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556章 洪流(四)

第556章 洪流(四)

对付沙俄,这要花费的资源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奥斯曼帝国几代君主,在黑海北岸不知道倾注了多少精力,结果如何?沙俄还是一天比一天强大,奥斯曼帝国在当地的军费开支也扶摇直上,已经成了帝国财政一个很大的失血口。现在这副重担,也是时候换个人来挑了,东岸国力强大又多金,还“爱管闲事”,这副担子你不挑谁来挑?

因此,在国家内部改革不断,外部战争频繁,花钱如流水的情况下,奥斯曼帝国悄然开始了“减负行动”,即不断减少在北岸的长期驻军,将可怕的开支降下来。这其实也是他们向东岸让步的一种标志,即知道你在这边有重大的利益,我有求于你,也搞不过你,那么不如大方点,将这块地方让出来,由得你去折腾。

也别怪奥斯曼帝国没志气,人家现在确实焦头烂额。奥地利公国在结束了西边的战事后,只稍稍调整了一年多时间,然后就挥师东进,数万精兵如洪流般涌入塞尔维亚、匈牙利、波多利亚。尤其是北面的一路,有迂回击破摩尔达维亚,然后呼应特兰西瓦尼亚,威胁奥斯曼帝国财赋重地鲁米利地区的意图。

其实这些年,土耳其人一直在黑海北岸“减负”。之前移交了部分土地给克里米亚汗国,换取了一笔资金用于国内建设。目前除了卡法城外,就只有亚速、苏达克、卡法这三块位于黑海北岸的飞地了,每年都要花费至少八十万第纳尔的现金以及海量的物资供养驻军,防备俄罗斯人。土耳其政府想来想去,觉得这笔钱花得实在是冤枉,克里米亚那个白眼狼,多年来一直与东岸人走得很近,什么好事都紧着他们来,对自己的宗主国却越来越怠慢,让人气愤无比。偏偏人家出了事还要宗主国出兵相助,平时也驻军帮他们防备沙俄,简直岂有此理!这不是帮别人养孩子么?

伊斯坦布尔方面不敢怠慢,立刻选派大将,分守各方,意欲将奥地利人给打回去。这当然要花很多钱,也要耗费很多资源,更要东岸人的大力支持。因此,趁着这个机会,干脆把卡法城卖掉,将苏达克转给克里米亚汗国——这当然是要收一笔费用的——将黑海北岸的驻军大部调至西线,投入到塞尔维亚战场。至于未来俄军南下谁来抵挡,这是个好问题,奥斯曼帝国当然不会完全袖手旁观,但让东岸人多出一份力不好吗?再者,克里米亚汗国改革这么些年,也该有点成果了吧?沙俄南下,你们首当其冲,当然要出最多的力。

执委会能怎样?土耳其确实没钱了,500万第纳尔凑一凑肯定是能凑出来的,问题在于这会极大挤占其他方面的资金,影响到国家的正常运转。土耳其人权衡利弊,觉得还是卖掉卡法城算了,反正这也完全是一个负资产,不但不能带来任何利益,相反每年还得驻军贴钱,实在亏得慌。

卡法卖掉,苏达克移交,但对于亚速要塞,土耳其人却不准备放弃,至少暂时没有放弃的想法。他们不傻,不愿意丢掉最后一块在黑海北岸发挥影响力的地盘,否则他们就会被完全挤出这个棋局了。不过这种坚持,又能维持多久呢?当你的内部因为改革而搞得一团糟,财政千疮百孔,外部还面临着以东向扩张为国策的奥地利人的威胁的时候,守一个与核心地区远隔千山万水的河口堡垒,似乎是一件挺无厘头的事情。

当然,卡法不值500万第纳尔,算上当地属于土耳其政府的资产(矿山、公路、码头、军营、仓库、楼堂馆舍等),也还差了一些。但谁让东、土两国关系好呢,好好协商的话,用卡法换免除债务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更何况东岸海军对这里很感兴趣,觉得这是一个封锁、隔绝亚速海的绝佳基地,因此一直撺掇着执委会同意这笔交易。

风雨飘摇的奥斯曼帝国,不应该做让自己力不从心的事情。

当年这笔贷款是为了给奥斯曼帝国海军换装用的,二十年期,年利率5%。如今还有六年就要一次性归还本息500万第纳尔了,以奥斯曼帝国如今的财政状况,这笔钱将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他们想来想去,觉得不如直接不还贷款了,让东岸人取走卡法城算了。

卡法城出售给东岸后,因为有近千平方公里的面积(附带周围的森林、草原和农田),预计将会新设一个县。这将是海峡管委会名下的第十个县,也是黑海司令部辖下的第三个县,新官上任的魏文度魏司令,对手底下的地盘再度扩大甚是欣喜。因为这很明显有助于他在黑海一带实现他的军事抱负,对遏制俄罗斯帝国也将更添一分力量——不用怀疑东岸人经营种田的本事,他们已经在过去数十年内很好地证明了自己的这种天赋。

我们当然不会忘了赛罕港的存在,但说实话这个位置还不够好,经济上的意义足够了,但军事意义上稍有欠缺。特别是对于海军来说,他们急需一个能够控制顿河入海口的基地。处于土耳其人控制下的亚速堡当然不错,但处于河口地带的该港淤塞较为严重,陆地上也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军事威胁,故只适合当一个前线屏障,不适合作为海军母港。自然而然地,1700年被侯赛因·科普鲁卢大维齐抵押给新大陆友好互助银行,以换取250万第纳尔贷款的卡法城落入了东岸人的视线。

黑海搞得如此风生水起,不知道北面波罗的海那边看了,会不会感到羞愧。他们如今该做的,就是虚心学习,调整政策,想办法复制黑海司令部的成功经验。人家可以依托奥斯曼帝国、克里米亚汗国这两个地区强国压制俄罗斯的野心,同时还在大力扶持卫拉特蒙古、西乌哥萨克,波罗的海那边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依托瑞典、波兰、库尔兰三国,并以此为支点撬动地区局势。

黑海仅有一个哈吉当然满足不了东岸人的胃口。哈吉港的存在可以有效辐射西半个海岸,包括多瑙河、第聂伯河出海口,影响力巨大。但在黑海东半部,东岸人似乎还缺乏一个有效的基地,辐射或者说威慑的范围还不够大。

但泽县既然已经拿下,并且经营了这么多年,那么不管压力多大,都不可能再让出去了。华夏东岸共和国如此实力,还不至于因为遭到多国的联合反对,就觉得搞不定局势,要承认失败了。那是不可能的,执委会也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世界第一强国,带来的好处可不仅仅是硬实力方面,润物细无声的软实力同样很惊人!

波罗的海那边由驻欧全权副使负责,地中海、黑海这一片由正使主持,既然统一在同一个机构之下,那么就应该通力协作,强强联合,搞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之前丹吉县那边调集新军部队北上波兰,就是个很不错的开头,以后这类合作要更多,要更有针对性。

所有人通行的语言都是汉语,生活方式多多少少也受到了东岸风俗的影响,这就是先进文化、先进科技带来的强大国力的作用,让每一个外来人都发自内心地顶礼膜拜,小心翼翼地收敛起自己的各种言行,尽可能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人,以凸显自己的价值。从这个角度而言,哈吉这个种族大熔炉能愈发稳定地运行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就是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萨克森、丹麦、联合省、不列颠、汉诺威这些杂鱼么?其实都是些看着咋咋呼呼,但拿捏起来根本不费事的主。凡事就怕认真,认真起来的东岸共和国,其实力是你们所难以想象的,东岸人要有这个自信!

此刻黑海最安宁的无疑就是哈吉港了。这是一座纸醉金迷的奇怪城市,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汇聚于此,却能彼此和睦相处,和气生财,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你看,奥斯曼流亡官员与波兰逃难贵族谈笑风生,意大利商人与鞑靼酋长把酒言欢,西乌哥萨克在给俄国人当保镖,梅斯蒂索人在给前来扫货的柏柏尔人看家护院。

英国人一肚子坏水,荷兰人是当局者迷,经历了重创的法国人反倒看得最清楚。路易十四基本已经调整了对东外交政策,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欧陆局势,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后,正在快速进行着新一轮的激烈重组,未来走向如何,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黑海以西的波多利亚打生打死,近在咫尺的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克里米亚、西乌克兰都风声鹤唳,不动产价格暴跌,粮食、药物、军火等物资价格则一天一个价,涨得让人望之生叹,连呼买不起。整个社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躁动不安,什么事情都没心思做了,富人、贵族们拖家带口,卷着金银细软,带着小姨子,奔向更东面的和平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