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修缮!人手不够的话,就征发镇子里的人。”杨洋毫不客气地说道:“我记得之前已经给你们发放了一些食物了,分配权在你,自己看着办吧,我只要结果。”
“但那个哨所已经废弃了。”迪亚茨上尉回答道。
迪亚茨点了点头,同意了杨洋的意见。其实他也明白,人家已经很给他面子了,让自己的人去征发镇子里的居民修缮哨所。如果是龟岛支队的人来干的话,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另外,那批食物是真的好啊,面粉、大米、罐头食品,甚至还有烟酒。这些东西,在切波镇毫无疑问就是硬通货,应该足以支付居民们劳作的工资了。
“迪亚茨上尉是吧?很好,东岸政府会记得你的功勋的。现在,回去整理好你的部队,到城西的那处哨所布防,我会给你们发放一些补给的。”训完了手下,杨洋中校又喊来了投诚的西班牙军官迪亚茨,用西班牙语给他交代任务。
“第三支队的人联系上了吗?”打发走迪亚茨,杨某人又找来了他的情报参谋。
不过大哥也莫笑二哥。支队长“鬼迷心窍”了,大家又何尝不是呢?什么狗屁大队长,哪有营长叫起来有牌面?前者是草头王,后者是正规军,地位、待遇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对于支队长的想法,各位大队长、中队长们也都是支持的,毕竟谁不想上进啊?只不过坏毛病很难在短时间内改掉,大伙心理上还没适应,因此有些懵逼而已。但既然老大已经这么说了,弟兄们也无二话,慢慢改就是了。
此人正在分析情报,听闻长官召唤后,立刻飞奔了过来,答道:“没有,但我从西班牙人这里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加勒比军团的这个支队曾经在贝略港附近活动过,劫掠了几个村镇,杀伤了一些西班牙人员,但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
这几个人也有些懵。之前在南方,无论是沿海平原、绿洲还是高原小镇,他们都抢得十分痛快。尤其是伊卡绿洲那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非常对这些人渣们的胃口。可在皮斯科和瓜亚基尔经过补给后,支队长“鬼迷心窍”,听信了军部要给他们正式番号,整编为新混成团的流言,居然接纳了那些年轻的参谋们,大力整顿军纪,搞得大家很不痛快。
“后来,他们尝试攻打了一次贝略港,结果遭到了失败,然后沿着陆路向南边撤退。贝略港的胡安将军出动了一支人马进行追击,但也失败了,然后他们就不管了,任由第三支队在野外活动,嗯,目前应该还在附近区域活动。我已经让迪亚茨上尉派向导协助我们前往那片区域,寻找他们的踪迹。”年轻的情报参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立刻控制各要点,重要物资清点封存。还有,统计一下居民们的损失,军法队上门核实,然后制定赔偿方案。记住,咱们要想正规化,变成国家的经制之军,胡乱抢劫是不成的。之前在秘鲁养成的那些坏习惯,都给老子收一收。妈的,都抢了两年了,还没抢够呢?什么德行?”杨洋中校喊来了几个大队长,一通臭骂道。
杨洋中校对这个回答有些不满意,但这会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第三支队的黑八旗武士们,看样子战斗力还是可以的,能在野战中击败贝略港出击的西班牙军队,说明他们不是乌合之众。但他们进攻贝略港失败了,这也给杨中校敲响了警钟,不可过分轻视敌人!
杨洋中校对自己部下们丢人的行为也很头痛。根子就有问题,一大堆流放犯人、江洋大盗、道门会党、非国民劳务工,都不是啥好鸟,即便后天教育得再勤快,总不如正规军那般军纪优良,甚至都不如老油条居多的县保安团,让人头疼得很。
贝略港,目前是西班牙人在巴拿马最主要的据点。除城市本身外,外围还有多个军事化的小镇,如迪奥斯港、圣地亚哥堡、圣菲利普堡、格罗里亚堡、圣格诺尼莫堡、圣克里斯托堡。除此之外,至少还有两个军事要塞和三个炮台正在修建之中,西班牙人对贝略港的防护确实是最高级别的。
还好,后来他们的长官过来了,身后跟着一群戴红袖套的军人。正在抢劫的人对他们似乎非常畏惧,在被连踢带打几下后,一个个都停了下来,然后统一到大街上整队。有几个闹得过分的,还直接被逮捕了,据说要被关一阵子禁闭——不是什么严厉的惩罚,但迪亚茨上尉已经很满意了,败军之将,还能要求什么呢?
在这些城堡中,迪奥斯港于1597年被烧毁,三十多年前被重建,作为贝略港的“备份品”,目前驻扎了五百余名士兵。圣地亚哥堡驻扎了大概三百人,圣菲利普堡驻扎了足足一千五百人,格罗里亚堡离主城区较近,是贝略港的最后一道防线,驻扎了足足两个团的步兵,超过两千五百人。圣格诺尼莫位于城市北方,规模不小,驻扎了一个步兵团和一支中等规模的骑兵,防止敌人从贝略港的侧翼登陆,绕过严密布防的正面防线。圣克里斯托及其他几个正在兴建中的堡垒均位于港口海岸附近,预计将各屯驻三到五百人不等。最后,我们不能忘了贝略港主城区内还有一支规模不小的机动兵力集团:四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这使得整个贝略港的西班牙军队总兵力轻松破万,确实非常了不得了。
但现在来接收小镇的人是什么鬼?一进小镇就肆意抢劫,仿佛一群土匪海盗一般。稍有不从的,直接就一枪托砸下去,凶狠至极。更有甚者,还有骚扰妇女的,让迪亚兹上尉看了额头青筋直跳。
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时候,贝略港还没如今这么多堡寨,守军总数也只有区区几百人。别说龟岛支队了,就是黑八旗那帮人都能将其攻下。但随着海盗侵扰的加剧以及东岸的现实威胁,西班牙人不断在此大建要塞,增派军队,使得守军数量逐年增多,并在战争爆发前达到了接近五千人的规模。
迪亚兹上尉对东岸陆军是非常佩服的。他们是真正的军人,虽然还不完美,但已经比这个世界上其余国家的军队好太多了。向这样一支堪称“王师”的部队投降,他并没有觉得多么难以接受——这是他投降前的想法。
现在嘛,我们也看到了,兵力在两年间翻了一倍有余,虽然多是民兵,但依托着坚固的堡垒——大量征发印第安人开山取石修建,非常坚固——还是可以一战的。杨洋中校仔细研究过后,就放弃了正面强攻贝略港的打算。有那勇气,还不如尝试下进攻巴拿马城呢,这可比攻打贝略港轻松多了。
东岸正规军,大体上军纪良好,对于占领区的老弱妇孺,他们根本不屑于欺辱。换而言之,他们觉得自己是文明之师,是天下第一等的强军,在老弱妇孺面前耍威风算什么本事?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骄傲,而这种骄傲也是他们战斗力的重要源泉。东岸军部也一直在培养这种骄傲感和荣誉感,对各种干犯军纪的事情严厉打击,每年都要处理不少人。
不过以上都是下策。攻打城市,伤亡必然惨重,龟岛支队上岸的不过四千来人,怕不是几下就消耗完了。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用他们的老套路,即在城市外围烧杀抢掠——咦,刚说要整顿军纪,怎么又要干这种事了——和截断交通线。尤其是后者,巴拿马城通往加勒比区域共有三条交通线,第一条是通往贝略港的,第二条是通往迪奥斯港的,第三条是通往圣洛伦索堡(位于后世科隆港以东十公里)的。
但在正式接洽投降,龟岛支队派人过来接收小镇后,迪亚兹上尉猛然发现,自己看走眼了。这哪里是蓝衣军啊?虽然军服没错,但看细节,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东岸正规军,他们的神情是骄傲、自信的,这支部队则满满的凶狠、贪婪,这完全是两种风格。
前面两条其实是一条,只不过中间分了叉,修了一条往迪奥斯港方向的支线罢了。第三条是最近二十年内修建的,浸透了印第安人的血泪,相当于东岸国内三等国道的水平。这些公路,是巴拿马检审法院区的命脉,是沟通首府和军事重镇贝略港的桥梁,一旦将其截断,两边音讯不同,应该就能创造一些机会了。
所有西班牙人都知道,东岸共和国最精锐的野战部队是穿蓝色衣服的,深蓝色军服。也正因为如此,在得知登陆的部队是“蓝衣军”之后,他下意识地就觉得抵抗是没用的。那些野战精锐技能娴熟、士气高昂、纪律良好,会轻易碾碎挡在他们面前的任何敌人。切波镇的这两百来号人,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真打起来,估计也就半天的工夫,所以还不如投降,毕竟大家都有妻儿老小。
想到就做,杨洋中校是个果决的人,他打算今天晚上就召开一个会议,和大家讨论一下攻击敌人交通线的可行性。
迪亚茨上尉现在有些后悔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