羊交给了自己,两只手在裤腿上擦擦,郑重其事地接过来。

金贵问:“你上哪儿去?还去上你那夜校?”

山牧仁说:“我今天出城牧羊,不为别的,只为了给这只羊找个新主人。从今天起,笨花向家便是这只羊的主人。我知道向家人喜爱奶羊,今后的牧羊人大约就是这位二公子了——噢,就是这位摩西。”山牧仁经常管有备叫摩西,他清楚地记得那次梅阁受洗时,有备助兴演摩西出埃及的事:脸上沾着花瓣,手里拿着秫秸棍子。山牧仁边说边把羊从后衣架上解下来,交给有备说:“摩西先生,这只羊一定喜欢你。”

小袄子说:“夜校还点名哩,我叫甘圣心。”

向文成注意到了山牧仁身后的奶羊,说:“牧师今天真是个牧羊人了。”

金贵一看小袄子真要走,又缓和了几分口气说:“好个别致的名儿。我说甘圣心,我整天也不回个家,就这么扔下我走?”

山牧仁说:“有,但不像中国的方言这么复杂。”

小袄子还是把紫花大袄披在肩上,单拿眼角扫着金贵问:“你媳妇呢?”

取灯问山牧仁:“瑞典有没有方言?”

金贵说:“回她村给她娘上坟去了,后天寒食。从城里过,才叫我回家看门。这一走就是两三天哩。”

山牧仁说:“‘怨不得’发音并不难,还有许多兆州方言我就是发不出音来。掌握一门语言谈何容易!”

小袄子说:“取灯点名要是点到我呢?”

取灯就说:“没想到山牧师连‘怨不得’这句话都会说。‘怨不得’可是这一带地地道道的方言。”

金贵说:“她点她的,什么正经学校,我在村里上洋学那工夫还说不去就不去哩。你卖给夜校了?再者说,你们那夜校指不定还能办几天。刚才我不是递说你了。”

山牧仁说:“怨不得。”

小袄子一听金贵又提到夜校,连忙说:“你给日本人说一声吧,可别祸害着夜校。”

进院的人是山牧仁,山牧仁推着他那辆老凤头自行车,人也风尘仆仆,车也风尘仆仆。但他服饰整齐,一套浅灰色的西服敞开着,胸前飘着领带。山牧仁到笨花布道一向穿戴整齐。与往常不同的是,在他自行车的后衣架上拴着一只奶羊。山牧仁进了院,把自行车打起车梯,从车把上摘下一个布道用的布兜子。他看见有备和取灯正在打枣,便站在枣树下和取灯说枣。他说,他发现今年向家枣树上的枣要比去年少,不知为什么。向文成听见山牧仁进了院,连忙从大西屋里出来说:“枣树本来就有大年小年,今年正逢小年,又赶上事变,枣树也摆了邪。”

金贵说:“你以为谁都能跟日本人说上话?就你!好家伙,站在茂盛店里和仓本对答。除了小袄子谁敢呀!”

“童养媳”似的有备和向文成之间就有了隔阂。他并不会使用隔阂这两个字,就知道离向文成远点,只在万不得已时,他才和向文成“接触”,比如现在,向文成开宗明义地叫他背上礼拜的金句。大人似的有备在取灯的说服下,不得已还是背诵起金句。他故意面朝大西屋的窗户,也不结巴了,他高声朗读道:“我想现在的苦难,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马书第八章。”有备背完金句,如释重负一般,他想,这段金句说的不就是我吗?这苦难不就是我爹给我的吗?那么今后我也该自有荣耀吧。他见向文成不再说话,便举起一根竹竿要给取灯梆枣。这时有人进了院。

小袄子说:“我看日本人也不难说话,仓本还和瞎话说椅子哪。”

有备还是不背金句,他时常显出不服向文成的管教,他嫌向文成为他立的规矩太多。向文成确实为小儿子有备立了不少规矩:他教有备殷勤,教有备讲文明,他说人生这两条为最。为了这殷勤,他要有备按照国文课上的内容去规范个人,那课文提示有备:“当当当,时辰钟敲七响,我便起床。先刷牙后洗脸,运动过后再吃饭。”还有一篇课文是:“太阳出,我起身,开了门太阳照进来……”还有《朱子治家格言》的提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还有……总之一句话,向文成酷爱早起,他也要有备早起。他说,如果说人生殷勤、文明为最,学殷勤早起就为最。为了学习文明,向文成给有备规定得就更加细致入微:他不许有备穿衣服敞怀,不许他挽裤腿,更不许他光膀子。他还不许有备说粗话,不许他吃集上的驴肉、合子、瓜果生冷,不许他到剃头挑子上剃头,剃头要到县城理发馆。最让有备常常陷入难堪的是,他必须要时常不忘克服他生理上的两大缺陷——说话的结巴和走路的里八字。为使有备克服结巴,向文成一遍遍地教他念绕口令,什么“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什么“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有七层……”那时有备常常是一边眼里含着泪花无数遍地念着绕口令,一边悲愤地在心里想:为什么我爹会说这么多绕口令啊,他还不如少会点呢,他还不如是大粪牛呢。而当有备克服“里八字”的时候就更“苦”,向文成教有备使劲往外撇着脚走路,在向家的甬路上,他亲自示范,他在前,有备在后。向文成向外夸张着步子狠撇着脚走在前,要有备在后边一丝不苟地模仿。有备在向文成身后一边也狠撇着脚走,一边在心里用最受气的形象形容着自己,心想童养媳也不过如此吧——有备知道在乡村,最受气的莫过于童养媳了。然而向文成还在前头吆喝:“再走一百趟!”

金贵说:“说到瞎话支应日本人的事,支应一回行,支应两回行,保险支应不了第三回。日本人做事要一步一步走。”

有备嫌爹和姑姑不告诉他裸体画的事,很是不高兴。这会儿向文成又让他背金句,他就更不情愿。他不给向文成背,收起他的金句赌着气就走。有备上身穿一件白细布汗褂,下身穿一条紫花单裤。这种打扮像个笨花大人,其实有备的个子刚齐到取灯的肩膀,现在他十岁。大人似的有备把一摞金句揣进口袋,背着手只看树上的大枣。他看见几个大串杆已经红了“眼圈儿”,便想起大人的一句话:七月十五红眼圈儿,八月十五挨枣杆儿。有备顶着七月的太阳看枣树,鼻尖上冒着汗。取灯看出了有备的心思,便也收拾起金句小声对他说:“有备,别闹气了,还是给你爹背上礼拜的金句吧。裸体画的事,终有一天我保证告诉你。”

小袄子说:“对,那边一步一步走,这边一步一步反抗,这就叫持久战。夜校也要持久。”

向文成在屋里大声说:“你背背我听听。”

金贵说:“嗬,你人不大中毒还不浅,也给我讲起持久来了。咱俩先持久持久吧,还不上来。”

取灯就替有备回答向文成说:“他早就背过了。”

原来小袄子和金贵说话时,金贵早已在炕上斜马着身子铺好了被窝,把带绸子的盒子炮压在枕头底下。小袄子听见金贵非要叫她上炕不可,又在当地迟疑一阵,还是脱掉了大袄,把大袄扔在椅子上,也不脱鞋就往炕上迈。她站在炕上,揪着自己的裤腰带叫金贵先吹灯。金贵故意不吹,小袄子说他不吹灯她就不脱衣裳。金贵闭上眼装睡,小袄子就斜爬在金贵的被窝上够着灯墙去吹灯。小袄子吹灭灯,摸着黑把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脱干净,把衣服扔到炕角。扔完衣服,她坐在枕头上还是不愿意往下出溜。不知为什么,她今天上金贵的炕,心里有些不像往常那样顺当。小袄子在枕头上坐着不动,金贵也不去就她,只拿嘴拱着被头故意说:“这是怎么了,你?不顺当就走吧,还是去上你那夜校吧,以后也别再顺着椿树往下出溜了,天下的女人也不光是一个小袄子,我也省了买毛布的钱。”金贵一吓唬小袄子,小袄子又害怕起来,心想,还是别断了这个念想儿为好,一日夫妻还百日恩呢。她一想到这句话就往被窝里出溜,出溜着就去就金贵。哪知小袄子越往下出溜,金贵越不就她,只说:“看贱的你吧,给我摆邪,也不知有个什么好处。”小袄子自觉无趣,也很讪,就找别的话题。她往下挪了挪身子,用嘴拱住金贵的被头,正闻到一股新洋布味儿,就说:“这被窝倒不赖,新里儿新面儿,没见你盖过。新做的?”金贵说:“可不,新做的。要不是和你,谁舍得盖。也不知给我摆哪门子邪。”金贵的话又把小袄子说得心里直忽闪,她就去搬金贵的肩膀,金贵到底把身子转了过来。

向文成在屋里截断取灯的话对有备说:“裸体画离你尚远,先说离你近的吧。先背你那些金句吧。”

金贵转过身子,小袄子就仰面朝天地等金贵。金贵还是不动,小袄子说:“还不上来,我不摆邪了。”金贵说:“不摆邪了,也得罚你。”小袄子说:“怎么罚?”金贵说:“罚你个底儿朝天。”小袄子说:“我不,我嫌难看。”金贵说:“嫌难看还去上夜校吧,坐在那儿念字文明。”小袄子自知拧不过金贵,就照着底儿朝天的样儿摆了个姿势。金贵看小袄子已经变得顺当,就朝着小袄子的肥臀狠狠打了一巴掌说:“快张致煞你了……”

取灯说:“现在不告诉你,反正是画里边的一种……”

今晚,小袄子和金贵相好,心里老觉着委屈。她觉得今天最叫她高兴的并不是金贵,而是这床新被窝。她从来还没有体味过盖新里儿新面儿的被窝是什么滋味。她的光身子在新被窝里不住滚打、磨蹭,她又用手抓挠着、摩挲着被里儿被面儿,心想,看这,里儿和面儿都是洋布,连絮花都是好洋花,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软乎。舍得拿洋花絮被窝,日子就是不一般。怨不得烧得他媳妇站在当街喊“吃什么有什么,花钱儿有钱儿”。小袄子体味着金贵的新被窝乱想一阵,便听见街上有闺女们的笑声。她想,这是夜校放学了,她们正往家走呢。她大睁着眼看窗户,窗户纸被月亮照得很亮。已经是后半夜了。她扭头看金贵,金贵正把脊梁冲着她睡。小袄子一时忘记盖在身上的新被窝,心里还是觉得空得慌。她想走。

有备不知道那件事,只觉得他们说的裸体画新鲜,就问取灯:“取灯姑,什么叫裸……裸体画?”

小袄子坐起来找衣服,又看见月光把金贵的新被面儿照得很清楚,是一条藕荷色的花洋布被面儿。她左看右看看不见自己的衣裳,便从被窝里爬出来,光着身子东找西找,末了在脚底下找到了它们。它们被压在被褥下边,一小堆衣裳被压得皱皱巴巴。小袄子后悔自己没有将衣服打捋好放到远处。

向文成说:“这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事。”

小袄子在炕上“鼓鞧”着穿衣裳,金贵醒了就在被窝里嘟囔着问:“你过去呀?”小袄子“嗯”了一声,嗯声里透着几分沉闷。金贵听不出,说:“过就过去吧,鸡也快叫头遍了。”

取灯说:“人家是学校,和警务有什么关系。”

小袄子坐在炕沿上拿脚找鞋,鞋底摩擦着地面,滋啦、滋啦响。

向文成说:“不行,他不敢不去。再说,他是浙江全省警务处长,哪儿有事都得管。”

金贵听着滋啦声说:“我递说你一件事,往后我回笨花会更少。”

取灯冲屋里说:“我看咱爹也太认真,孙传芳让他去,他也满可以不去。”

小袄子说:“怎么啦?”

向文成在屋里说:“杭州有个国立艺专,咱爹还到学校干涉过人家画裸体画的事,孙传芳叫他去的。你说孙传芳管得也宽,几个武官哪知道文人的事,一时成了一个事件。上海闹,杭州也闹,刘海粟[2]表示抗议,举国上下闹得沸沸扬扬,杭州的报纸还指名道姓点了咱爹的名。”

金贵说:“叫我去代安哩。”

有备又让取灯讲了几张,对取灯说:“你说这都是人画出来的,怎么我照着画片画,画不成这样?”取灯说:“这可不容易,要不怎么他们叫画家呢。有一种学校就是专门教人画画的,学成了就是画家。你要是真想当画家,将来就送你去上这种学校。”有备问:“保定有没有这种学校,我去保定上吧,跟着你去保定。”取灯说:“保定没有,听说北京有,南方也有。听你爷爷说,他在杭州的时候,见过这种学校。”

小袄子警觉地问:“叫你上炮楼?”

有备找了一会儿犹大,没找准,就又拿出一张让取灯讲。取灯说:“这张叫《西斯廷圣母》,画家叫拉斐尔。画的是圣母马利亚和圣子耶稣。为什么叫西斯廷圣母?就因为他把这张画画在了西斯廷教堂的墙上。西斯廷是个地方。”

金贵说:“还是你聪明。”

有备放下《最后的晚餐》,又翻出一张,这一张上画着许多人,有天堂还有地狱,耶稣就站在空中。有备问取灯这张是什么?取灯说:“这张叫《最后审判》,画家的名字很难念,叫米开朗基罗。这说的是耶稣遇难后又复活了,正对天下的恶人和善人进行着分辨和审判。你看善人都升入了天堂,恶人都下了地狱,地狱就是右下角这一部分。”有备说:“犹大准也在这个角上吧?”取灯说:“我没找过,你找找,也许能找到。”

小袄子问:“不去行不行?四五十里地哩。”

向文成在大西屋一边和取灯说话,一边拿块搌布擦桌子。今天是礼拜天,山牧仁要来。有备和取灯坐在院里的枣树下,看各自攒下的金句。他们一张张翻看着金句上的图画,不再说小袄子的事。有备问取灯,画片上的人是画出来的还是照的相。取灯告诉有备说,画片上的人是画出来的,不是照出来的。有备觉得有人能把一张画片画成这样,实在奇特。他问取灯什么人才能画成这样?取灯说,画这画的人可不一般,他们叫画家。有备就问,画家什么也不干,就画画吗?取灯说,画家就是专画画的人。她挑出一张说:“这张画叫《最后的晚餐》,画这张画的人叫达·芬奇。他画的是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分别时的情形。有叛徒出卖了他,叛徒就在这十二个门徒当中。耶稣摊开手说,你们当中有人出卖了我。十二个门徒非常惊讶,互相打问着这坏人是谁?原来这个坏人叫犹大。”取灯让有备猜哪个人是犹大,有备就在十二个门徒中找,他找到了犹大。他指着一个人对取灯说:“就是他。”取灯说:“你猜对了。你看他手里攥着的是个钱袋,他收了人家的钱,出卖了耶稣。”

金贵说:“家有家规,军有军令,你光觉着新被窝好,那也是拿命挣的。”

事变后的一天,有备又和取灯说赶小袄子走的事,向文成在屋里听见了,搭话说:“你叫她坐在这儿背片儿,总比她满世界少知无识地疯跑强。”取灯就冲屋里说:“大哥,你发现没有,这小袄子的记忆力还真不错,每一次的金句,她十有八九能背过。”向文成说:“笨花之大,先前笨花人谁也没有注意到小袄子的聪明之处。”有备听向文成夸小袄子,心里就说:也值当得夸她。有备年岁不大,可专爱挑向文成说话不当之处。

小袄子坐在炕沿上穿好鞋,系好扣,又迟疑着不走了。她坐在炕沿上想,向文成给俺讲自由,世间哪有什么自由,再自由的人也是有人管着你哩。就说眼前这个人吧,看起来骑着自行车,挎着盒子炮,吆三喝四的有多么自由,可叫你去代安,你敢说不去?这边的人哩,讲着自由,白天却不敢出门走道儿。谁自由?还是我自由。想到此,小袄子便想起向文成刚教给她们的一首歌。她小声哼着去开门:

单听取灯和有备说话,好像没有“事变”过。其实这已经是事变之后。向文成说过:“事变了,事变咱也得过日子。这是在咱笨花,笨花还是咱们的。日本人横竖把笨花村搬不走,站得住的还是咱笨花人。”

你说什么花儿好,

事变前,瑞典牧师山牧仁把基督教传到了笨花,又在笨花开办了一所主日学校,这所主日学校就设在向家被称做大西屋的客厅里。每星期的最后一天,山牧仁骑自行车准时来笨花上课。这主日学校的学生年龄参差,有大人也有孩子,有男人也有女人。学校的教学方式也特殊,没有课本,教材是一张张巴掌大的画片,画片正面是印着精美图画的圣经故事,背面是选自《圣经》的一两句文字。这种句子标明为金句,比如“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比如“你们或以为树好,果子也好,树坏,果子也坏。因为看果子就可以知道树”。上课时,山牧仁先让学生背诵上一课的金句,谁能背过,就再发给一张新的。笨花人把这种教学形式叫做“背片(儿)”。背片儿吸引了不少笨花的男女老少,向家的有备背片儿,取灯作为猎奇也背片儿,后来主日学还吸引了小袄子。小袄子来主日学,激起了有备的不满,他对取灯说:“取灯姑,我想赶小袄子走。”取灯就说:“可不要。主日学设在咱家,咱家不能往外撵人。”有备还是不高兴,说:“让谁来也……也不让她来。”

我说自由花儿好。

自此,笨花人把日本人进兆州之前发生的事统称为“事变前”,把之后的事统称为“事变后”。

英雄们拿热血养育了它,

守卫保定的刘峙将军没有守住保定。保定失守后,日本军队再次向南推进。正面抵抗的商震将军虽然也做了顽强抵抗,也没能守住正定和石家庄。石家庄失守,兆州便也陷落。笨花人开始外逃。从前他们只见过东北人在关内流浪时的狼狈,有一首叫《松花江上》的歌,取灯会唱,向文成也会唱。现在他们终也成了唱着歌的“松花江”人。他们实在不愿把自己形容成仓惶出逃,然而这出逃又实在是仓惶。所不同的是,笨花人没有长途跋涉的背井离乡,他们大多找个不近不远的僻静地方去暂作躲避,观望局势的发展。向文成一家也跟着逃难的人群出笨花,向南奔波两天,来到距笨花百里开外的内丘县一个深山沟。在这个山上有柿子树,山前有小溪的山洞里,他们挨着洞里的蚊子咬,吃着山上的“树熟儿”柿子,度过了一个月又二十天。待到瞎话有一天给他们报来消息说,日本人正在兆州按兵不动,看似和当地百姓相安无事时,向文成一家才日夜兼程,又回到笨花。向家人离家时,把家扔给了瞎话,瞎话忠厚地看守着向家。在内丘的那个深山沟里,瞎话找到向文成一家时说:“你们要是不把我的话当瞎话听,就快跟我回家吧,村里回来的人不少了。”向文成说:“这时候,没人把你的话当瞎话听。走吧。”说着便和家人走上回笨花的路。

自由的花儿开放了,

40

自由的花儿

小袄子揣上几包仁丹,也不提佟继臣欠她花钱的事,也没有再跟佟继臣要花,心满意足地钻出窝棚和佟继臣告别。天已拂晓,她背对着东方的鱼肚白,面朝着佟继臣和他的窝棚深深鞠一躬说:“撒哟呜那拉!”

开放了……

小袄子倒也没有立逼着佟继臣再教她说那俩字,她愿意听佟继臣对她说“以后吧”,她盼的就是这个以后,以后看你说不说。她想。

朦朦胧胧的金贵听见小袄子哼歌,就说:“哎哎,止住吧你,还嫌目标小哟。”

佟继臣无言以对了,只说:“等以后吧,以后再告诉你。”

小袄子止住歌,心想,好险,这是在别人家屋里。她止住歌去开门,金贵忽然又叫住她说:“小袄子你回来,我再嘱咐你一句话。”小袄子转回身,走到炕前站定。金贵说:“我正儿八经地递说你,别去上夜校了,这不是一句玩笑话。”小袄子说:“怎么了,有情况?”金贵说:“你就别问了,叫你别去你就别去了,日本人为什么又挖沟又修炮楼,又调我去代安?你就好好想想吧,这是一回事。”

小袄子说:“嫌不文明是不是?不文明你还干。”

小袄子听完金贵的话,知道这几句话非同一般。她又在炕前站了一会儿,蹑手蹑脚地开了门。后半夜的月亮更亮,她就着月光拽拽自己那被揉褶的衣裳,就去爬树。树一摇晃,惊起了一只什么鸟。她想,这是一只鹁鸽,我娘大花瓣儿一听鸟飞,准就醒了。

小袄子对住佟继臣的耳朵,终于说出了那俩字。这把佟继臣吓了一跳,他没想到小袄子真能把那俩字说出口。他想,这男女之事有许多说法,文明人有文明人的说法,粗人有粗人的说法,医学上还有医学上的说法。小袄子说的属于粗俗说法。不过,还真有对应这粗俗说法的日本字。但佟继臣不准备告诉小袄子,他对小袄子说:“小袄子,你怎么张口就能说出那俩字?我可不能告诉你,怕你到处喊去。”

45

小袄子强调着“俩字”,佟继臣还是假装糊涂。

冀中行政公署布告

小袄子说:“你说干什么来着?俩字。”

为布告事,自“七七事变”我冀中区沦为日寇的占领区后,日寇即对我区实行讨伐与怀柔软硬兼施的政策。此举已遭我抗日军民奋力抵抗。今,日寇又抛出“强化治安”运动,并一再加以强化,企图把军事进攻变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把烧、杀、抢政策变为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日寇还通过筑堡、挖沟来限制我军民的活动,分割抗日军政与民众的联系。凡此政策,日寇正在加紧施行之。仰我冀中区抗日群众提高警惕,认清日寇之种种阴谋,坚定抗日信念,为夺取抗日之胜利而奋斗不息。

佟继臣假装糊涂地说:“咱俩在被窝里干什么来着?”

切切!

小袄子说:“刚才咱俩在被窝里的那俩字。”

此布

佟继臣说:“看你这么神神秘秘的,什么字?”

冀中行政公署主任 吕正操

佟继臣又教了小袄子几句,并答应收她做学生。小袄子来精神了,对佟继臣说:“哎,我再问你俩字吧,就俩字,变成日本话该怎么说。”她的表情神神秘秘。

冀中军区司令员 孙毅

佟继臣一听小袄子要学日本话,觉得又是一个新鲜。他玩笑似的说:“行,教你几句。别人喊你你要答应就说‘哈依’;别人说一件事你要觉得对,表示赞成就说‘扫以代斯乃’;和别人说再见就说‘撒哟那拉’。”佟继臣说一句,小袄子就学一句,正确无误。佟继臣想,有语言天才这么一说,莫非坐在我眼前的就是个语言天才?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六月十五日

小袄子就说:“你教我日本话吧,我思摸着我行,继臣君。”

这几天,小袄子总想找取灯说话。向家离村口近,小袄子就不断到村口“碰”取灯。

小袄子吐了仁丹,在灯下坐着不走,翻看佟继臣的日文报纸。佟继臣问她:“你认识呀,那是日文。”

这天,取灯正帮群山往家里收萝卜,小袄子到底截住了取灯。她从村口一棵老柳树后头闪出来说:“取灯姑,你这是到哪儿去。”取灯说:“我去收萝卜。”小袄子管取灯叫姑,立刻就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小辈儿的位置。小辈儿尽可以去对大辈儿尊敬,小辈儿尽可以显出谦卑。小辈儿也常会受到大辈儿的礼遇。其实小袄子姓甘,取灯姓向,排不上辈分。

糖担儿走了,佟继臣和小袄子才钻出被窝穿衣裳。小袄子穿好衣裳,迫不及待地撕开一包仁丹砍到嘴里,咝哈一阵又吐出来,说辣。佟继臣说那是药,必要时也只能吃几粒。

取灯看见小袄子从柳树后头闪出来,知道这是有意截她,并非是巧遇。这段时间,小袄子给她的印象一时很难说清,取灯只感到她性格奇特,尤其听说她会讲几句日语,就更觉离奇。现在小袄子又把她截住,莫非小袄子找她有事?小袄子找她能有什么事呢?取灯站下来,打量着穿戴整齐的小袄子。这时小袄子又叫了声取灯姑才说:“你也到地里去呀?”取灯说:“咱们都是笨花人,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你呢?”她是问小袄子在干什么。小袄子直言不讳地说:“等你哩,专等你哩。”取灯说:“专为等我呀,咱们在夜校不是天天见面吗?”小袄子说:“天天见是天天见,就是够不着给你说话。”取灯说:“看你说的,都住西头,离得又这么近,还有个够不着的。”小袄子说:“那也得对个时候,你白天黑夜都忙不拾闲的。忙家里的事,又为俺们忙夜校里的事,还结记着地里的萝卜。”

佟继臣只在糖担儿的篮子里拿了几包仁丹,又拿了烧饼和花生,然后他让糖担儿到窝棚后头去抓花。

取灯觉得小袄子没用的话太多,半天说不到正事,就要闪过小袄子往地里走。小袄子看出取灯的意思,又截住她说:“我知道你嫌我话稠,其实我说的都对付。是这么回事,我想问你几个字,你给讲讲。”取灯说:“什么字?”小袄子往村口一面灰墙上指指说:“就是这几个字。”取灯一看,这墙上有刚写上的八个大字,那是新民会的人用刷子蘸着大灰写的。八个字是:强化治安,肃正思想。近一个时期,日本人为了侵华政策的需要,把这八个字写得到处都是。谁都了解这八个字的含义,小袄子也明白,看来她问字并不是目的,必是另有缘故。取灯看看墙上的字,对小袄子说:“小袄子,我猜你拦住我不光是为了问字,这几个字也没什么好讲的。你是不是还有别的事找我?”小袄子见取灯猜出了她的意思,就把找取灯的真正目的说了出来。原来她找取灯问字是假,想递说取灯几句话是真。

佟继臣说:“别瞎闹了你,那汽水有保质期,喝了过期的要中毒。”

小袄子上着夜校,真也关心着夜校的前途。那天夜里金贵一再嘱咐她不要去上夜校了,就更引起她对夜校的惦记。她知道金贵的话不是随便说说,必是话里有话。可她又不能把金贵的意思源源本本地告诉取灯,就想了这么个主意,目的是提醒取灯不要对这八个字掉以轻心。

小袄子一蹿从被窝里蹿起来说:“拿他的,拿仁丹,拿汽水,尝个新鲜,留着明年伏天吃。”

小袄子找取灯问字,真引起了取灯的注意。但她没有和小袄子讨论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只说群山正在地里等她,她要赶紧到地里去。小袄子心里也明白这八个字已经引起取灯的注意,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佟继臣说:“算了吧你,那比鸭梨还凉,都是解暑的东西。怎么进货也不看季节。”

取灯告别小袄子,一路走着一路想着,觉得小袄子提醒她注意墙上的字一定事出有因。她帮群山拔完萝卜,回到家里就把在村口遇见小袄子的事告诉了向文成。向文成一听就明白了。他知道小袄子连着金贵,便对取灯说:“小袄子这是从金贵那儿听到了什么风声。”取灯说:“怨不得,这就对了。”

糖担儿说:“咱不吃鸡巴梨,太凉;咱不吃鸡巴烧饼,太干;鸡巴花生、瓜子儿嗑着太费事。我这儿倒是上了新货,仁丹、汽水,都是新到的日本货。”

果然,小袄子的话应了验。形势急转直下,日本人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的“三光政策”运动开始了,每天都有恶劣的消息传来。惨案一个接着一个,抗日游击队被袭,粮食和棉花被抢,抗日干部被捕……不久前日本人挖下的封锁沟,更是隔断了抗日军民的活动。沟沿儿上据点林立,日本人和警备队死守着封锁沟,连老百姓过沟都要受盘查。形势果然波及了笨花的夜校。

佟继臣说:“老不正经!说说你篮子里都有什么新鲜货吧。”

学生不敢再来上课,向文成去找甘子明研究对策,甘子明也碍于形势的需要,暂时做了转移。夜校关闭了。夜校上最后一课时,向文成面对着有限的学生说:“为了平妥,夜校暂时不上也罢,办夜校也是个权宜之计。我想得远,抗战终有一天要胜利,胜利了,咱村不是办夜校的问题,咱还要办正规学校。国计民生,国计民生终归离不开教育。大家先回家吧,回家去帮助家里坚壁好粮食和花。粮食和花不留给日本人,这也是夜校的学生宣传群众的责任。”

糖担儿讨好似的说:“哪儿都强,不强还够得上挨洋学生的操?洋学生什么娘儿们没见过。哎,那洋人和中国人那块儿一样不一样?”

夜校关闭了,向文成觉出前所未有的沉闷。他在世安堂读闲书又读不下去,就和取灯说话。他们说起了小袄子和金贵。取灯问向文成,抗战前金贵是个什么人?向文成叹了一声说:“唉,一个落道梆子。”取灯又问向文成什么叫落道梆子?向文成解释说,就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取灯说:“我看小袄子受金贵的影响,飘浮不定,就怪她和金贵家住得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向文成说:“也不完全是。小袄子也自有她自己的欠缺。”取灯说:“形势再有变化,真不知小袄子变成什么样。”向文成说:“这就难说了。形势有变,人也会有变。”

佟继臣说:“哪儿强?”

这天夜里时令来了,头上包着脏乎乎的羊肚手巾,身上沾着烂花叶和草籽,看上去有几分慌张和几分狼狈。他不敲向家的大门,隔房顶翻过来,径直来到世安堂。时令进了世安堂,惊呆了向文成和取灯。取灯看着眼前风尘仆仆的时令说:“真没想到你会过来,形势这么残酷,你还不忘回笨花。不过一看见你,这心里好像就塌实多了。”向文成看见时令,张口先问:“上级有什么指示没有?”时令只说:“指示还不少呢,先告诉群众提高警惕就是了。能转移的还是要及时转移,敌人说来就来,再来就不善。”

糖担儿说:“谁让好运气都叫我占了呢,小袄子比她娘可强百倍。”

向文成总觉得时令和他说话生硬,就像和他存有什么隔阂。他又想到那天晚上在夜校,时令当众指责他讲课跑题的事,那大概是他终生所遇到的难堪之一,就像小时候他在武汉吃饭时,二丫头给他的难堪一样,足以让他终生难忘。可是眼下时令是脱产干部,代表着上级,向文成还得听他的指挥和调遣。但向文成没想到,时令这次的到来,再一次给了他不悦。三个人正说着话,时令突然又对向文成说:“你先回避一下吧,我跟取灯有几句话说。”向文成怏怏不快地出了世安堂。

佟继臣说:“糖担儿啊,你岁数也不小了,心术还这么不正,专在这个时候来。”

取灯见时令支走向文成,就问时令:“什么事这么机密,怎么连我哥哥也不能听。”时令说:“这是纪律,什么事该传达到哪一级就是哪一级。”取灯说:“我哥哥可是个老革命,自己人。我觉悟提高,主要还是靠了我哥哥。不然,一个保定的学生知道什么。”时令说:“话可以这么说,文成哥要是在组织就好了,在组织和不在组织就是有个内外有别。”取灯说:“我也不在组织呀。”时令说:“你虽然也不在组织,可我今天说的是关乎你的事。”取灯不再说话。她想,习惯于按组织纪律办事,这可能也是觉悟提高的一个环节吧。她还想起革命阵营里遇事,有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儿的说法,才又觉得时令支走向文成也许无可非议,便安下心来听时令指示。

佟继臣和小袄子也不穿衣裳,在被子里偎着和糖担儿说话。

时令又把当前的形势给取灯重复一遍,说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他已由区青抗联调到县敌工部了。临走上级让他再推荐一名脱产干部接替他,他就推荐了取灯。

糖担儿什么时候进窝棚,花主们也不许恼,这是老规矩。

时令的话,让取灯感到既突然又不突然,好像最近以来她一直等着这一天。在夜校任课的那些日子,也使她受到了锻炼。她切盼着有一天能有人推荐她脱产,现在时令来了。

糖担儿们总是会选个合适的时候看热闹的,他们会掐算时间。刚才糖担儿看小袄子进了佟家的窝棚,就知道佟继臣要“有事”。糖担儿想,别看你平时正人君子一样,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这糖担儿是老糖担儿,先前看大花瓣儿和向桂的就是他。这会儿他钻进窝棚看见了小袄子的光身子,心里说,我操!滚瓜儿似的,比大花瓣儿可强。大花瓣儿就是个白;小袄子不白,可瓷实。

取灯和时令接触不多,但他给她留下的印象并不坏。她常常拿他和保定的同学比较,觉得她所认识的几位保定青年,总是幻想多于实际,说话讲究措词,遇事却很少出头。由此她便觉得时令是个讲究实际的人,他说话生硬只是个方式方法的问题,这种人做事也许更果断。总之,时令在取灯脑子里是个标准的青年干部形象。

佟继臣就了范,佟继臣真弄了小袄子。佟继臣弄了小袄子,才进一步体会到小袄子的滋味。佟继臣对于男女之事已有过体味,他觉得小袄子和其他女人比,更具真实性,小袄子不矫揉……直到糖担儿掀开了草苫。

今晚时令和取灯谈到脱产,取灯不由得有几分激动,她说:“脱产是我由来已久的愿望,我的两位哥哥、一位侄子都在西北抗日根据地。我也整天受着我大哥向文成的影响。莫非除了抗日,目前我还有别的前途可言吗?可我就怕干不好。”

佟继臣在茂盛店答应小袄子在窝棚里等她,其实并没有真想和她如何。也许是嫌她小,也许是嫌她娘是大花瓣儿,也许是嫌她和人接触太多不卫生。总之,他只是想和她无拘无束地寻点开心,说点脏话。现在,小袄子的举动一下打乱了佟继臣的计划,他不知如何应付了。而这时,小袄子冷不防已经脱下了小袄子,露出上半身,两只小馒头似的乳房正坚挺地冲着他。她那不断晃动的黑发,也使佟继臣受着过于近切的挑逗。小袄子看出佟继臣对她的挑逗并不十分排斥,褪下裤子半站起来,非要佟继臣替她脱。佟继臣愣着不去脱,小袄子就说,他不给她脱,那她就给他脱。说时迟那时快,小袄子劈手就扯下了佟继臣的裤腰带……在一阵半真半假的抗拒和反抗拒中,佟继臣到底就了范。他突然想起在中国的通俗小说里,有“就范”这两个字,他觉得这两个字此时对他是合适的。

时令说:“我相信你的工作能力才推荐了你。再说青抗联的工作也单纯,无非是动员、联合青年男女群众团结抗日。当然,要说困难也不能忽视。青抗联是专和老百姓打交道,老百姓本来就是百人百姓百脾气,现在形势残酷,人的禀性脾气就更不好摸。可做工作也不能左顾右盼,要有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小袄子说:“不光解扣,还得解裤子哪。”说着早就解开了自己上衣的扣子,耷拉着大襟,又去摸索裤腰带。

时令的话显然给了取灯鼓励,她再次觉得时令身上就具备这种勇往直前、做事不三心二意的精神,她也再次想到刚才时令要给她交代工作,支走哥哥向文成并没有什么不对。

佟继臣说:“哎,哎,一叫君就得解扣呀。”

时令给取灯说完工作,就要转移,说天亮前他还要过孝河。现在孝河沿岸多了几座炮楼,他应该在天亮前闪过炮楼过河。

“怎么不适用?”小袄子说,“你不就是我最敬重的人么!你说的管最敬重的人叫君,继臣君。”小袄子又叫了一声。一面叫着继臣君,两只手就去解佟继臣的衣服扣。

时令出了世安堂,翻过向家的院墙走出村,取灯也翻过墙去送时令。两人顺着墙根往南走,不一会儿就把笨花抛在了身后。时令对取灯说:“回去吧,越送越远,地光场净的也没有个青纱帐遮掩。”取灯对时令说:“我想再送送你,再请你多嘱咐我几句话。脱产和教夜校可不一样,这从哪儿开始呀?”时令停住脚步,没有马上回答取灯的话,只拿眼睛看取灯。取灯发现时令看她,就低头看路边的茅草。她发现茅草都黄了,枯黄的茅草上还挂着初冬的霜雪,就止不住用脚揉搓。时令也不自觉地用脚踢踏起路边的茅草。

佟继臣心想,嗬,好个小袄子,敢情是个很难抵挡的闺女。他说:“对是对,可这不适用于你我呀。”

月亮在正南,很圆很亮。取灯和时令的影子铺在这条黄土小道上,显得很黑很短。

小袄子一骨碌爬起来,一趴就趴在佟继臣后脊梁上,箍得佟继臣喘不过气来。接着她又把自己的脸贴住佟继臣的脸说:“就是不递说你,呆会儿你不就知道了,继臣君,是这么叫呗?”

取灯见时令不说话,又说:“时令同志,我再问你一句话吧。”她第一次管时令叫了同志。

佟继臣说:“这钻窝棚怎么个钻法儿,都有什么内容呀?”

时令说:“问吧,看来还挺郑重其事,还称呼起了同志。”

小袄子说:“不恼。”

取灯说:“刚才我问的话也许你不好回答,从哪儿开始干工作应该是属于自己的工作方法。你准是让我自己回答自己吧。我再问你一句别的吧。你离开咱们四区,还想不想咱们四区?”

佟继臣说:“问错了也别恼。”

时令想了想说:“邻家,你说呢?”刚才取灯管时令叫同志,现在时令管取灯叫邻家。时令其实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想,现在就管取灯叫同志还为时过早,直呼其名叫取灯又有点不方便,就选择了“邻家”这个词。邻家是个无可挑剔的称谓,有几分轻淡,还有几分亲近。

小袄子说:“问吧。”

取灯问时令想不想四区,时令反过来让取灯回答。取灯想了想,把齐肩的黑发向后一摇,冲时令歪过头,机灵地说:“你不是说百人百姓百脾气么,谁知道你是什么脾气。”

小袄子一骨碌滚在草铺上就挤住了佟继臣。佟继臣想,这闺女是有备而来的,成心。他顺势抓住了她的手,逗着她说:“小袄子,我问你个事。”

时令说:“我那句话是和群众打交道的体会,并不适用于自己的同志和战友。”

小袄子说得恳切,毫不含糊。这又让佟继臣感觉到小袄子的几分天真,几分单纯。他看着蹲在眼前又是把腿叉开,样子不三不四的小袄子说:“别蹲在那儿,换个地方吧,我又不是不许你坐。”

取灯说:“我是你的同志和战友?那你刚才还叫我邻家。”

小袄子说:“我买。”

时令说:“邻家加战友不就更近了?现在我正和你说话,要是敌人打过来,眼前正有条战壕,我们往战壕里一趴,不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佟继臣说:“还用进城呀,你注意一下,集上洋货摊上就有。我看了看还真是日本货。”

取灯觉得时令的话既机智又富革命情意,但他们的谈话没有再继续。时令说他必须赶快过孝河,明天敌工部的人在孝河以南集合。不久他们就要过封锁沟,到东边执行任务。时令说完果断地一转身就走下小道,朝着一片干花柴地走去。取灯也转回身往笨花走。

佟继臣说:“使生发油吧。你看你,挺好的闺女,一身炸馃子味儿。”小袄子知道佟继臣不喜欢花籽油味儿了,就说:“我买呀。”——她说的是生发油。“我看见城里裕逢厚店里就有。”

取灯走了几步,听见身后有人蹚着干花柴又走过来,这当然是时令。她站下问他:“怎么又回来了,莫非还有事?”时令说:“还有件事,也不重要。”取灯说:“快说吧,这么吞吐并不是你的性格。”时令说:“你要脱产了,怎么就想不到‘动员’我一样东西?我是个脱产干部呀。”

小袄子说:“那使什么油?”

取灯对时令这句话没有思想准备。她隐约听说,八路军时兴互相动员东西:一顶军帽,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一条皮带,甚至手枪、子弹。互相动员东西是八路军革命情意的互相表达,但取灯还不曾想到从时令身上动员东西。也许“动员”是抗日队伍里的一种时尚,你懂得了“动员”,便是真正的脱产干部了。一瞬间取灯意识到自己的背时,她赶紧开始在时令身上打量。她发现时令身上除了一条皮带,其他实在没有什么可动员的,但面对这条皮带她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时令先开了口,他直截了当地问取灯:“你不想动员我这条皮带?”取灯不知怎样回答,或许她感到一条皮带的分量是很重的。时令却早已把皮带从腰间解下来,交到取灯手中说:“真不知你系上皮带什么样,你系上我看看。”

佟继臣说:“小袄子,以后你别往头上使花籽油了。”

取灯把皮带系在腰间,一脚迈到一个畦背上,轻轻摇了摇头发说:“看吧。”

佟继臣正在窝棚里就着油灯看报。这是几张日文报纸,虽然他已经翻了许多遍,可还是有一搭无一搭地不住翻腾。后来他听见外面有脚步声,就知道是来了小袄子。小袄子进了窝棚,窝棚里顿时就充满了一股花籽油味儿,那是小袄子头上使了油。她那使过油的头发,更是黑亮。她又在佟继臣眼前,和佟继臣蹲了个对脸。

时令眼前是一个全新的取灯,一条皮带把取灯打整得十分英气。月光下,时令才第一次看清了取灯的身材,也才想到刚才取灯问他,离开四区还想不想四区这句话的珍贵。莫非取灯的话里另有意思?他不准备立刻让取灯去证实,只是想,战争年代,人还是暂时忽略一下自己为好。现在让他动心的是取灯大襟上那支钢笔:金灿灿的挂钩像麦穗。时令想,派克的。他开始打这杆钢笔的主意了,他想,我替取灯动员了我的皮带,取灯没准儿会替我动员了她自己那支钢笔吧?但是取灯没有提到钢笔的事。取灯的钢笔是不会轻易被人动员去的,那是老父亲向喜赠她的,她珍重它。

小袄子来了。

时令见取灯不提钢笔的事,便又后悔起刚才的闪念,心想我简直快成狭隘小人了,送人一条皮带为什么就想要人家一支钢笔?他这才和取灯握了手,又急忙转回了干花柴地。

今天佟继臣来看花,有种异样的心情。他有过女友和恋人,他知道约会是怎么回事。那么,今天这也叫约会吗?他记起了小袄子盖在手巾下的那只手的滋味,湿漉漉的,有劲。那么,他是在等小袄子了。

取灯系着皮带往笨花走,只觉得离抗日近了许多。她弄不清这是因为系上了时令的皮带,还是因为她要脱产,也许两方面的原因都有。她想,要是只脱产没皮带,看起来仍然和老百姓没什么区别;要是只系皮带不脱产,看上去就有几分虚荣。那么,时令送给她皮带,无论如何是件再合适不过的事。

霜降过后,地里的窝棚就越来越少,加之近来北方的战事吃紧,一些花主早早就把地里打致得地光场净,准备应付时局的变化。但佟家的窝棚尚在,佟家的花地还残存着星星点点的红花。在日本留过洋的佟继臣回到笨花后,为图新鲜,不时也首当其冲地要替家人去看花。佟继臣看花倒是个规矩人,他对笨花的村风野俗不存兴趣,因此,佟家的窝棚就冷清萧条。每晚佟继臣来看花,先顺着垄沟散散步,散完步就练跳高跳远。遇有女人上门时,他就把她们支开。只有糖担儿有时来和他搭讪,听他讲日本故事。

取灯系着皮带往笨花走,像一次革命演习一样。她假想着干部们的进村方式,便不走大路,专走僻静小道儿。她微微猫着腰,在月亮的黑影儿里七拐八拐地拐到自己家门口,轻轻推开家门又轻轻掩上,然后径直来到世安堂。她看见世安堂的窗纸还亮着,便拍了拍门说:“向文成同志在家吗?”

茂盛知道是佟家收了她的花还没给钱,自不计较,就给小袄子炒了饼。小袄子要炒饼是端给大花瓣儿的,一时间她感到摆在她面前的日子,比她娘大花瓣儿先前侍弄的日子要豁亮得多。

向文成听出是取灯,可他没有去给取灯开门。取灯自己推门进来,见向文成一个人在屋里闷坐着,就知道他这是还在为时令刚才的态度不痛快。她对向文成说:“大哥,别为刚才的事不高兴了,时令也是按组织原则处事呢。”

小袄子说:“大叔,叫你炒你就炒吧,账先赊着,下集给钱,钱我有的是。”

向文成说:“其实他跟你谈什么,不说我也猜出了八九分,无非是动员你脱产。咱家人抗日,还用他动员?西贝家的人动员向家的人,这就有点不对付了。再者,拿我当外人也不一定就是警惕性高。我也不是没做过秘密工作,那时候我们讲原则、讲纪律,也没有对自己的人如此。算了,咱们顾不得说他了,快说说你什么时候走吧。”

茂盛说:“可比你娘胆大,你娘都舍不得吃炒饼。”

取灯说:“时令说,最近就叫我上区里报到。好在是四区,今后还得围着咱笨花转。”

佟继臣扛小袄子的花不给钱,小袄子就知道佟继臣答应了她的事。她一阵高兴走进茂盛店里,对茂盛说:“掌柜的,给炒半斤饼吧,要肉的。”

向文成说:“好在向家人拿‘走’也不当回事,咱不能自不量力地说自己是国家的栋梁,可个人命运也总是和国家的命运联系着。有备还小,将来家里也留不下。”

佟继臣对小袄子的动议没加可否,只让下人扛走了小袄子的花,暂时也没有付钱。

取灯说:“当初我离开保定时,觉得是离家,那时我放不下心的是我保定的妈。这次我离家,最放不下心的就是咱爹咱娘。咱爹的人生选择我很能理解,可那要付出多大的毅力呀。娘的身体也不怎么壮实……再就是有备,挺聪明的孩子,没赶上好时候,连个正经学校也没机会上。今后,大哥你对他管得也不能太死巴,正是长身体的年龄。”

小袄子四处看看,突然把嘴对准佟继臣的耳朵说:“晚上吧,晚上到你家窝棚里再递说你。古德毛宁,祝君早安!”

取灯和向文成说话,说到了窗户纸发白。

小袄子的手和佟继臣的手在手巾底下胡乱摸索一阵,佟继臣还是摸不清价码,心里便有些明白小袄子的用意。但他还是问了小袄子一句:“还是明唱个价吧。”他没有人称地说。

取灯回屋睡觉时,天逐渐亮起来。同艾和有备都醒了。取灯有备和同艾睡一条炕,同艾左边是取灯,右边是有备。同艾对进屋的取灯说:“你哥哥就是话稠,也不让你睡觉了。”取灯说:“娘,这可不能怪我哥哥,都怪我。娘,我要走了。”同艾说:“是你哥哥支派的吧?”取灯说:“是咱们国家支派的。我知道,娘也不会阻拦我。”同艾说:“恁向家人都走惯了,谁都是说走就走。可你是个闺女家。”

小袄子的手在手巾底下不停地变换着手势,把价钱“唱”得有零有整。佟继臣的手攥着小袄子的手时松时紧,他觉出小袄子的手很热,汗津津的,但手势很不规范。佟继臣心里背诵着:七撮子,八叉子,九勾子……唱的手势有严格的规矩,小袄子的“出手”没有一个是对付的。

有备听见取灯和同艾说话,知道“走”意味着什么,坐起来说:“姑姑,以后该你领导我们了。”

佟继臣也朝小袄子伸出了手,将手凑到小袄子的手巾底下,手巾上的“Good Morning”便在他们手上一阵颠颤。

取灯刚在炕上躺下又爬起来,她梳洗完自己就站在廊下东看西看。她看这院子,看这院里的屋宇树木,看几只鸡在院里的互相追逐,看一群家雀从一棵落了叶的枣树上一哄而起,又落在另一棵树上。她觉得农村入冬后的天格外蓝,蓝得透明,蓝得晃眼。她在廊下一次次做着深呼吸。她喜欢这全院子,她从保定来到笨花,一下就喜欢上了它。她觉得这里的一切都亲切实在,她觉得在这院子里生活着的人都是幸运的。现在她要离开它了,她对这院子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激之情。

小袄子说:“咱暗唱吧,还不把你的手伸出来。”她说完先向佟继臣伸出一只手,又把头上的手巾解下来蒙在手上。

今天的早饭,全家吃得很沉闷,谁也没有提到取灯离家的事,更没有人去嘱咐取灯一点什么——这时的一切嘱咐都会变成多余。吃过早饭取灯去替秀芝刷碗,今天她愿意为家里多干点活儿。刷了碗,她看见秀芝手拿一个棒槌和一个大包袱要上房,知道这是秀芝要上房去投芝麻。

这一带人作交易论价,有明码唱价的,也有以手暗示的。明码唱价叫明唱,以手暗示叫暗唱。

投芝麻是对芝麻的一种收获方式,就像谷子要掐,棉花要摘,山药要刨,芝麻却要投。笨花人种花时,花地里都要间种芝麻。他们管在花地里种芝麻叫“带”芝麻。每年春天枣树发芽时,种花人把花籽儿扬下地,花籽儿里顺便也就捎上了芝麻粒。几天后花苗出土了,芝麻苗也出了土。种花人认识花苗和芝麻苗,间苗时,按花和芝麻的比例,把该去的去掉,该留的留下。这时花地里的芝麻苗像满天星斗一样,三步一棵五步一棵地和花苗同长。但芝麻总是要高过花苗的,芝麻能长一人高,花苗最多也只齐着腰。初秋时,将熟的芝麻就被砍下来,捆成个子拉回家,戳在房顶上晒。矗立着的芝麻个子头顶着头,看上去像一间小屋子,又像头顶着头的一排人。芝麻粒长在芝麻梭子里,当芝麻梭子一伐又一伐地被太阳晒开,芝麻粒暴露出来时,主人就把矗立着的芝麻个子提起来,头朝下地用棒槌“投”。棒槌打在芝麻个子上,成熟的芝麻溅落在铺好的大包袱里。被槌打过的芝麻个子再被戳起来,待晒开了芝麻梭子再投。

佟继臣说:“随你。”

向家房顶上每年都晒着芝麻,每年都有人上房去投芝麻。今天秀芝上房投芝麻,取灯就在院里喊:“大嫂,叫我投吧!”

小袄子一听佟继臣真的要收她的花,就干脆地说:“好,我出价,明唱,还是暗唱?”

正要蹬梯子上房的秀芝扭头对取灯说:“还是叫我吧,你快打整个人去吧。”

小袄子提起“祝君”,佟继臣想起了那次他和小袄子在地头见面的事,心想这闺女还挺有心。他便不再和小袄子敷衍,说,小袄子的花他一定收,还是让小袄子出个价。

取灯还是朝梯子跑过来,伸手就去要秀芝手里的棒槌。秀芝见取灯执意要上房,就把棒槌和包袱交给取灯,替取灯扶住梯子。

小袄子说:“你说的‘就此’是什么意思?比‘祝君’还难懂吧?”

秀芝看取灯蹬着梯子上了房,还是有些放不下心,在房下喊:“别投得太狠了,还得投两伐哩。”原来投一次叫投一伐,一次投得狠了,不成熟的芝麻粒就会被顺势投下来。取灯在房上答应着,她的声音传得很远,在笨花村上空飘开来。

佟继臣说:“就此也有区别。”

取灯最愿意上房投芝麻,她觉得这件事很富于情趣:棒槌有节奏地敲打着芝麻秸,那声音十分玲珑。伴随着玲珑的敲打声,芝麻粒好比细密的雨点洒落下来,也发出着一种细小悦耳的声响,就像芝麻本身在歌唱。取灯一个接一个地冲着芝麻个子敲打,刹那间包袱里的芝麻粒就有一拃厚了。她抓起一把芝麻粒就吃,吃着,在芝麻个子的阴凉下休息。

小袄子说:“我看都差不多。都是花柴上长的,花桃里开出来的。”

取灯投芝麻,芝麻在初冬的蓝天下歌唱。这歌唱传到西贝家,引来了西贝梅阁。梅阁上了房,取灯并不奇怪。她每次投芝麻都会把梅阁引来。梅阁攀到梯子顶端,先露出头来喊取灯,还嫌取灯投芝麻不递说她。取灯说:“还用递说,你一听响声不就上来了。”梅阁说:“你都快投完了。”取灯说:“没哩。”取灯和笨花人说话,尽量模仿笨花人的口音。“没哩”就是“还没有哪”。梅阁听取灯说“没哩”,就笑着说:“说得还不太像哩,还不如说你那保定话好听哪,保定话和戏匣子里说的话差不多。”取灯说:“可不像。收音机里说的是普通话,保定话离普通话还差得远呢,我就不爱听保定话。”梅阁故意戗着取灯说:“我就爱听保定话。”

佟继臣说:“区别可大哪。”

梅阁和取灯说着话,已经站在了取灯眼前。或许因为梅阁站着,取灯坐着,又受了这无边无际的天空的衬托,取灯觉着梅阁的身体格外瘦,格外直溜,比她身旁矗立着的芝麻个子还要直溜,看不出一点曲线,一件旧夹袄在她身上“逛荡”着。取灯心里不禁有几分酸楚。她很想在离家前和梅阁很正式地谈谈心,而且这谈心不应该形容成是对梅阁的开导,那便是对梅阁的不尊重了,梅阁自有个人的顽强信念。那么,也许该叫临别赠言比较合适吧。她用笤帚给梅阁扫出一块地方请梅阁坐下,两个人面对着刚投下来的一堆芝麻。梅阁伸手抓了一把芝麻粒,又把它们撒在芝麻堆上说:“今年的芝麻可是不强。”

小袄子说:“区别在哪儿?”

取灯说:“怎么我就认不出来?我看都差不多。”

佟继臣说:“花和花还有区别呢。”

梅阁说:“可不是那么回事。你看今年这芝麻,又瘦又瘪,就像我一样。有时候我就想,我又像这芝麻秸,又像这芝麻粒。可转念一想,我又不是它们。我有灵魂,它们没有灵魂。”

小袄子说:“你还不知道行情?”

取灯不愿意听梅阁拿芝麻比自己,就说:“你这样比自己,我可不同意。”

佟继臣说:“这花打算卖什么价?”

梅阁说:“你不同意我也是。”她又问取灯:“你不这样看我?”

佟继臣来了,小袄子放开椿树转过身来。她先把头上的手巾解下来,重新系系,手巾以下乌黑的头发自然地垂下来。佟继臣想,小袄子这漆黑的头发生是让这雪白的手巾给映衬的吧!佟继臣有两年不见小袄子了,没想到小袄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大闺女,看来她比她娘大花瓣儿还知道干净。眼前的小袄子,面对着佟继臣,时而掸掸裤腿,时而把脚背过去,在小腿上蹭蹭鞋上的浮土,一双新鞋,底子很白。小袄子浑身上下的不安生,倒弄得佟继臣不自在起来。片刻,他还是按照一个正经买花人的架势开始和小袄子说话。

取灯说:“我不这样看你。我来笨花后,当块儿的闺女,我第一个认识的就是你。我觉着你又有自己的信仰,遇事又有见解。在这样一个村子里能遇到你这样一个姐妹,真是福气。”

又过来一个买花的,是佟继臣。佟继臣不常来花市,他家的花坊大,有花主专往家里送。近两年送花人越来越少,佟继臣从天津回来听父亲佟法年说,是向桂的裕逢厚在城里抢了他的生意,有个宫崎株式会社专用植物油灯换裕逢厚的花,裕逢厚出多少宫崎收多少。向桂就狠劲往上抬花价,来吸引花主。佟法年还说,宫崎在日本包着一个兵工厂,给日本军队做军装,军装的原料依靠中国。佟法年这边收不上花,这才让大儿子、小儿子都亲自出马到集上收花。

梅阁说:“你净抬举我吧。你看我那个家,就知道攒粪种地。我那点知识,都是沾了文成哥的光。”

又过来一个买花的,在小袄子的包袱里一阵抓挠,说里边有一团湿花,不要,走了。

取灯说:“时令呢,时令可是你西贝家的人哪,你看多能干,文化也不低。”

买主再想和小袄子搭讪,小袄子把椿树一搂,给了他个脊梁。

梅阁说:“他,就知道逞能,各拧着哪。”

小袄子说:“你不是买花的,倒像个买手巾的。要买手巾就到街里,街里有洋货摊。要不就去城里裕逢厚,裕逢厚的手巾最强。”

取灯知道,笨花人说的“各拧”就是别扭的意思。她听见梅阁用各拧来评价时令,她不准备就这个话题展开下去,就问起梅阁的病来。但梅阁说时令各拧,还是给取灯留下了印象。她对梅阁说:“听我大哥说,近来你的身体好多了,但愿一天比一天好。”

彪形大汉说:“怎么啦?”

“一切听从主安排吧。”梅阁说,“我为什么信主?就因为主早就为人类安排了一切。主要让我一天比一天好,我就一天天好。主要告诉我,天国近了,我就会欣喜地喊:时候到了,感谢主。”

小袄子说:“不卖。”

“可人也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呀。”取灯说,“你就说现在吧,日本人要我们亡国,我们就得当亡国奴?目前,连山牧仁布道都受到了影响,莫非这也是上帝的安排?”

彪形大汉说:“卖给我吧。”他不看花的成色,使劲看小袄子的羊肚手巾,看手巾上的“Good Morning”。

“是罪恶,迟早也要受到惩罚。”梅阁说。

小袄子说:“问这干么,哪村的也是个卖花的。”

“谁来惩罚日本人,也要等上帝?你跟时令讨论过没有?”取灯说。

来了一个膀大腰圆的彪形大汉,不看大花主的花,专看这尽头的小花包。他走到小袄子跟前停下来,对小袄子说:“卖花的,哪村的?”

“他,各拧劲儿。整天说不上一句话。”梅阁说。

小袄子来到花市,裤腿扫着地上的花包们找地方。其实她知道她的位置在哪儿,她走到花市尽头,靠近一棵椿树放下花包,一个人靠在椿树上等买主。小袄子尝尽了这种等待的苦头,她知道正经买花人都不往这里走,往这里走的净是不买花来瞎搭讪的。小袄子的花对事儿也能卖出去,那多半是在天近中午时,卖花人等得实在心烦了,这时买花人就把花价压了又压,买花人最能摸卖花人的心思。

取灯想,我怎么又提到了时令,就又转了话题说:“我想跟你说个最实际的问题:你应该吃药。现在有许多对症治疗的药,我哥哥也正四处打听呢。听说天津就有,他正准备托人。”

佟继臣给小袄子翻译讲解祝君早安,小袄子听清了还记住了,她整天想着佟继臣的话,想着佟继臣。她心里说:继臣,我头上这个“君”就是你吧。佟继臣忽而在笨花,忽而在日本,忽而在天津,小袄子生是见不着佟继臣。这是两年前的事。

“可药和上帝比,我还是信上帝的。你看天国就在你我的头上。”梅阁指着天上奔腾着的云头给取灯看,那云头很白,白云的背后正有光芒四射出来。白云以蔚蓝的天空作衬,显得非常神秘,真仿佛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存在。

佟继臣仰天大笑起来,笑得蹲在地上捂着肚子。小袄子见佟继臣笑她,知道其中另有缘故,就势也一蹲,和佟继臣蹲了个对脸。佟继臣止住笑,使劲看蹲在他跟前的小袄子。他的眼光在小袄子的身上左扫右扫,最后扫到小袄子的腿裆里,小袄子的裤裆开了线。好在是条夹裤,开了一层还有一层。佟继臣看见小袄子的破裤裆,心里一激灵。小袄子也不在乎。佟继臣想,不愧是大花瓣儿的闺女,活脱儿一模一样。说蹲就蹲,裤子开着线也不顾。这么一想,佟继臣对她倒生出了几分怜悯之情。他索性和小袄子并排坐在地头,继续和她说“祝君早安”的意思。他说,那手巾上的外国字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过来就是“早上好”的意思,可日本人为什么翻译成“祝君早安”?那是加了另外的意思。一是按照日本人的习惯,尊称男人为君;二是这手巾是为了卖给中国人,君也是个中国人喜欢的字。君透着高贵。

“你看到了吗?”梅阁问取灯。

小袄子说:“包在我头上就是问我好呗。”

“我只看见有云彩在飘。”取灯说。

佟继臣说:“问谁好?”

“你要坚信,坚信天国就在头上,天门已经为人大开。我不知你看见了没有。”梅阁又问。

偏偏小袄子听说过那字的意思,就说:“就是问好的意思吧?”

原来信仰对于人是这样神秘。可取灯不准备和梅阁讨论天国的存在与否,她仍然劝她吃药。她还打算离家前再和向文成讨论讨论梅阁吃药的事。这时梅阁突然向取灯问道:“取灯我问你一件事吧,你是不是要走?”

佟继臣说:“你包日本手巾,你知道那手巾上的字是什么意思吗?”

取灯说:“你怎么知道的?”

小袄子说:“是啊。”她并不怵佟继臣的问话。

梅阁说:“我猜的。我哥时令净往你们家跑,我就知道你要走了。”

佟继臣说:“你是叫小袄子吧?”

取灯肯定了梅阁的猜测。

十七岁的小袄子,穿一条眼下最具时尚的薄棉裤,上身是卡腰小棉袄,她身背一个大花包在茂盛店花市里走。现时的棉裤时兴肥裤腿,一幅家织土布一尺二宽,一条裤腿原封不动就可着一尺二做,这裤腿撑在女人的胯骨以下,像两口钟。女人的腰身一扭,这钟就在胯下一摆,看上去很是飘逸,有种撩拨人心的韵致。裤腿肥,上衣却又短又瘦,明确地显出腰和胸的轮廓,这种裤褂不是谁都敢穿,它只穿在那种最前卫的年轻女人身上。笨花人用最最明白的语言对此作着评价,他们说,裤腿越肥人越浪,人越浪裤腿越肥。这大不敬的评语,到处流传。小袄子知道这种评语,她越是知道,就越穿。小袄子穿肥裤腿、卡腰袄,头上包着一块雪白的羊肚手巾。这手巾本产于日本,雪白的手巾一头印着鲜红的花体英文字“Good Morning”,另一头印着的是中文“祝君早安”。这个时期,不少人都包这种羊肚手巾,有女人也有男人,有年轻人也有老头儿。但人们对“Good Morning”的理解却不同,一般人理解“Good Morning”就是祝君早安,祝君早安就是“Good Morning”。小袄子不这么理解,她的理解是佟家老二佟继臣告诉她的。那一年佟继臣在日本读医科,回笨花度假,碰见小袄子从佟家地边经过,佟继臣有意无意地叫住了小袄子。小袄子站下来。

梅阁说:“叫我猜着了,这也是拦不住的事。叫我给你唱首歌送送你吧,咱们俩躺下看着天唱。”

小袄子背着一包袱花出门,大花瓣儿在后头估摸着分量。她想,二十斤吧?三十斤吧?大花瓣儿估摸花的分量有经验,但是平心而论,这一包袱花,大都是小袄子的。大花瓣儿的花少,现在她在窝棚里左转右转挣不了两把花。这些年花主们明显地对她失去了兴趣,她的老伙计向桂也成了大财主。大花瓣儿挣花少,心里委屈,就在花里使假。她把一疙瘩花扔在水缸边上让花吸潮,吸饱了潮才掺和到小袄子的花包里。大花瓣儿拿起镜子照自己,看到自己的脸色尚滋润,嘴唇也红,刚使过花籽油的头发乌黑不乱。就想,现时这花主们也不知怎么了,怎么就光图新鲜。什么事新鲜就好吗?小闺女们新鲜,可窝棚里的事小闺女们才懂多少,怎么就纠缠起小闺女们没完没了?这时她便又想起向桂,她想,要说向桂就比这些人强,当初恋着小妮儿,生是不和小妮儿闹“先奸后婚”,恋着小妮儿,还靠着我大花瓣儿。她多么希望小袄子也碰见一个向桂一样的人:恋着小袄子,也不忘大花瓣儿。可不,小袄子和当年向桂恋的那个小妮儿,不都是这个岁数么,虚岁十七,周岁十六。

梅阁先躺下来,取灯跟着也躺下来。她们一同仰望着天国式的蓝天白云,梅阁轻声唱着:

先前大花瓣儿在这里卖花,现在大花瓣儿不卖了,卖花人就变成了大花瓣儿的闺女小袄子。可大花瓣儿总不甘心,觉着是闺女抢了她的生意。每次卖花,娘儿俩就顶嘴“拌烦”[1],大花瓣儿说:“小袄子我可递说你,你去卖花行,可你别忘了,那包袱里的花也有我的。”小袄子说:“才两把。”大花瓣儿说:“两把?可多。水缸边上那一堆,都是我的。”小袄子说:“顶多也就一掐子。”大花瓣儿说:“比一掐子可多,足有一营生笸箩。”小袄子说:“行,行,卖了花给你一营生笸箩的花钱还不行。”

耶稣基督我救主,

就这样,笨花人在“成大集”的匾下看了戏,立了集。刚立集时,集还小,各行买卖鞧在茂盛店里。后来集赶大了,分了市,茂盛店里是花市。逢集时,大包小包的洋花、笨花和紫花都摆在茂盛店卖,一摆摆成三条“街”。卖大包花的是大花主,他们的花包上写着堂号,整状的花朵从花包的四个角溢出来,卖花人大模大样地站在花包后面,显得很豪迈。也有比大包小一点、比小包大一点的花包,花包上也没有堂号,但花好。花主站在花包一旁,不时从花包里抻出一把花,在手里颠颤。他们是在向大花主们展示,是在说:看,比你们大花主的差吗?这是中花主。就在大花主和中花主以外,还有些小花主。他们找个墙根儿把小花包一字排开。他们的花包大小参差,花色也杂。往往一个花包里包含着洋花、笨花,有的甚至还掺杂着紫花。严格说,他们不是花主,他们不种花。他们的花是拾来的、偷来的,还有,钻窝棚挣来的。这里的卖花人多是女人,买花的走过来,她们就和买花的没深没浅地搭讪。

够我用,够我用,

向文成得意地说:“谷糠。先用糨糊在匾上写字,再往字上撒几把谷糠,把匾立起来一磕打,有糨糊的地方把谷糠粘住了;没糨糊的地方谷糠掉了,字显出来了,金黄。”

除非靠他无二路,

甘子明感叹地说:“看这事,看这三个字是怎么想出来的吧!字虽不多,也是大块文章,大就大在它的组字奇妙。可我尚不明白那金灿灿的颜色是怎么弄的?”

主真够我用……

这戏台就搭在茂盛店,第二天开戏前甘子明去了戏台前,抬头一看,一块金灿灿的大匾就挂在戏台以上、看棚以下。那匾上的三个大字左念右念都成句,从左往右念是“成大集”,从右往左念是“集大成”。向文成笑呵呵地走过来站在甘子明身后问道:“及格不及格?”

这首歌取灯不止一次听梅阁唱,惟有今天梅阁唱得格外动听,那歌声凄楚而勇敢,空灵而坚决。

向文成说:“交给我吧,明天开戏前你就到戏台前看匾吧。”

天空上,云朵奔腾着一次次地做着聚散,梅阁坚定地说,在那翻滚着的云朵背后,天国之门一次又一次地做着关闭和开启。

甘子明说:“我不卖关子,唱戏是为立集。那戏台上就该用块匾说明一下。”

[1] 拌烦:不激烈的争吵。

向文成说:“你这是又卖什么关子?”

[2] 刘海粟(1896—1994):画家、美术教育家。时任上海艺专校长。

笨花村起集年头不长,那是向文成、甘子明和佟家打赢官司之后,先盖了东头的“洋学”,然后,村人一高兴,又起了这个一、六大集,立集时大戏唱了七天。为立集,甘子明又给向文成出了个难题。他先问向文成:“你说这次唱戏是为什么?”

[3] 张作霖(1875—1928):奉系首领。1928年在皇姑屯车站被日军埋设的炸弹炸死。

套儿坊和向家巷平时没什么热闹,只在黄昏时才有几个小买卖人转悠着找生意,那个鸡蛋换葱的,那个打洋油的,那个卖糖酥烧饼的。前街街面虽宽,但不临大道,便也少了许多热闹。笨花的热闹在后街,后街中间路南有个茂盛店,茂盛店便成了热闹的中心。不逢集时,过路的大车小辆要在茂盛店打尖住店。他们在大车店卸下牲口,让牲口在店中吃草,赶车人自己则在店门口买下咸驴肉,到茂盛店要个碟子,再要点醋、蒜,就着驴肉喝酒。店掌柜就叫茂盛,茂盛好脾气,谁要醋蒜都给。即使不吃他的豆芽炒饼,不喝他的糊汤,他也给。茂盛的好脾气,似乎也给笨花带来了数不尽的生气。茂盛店的门面只有三间土坯房,门前经常用苇箔搭着罩棚,那个卖驴肉的就在棚下。茂盛店门面狭窄,院子却宽大,两亩多大的院子被贴墙一排椿树笼罩着。椿树外是一带干打垒的墙垣,墙垣不整,任人攀墙而过,墙头的硬土被人们的鞋脚、衣裳摩挲出亮光。春天,椿树把星星点点的黄花播撒在墙内和墙外。秋天,又尖又黄的树叶落地时撒在人们的花包里,逢集时这院里是花市,茂盛店就更加热闹。笨花逢一、六大集。

[4] 晏阳初(1890—1990):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

笨花村有四道街:前街、后街、套儿坊和向家巷。前街、后街是正经街道,套儿坊又窄又不直,依附于村子的后面,毗连村北。向家巷像个勺子,夹挤在前街和后街的中间。向文成给向家巷画了一张地图,指着地图和闺女们说:“看,咱向家巷就像人五脏里的胃。”

[5] 红花:霜降过后摘的棉花。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