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08章 后方(三)

第208章 后方(三)

当然东岸社会消费的像自行车一类的“轻奢侈品”也不少,莫氏家族经营的海雕钟表厂、海雕乐器厂就深受其利。看看东岸的中产阶级家庭吧,孩子们的艺术教育多年来一直持续受到热捧,连带着各类乐器的市场销售额逐年走高,在最近几年更是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强小满和梁强东刚才在进入酒店前,就在路上看到了一辆重载马车运了一架钢琴,不知道又是哪个中产阶级家庭咬牙为孩子买的,这玩意儿可不便宜,堪称乐器界的“贵族”了。

也正是看准了个人市场的购买力释放,强小满才敢让他的厂子将产能扩充到每月三百辆。毕竟这玩意儿价值不菲,又不是什么生活必需品,制造成本也不低,盲目扩产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机械表的市场需求也和自行车、乐器差相仿佛。因为随着材料科学、精密加工技术的进步,如今东岸的计时工具是越做越小,怀表、腕表无论是大小还是重量,比起几十年前都进步了太多。如今的政府中高级官员、知名文化界人士或做生意的商人,如果不能随身带个怀表或腕表的话,那档次一下子就低了下来,简直要让人怀疑你的地位。

好吧,说千家万户也许夸张了,事实上目前主要是政府部门和城市中产阶级在购买。比如邮电部就大批量采购,是宝马自行车厂的最大单一客户。而近年来,随着中产阶级的购买力越来越旺盛,他们也开始斥资购买自行车,或者用做自己上下班的通勤工具(不用在气味感人的街车内挤了),或者在家庭郊游的时候使用,风靡一时。

当然国内外的航海界人士也是东岸机械计时工具的一大客户,海雕钟表厂每年都出口大量航海钟、座钟、怀表、腕表到国外去,金额十分之大,有力支持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今的东岸社会,对自行车的需求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宝马厂之前的产品卖得少,主要还是早期的车辆性能感人,没刹车,没充气轮胎,减震也做得很烂——好吧,几乎没减震——各种零部件的可靠性也不行。但在发展了这么多年之后,上述问题基本都得到了解决,自行车开始成为一种非常实用的城市交通工具,走进了千家万户。

“物价飞涨,生意没得赚头。如今只能指望,前线快快打完,然后去百废待兴的占领区捞一票了。”强小满端起酒杯和梁强东碰了一下,苦笑着说道:“不过这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就说打下的智利圣地亚哥将军区吧,如今不知道多少大神盯上了,想要过去看看开拓市场的可能。这些家伙,粘上毛比猴都精,从来不带吃亏的主,想必是看上那块肥肉了。”

不过好在军方大量采购了他们厂生产的自行车,解了一点燃眉之急。在之前的直布罗陀战争中,海军陆战营和陆军用了这种机动工具后都说好,一致要求军方加大采购力度,总数不低于五千辆。考虑到宝马厂去年的月产能只有三百辆,战前预感到军方会有订单,紧急扩产到了五百辆,但仍然远远不够,毕竟社会上还有大量需求哪!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强小满、梁强东两人在商界厮混多年,但近些年也颇有些力不从心之感。原因无他,他们这派衙内“过气”了,家族的政治资源渐渐无法支撑他们像以往那样赚快钱,只能老老实实做生意,走一步看一步。

强小满作为南铁银行的股东兼常务副总经理,没说的,咬牙捐了两万圆巨款。虽然主要是公司的钱,但仍然心痛得不行,私下里直哀叹银行1705年的盈利要很难看了。当然最令他心痛的是,他的宝马自行车厂也被迫捐款七千圆,这家公司目前正在大规模投资农用拖拉机生产线,本就从银行贷了很多钱,结果还被抽走了宝贵的流动资金,确实让人肉痛。

就比方新占领的圣地亚哥将军区的重建合同,大概率没他们多少事了,那是另一波新崛起的衙内们的菜,能给他们吃些边边角角的剩菜剩饭就不错了。

另外,强东贸易公司还“自愿”捐款八千圆,报销军需。依梁强东的本意,他是不打算出这个钱的,但社会舆论如此,不捐钱怕是要被人指着脊梁骨说闲话,日后做生意也有妨碍,因此最后还是捏着鼻子捐了。

想想真是不甘心哪,那可是涉及到上千万圆金额的重建生意啊!当地的印第安人、梅斯蒂索人要搬走,资产三文不值两文地抛售,只要有路子,有资金,这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另外,迁走了有印第安血统的人,肯定还得填东岸人过去,人数不会少的,几十万是打底,未来可能更多。这些人的衣食住行及城乡建设,不都得花钱么?谁要是掺和上一脚,那可真是原地暴富,一点不带夸张的。

强东贸易公司被征用的布匹本是打算销往自由邦和苏国的,橡木则是从自由邦买来的,本来打算慢慢出货,坐享价格上涨的红利。结果呢,计划生产管理委员会就派了两个人,带了一张纸,就把这批物资给低价买走了,里里外外损失了不少钱呢,难怪他发牢骚。

“智利真这么稳了?”梁强东有些不甘心,问道。

其实,谁都知道,如今东岸共和国虽然已经在大爆产能,但社会上各类物资的供给仍然有所短缺,这段时日物价已经上涨很多了,以至于工商部原本定期公布的一揽子商品价格指数都停更了。布匹可以做船用帆布,可以缝制军需被服,木材可以造船,可以制造车辆,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少不了这种东西,价格飞涨是肯定的。

“没什么意外了!政府这几天就会给常总指挥发嘉奖令,军事方面基本结束了,剩下的是政治工作。”强小满非常确定地说道:“我估摸着,不出三个月,相关重建计划就会出台,计划生产管理委员会就要开始筹备物资、人员,做实质性工作了。不用想,到时候市面上肯定又是一番鸡飞狗跳,奶奶的,保不齐我们还得被强制摊派买债券。”

“嘿嘿,老朱倒霉啊。怎么着也算是个社会名流,体面人物了,居然被几个二十来岁的小军官给逼到这副田地,可怜哪。”梁强东唏嘘道:“唉,别说老朱了,我这么一个杂货铺子,也被平价征用了三千匹布料、五千立方米的橡木,这都什么事啊!”

梁强东闻言点了点头,这几乎是必然的事情。按他了解的情况,东岸政府原先对于这场战争的规模和烈度有些误判,资金花销超过预算甚多,原本计划的两亿圆战争经费如今看来更像是一个笑话,未来肯定是不够花的。

“自己组建船队,这会怕是也要被征用。其实都不止运输船了,那些个渔船,又和征用有什么两样呢?”强小满用筷子夹起一个鳕鱼球,放到嘴里咀嚼了两下后,这才满足地叹了口气,道:“东子,诚信渔业公司的朱诚东知道吧?前阵子有几个军部的小参谋跑到他们总部,要求他们每月全力供给鳕鱼、枪乌贼、鱿鱼这老三类海货。军部胃口很大,定的指标很高,而且价钱很不理想,朱诚东一把年纪,气得直接生病入院了。但没用,现在军部催促他儿子尽快履行职责,保质保量供应海产品。”

所以没什么悬念,肯定要发债了,而且还是三十年长期债那种。如今东岸投资机会那么多,大家多半是不愿意买的,那就只能强制摊派了。据一些小道消息,政务院正在酝酿一个计划,即要求全国所有政府雇员及国营企业职工,每月拿出工资的一部分比例(10%-20%)强制购买国债,俗称“爱国债”是也,以便政府尽快筹集资金用于弥补未来可能出现的战争赤字,以及占领区重建的花费。

“这些日子可真是困难啊!”梁强东给两人各倒了满满一杯酒,苦笑着说道:“我现在到处联系不上船队,眼睁睁看着商机溜走,真是恨哪!早知道,就想办法自己组织船队了,想什么时候运就什么时候运,不用看别人眼色。”

“东子,别怪我没提醒你啊。”强小满看起来有些醉了,只听他抬高了声音道:“我知道你手里还屯了一批从加勒比海弄来的棉花和皮革,在观望时机。不过我劝你尽早出手,别等了,再等可能要被征用。国家马上就要启动大规模的印第安人运输计划,这次雇的是北边葡萄牙人的船队。没错,就是去南部非洲!目前几个大厂子正满世界找原料,生产移民安置所需的各类物资,棉花、皮革、粮食、铁器、建材、木头、药品什么的是重中之重,目前是没找到你,未来可难说。”

一天劳累的工作结束后,强小满、梁强东二人在一家餐厅内聚首诉苦。

“我会考虑的。”梁强东喝了一口酒,郑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