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关于北美民主自由联邦这个事呢,在经历了多轮漫长的谈判之后,双方终于达成了初步协议。北美得到了他们最想要的东西,那就是华夏东岸共和国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尊重其主权。这是最重要的,无与伦比。
张三在码头当苦力,曾经远远看到过那些人登岸。阿留申人很土,基本还是野人的模样,到黑水转一圈后,估计要被吓得屁滚尿流,等他们再回去后,就是东岸人最好的宣传员,能够极大减少东岸人在阿留申地立足的成本。在那片区域,东岸人还是有很大利益的,台湾银行开采了三个金矿,还有不少渔民在那里捕鱼,现在和北美民主自由联邦谈判完成,今后估计还会有贸易联系。
而为了得到这份尊重,北美民主自由联邦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那就是在经济、军事、外交上接受东岸共和国的“全面指导”。首先在军事方面,其海陆军将各挑选五十名青年军官到丰谷岛军校和海参崴陆军学院进修学习,同时东岸陆军派遣军事顾问团进驻该国国防部,协助其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那些人是搭乘第三舰队鄂霍次克海分舰队的一艘护卫舰回来的。这艘船中途在希望岛停靠了一下,让来自北美民主自由联邦的几位采购专员上船,一同来到了大泊港。
在经济方面,东岸政府将提供二十万圆的无息贷款和三十万圆的商业贷款,协助其进行经济建设。所有贷款都必须在东岸政府派出的民事顾问团的指导下使用,这基本上意味着这笔钱在人家那里转一圈后又会很快回到东岸人手里,毕竟这个国家对现代技术和设备非常渴求,总计六十万圆的经济建设贷款未必够用。
好吧,或许这是老黄历了,事实上去年下半年从阿留申地返回的一艘船只上运回的数十名阿留申土著,其愚昧程度比阿伊努人还要高,他们可能才真的是鄙视链的最低端吧。
而为了获得这些贷款,北美民主自由联邦还必须全面开放国内市场,与东岸共和国之间取消所有关税,确保两国贸易能够“正常”进行。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巨大的让步,说难听点的话,就是丧权辱国。以北美那落后东岸几代的幼稚产业,能抵挡住东岸商品的进攻?怕不是被打得落花流水,企业、矿山、农场、码头纷纷被收购,成为东岸事实上的殖民地。
张三在金枪鱼罐头前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放弃了,转而采购了一些廉价的本地咸鱼。冬天生意清淡,店里的活计也没怎么重视张三,因为他长着一副高鼻深目的面孔。这种长相,在本土倒也没什么,别人也不好判断你有钱没钱,但在黑水,长这副尊荣的也就只有阿伊努人了。这些人啊,怎么说呢,虽然都有黑水的户口和身份证明,但说实话文化水平极低,迷信、愚昧、落后是他们身上撕不掉的标签,连那些鄂温克人、鄂伦春人都看不起,别说正儿八经的汉人了,真真就是各族居民歧视链的最低端。
但话又说回来了,在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北美方面真的就很亏吗?是,对一个发展到相当程度,有一定工业竞争力的国家,这个确实亏大了。但对于一个只有少量工业,技术还挺落后,以农林牧渔为经济支柱的国家来说,真的不能接受吗?在东岸商品涌入后,农民们可以得到价格低廉、质量上好的消费品,事实上提高了他们的购买力。在东岸资本涌入后,老工厂可能技术升级,更新换代,新工厂也会大量建设,整个国家的国力会在短期内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政府的税金也会增加。
台湾远洋、台湾贸易和普通人的关系大一些。比如张三此刻盯着的金枪鱼罐头,就是台湾贸易公司从拉包尔管委会辖区采购,由台湾远洋运输公司的船只拉回来的,他们的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了最终的市场零售价。
如果北美政府足够聪明,他们会把暴增的税款投入到基础教育之中,普及小学和技校教育,利用他们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立足本地自然禀赋,发展出一定水平的初级工业体系,如果商品还能出口东岸的话,那可就赚大了,两国间可是零关税呢。
在这些企业中,对台湾银行最重要的无疑是台湾投资公司了,在许多工厂、矿山、铁路、码头中占有股份的该企业是母公司台湾银行发挥影响力的绝佳平台,是他们在远东立足的真正根基。
至于说这样可能会形成该国工业发展的天花板,即经济被人控制,时不时被收割一番。但在极端落后的情况下,你跟我说这些有用吗?本来能赚十块钱,上限是一百,现在我把你上限降到六十,但你可以赚二十、三十块,没人能拒绝得了这种诱惑。尤其是这个国家有选举权的人,他们的资产在东岸资本涌入的那一刻会大幅升值,和东岸资本一起赚钱割韭菜不好吗?要知道,北美民主自由联邦和东岸渊源很深,语言、文化区别不大,人种也差不多,移民起来非常方便,精英们根本不会拒绝东岸资本,拒绝进步。
台湾银行目前也已经进行了改革,对旗下各部门的业务进行剥离,通过母公司(台湾银行)控股的方式,成立了包括台湾保险(提供海上运输保险等业务)、台湾建筑(原房地产部门)、台湾远洋(旗下的船队整合而成)、台湾贸易(从事进出口贸易)、台湾投资(将入股的诸多产业的股权整合进来,专门管理、监督)在内的五家子公司,囊括了其九成以上的资产了。
而在外交方面,这个国家也必须服从东岸安排。事实上这在目前阶段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他们甚至还没有任何一个建交国家,如果不算所谓的同盟部落的话。经过东岸政府的穿针引线,他们可以和自由邦、苏国、佛罗里达、朝鲜、日本、清、顺等国建立起外交关系,对于今后的发展好处极大。没有交流,就没有进步,闭门造车的苦处,他们已经尝了很多年了,自然很明白其间的道理。
不过台湾银行也有优势,那就是他们布局早,手里攥着的货源足、航线多,各地的人脉关系也很通透,不是其他人可比的。因此,与黑水运输公司、东非运输公司合作结成联盟,可能性相当大,毕竟没人愿意和钱过不去,不是么?
北美民主自由联邦当然也不全是付出。在获得东岸政府承认之外,他们还得到了一个宝贵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到远东地区招募移民。他们国家算上印第安人,目前满打满算也不足二十万人口,因此急需有知识、有技能的新鲜血液注入——最好是中国大陆的人口。
台湾银行的船队规模,以前还挺大的,但在黑水运输公司疯狂扩张之后,已经相形见绌,落到了他们后面。毕竟,大量装备的250吨级运输船要十艘以上才能比肩一艘3000吨级全蒸汽动力船。不,仅仅是吨位上比肩,其他完全不好比,无论是商品的防潮,还是单位货运价格、速度,都是完败!“兴凯湖”号可以全天候航行,将北方的木材、煤炭、海产品、牲畜、建材运至南方,再把南方的大米、干果运回北方,一趟顶你十几趟,怎么比?
不过这种移民政策也是有限制的,即不可以打广告,只能设立一个办事处性质的联络机构,且每个移民的背景、文化及工作履历需上交到黑水管委会有关部门备案待查。
到了今年(1707年),台湾银行也加入了进来,试图说服另外两家共同成立一个海上运输合作联盟,简称“海合联盟”,以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共享航线,避免无序竞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小条件,基本都是东岸政府向北美民主自由联邦提,他们也没什么选择的权利,只能被动接受。以上所有内容,全都并入了双方政府敲定的《华夏东岸共和国与北美民主自由联邦友好合作协议》这份条约性文件中,有效期三十年(1707年1月1日-1736年12月31日)。三十年后,如果双方都不反对,那么自动续约三十年,如果有任意一方提出异议,那么就重新谈判。
商店大部分的食品都是进口的。黑水运输公司与东非运输公司达成了协议,共享大泊—开普敦航线,每年各自对开两艘船只,在两地之间来回输送商品和人员。
看得出来,东岸政府对这个国家还是比较优容的,至少是当做了一个文明实体在对话,而不是黑人、印第安人、太平洋岛民那种野蛮人,连话都懒得多讲,上去就是一顿暴打。
那是一家典型的黑水商铺,前店后库的模式。店里面有几排木质货架,陈列了各式各样的货物,小到糖果饼干,大到桶装食用油、葡萄酒,应有尽有。
在搞定北美民主自由联邦这档子事后,东岸人在北美大陆的布局也差不多看出端倪了。加勒比海沿岸的苏国、自由邦、佛罗里达外加加航公司领地,太平洋沿岸的北美民主自由联邦以及加勒比军团某支队正在攻略的科罗拉多、加福利尼亚等地——这片地方,东岸政府暂时会自己托管,未来如何处理,再议,但大概率不会交给苏国——中部内陆地区,未来可能还会扶植一些印第安国家,尤其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绝对不能被一个国家占着,必须分而治之,彻底废掉这条河的航运价值。
走过一片集市,张三在路边一家食品店面前停了下来。
如此操作之后,美洲大陆应该就没对手了,欧洲殖民势力的发展空间也被大大压缩。未来无论如何摆弄北美大陆的各种势力,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简单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