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448章 东归(五)

第448章 东归(五)

隆科多听到这里,感觉自己的思路又打开了一些。而在听说店里还有一些高级手杖之类的玩意也是在大清订做的之后,他就更是确定了。输出劳务当然是赚取外汇的一个捷径,但这种来料加工似乎也大有搞头啊,虽然原材料、市场两头在外,看起来比较悬,但总归是一条路子,隆科多仿佛看到了金光闪闪的大道。

不过店老板的一句话引起了隆科多的注意。人家说这里至少一半的鼻烟壶是产自清国,或者说是清国匠人做的。即从外界进口原料,然后按照客户订单的要求制成各种风格的,再出口到国外赚钱。松江、杭州、淮安等地的工匠心灵手巧,价格低廉,很受东岸采购商的青睐,因此清国产鼻烟壶在东岸非常常见,已经是一项不小的产业了。

这事一直到他再度登上“东方巨人”号机帆船时仍在反复推敲。他甚至已经猜测,江南的工匠、商人们靠着这种贸易,手头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东国法币或鱼洋。唔,回去得让人查一查,这帮嗜财如命的家伙,家里肯定不少钱!

鼻烟壶这玩意,说实话还是相当贵的,走的是高端消费路线。大清不是没有,但价格昂贵,能用得起的非常少,一般得是家底丰厚的人才享用,并未下沉到更广阔的市场。原因嘛,其实也很简单,用料真的昂贵,银制的怕是最便宜的了,珠母、玛瑙、玳瑁、宝石制作的只会更贵,价格往往吓死人。但眼前这个店,居然摆了上百个各型鼻烟壶在那售卖,询问之下销量还不错,一天总能卖出去几个,这就让隆科多大为感叹了。

接下来的航行旅程略有些乏善可陈。除了短暂停靠层拔岛、吉布提港以外,大部分时候都在海上。隆科多倒不用干活了,因此他比较闲,不是在房间内完善书籍,便是在甲板上放风。近海的风景其实还不赖,他平生第一次看到了飞鱼,看到了鲸,看到了随船航行的海豚。在穿越赤道的时候,他又一次被人扣了几十桶水,从头浇到脚,把官服都弄湿了——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第一次穿越赤道的人,会被水手们这样恶作剧戏弄,虽然隆科多竭力指出自己已经穿越过一次赤道了,但没人信他。

瓷器街上的货物真的很多。隆科多走着走着,又看上了一个鼻烟壶。

层拔岛是一个纯商业港口,远没有新华港繁华,甚至都没南非的一些小港忙碌。但这里是东国人与非洲大陆上的斯瓦希里人贸易的重要口岸,能弄到许多象牙、狗头金、狮皮甚至是奴隶。隆科多没有对此倾注过多关注,他只是将此编入了“异闻篇”里面,因为贫瘠的黑非洲似乎也没太多有价值的东西。

隆科多听了笑而不语,他不是没见识的人,何况是产自老家的东西。这小二说话不实诚,隆科多虽然不是很懂人参,但眼前这些怎么看怎么像是朝鲜货,于是在和小二又闲扯了几句后,便在他失望的目光中离去了。

吉布提似乎比层拔岛要更加贫瘠。隆科多只在这个港口修整了一天时间,但炎热的气候、干燥的空气还是吓坏了他,这里也能住人?

“客官你这话就不中听了,咱们几十年的老店了。瓷器街建好不过五年,咱们就来做生意了,当时是整条街上第一家卖人参的,响当当的字号。”小二一脸骄傲地介绍道:“朝鲜人参确实有顶级的,但市面上见到的绝大部分还是开城人工种植的,效果不咋地,口碑做坏了,咱们也不屑于做这种生意,掉价!至于西班牙人参,你别听那些人瞎咋呼,说什么同样生长于北纬39度到49度之间,但完全不是一回事好吧?橘生淮北则为枳的事情您总听说过吧?就是这么个理,西班牙人参,那是萝卜吧!咱们老字号绝对不会卖这种坑人的玩意!”

吉布提唯一的出口商品似乎就是盐,不仅仅是食用盐,还有大量的“假盐”(钾盐)。隆科多不知道“假盐”是什么,假的盐也能吃吗?那不是害人么?

隆科多被小二嘴里的“鞑子皇帝”四字说得嘴角抽搐,不过他没表现出什么不满,而是和颜悦色地问道:“小二你又诳我,为何就不是朝鲜人参呢?或者西班牙人参?”

港区内倒是有一些不错的房子,驻着兵,似乎还有家属,因为隆科多看到有小孩在嬉闹。这样一个地方也驻兵,隆科多有些挠头了。他看了看远方,目力所及除了戈壁就是高山,有必要吗?而且似乎有几百兵丁,吃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靠自己屯垦多半不够,肯定得从非洲运输。日用品、工具、武器更是得从新华港起运,这维持成本相当不低啊!

“奉天府是哪里?”小二有些茫然,不过他很快就说道:“去年那鞑子皇帝派了一万多人去深山老林里找人参,最后搜罗了八千多斤。客官,您也知道,咱们大东岸富甲天下,什么都不多,就是钱多。鞑子皇帝穷得裤子都打补丁了,一咬牙,就把这八千多斤人参都给卖咯,咱店里的货就是这么来的!”

隆科多有些迷惑了。不过他现在对东岸非常“迷信”,潜意识里认为东国人放屁都有哲学,在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派几百人驻守,肯定有很深沉的心思。说不定,他们看上了内陆山区,想要往那边扩张。唔,多半是这个原因了。

“南满?可是奉天府?”隆科多问道。

“东方巨人”号离开吉布提后,便开始了横渡阿拉伯海的旅程。塞拉莱、马斯喀特的风貌同样让他大开眼界,沙漠、绿洲、骆驼、城市,异域风情无一不让他心神沉醉。他有时候都在想,窝在北京城里,即便住着高宅大院,手握重权,但一辈子不出城,终日在皇宫、衙门、家宅这三个地方打转的话,是不是真的有意思?他突然想起了笼中鸟,你不飞到辽阔的天空,你永远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精彩。紫禁城里的皇上,说句大不敬的话,与笼中鸟何异?隆科多突然觉得他似乎有点理解康熙了,为什么总是和西洋传教士聊天,总是喜欢翻阅有关外国风物的书籍。好奇,是人的天性啊!

“客官,这是产自南满的山参,在这可比较少见呢。疗效没得说,看您也是富贵人家,如果每天早上饮茶的时候,在里面放上一点,保管你强身健体,百病不侵。”小二看到隆科多驻步,立刻口沫横飞地开始了介绍。

船只离开拉杰普特人控制的马斯喀特后,只花了五天工夫,就横渡波斯湾,抵达了西北印度的佛渡港,一座由东岸人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城市。

“上好满洲老山参!”隆科多在一家卖人参的店铺前停了下来。他摘下墨镜,仔细看着一根装在盒子里的山参,却看不出来这是哪里的。

“东方巨人”号会在佛渡港停留三天。隆科多对这座小城有点兴趣,于是便下船看了看。城市里其实没多少印度人,大部分都是东岸工匠、军人、商人的家属。这座城市因粮食贸易而生,现在也出口大量棉花、生丝和牛羊,算得上是一座农业重镇了。

瓷器街大概是新华县最繁华的商圈了,不光有琳琅满目的瓷器,其他商品也应有尽有。每日的成交额都非常大,税务衙门收钱收到手软——据隆科多打听,最近两任税务衙门总管都没得善终,全部下狱了,所为何事,不问可知。

隆科多对东国人发掘一个地方价值的本事非常佩服。他猜测,东朝肯定有一个规模庞大的情报机构,这个机构不但擅长搜集军事和政治情报,同时也对商业情报投入了相当的资源。印度河流域是膏腴之地,盛产粮食,这种事你坐在家里肯定是无法知晓的,只能派人一点点搜集,甚至还要实地考察,这就相当的厉害了——毫无疑问,这不仅仅需要你有专业的人才,还需要有相当的外交影响力,能让印度人配合,这就很不简单。

开什么玩笑!也不看看我是从哪里来的。虽然当今瓷器以江西景德镇最为出名,但大清也是产瓷器的。世祖爷时便开始筹备,到了当今圣上,规模依然扩大很多,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

全世界养一家!隆科多无奈地苦笑了。听说东朝在印度还有几个据点,这回得去好好看看,是不是同样富庶。

隆科多笑眯眯地走在瓷器街上,对两边叫喊着买瓷器的声音充耳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