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宣则看向窗外,见孙淼正在地屏前送皇后。
金翘搀着王疏月坐下。
不禁道:“皇后娘娘把她放到娘娘身边是什么用意。”
皇后走后,翊坤宫上下,皆抚胸松了一口气。
金翘一面替王疏月盖上绒毯,一面道:“还能是什么用意,夫人,您是汉人,又是宫外的人,一辈子没有生养过,哪里知道宫中嫔妃,子嗣,为争大统之位手段有多厉害。皇后从前,对嫔妃们也算是好的,那是因为,诸如淑嫔,还主儿这样的嫔妃没有子嗣,婉嫔虽有个二阿哥,却是个没主心骨的糊涂人。加上后来,中宫又有了嫡子,地位稳固,咱们主儿,才勉强有个安生。如今嫡子殇了。主儿养着大阿哥,若主儿这一胎再是个阿哥,您想想,这宫里的局面会变成什么样。”
“是,奴才谨遵娘娘的话。”
吴宣是续弦,不曾有过自己子嗣。
说完,她闭上眼睛,竭力呼平一口气。对孙淼道:“孙淼,你本宫身边的人,本宫就把皇贵妃生产之事,交给你,若有一丝闪失,你也就不用回来了。”
如此虽有些凄凉,但她这个人心平,因此也免去了不少内宅的争斗,甫一入宫,只见皇帝对王疏月宠爱,并没有看清她的处境。听金翘这样说,忙道:
“好。本宫一定会让你生下皇帝的孩子。”
“那可怎么好呢,娘娘,这个孙……什么……留不得啊。”
皇后慢慢朝椅背上看去。
金翘道:“这也是糊涂话,孙淼姑姑是皇后娘娘的人,连奴才和梁安都不能不听调遣,咱们主儿,撵不了她。”
“容奴才生下孩子,奴才任娘娘处置。”
“那可怎么办……皇上,娘娘,求求皇上。”
王疏月摇了摇头。
“无证猜忌皇后,我们主儿也是大罪。”
“王氏,你无话要辨吗?”
吴宣语窒,只得一脸担忧地望向王疏月。王疏月没有说话,只是冲她淡淡地笑了笑。
外面绚烂的春光,红墙映白杏。那红得欲灼人眼,而那白的似凝成霜晶。
“奴才……竟没想到,娘娘在宫里,处境是这样的难。”
王疏月一字一句地听她说安这一席话,直至最后一个字音落下,才从口中缓缓地吐出一口灼热的气。慢慢跪坐下来,偏头望向窗外。
王疏月捏了捏她的手腕:“您知道就好了,但以后出去,可千万别跟兄长他们说啊,他们比姨母要明白,心里已经不好受了,您再一说,父亲到还好些,哥哥那个人怕是要哭了。”
“你无话可说是吧。皇贵妃,天象之说是不可尽信。可本宫寒心的是,天子授命于天,身为君王,皆需上承天意,下循祖宗之法,可是为了你,皇上竟然一点都没疑过。他视天意如此,日后又将视祖宗之法为何物?王氏,本宫纵你蛊惑君王至此,实是本宫身为皇后之大罪!”
吴宣急道:“都这个时候,娘娘还只管玩笑。”
“我……”
“您也别急,好在,她是长春宫的掌事姑姑,不会经手细碎的事务,我会防范,金翘,你和梁安不要与孙淼冲突,明面上万事都要听她的。”
“那你为何不赐恒阳一命?”
“是,奴才们知道,主儿的药,还是在太医院,周太医亲自看着熬制。我昨儿问过了,这事儿皇上虽没吩咐,但周太医自己怕得很,前几日那么冷,他都自己缩那儿守着火,亲自沥药,亲自交到梁安手上送来,这一样绝不会有差错。至于饮食上,万岁爷准了小厨房专门伺候您,那里的人,奴才过了好几遍,都是妥当的。咱们已经防范成这样了,应该是没有妨碍的。孙淼……奴才亲自去盯着,绝不让她碍着您小主子。”
“娘娘,奴才如此,只为求您赐生。”
王疏月点了点头。
“本宫……真是看厌了你这可怜的模样。”
“横竖就这几日。你们辛苦。”
她和王疏月这个人,究竟差在什么地方。
金翘蹲下身撩起王疏月的下裳来看。一面道:“奴才们怎么样都是该的,说起来,奴才入宫这么久,也就遇见您这样一个主子,身在皇贵妃的位置上,还对底下人这样。”
但为什么皇帝视她是良人,却与自己恩淡情散。
说完,只见本来就水肿得厉害的膝盖,经过将才一番跪,跪压处此时已经发白了。不由心疼道:
这和王疏月一样的啊。
“主儿为了两个奴才,何必呢。”
皇后心中莫名觉得有些讽刺。她实在不明白,她从前也有一颗恩泽六宫的心,也曾爱护皇帝的子嗣,也曾宽和待下,体恤嫔妃。
这话说的两个小太监涨红了脸,其中一个伶俐的,膝行了几步道王疏月面前:“主儿,奴才们就是玩样儿,哪里值得主儿这样的,主儿从前待我们好,如今我们哪怕去了阴曹地府呢,也会念着主儿好的。”
正如她所言,从南书房的宫女,到翊坤宫的皇贵妃,她没怎么张扬地走到人前来过,册封皇贵妃后,也从不过问六宫的大事。从头到尾,她都像个没什么指望的人。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恭敬有礼,谦卑多让的人,却已然成了她们博尔济吉特氏在大清后宫最大威胁。
王疏月低头笑了笑:“胡说个什么,不知道我这几日忌讳吗?”
不论是对皇帝,对恒卓,对婉嫔和宁常在,甚至对宫里的这些奴才,看起来,都是实打实的好,因此,不论朝廷对她的汉女身份有多少诟病,无论蒙古旧藩对她有多少质疑,她还是逐渐走进了皇帝的心里,甚至逐渐博得阖宫认可。
“奴才……该死。”
这么多年来,她当真是个进退有度,丝毫挑不出错处的人。
王疏月撑着下巴望向那二人,温声道:“我也常在我主子那里说这话,可我从来没觉得我该死。哈……”
皇后低头看着她,手渐渐地纂成了拳。
说着,她明眸笑开,又道:“我啊,为你们,也是为我自己,你们经手我所有用度支领,将近十个月,从未出一点差错,你们去了慎行司,翊坤宫的门不也就跟敞开了吗?到时候,我怎么办,小主子怎么办。”
她好像明白,什么样的话既得体,又不失力。
“主儿……”
王疏月抬起头:“不是,是奴才不懂事,不知体会娘娘恩情,反而多心猜忌。还险些搅扰了皇上的政事。奴才给主子娘娘请罪,请主子娘娘,看在奴才素日恭敬,不敢越矩的份上,恕奴才糊涂。”
“还有什么要说的,我且问你们还去不去阴曹地府了?”
不由道:“这个时候,你要在本宫面前行此大礼,是想阖宫知道,本宫苛责你吗?”
两个小太监忙道:“不去了不去了,奴才们化成灰也要守着主子。”
皇后看着她缓缓站起身,又试着力,小心地屈膝跪下去,双手举至的额前,垂头触手背,以此全叩拜之礼来向她请罪。
气氛一下子松快下来。
起坐已经十分不便,即便是借着吴宣的力,行跪礼仍旧艰难。
王疏月询了一句时辰,正要吩咐梁安去接大阿哥回来。
王疏月的身子近足月。
却听明间外面传来皇帝的声音:“你在这儿守着作甚。”
“没事,扶我起来。”
王疏月吓了一跳。还没来及细辨他到底在和谁说话,接着就听见一声不耐烦的喝斥:“下去!”
“娘娘……”
话音刚落,皇帝已经理着袖口从明间跨了进来,一面走一面道:“宫殿司在做什么,朕让他们仔细上夜,不是让他们把翊坤宫给朕塞满。孙淼又是怎么回事……”
她一面说着,一面伸手扶住吴宣的手腕:“姨母,扶我起来。”
何庆这会儿也是一头雾水,又不能不应话,只得一边走,一边道:“娘娘怀像不好,宫殿司那边,是生怕有差池,才遣了多一辈的人来守喜,至于孙淼,应该是皇后娘娘的意思。这也是有例,孙姑姑是长春宫掌事的姑姑,之前,成妃娘娘在府上生产的时候,也是孙姑姑照看张罗……”
“是奴才的错。”
皇帝压根不想听他说这些:“你这些废话朕不听,朕要清净。”
皇后闻言,笑向王疏月道:“本宫是皇后,本宫过来看看你,你也要惊动在前面议政的皇上。惊动皇上的罪先不论了,皇贵妃,你是如何想本宫的。”
“是是,奴才这就让他们都退下。”
金翘抿唇侧向一边,暗骂梁安这人不妥当。
说着,赶忙朝着暖阁里的金翘使眼色,金翘也听明白了,便转身带着吴宣等人退了出去。
“主儿,我们是去请何公公和张公公。”
皇帝走进西暖阁,径直在王疏月身旁坐下,一仰头,指着领口道:“解,勒了朕一日了。”
二人跪着不敢抬头,其中一个小太监,犹豫着小声开了口。
王疏月见他身上穿的是衮服,便知道今日叫了大起。议的事多半大而急,致使他没有回宫更衣。
“不用这样慌,去做什么,就说什么。你们的行径,哪一样不是我吩咐的。你们遮掩,就是我在主子娘娘面前遮掩,是不敬的。”
“您如今连通传一声都不肯了。我还怎么守规矩。”
“奴才……”
皇帝仰着头笑道:“你不说,朕还忘了,你刚才那一句什么,哦……你从来没觉得你该死,胆子大得很啊,你还要守规矩,你还是去学窜天猴吧。翻天的活路,比较适合你。”
说完,她放平了声音,对那二人道:“你们一向很妥当,今儿怎么了。”
他一面说,一面被自己那句“窜天猴”给逗乐了。
“是。”
越想越有意思,竟笑地肩膀都跟着抖了起来。
“你问吧。”
王疏月解着衮服上繁复的扣子,笑道:“主子今日心情不错,说话都不似从前那样,苛刻字眼。”
王疏月没有理会孙淼,抬头对皇后道:“容奴才问问他们,娘娘再处置不迟。”
皇帝道:“朕看了朱红光关于南方种痘详考的折子,写得很好,今日在乾清门上议过,宗亲虽还有顾忌,但朕本年,势必要在南方广推此法。”
“皇贵妃娘娘,此等不识好歹的奴才,您没有必要替他们求情。”
“真好。”
“等等。”
皇帝笑了一声:“你懂什么,难处还多。”
孙淼喝斥道:“主子娘娘的恩典,你们不谢恩,还敢在此伤贵主儿的神,竟都不活不得。来人,带走。”
王疏月托了腮,偏头道:“是不太懂,但喜欢看主子自如的样子。天下那么大,百姓那么多,政务繁杂,从前我在南书房的时候,常见您借浓茶熬苦夜。如今,但凡见您能舒眉冲着我笑,我就跟着开心。”
两个小太监年纪都不大,听说要打板子,吓得磕头如捣蒜。口中求饶不止。
她说着,明朗地对着皇帝笑开。
只得心慌意乱地求皇帝那边早日散了过来,解自己主儿的难。
她向来报喜不报忧,见皇帝的时候,一直是这样安娴的模样,看不出什么委屈。天知道,这样的笑容,治愈过皇帝多少焦躁的情绪。
然而皇后面前,她再心急也不能莽撞开口。
但皇也不是不知道她这个性格,顶直问道:
金翘一听这话,心里便急了,怀胎十月,其中几经折腾,好不容易养到了现在,她把十二分的精力都用在了识人上,才有了这么些可信之人。这两个太监,虽然入不内,但却是在外行走,领取,索要用度的踏实人。此时抽换走,往后怎么能让人放心呢。
“皇后今日过来,和你说了什么?”
皇后低头看着那两个太监,冷声道:“不说话,便是心有不轨不肯认了。皇贵妃,你临盆在即,身边,不能容这些不轨之人,你在孕中不宜动怒处置,本宫就替你处置。来人,把这二人,带到慎行司去打二十板子。让内务府另补两个奴才进来。”
“没什么,留下孙淼照看,再有就是些嘱咐。您有您的政事要想,别想我这些琐碎事了。嗯,您就等着……抱您的孩子吧,也不要在我这儿听墙根了。”
二人自己心里头惧怕。但又想着王疏月平时待他们好,不肯实认,给自己主儿添事,于是双双垂着头,支支吾吾不说整句。
她竟然说他听墙根,皇帝一下子脸上挂不住了。
于是他们这一走动,便被孙淼用大排场拦下来。
“胡言,你是朕的人,翊坤宫是朕的地方,朕听什么墙根!”
那两个小太监原是梁安怕王疏月遭为难,打发去养心殿那边找何庆和张得通听皇帝信儿的,奈何迟了一步,皇后驾临,论理,阖宫的宫人太监,是不得擅离其位置,随意行走的。
“好好好,哎哟,您别恼,吓着他踢我了。”
孙淼道:“皇后娘娘驾临翊坤宫,你们在侧门鬼鬼祟祟地做什么,当着你们跪主儿,和皇后娘娘的面,干干净净地说出来,否则,进了慎行司,想说也没人肯听了。”
皇帝见此状,立刻被冲灭了气焰,怂了。
正说着,那几个小太监已经被孙淼带了进来,跪在皇后和王疏月面前瑟瑟缩缩地发抖。
“成,你现在吼不得骂不得。”
皇后又道:“皇贵妃不用紧张,本宫是皇后,你的孩子也是本宫的孩子,本宫有责看顾。”
想了想,又道:“不过王疏月,朕活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听见你这样教奴才的。什么说自己该死,又不觉得自己不该死的……”
王疏月闻话,侧身看向金翘,金翘却也一脸无措。
“是不是很糊涂。”
皇后朝外面看了一言,淡道:“带进来,本宫和皇贵妃一道问。”
“到也不是。”
正僵着,孙淼进来,向王疏月行了一个礼,起身在皇后身旁道:“娘娘,翊坤宫的两个小太监在旁门处鬼鬼祟祟的,奴才已经让人拿住,问他们,他们又不肯出声。”
皇帝撑着额头,看向一旁的何庆:“你这里的人,大多还是沾了点你的脾性。朕不用问都能看出来,哪些是你跟你的人,哪些是宫殿司添过来的。喏,这个奴才,也是越来越像你教出来的。”
如此一来,皇后也没了言语。
何庆抓了抓脑袋:“哎哟,贵主儿肯教奴才啊,奴才就要谢大恩了。”
王疏月不说话。
皇帝拿手点着他,笑而不言。
正如皇后所言,三阿哥死后,从她口中说出的所有宽慰之言,无论是不是她的真情实意,在皇后和六宫其他嫔妃耳中,都是十分虚伪的。所以,她才宁肯受着皇后的言辞,也不认真剖白自己。
而后将身子往后一仰,随手拖过一块枕头垫着仰面躺下。
但她也明白,有些人和事,不是将心比心就能相互理解,相互成全的。
“行了,不和你吵了,朕躺一会儿,午时还要去南书房,见几个外放的山西的官员。”
宫闱生活多年,她与成妃,婉贵人这些人的相处,大多还是凭着本心。
“嗯。”
一句说完,引得立在一旁金翘和吴灵双双露出惧色,王疏月却不再应话了。
他合了眼,王疏月也就不再出声,将原本盖自己腿上毯子取下来,盖在皇帝身上。自己也慢慢靠着他躺下。
“三阿哥没了,皇贵妃,你说这话太虚了。”
西暖阁里什么都没有焚,却有满室的杏花清香。
“娘娘,奴才是个没什么指望的人。”
皇帝合眼养了一会儿神,却并没有睡着。
皇后摇头,看向王疏月的胸口:“皇贵妃是什么心,自己心里应该是明白的。冲克之说真与不真,其实在于皇贵妃。所以,反而该是本宫问问你,你信不信。”
窗外风吹碧树莎莎作响,皇帝翻了个身,轻唤了她一声。
“娘娘还是信冲克之说吗?”
“疏月。”
王疏月心里一颤,不说别的,单单这话,在这样好的阳春时节说出来,真是哀伤。
“在。”
说完,她将目光从满园耀眼的春色之中收了回来,叹道:“算了,你不说就不说吧。以后,也没必要去给本宫的三阿哥上香,免得三阿哥见了你,反而会怪本宫这个皇额娘,没有本事,护好他这个孩子。”
“朕闲时给孩子想了个名字。”
皇后看向窗外笑了一声:“呵,你在说三阿哥的事吧。皇贵妃,你太聪明了。你若敢劝本宫节哀,本宫还真有话斥你,偏你说你不敢开口……呵呵,本宫竟也开不了口了。”
“是什么。”
王疏月垂眼,轻声道:“奴才知道,奴才现在无论说什么,都不能体贴主子娘娘的心意。所以,您不问,奴才也就不敢开口。”
“‘宁’这个字。朕觉得很好,你若生的是个女儿就,叫宜宁,若是儿子,那就叫恒宁。”
皇后轻声重复着这两个字:“体恤你的是皇上。本宫是锁你在钦安殿的人,何曾体恤过你。听说你为此又沾了寒,今日本宫来看你,你不想跟本宫说点什么吗?”
王疏月侧身应道:
“体恤。”
“取意‘安宁’吗?”
王疏月依言,扶着金翘的手从新坐下,但坐定后,仍是弯了弯脖颈,作礼道,“奴才谢主子娘娘体恤。”
皇帝点了点头:
皇后没有行规矩在明间落座,授王疏月的礼。径直穿过明间,走进西暖阁。在皇帝平时常坐的那把禅椅上坐下,对正要起身的王疏月道:“皇上都免了你的行礼,你就坐着吧。”
“对,也算朕……对你许诺。”
皇后仍穿着素衣,手腕上挂着一串老料檀香佛珠,除此之外,周身再无其他饰物。面上的妆容却是细细匀过的,远山眉画得浓淡正宜。可纵然如此,仍旧遮不住她眉目间的憔悴,眼尾处细纹不服脂粉,竟比不施妆时,看着还要明晰。
“什么许诺……”
翊坤宫的宫人都知道自己的主儿临盆在即,又都听说过天象冲克之说。深恐皇后要则难王疏月。皆越发恭谨,不敢造次惹恼。
“王疏月,听不懂就憋着不准问!”
皇后自有皇后的身段和姿态,嫔妃去长春宫请安是规矩,相见时该问的,该训的也就一气儿说完了,平日里,皇后若无大事,甚少亲至嫔妃们的寝宫。加上三阿哥染病到病故,诸事忙乱。连着好几个月,皇后都在哀痛之中,连嫔妃们每日的请安礼都叫免了。王疏月已有两三个月,未曾见过她的面儿。
王疏月被他怼的无可奈何。
王疏月伸手搀着吴宣起来,抬头朝窗外看去。外面原本在晒花儿的宫人,现已分列两旁,跪在地屏后面,人人屏息垂头,没有一丝摇晃,也没有一声咳嗽。
这么久了,他的温言暖语还是不能顺畅地说下去。
话才说完,外面已经肃然下来。
其实她哪里是不懂,不过是想听他亲口说而已。
王疏月摇了摇头,正要劝,忽听外面脚步声凌乱起来,不多时,小太监在屏风外面传话道:“主儿,皇后娘娘来了,已经到宫门口了。”
王朝更替之间,满汉相融的阵痛之中,她实已经竭尽全力周全她自己,周全她的亲人和爱人。但给了别人安宁,她就不能获得她自己的安宁了。
“娘娘,奴才该死。”
好在,皇帝这个人,总是以刚直的秉性来替她考虑。
吴宣猛然反应过来,这话不仅深深伤了王疏月,还犯了皇帝的忌讳。吓得自己个头皮发麻,慌地跪下来。
他对她好时,从未去权衡所谓‘后宫平衡’,‘满蒙之姻’这些东西。他不想她一直站在前明的那片黄昏里,他要托她做世间的云霞,要许她安宁,坚定地告诉她:“虽在高处,也不要害怕。”
“夫人,您在说什么!”
此可谓“人生漫长,彼此成全。”
“说起来,女人生孩子真是过鬼门关,娘娘的母亲,也是损在这事上的……听说,就连万岁爷的额娘,也是因产子伤了根本,才被弃绝。皇家不似外面小户,想想,到还不如……”
相伴至此,皇帝或许还有未尽之兴,王疏月却觉得,了悟遗憾。
这话引得吴宣想起了王疏月母亲的旧事,不免伤感起来。
孙淼入翊坤宫,也并没有逾越的动作。
王疏月摇了摇头:“也不能这样说。总之,该顾上的,咱们都顾上了。剩下的交给老天爷吧。”
每日不过在宫中日常照管,查看内务府各处送来的诸如槽、木刀、木锨,以及黑毡等物件。辰时则回长春宫回话。
金翘道:“您虽这样说,万岁爷哪里肯依的,主儿还是把心放宽,您不好了,周太医他们还能有命活?”
金翘和梁安皆不知其意,越发防范得紧。药食上的事,都是仅着吴宣的手来伺候,金翘和梁安轮着日子上夜,其余的宫人也都深感自己主子素日里待下的好,没有不用心的。
王疏月摇了摇头:“有周太医他们呢。姨母你只要陪着我,我就安心。至于生产顺不顺,我都没大敢去想,老天能给我和主子这个孩子,已是很眷顾我了,您只要替我记着,到时候若有什么艰难,您就替我告诉周明,我怎么样都好,把孩子留下。”
皇帝处理完政事,大多数的时间都在驻云堂中看折子,一看就看到起更,王疏月人懒,那会儿早就睡熟了。
说完,她转了个话头;“我之前听周太医他们说,娘娘身子还是过于弱了些,生产时恐怕会不易。奴才……到底没生养过,横竖不懂,也不知道要替娘备些什么。”
皇帝到也不在翊坤宫折腾,看完折子,不过偶尔在她榻前坐会儿,随手翻两页她翻过的闲书。
吴宣含泪叹了口气:“奴才没有孩子,只有娘娘和定清这两个小辈。娘娘从小就董事得让人心疼,让我们这些做长辈,都无话可说……哎……算了算了,不敢再说了,再说又要招娘娘笑了。”
她不愧是修过卧云的人。临盆前竟已翻起了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以及许国祯的《御药院方》。大有要自己给自己掐脉调养的架势。皇帝觉得有些好笑。想她是不放心周明这些人、还是她真起了学医的心,把这些天书当正经书看起来。
“您啊,还是跟以前一样的。我小的时候,您就看不得我磕碰,有的时候,母亲都不心疼,您反而要哭。”
想着,便随手捡了一本往明间里走。一面走一面看她在留白处写下的正儿八经的批注。
王疏月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
明间里吴宣和金翘正在挑红豆,见皇帝走出来,忙跪让到一边。
“是是……我就是见识不多,怕娘娘苦。娘娘好了,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开心得想哭。”
皇帝已经走到门口,又退了一步回来,冲着金翘扬了扬手上的书。
金翘看她耳根子都要红了,赶忙道:“娘娘好好的,夫人说这些伤感话做什么。”
“跟你们主说,这本书朕翻翻。”
吴宣揉了揉眼睛,“想当年,娘娘从家里走得时候,不让奴才送您,天知道,那日您上了马车,奴才在背后流了多少眼泪,如今啊……看着娘娘也要做母亲了,奴才这心里……”
金翘应了是。
“哎哟。真好啊……”
送走皇帝走后,方扶着吴宣站起来。
“嗯,周明说,随时都要备着,指不定什么时候呢。”
想起皇帝刚才的话,便进去收拾王疏月搁在手边的其余几本书。
“就这几日了吧。”
那几本书都厚得跟砖一样,金翘拿到灯下细看时,竟都是医书药方。不由地对吴宣道:“主儿以前也偶尔看些医书,但也都是为了照顾小主子的身子。有孕后,到看得多起来,昨儿周太医来请脉,奴才没在里面陪着,夫人在主儿身边,可听着周太医说什么了么,我见主儿是自那日以后,正经地把这些书给搬出来的。”
说着,她竟忍不住红了眼,伸手抚了抚王疏月的已经隆得很高的小腹。
吴宣坐在灯下,长了一口气。
“好,奴才一定替娘娘告慰。”
王疏月的母亲吴灵死在什么病症上,她再清楚不过。
“嗯。我也想跟母亲说,只不过宫里不准私祭,姨母,等你日后出宫,去看母亲时,记得替我跟母亲说一声,让她放心。”
二十几年前,吴灵难产,在鬼门关上晃了一圈,虽捡了命回来,却也是母子皆受损。王疏月小的时候多病,逼得王授文这种从来不信什么怪力乱神的大儒,都在山庙子里给自己女儿买替身,好在后来随着年岁大了,才慢慢好些。至于吴灵,生产之后的恶露一直淅淅沥沥的,不曾干净。
吴宣松了一口气,轻轻握住她的手,欣慰道:“娘娘这样说,奴才听得真是感动。娘娘和万岁爷这样情好,娘娘的母亲若是知道就好了,她啊……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娘娘。”
后来,连男女之事也逐渐断绝了。
王疏月放下书,端起药碗道:“横竖没人,姨母不用这样。说起来,也是不该给万岁爷养口腹的喜好,只是日子久了,他就这么吃惯了。好在是家常的东西,不会上席宴,我才没有忌讳的。”
吴灵到是一直在劝王授文娶几房侧室,对王家的香火好。但王授文总说:“定清已长成,疏月也贴心,对祖宗他已有了交代。家中人多了,难免要撑门面,闹亏空,不如这样清清静静的好。”于是,二十几年来,竟当真没有纳一房妾。
吴宣吓了一跳,忙道:“是,奴才的嘴不懂事,娘娘别怪罪。”
一世为夫妻,不管他素日多么酸迂市侩,做丈夫这件事上,自己这个妹夫是做得顶天了。
金翘忙打断她道:“哎哟,夫人,这种话可不能轻易出口的。”
但这毕竟是在民间,夫妻情好,在一起过着赌书泼茶的日子,外头的人看着表上好,也就不能说什么。但此事发生在紫禁城内,却变得有些血淋淋的。
吴宣放下药盏,在王疏月身旁坐下,含笑道:“我们在宫外面的听说,紫禁城里的万岁爷,是不能有什么喜欢吃的东西的,说是……哦,说是怕有人知道了喜好,会拿捏这些,对万岁爷不利……”
吴宣从前就听说过一些关于皇帝的生母的事。
金翘抬头应道:“夫人不知道,每年啊,娘娘都要晒这些花,然后收起来,做饼饵,酿好酒,咱们万岁爷爱吃。”
那个至今没有名分的女人,生了皇帝不到两个月就被遣去了畅春园的佑恩寺中,伴着青灯古佛,一关就是三十多年,哪怕她的亲生儿子,如今已经坐稳金銮殿,她也不能回宫。
吴宣端着药从外面笑着走进来,道:“奴才瞧外面晒了好大一抔杏花,娘娘是要拿来做什么的。”
紫禁城上下都忌讳她这个人,皇帝的龙椅坐得越稳当,杀伐行得越自如,她就越往时光深处隐去。
读几行,又与金翘闲说几句。
整个满清皇室,连一个字的笔墨都没有给她。但这并不代表,她不会被人们茶余饭后,在无聊的冬夜里提及。
这一日午后,大阿哥去了上书房,王疏月正坐在贵妃榻上看书,孕中眼睛耗得厉害,她也不敢狠看。
关于,她究竟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不能在宫里养着,其实大多数的人,心里都明白,只是因为他们畏惧皇帝,又鄙夷那副无用的女人身子,才把这个原本应该和皇帝一起垂名的女人的,越论越卑微,越丢越冷寂。
王疏月听了金翘的话,一应的起居,仍托给了金翘和自己的姨母吴宣。
诸如金翘这些人,也会忍不住在无人处,遮遮掩掩地跟吴宣讲述她们听来的故事。
王疏月已近临盆之日,太医院遣了周明和一个姓杜的太医上夜守喜。宫殿司也从各处抽调了两个管事的太监,日夜候着喜信儿。
说当年这位云答应,生下皇帝之后崩了血山,在宫里调养了两个月,也没有调理过来,后来,说是她出身低贱,受不了皇帝的大恩,才落了这个病。
一时之间,风蝶满园。
在后宫里,出身奴籍无家族之荫蔽,无才学傍身。她不过是有一副好皮囊收着转瞬即逝的青春年华的女人,一但失了干净的身子,不能在床榻上让皇帝酣畅淋漓,对皇帝而言,就连皮囊都不是了。皇帝厌恶她,觉得她那个不堪出口的病和她那个人一样低贱,甚至连带着不喜欢她给自己生的这个儿子,当面斥他是“贱奴之子”。至此种下了当世不可解的“父子之仇”。
金翘带着宫人撷了好些花儿下来,趁着春日的日头好,在翊坤宫的庭院里晒开。
吴宣把皇帝生母的人生和吴灵的人生一并想来,不觉五脏俱痛。
二月初。翊坤宫中杏影朦胧。王疏月说她喜欢看朱墙映杏花的景色。皇帝便命人将整个翊坤宫的宫墙全部从新刷了一遍。那新艳的红墙衬着应时盛放的花群,显出韶华至极之态。
又接连想起前几日周明来请脉时,对王疏月说的话——娘娘体质本弱,又曾在数九天受大寒侵体。加之前一年,在慎行司受过刑。如今虽得诞下皇嗣,但恐有后疾类……娘娘之母啊。”
那夜以后,终于呕尽了生离死别的大寒,东边来了暖意,一下子吹开了早春的杏花和梨花。
是时,金翘被王疏月支出去了,梁安也不在跟前。
萧瑟的风,从声而落。
西暖阁里除了吴宣和周明外,就只有大阿哥,静静地坐在驻云堂里写字。王疏月听周明说完这一句话,握着青花瓷茶盏,怔怔的一直没有说话。
“王疏月,朕离不开你,但朕不能让人知道,也不能告诉你。”
周明收了腕枕,又宽她道:“贵主儿有皇上洪福罩着,微臣和其他的太医也会尽力为贵主儿调养,贵主儿放宽心,皇嗣要紧。”
声轻而动情。
吴宣道:“此事,你们可回了皇上。”
皇帝张了口。
周明望着王疏月道:“虽脉象如此,但结果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微臣也不敢拿未定之事回禀,但贵主儿是明白人,微臣将此症言明,也是请贵主儿有些准备,生产前后,万不可再受寒了。生产时也要让接生姥姥们格外细致。至于日后的调理,过程或许缓慢,贵主儿不能心急。”
角落里的小灯,摇着帐上几不可见的影子。
王疏月抠着杯盏的手忽然一滑,烧蓝护甲与瓷面儿猛地一刮擦,刺耳的声音逼得吴宣闭了眼。王疏月放下茶盏,往驻云堂里看去,见大阿哥也朝她看来,握着笔,面带关切之色。
皇帝望着望着她瘦削的肩膀,瘦弱的背影。忍不住,轻轻伸出手,从背后去抱住了她。
“来,到和娘娘这边来。”
其间皇帝不断地回想她今日说过的话。继而想起外八寺的午后,她陪着他和桑格嘉措论《般若三百颂》,那一日的经文艰涩,她听得仔细,却不肯说话。皇帝也不知道她听懂了多少。可是如今,她的话平实简单,却比佛语更能疗愈他身上的外人不可见的伤口。
大阿哥放下笔,理好袖子走到王疏月身边。“和娘娘您没事吧。”
说是睡了一夜,似也不对。虽然他自信自己睡觉是极规矩的,但听周明说了王疏月怀像不好之后,他便紧张了,生怕自己睡着了不留意,会伤到她。但他又不想走,因此整整一个晚上都不曾合眼,愣是陪着她躺了三个时辰。
王疏月缓缓地吐出一口气来,伸手将大阿哥搂入怀中,温暖虽然是从他人那里借来的,但也得暂时抵御她心里悲凉。
那夜里,皇帝小心地贴着床沿儿,正儿八经地睡了一夜。
“没事,大阿哥在,和娘娘什么都好。手上沾了这么多墨,伸出来,和娘娘给你擦擦。”
张得通这样想着,也不再板着脸去教训自己的徒弟。抹了一把脸,自顾自地笑笑,而后吩咐道:“出去候着吧。”
说完,她捏住了大阿哥的手,慢慢地将隐在骨骼里的颤抖压平。而后的又沉默了半晌,方抬头对周明道:“我还是那句话,孩子们比我重要,你不回皇上是对的。周大人,我做你的病人也做了这么些年了,希望大人,能与我有一份默契。”
若她能平安有寿,长长久久地陪着自己的皇上主子,一直走下去。那也算得上是老天对皇帝这一生的补偿。
周明听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忙道:“奴才不敢。”
虽说皇帝可以有的很多的妃子,但毕竟王疏月这个人,对于皇帝来讲是可遇不可求的。她让皇帝逐渐向内收敛起“煞气”也逐渐向外舒展开自我本身,逐渐了解人世间爱恨情仇的生与灭,逐渐活出了人情味。
“我知道,你做不了主,我也没有逼你一定要在皇帝那里舍我保子,我只是想让知道,生产时,不要怕因为伤了我,而损到孩子。我的身子已经是这样了,你今日对我言明,我也就有了准备,不怕的。”
张得通一窒,他一辈子公道惯了,从前无论是在府里,还是宫里,都不肯轻易地为那位娘娘,哪位主儿说一句话。可现在,他却是真心地希望王疏月好。
周明被他这一句话说得背脊上寒津津的。不忍再多留,行礼退了出去。
话虽轻得很,却还是被何庆听清楚了,他弯下腰去看自个师傅的脸,乐道:“师傅,连您都为贵主儿念起佛来了……”
梁安端来水来,王疏月替大阿哥擦过手,含笑打发他下去歇息了。
张得通点着头,而后竟轻轻地念了一声佛:“阿弥陀佛,保佑贵主儿这一胎平安。”
西暖阁里影静人寂。
何庆不由地也跟着这声笑咧开了嘴:“我就说嘛,还是贵主儿有法子,咱们这几日在万岁爷面前劝的话,恐怕都是惹烦的。原不该说的,只要万岁爷见了贵主儿,就都好了。”
吴宣忍了的大半日的眼泪,这时终夺眶而出,渐渐的,竟哭得泣不成声。
这还是皇帝第一回对着谁笑。
“奴才真不明白,娘娘…的母亲受了那样的罪,为什么……连娘娘也……”
自从皇三子死后,一连十几二十日,皇帝的情绪都很压抑。
王疏月摇了摇头。
就这么一声,听得地罩外头的张得通和何庆都松了一口气。
“姨母,您是不是想到先帝的云答应了。”
皇帝不由摇头笑出了声。
“奴才……奴才不敢。”
皇帝抬眼望着她,灯暗处,她影子柔和曼妙,极弱极美,脸颊带着一丝潮红,竟然有些促狭,可爱得很。
“您别难过,也不是一定会像母亲那样,就算是,也……”
她这句话说得有些快,像是真急了,人也撑着坐了起来。
也……
“您要把奴才吓死吗?奴才可不敢这样说。”
她没有说下去。
“所以,朕呢,跟着你糊弄吗?”
后半句,她原本想说,就算是,也不一定会像皇帝的生母一样。
“哈……我就是俗人,哪里能开什么悟,我唯一想的,就是陪着你,陪着孩子们,把我这糊涂的一辈子,糊弄过去,就完了。”
可话到口中,她又犹豫了。
“那你和朕,是不是也要经历之后,才会开悟。”
二月二十八日。
皇帝在心中无声地应下她的话。低头又道:
王疏月临盆。周明和四五个守喜的太医并接生姥姥,内务府,宫殿司的人,从子时起便忙乱起来。金翘守在里面,孙淼照看着里里外外,进出人的调度。
是啊……
皇后子时便到了翊坤宫。
是吧。
翊坤宫点燃了所有宫灯,哪怕是在深夜之中,也将那一丛丛盛发的杏照得雪白耀眼。然而,无论花香多么清幽,也盖不住风里浓厚的血腥味。
她仰头凝向他的眼睛:“解不开又怎么样呢,在世为父子,本来就是前世今生的债,该偿的偿还,该还的还,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相伴地越久,爱恨就越深,但神佛,本来就是要我们经历之后,才得以真正开悟。所以,我和您都不要自苦,我们……也并没有做错什么。是吧。”
不出周明所料。
王疏月摇了摇头:“很难吧。我与父亲的心结,这辈子也许都解不开。更不用说您这样的人。可是……”
王疏月生产异常艰难。从发动至今已经折腾了两个时辰。仍不见生产的迹象。周明深知王疏月体弱,拖得越久越危险,正五内俱焚。忽见吴宣撞出来道:“周太医,娘娘疼的昏过去一回。这可怎么是好啊……”
“你觉得朕的结能解吗?”
太医院院正道:“咱们议的催产的方子,这会儿是不是该下了,贵主儿是头胎,体质本就弱,你照顾贵主儿母子久,该知道,这样拖着,反而凶险。”
皇帝一面想着,一面低头看向趴在他怀里的王疏月,她轻轻闭着眼睛,人在孕中,未施粉黛,却越发显得清秀真实。
周明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那方子虽能助生,可毕竟药性烈,恐贵主儿的身子受不住啊……”
身为帝王,他太想要一个人,懂他喜怒哀乐的同时,还能给他一种类似于,用裸绸包裹他周身,封闭而私密的安全感。
院正不解道:“周明,你我行医这么多年,伺候了宫多少位主儿,该知道,生子本就是闯鬼门关。我们是要保母子平安,至于是否伤身,大可留在产后调理时详议。再说,之前那方子,咱们已经一议再议,不至于伤及根本。你如今拖着不用,一样会损伤母体,还可能损及腹中龙胎。都这个时候了,咱们还是得问问主子娘娘的意思。”
她的一席话不着痕迹,却轻而易举地解出了皇帝与先帝的那一场父子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