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列辛斯基手底下掌握着数万军队,当然也不是他自己的,而是贵族们带来的。而这些贵族之所以愿意听从列辛斯基,也是看在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的面上,列辛斯基很清楚这一点,他这个国王有名无实。
只可惜,他父亲在位时间太短,1696年就死于尿毒症。家族底蕴也不是很够,努力了二十年,结果连一支常备军都无法得到。是的,贵族们害怕他,不愿意将各自的军队交给国王,也不愿意出钱出粮出人帮助国王组建国家常备军。而无法掌握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队,那么这个国王的权威可想而知。索别斯基死后,议会否决他儿子当国王的提议,决定另选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哪怕他是个新教徒——就很容易理解了。在实际统治这个国家的贵族们眼里,波兰不需要一个独裁者,贵族议事的模式就挺好。
但如今东岸人是什么意思?帮助他成为一个独裁者,这可能做到吗?列辛斯基有些兴奋,但却不敢抱太大期望。从小在波兰长大的他完全明白,要想当法国、俄罗斯、奥斯曼那种说一不二的君主,首先你得有自己的军队。有了军队,才可能有地盘,然后才可能长久稳固地统治下去。那么军队从何而来?
列辛斯基一下子就明白了东岸人的意思。“真正的王位”,这是他父亲索别斯基在世时孜孜以求的东西,当年携数次大胜之势,带着六千名士兵强闯议会,逼迫贵族议员们选举自己当国王——果然,五百多票无一票反对!
东岸驻瑞典大使赵贵明明白白地告诉列辛斯基,这是有可能的。首先,以前的波兰国王无法建立常备军,是因为国王的地盘太小,经济实力有限,甚至养不起万人规模以上的部队。其次,士兵的来源也很成问题,贵族们深入控制着波兰的一切,从经济基础到农奴的人身自由。按照法律,国王是无权招募贵族领地上的农奴的,因此历届所谓的波兰国家军队,都不过是贵族们带着私兵汇集而来的,从无例外。
不过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列辛斯基彷徨无依,满心疲惫地应付瑞典人的需索时,东岸人找上了门来。驻里加的赵贵大使开门见山地对列辛斯基说,东岸政府可以帮助他坐稳波兰的王位,而且不是那种由贵族们投票选举的终生制王位,是“真真正正”的王位。
但现在这一切都被打破了。多年的战乱,已经使得波兰的秩序大受打击,很多贵族已经在瑞典人、俄罗斯人、普鲁士人的攻击、劫掠中消亡,波兰中北部地区产生了数以十万计的战争难民,光涌入但泽县避难的就不下五万。这些人,难道不可以招募吗?他们中的不少人,多年来可是一直响应领主征召,为波兰四处征战的,经验并不缺。
对此,列辛斯基又能说什么呢?他什么也说不了,他的敌人一大堆,他的手下不可靠,他没有选择,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赵贵大使直截了当地指出,如果列辛斯基有“足够的诚意”,那么东岸政府不介意通过波罗的海国际银行的口子,帮助列辛斯基招募难民从军,组建一支完全听命于他的军队。这支军队的人数将不低于两万人,全部采用新式战法和武器,由资深东岸军官帮助整训,成军后的战斗力在波兰将是“首屈一指”的。而有了军队,再徐徐控制地盘,建立行政体系,恢复生产,征收赋税,也就顺理成章了。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看不起他,对他呼来喝去,一丝尊重也无。查理十二手底下的将军们更是经常嘲笑他,认为他的王位是瑞典人施舍的。没有强大的瑞典陆军,列辛斯基什么也不是,只能灰溜溜回到克拉科夫的家族城堡中渡过余生——哦,对了,这个家族城堡已经在去年被归家的瑞典军队抢劫并烧毁了,现在他连家都没了。
这样的好处,就是完全跳出旧的波兰体制,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系统。直白点说,就是让原本那群贵族们见鬼去吧,以后不依靠他们提供兵员、武器和粮草了,咱自己来!
作为英雄盖世的索别斯基的儿子,波兰现任国王——很显然,这个头衔很难服众,很多人反对他——列辛斯基现在的主要精力,就是如何让这个国家存续下去。他已经过了年少无知爱做梦的年纪,早十多年前,他可能还会憧憬一下他父亲帮他极力争取的与奥地利公主联姻的婚事,也幻想一下他外曾祖父若乌凯夫斯基作为征俄大将军时的英姿,更决心成为父亲索别斯基那种屡次击败异教徒,将基督世界从土耳其人手中解救下来的大英雄。只可惜,他太平庸了,身上没有一丝出彩的地方,没有守住他父亲打下来的大好江山。
毫无疑问,赵贵大使的这个提议令列辛斯基怦然心动。他固然平庸,但不是没有野心,不然也不会被查理十二从角落里找出来扶上王位了。但他之前手头能够完全控制的,只有从克拉科夫带过来的三四千名官兵,其他的都是贵族们赞助的。没有贵族们支持,名义上归属他的大部分军队都指挥不动。因此,他确实早就受够了这个什么也不能干的国王头衔了,如今东岸人给了他另外一种选择,就无怪乎心动了。
所以,波兰确实是个好地方,但已经错过了崛起的时间窗口,没戏了。西乌克兰没了,波多利亚没了,立陶宛也没有,波兰人口从顶峰时期的1100余万变成了不足四百万,和西班牙一个等级,情何以堪?
如今唯一的顾虑,就是瑞典人同意么?
再看看南边,当年被奥斯曼帝国通过战争夺取的波多利亚行省至今无法夺回,四十万波兰子民日夜生活在异教徒的恐怖统治之下。两个争夺波兰大位的主,奥古斯特和列辛斯基,有能力夺回波多利亚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撑死了能组织5-10万人的军队,还不一定齐心,奥斯曼虽然看着老朽不堪,但带着二十万大军过来和你打一打,一点都不费劲。能赢吗?恐怕奥古斯特和列辛斯基都不敢做如此想法。
赵贵大使表示非常理解列辛斯基的顾虑,他明确指出,查理十二也不希望看到一个破碎、混乱,充斥着杀戮、饥饿的波兰。他要的是一个富足、顺从的波兰,能够给他提供大量仆从军,提供粮食、金钱和武器的波兰,以满足他四处征战的野心。而且之前东岸政府已经与瑞典方面沟通过了,没有问题,查理十二完全支持列辛斯基扩大权力之举。他现在急着打破第二次反瑞联盟,急需各种物资,而混乱的波兰是提供不了这些的,那么就只有支持列辛斯基收拾局面,恢复生产了,双方至少在这件事上,暂时利益一致。
曾经的小伙伴普鲁士也已经崛起。霍亨索伦家族通过巴结维也纳的哈布斯堡家族捞到了不少好处,后来又投靠荷兰人,投靠东岸人,也短暂投靠过瑞典人,投机成性。不过有一说一,人家虽然投机,但拿到手的好处是实打实的,国力增强了,军队能打了,普鲁士国王的荣耀头衔也被收入囊中。如今波兰的综合国力固然强于普鲁士,但真打起来不好说,至少你波兰人的劲使不到一块去。
列辛斯基觉得自己无法拒绝这样的“好意”。他现在的局面并不好,查理十二虽然奇迹般地从冰天雪地的俄国回来了,但出征时的4.5万人损失了四成以上,各类技术兵器的损失甚至比人员损失还要严重。而在查理“消失”的这段时间内,很多原本支持列辛斯基的贵族都叛变了,又跑到了奥古斯特身边,使得其声势大涨。
但现在呢?波兰人挥霍了大半个世纪的美好时光,东边的俄罗斯帝国已经成型,彼得一世的改革如火如荼,各种新技术、新思想、新武器被引入莫斯科,其国力飞速增长,人口已经是波兰的两倍有余,国家的动员效率更是五倍以上。
此时,丹麦已经重整军队,打算收复斯堪尼;普鲁士的军队甚至已经占领了部分波美拉尼亚地区,开到了斯德丁城下;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不用说了,据信他已经进入了波兰,身边簇拥了一大批贵族,很可能马上就要向瑞典宣战,夺回王位。除此之外,瑞典还面临着一个潜在的巨大危机,那就是作为不列颠国王最热门继承人的汉诺威选帝侯乔治觊觎瑞典领土不莱梅和费尔登,最近一直想将其吞并。未来如果他当上了英国国王,那么两国关系必然急转直下,瑞典又将多一强敌。
但波兰这个地方发展得起来吗?答案是很难说。波兰人其实已经错过了他们的历史窗口期,在一百年前的时候,他们强大的军队可以攻入莫斯科,扶持了波兰国王的私生子当沙皇。而在西边,普鲁士公国是他们的附庸臣属,即便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家族继承了这块地方,也必须以普鲁士大公的身份向波兰国王宣誓效忠。
东边与俄国纠缠不休,西边又多了一堆敌人,瑞典确实压力山大。而作为查理十二的附庸,历史上的此时,列辛斯基早就因为众叛亲离,而逃往法国阿尔萨斯了。在东岸人的这个时空,因为查理十二没有彻底失败,还带回了两三万名老兵,列辛斯基的处境没那么糟,不至于现在就跑路,但他也不确定自己还能坚持多久。因此,这会东岸人找上门,火候可谓刚刚好,列辛斯基几乎是把他们当做救命稻草来看待了。
波兰,其实是一个好地方。全境平原,土地肥沃,除滨海地区有少量沙丘、沼泽及泥炭地之外,全境宜牧宜耕,盛产谷物、蔬菜和牛羊。境内还有储量丰富的银矿、铅矿、硫磺矿,最近又新发现了不少煤矿,确实具备发展起来的一切要素。
至于说接受东岸人的“好意”要付出什么代价,谁管得了那么多啊,反正全盘接受就是了。若是自己当不了国王,波兰存不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他宁愿波兰被东岸人统治也不想看到奥古斯特那副丑陋的嘴脸,他受够了那个萨克森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