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明镜花月 > 第83章 筹谋

第83章 筹谋

孙奎身为地方父母官居然做出指使官役打死百姓栽赃陷害行径,用心险恶行事歹毒,斗殴事件中能脱身不过一时侥幸,不把孙奎拉下马,只怕下回再出事,就是被孙奎连根拔了。

崔扶风埋头制镜之时,陶柏年也在潜心研究铜镜的创新。

陶柏年跟扶风一般想法,也想从长安城官场找靠山,同为制镜之家的人,不想而同的也是用铜镜作敲门砖。

齐明毓默默陪着崔扶风,鲜衣怒马少年时,他却沉稳得眉间从来都是波澜不兴。

三月,齐家镜坊制出市面上没有的贴金银背镜。

查典籍、制镜、绘图、设计,探索摸爬推敲演绎,半路出家的人,很多事得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除了必需的吃喝,崔扶风每日只睡一两个时辰,嫌从镜坊回家路上走耽误时间,也不回家了,每天就歇在镜坊里。

这面铜镜镜背贴金银板刻的纹饰,内区双鸾起舞,外区数只鸟雀和葡萄枝蔓,边缘一圈铭文。

崔扶风一颗心扑腾翻滚,又一头扑到新品铜镜创新上。

经过百多次改动完善,至最终定下的成品铜镜精美无比,无论哪个细节都没有缺点,镜工们赞不绝口:“太美了,真不敢相信居然能制出这么美的铜镜。”

若有精美镜子,托袁公瑜献上讨好武后,再来扳孙奎,就无惧官场浑水了。

多次创新,每回都觉得不可能办到又办到了。

武皇后当日点了陶家镜凤用,不过时势,有精美的铜镜晋献到跟前应是不拒绝的。

每回都觉得制出的是最精美的铜镜,可下一回又制出更美的铜镜。

长孙无忌自杀关陇士族一撅不振,侧面表明武皇后地位稳固,她之前曾下旨献镜,想来固然有与王皇后较劲的想法,也因对精美的铜镜感兴趣。

这面铜镜取名双鸾贴金银背镜。

崔扶风一番思量后,决定徐徐图之,先在官场攀关系,时机成熟再出告。

崔扶风此番没有兴奋得晕头。

朝堂如无底寒潭,浑且深,齐家参与谋逆一案,她和陶柏年托了武皇后跟前的红人袁公瑜,尚且只是结案而没问孙奎失职之罪,贸然出告,朝廷派来的人若是被孙奎收买,没能扳倒孙奎,齐家以后的日子更难过。

作为敲门砖献给武皇后的这面铜镜必得美得惊心动魄且喻意不凡,才能让武皇后对齐家刮目相看并看重自己。

证据确凿,只要朝廷追查,孙奎官位不保。

崔扶风觉得还要再更进一步创新。

一个微不足道的商户想扳倒一州刺史不容易,崔扶风让齐安许给张阔更大好处,孙奎缺德事做了不少,收了好处乱判人命案,纵容地方恶霸欺男霸女,甚至在地方赋税上动手脚,瞒报本应上缴朝廷的钱粮数目,张阔细心查察,终于拿到证据,把孙奎的中饱私囊的暗账誉写了一本交给崔扶风。

镜工们觉得她要求过高,不过,没人有异议。

害夫之仇不共戴天,况孙奎立身不正处事不公,这样的人当着湖州城父母官,不啻于悬着一把利剑在齐家头上。

接二连三灾难,齐家镜坊没倒下,反而越来越好,大家对崔扶风打心眼里敬佩,顺服听话。

娘家安宁,镜坊顺利,崔扶风又思量起扳倒孙奎的事。

“家主站的比我们高,看的比我们远,不是我们能赶得上的。”齐安张嘴又是马屁。

崔扶风后来没再提起不见踪迹那些时躲在何处,也没说是跟陶柏年在一起,苏暖云心中却是门儿清。

“往日真没看出来,齐管事这么会拍马屁。”有镜工打趣。

果真水火不容,陶柏年就不会在崔扶风被传唤去府衙路上冒险把她拉走,帮她避开孙奎的迫害了。

“我只是实话实说,怎么就是拍马屁?”齐安莫名其妙。

“没有,两家水火不容呢,当家人怎么可能还来往。”雪沫道。

好一句实话实说,这马屁拍得实在高明。

苏暖云沉默,半晌,悄声道:“二娘跟陶二郎还有没有往来?”

众人捧腹大笑。

雪沫又不快活了,叹道:“二娘怕是要在齐家守一辈子了。”

创新比守旧艰难,一次又一次接受失败更是痛苦,大家苦中作乐,其乐融融。

“是啊,谁又想得到,二娘一个女儿家居然当了家主,而且还做的那么好。”苏暖云赞同。

四月底,齐家镜坊在贴金银背纹饰的基础上,制出更胜一筹的镀银鎏金镜。

雪沫解气,跟苏暖云一起闲谈时,嘲道:“三娘跟肖姨娘满心算计,只是没想到,二娘虽说嫁的不是时候,却干出了另一番天地。”

总觉得不可能,又在他们手里变成可能,镜工们到此时,一个个成了得道高僧,看着新制出的铜镜,很是淡定。

这边详细情形崔扶风不知,不过,崔百信过年时大多歇在董氏房中,偶尔去罗氏房中,绝迹肖氏的院子,也没什么不明白的了。

大家各抒己见,铜镜需得投武皇后所好,一国皇后,身份尊贵,凤纹自然极好的,只是未免落了巢臼,瑞兽仙人也很好,不过铜镜纹饰用这样的极多,不甚稀奇,讨论半日,样样都好,却又都不好,膳时到,崔扶风唤大家先吃饭再商议,端起碗扒饭时,崔扶风忽地灵机一动,想到用什么纹饰了。

“不成。”崔锦绣断然否认,咬牙半晌,道:“总有好的,再瞧瞧。”

大俗有时就是大雅,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稻桑不起眼,却是关系民生国计,武皇后心怀天下,不妨就以俗之又俗的民事作镜背纹饰。

“过了年你就二十岁了,要不,瞧着差不多的就订下吧。”肖氏觑着女儿脸色小心翼翼道。

桑树丛丛,稻田渠渠,远处山峰高耸,山脚下小屋炊烟袅袅,鸟鹊绕屋顶飞翔,镜缘饰一周稻穗纹,内圈饰一周铭文:山欢水笑,物丰民康,乐享升平,安居盛世。整体纹饰喻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暗示社稷稳固、国泰民安,寓意极佳。

崔锦绣也是烦躁,有些后悔了,这些日子登崔家门有意求亲的人家不少,可家世都差了些,费易平只是生得不好看,家财却不差,只比齐家陶家略逊。

镜形用八棱形,镜子取名同乐镜。

“费家虽说不如齐家陶家,财势也不容小觑,早知道……”肖氏欲言又止。

端午节前一天,由齐家镜坊里技艺最好的镜工制作的同乐镜镜坯加工完毕,镜面平滑光亮,镜背纹饰丰富细腻,构图精妙。

“我能不知道,可上哪找齐家那样的婆家。”崔锦绣恨恨道。

崔扶风准备端午节后便动身去长安。

“总是齐家势盛的缘故,你若是能嫁得一个强胜齐家的婆家,你阿耶就不会这样对我了。”肖氏怅然。

上一回献镜路上独自一人很是不便,这一回她打算带一个人同行。

崔锦绣随后得知,崔百信责问之时还可狡辩,已经过去无可奈何,只有劝肖氏暂且忍着,不要寻事,免得再激怒崔百信。

崔扶风打算带齐明毓。

语毕,拂袖离去。

去年的斗殴事件,齐明毓明敏果决,处理的很好,若无他配合沈氏的安排,事情不能那么完美解决。

崔百信咬牙半晌,道:“都是我太惯着你惹的祸,之前许诺你的我要收回,以后不给你每月拿金子了。”

有他陪着,不拘从哪一方面看都很好。

肖氏梨花带雨,可怜巴巴看着他。

齐明毓欣然同意。

的确没什么不好,只是……崔百信一想到被宠爱的寝边人暗算了,心中就说不出的恼怒。

午后,镜工们还未歇工,崔扶风和齐明毓提前下山回家。

肖氏说不出反驳的话,一向计拙听女儿的,女儿不在跟前不知怎么办,只好使媚,挤了两滴泪出来,扑到崔百信身上,又是亲又是摸,一面抽泣着分辩:“齐家大富之家,二娘嫁给齐家又有什么不好的。”

齐姜氏在后园凉亭里。

“很好!”崔百信厉声咆哮:“那是风娘能干,不是你算计的好。”

池塘里头挨挨挤挤荷叶,粉红色的花苞羞答答摇曳着,游鱼在荷叶中穿行,阵阵轻风吹过,沁人荷叶清香和池水凉意扑面。

肖氏还不曾被崔百信如此凶神恶煞对待过,慌乱间忘了矢口否认,急切道:“不是的,郎君你听我说,我没想着害崔家,你看,二娘嫁进齐家后,不是一切很好吗?”

齐姜氏有几个月没看到崔扶风跟齐明毓了,拉住齐明毓上下打量,欢喜不已道:“又高了。”又道:“有你阿兄的风姿了。”

崔百信看着,证实了心中猜测,暴怒:“我待你不薄,为何要害我崔家。”

说起齐明睿,脸上笑容敛起,黯然神伤。

肖氏不料过去那么久的事居然掀了出来,惊得大张嘴。

“毓郎是另一种好看。”崔扶风笑着岔开话题,拉了齐姜氏坐下,把自己的打算告诉齐姜氏。

“我有话问你。”崔百信粗暴地抽回手,恶声问:“当日齐家出事,你为何要让崔贵假传风娘的话,让齐家要求风娘即日嫁进齐家。”

“不成,带齐安去吧。”齐姜氏断然道。

崔百信进门,肖氏搁下手里香脂盒子,殷勤迎了过去,“天冷,郎君怎么不加披风。”一面说,一面拉过崔百信的手,温柔柔揉搓。

崔扶风没想到齐姜氏竟是反对,齐明毓此前跟她一起外出过,还是齐姜氏的提议。

罗氏许久不见害喜,崔百信渐渐失望,歇在肖氏房里的时候越来越多,每月雷打不动给肖氏拿五十金。苏暖云打理着庶务也没亏待肖氏,肖氏的吃食日用跟董氏一般,肖氏心知这是因为崔百信偏宠自己,苏暖云不想崔宅不宁迁就自己,暗暗得意。

齐姜氏似是猜到崔扶风心中所想,“之前你们外出散心,跟这回到长安去办事不同,毓郎还小,不能冒险。”

肖氏在镜台前精心妆扮。

齐明睿在齐明毓这个年纪已当了一年家主。

崔百信气恼更甚,出了大厅,怒冲冲往肖氏院落去。

玉不雕琢不成器。

忽然间又想起崔扶风说的崔贵把苏暖云扔深山里一事,那日只是吩咐赶苏暖云出府,崔贵却私自妄为,崔家差点沾上人命官司。

崔扶风温声道:“母亲担心毓郎是慈母心肠,只是毓郎也得学着长大,长安城一国之都,非湖州小城可比,毓郎去走走,也好长见识。”

崔百信在齐家危难之时想悔亲,过了这几年,得了崔扶风嫁进齐家的诸多好处,却是很庆幸当时没悔亲。

齐姜氏不改口,脸色有些难看,“不成,睿郎已故,齐家就剩毓郎这点血脉了,不能有失。”

当日崔扶风若是不肯嫁进齐家,崔家可就背信弃义千夫所指,面子落到泥地里了。

崔扶风还想再说。

会是谁让崔贵传那样的话不难猜。

齐明毓笑道:“大嫂,我跟母亲谈谈,你先去歇息吧。”

特特地交待不要在崔扶风面前提起,要说没鬼谁相信。

有些话婆媳不便说母子却无妨。

崔扶风要差人给齐家传话,哪会使唤崔贵,雪沫、苏暖云都可以,再不然还有崔福。

崔扶风也没坚持。

崔百信强撑的笑容在齐平走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