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为了稳定占领区的治安形势,削弱西班牙人的抵抗情绪,东岸政府现在已经做出决定,从农业部、外交部、内务部、国家开拓总局、梅毒病人统计调查局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成立多个工作组,奔赴各个占领区,一方面组织恢复当地的农业生产,一方面调研粮食市场,为后面的灾荒赈济提供决策依据。
总而言之,因为东岸军队的进犯,占领区的农业生产从多个方面受到了重创,粮食价格一涨再涨,甚至在很多地方成了有价无市的存在,几乎每天都有人饿死,人道主义危机十分严重。
是的,东岸政府打算赈济了,不这么做可能要出大乱子。比如刚刚被中央军团彭博所部攻占的亚松森城,当地每天饿死的人数以百计。不少人实在活不下去,就干脆揭竿而起,拿着西班牙溃兵丢下的武器,四处袭击东岸军队及维稳会成员控制的粮仓,治安形势恶化得无以复加。根据前线发回来的消息可以得知,亚松森几乎被炸成了一片白地,鼎盛时高达十万的居民因为战争、疫病和饥饿而损失了三分之一以上,粮食生产已经完全不存在,到处都是饿得前胸贴后背的西班牙居民。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印第安人因为担心自己前途而奋起反抗,被东岸军队大量杀伤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挫伤。巴拉圭、智利、秘鲁等地本就有着大量的印第安自耕农,虽然平时都要轮番去白人老爷的矿山、林场和农庄服役,但自家经营的份地粮食产量也不能忽视。东岸人打进来后,他们根本不想去南部非洲,因此抵抗的意志非常坚决,比白人还要坚决,以至于死伤很大,农村的土地大面积撂荒,这个因素也不可忽视。
对于这些人,东岸政府倾向于认为是一笔资源,即可以填充到南部非洲、佛罗里达、加航领地、自由邦、苏国等广阔地方的人力资源。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还是打算挽救一下的,白白死了非常可惜,也有悖于东岸的主流价值观。
其次呢,西属美洲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乡村庄园,也因为在战争期间遭受重大打击而一蹶不振,其所有者要么被东岸军队杀死,要么逃亡他处,只有少数人靠加入维稳会才存活了下来。而就是这些人,也因为找不到足够的印第安人劳动力而导致农庄粮食产量锐减,这又反过来推高了本就已经让人生畏的粮食价格。
也正因为如此,东岸国内的粮食生产企业在军方订单之外,又接到了农业部的大笔新订单。现在是一月份,很多企业据悉生产计划已经安排到了半年以后,可见生意之火爆。
而说起占领区的情况,那真的是一团糟。首先是那些与东岸人合作的各城镇维稳会成员,他们囤积居奇,炒高粮价,不断搜刮民间财富。考虑到他们在维持地方稳定上的特殊贡献,东岸军队一般对他们睁只眼闭只眼,等于是变相鼓励了这种行为。
粮食分批运抵占领区后,东岸派出的各个工作组将寻求军方配合,第一时间展开以工代赈行动。即在恢复当地农业生产的情况下,通过粮食作为支付手段,大量雇佣占领区的西班牙人清理废墟、修建道路、建设城市,尽快稳定地方秩序,同时也给这些未来的国土留下一个不错的底子。
国家储备粮库、兔子洞厂、临湖厂主要为海陆军提供充足的主食,面粉是大头,辅以大米、玉米、土豆等。考虑到战争期间政府紧急取消了多项主粮的统税,刺激私人投资者涌入粮食深加工领域,因此保障前线大军的主食供应完全不成问题,甚至还有余裕为占领区的西班牙居民提供一定程度的人道主义救助。
实话实说,这种大手笔的灾荒赈济,换一般的国家还真干不来呢。欧洲国家不说,亚洲国家也不行。原因无他,他们没东岸这么多的耕地,没东岸这么高的农业生产效率,没东岸这么多的粮食积储,甚至就连粮食运输能力他们也大大不如。
当然了,二十万大军出动,不可能仅仅靠国家储备粮库一家的生产。事实上在粮食领域,东岸国内还是存在几大私营巨擘的,如兔子洞面粉厂和临湖面粉厂。这两家的经营重心一南一北,前者已把总部迁到了牛庄港,利用一望无际的潘帕平原上的粮食资源,后者则深深扎根鸭子湖、巴西高原南部,利用当地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多年来一直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如今规模都做得很大了。
一望无际的潘帕大平原,水网密布的河间与鸭子湖,肥沃得能攥出油来的巴西高原,还有数量惊人的牛羊,高效稳定的海产品输入,这些都是大东岸的底气所在,别人想学也学不来!
小麦、玉米、大豆、羊肉,统一在盐城港进行加工,然后制成面粉、玉米粉、豆饼和罐头,输往前线。尤其是豆饼,最近前线的需求量很大,东岸军队中大量存在的战马、挽马急需这种饲料,以至于国家储备粮库都快把盐城分库两年的积储给掏空了,不得不从上海、明福、商城等分库调拨。
看看烽火连天的旧大陆国家吧,西班牙和法国这对难兄难弟,农业生产效率低,以至于人一被抽调去为战争服务就导致国内饥荒。这样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还打什么仗?别人都不需要战场上赢你,和你僵持个五六年,怕是你自己就先撑不住了吧?
而得益于羊毛运输专线铁路的开通,内陆地区大量的羊肉资源也开始以较为低廉的成本向外输出。是的,没错,因为战争爆发,羊毛运输专线现在主要输出羊肉了,而不是羊毛。
当然荷兰、奥地利、英格兰的水平比法、西强不到哪去,他们的农业生产也受到了战争的极大影响。这个地球上在农业生产效率上超过东岸的还不存在呢。别的不谈,单就战争爆发后一个月,黑山工业公司、铁岭重工联合体、平安煤钢联合体、大丰农机厂四家企业联合起来就为社会提供了超过两百台各型农业机械,这些机械主要被遍布全国的大大小小的国营、私人及集体农场订购,用于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如今这个效果还没来得及体现出来,等到今年秋粮丰收的时候,看着那暴增的粮食产量,你就知道这其中的厉害了。
在战争年代,粮食无疑是堪比黄金的战略物资。而盐城港内陆腹地的多个县份,一直是东岸旱作农业的主产区,每年都生产巨量的小麦、玉米和大豆,然后通过公路或铁路运输到此地加工。
工业反哺农业,农业支持战争,东岸共和国的这套耕战体系一旦全速运转起来,连自己人都感到吃惊,何况是对此不甚了了的西班牙人!他们国家与东岸的差距,是立体的,是全方位的。这种差距之大,以至于到了光凭血肉之躯和信念勇气都无法抹平的程度——秘鲁战场上的西班牙人真的不拼命吗?真的没有一点保家卫国的勇气吗?不是的!很多时候做不到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真的差距太大了啊!
这里是一座大型食品加工厂的粮库。国家储备粮库于战前半年投资兴建,集粮食储存、加工、运输于一体,规模非常大,使用了最新技术,一家就顶得上十几家私营小厂的效率。
东岸现在才一千多万人,可以想象,当勇敢无畏的军人们为子孙后代打开了生存空间,获得大片优质土地之后,人口会在几代人之内获得多快的繁衍!这些人在经过充分的教育后,可以飞快地成为战争机器的零件,未来国家会发展成什么样,真的难以预测。
盛夏的骄阳炙烤着大地,空气中一丝水分也无。小径两边的花花草草焉得不像话,一条大狼狗静静地趴在树下,艰难地吐着舌头。
工业化的耕战国家,就是这么任性!
1705年1月23日,南方重镇盐城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