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不平则鸣 > 山河旧影藏秋月

山河旧影藏秋月

徐三薄唇紧抿,一言不发。

他是在为何事犯愁?难道是为了她吗?

二人月下相对,久久沉默。半晌过后,周文棠才淡淡抬眼,解下腰间佩剑,将那铁英淬铸的冷锋宝剑,重重搁到了桌案上来,一把便将那檄文死死压住。

这样一个从容闲雅的神仙人物,竟然也会犯愁吗?

徐三凝视着那柄长剑。她知道,这柄剑,乃是龙泉宝剑,已经跟了周文棠二十余年,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凡。他在沙场,剑也在沙场,他在京中,剑也在京中,人与剑,相伴而行,从不曾分离。

周文棠先前跟她保证过,绝对不会碰那吕宋进贡的烟秆。他向来自制自持,徐三从不怀疑。然而今时今夜,他还是碰了那烟秆。难道,是因为他心里犯了愁事吗?

徐三心上一紧,骤然抬眼。周文棠却是勾起唇角,眯眼看她,沉沉说道:“你那柄剑,杀不了人。我这一把,就是人血里淬成的。它能教你杀人。暂且先借你用,时候到了,我会亲自要回来。”

可他一近身,徐三自他身上,嗅得淡淡烟气,若有若无地飘了过来。

他没有说,等她回京,再把剑还到他手上。难道,在他心中,她有可能会回不来吗?

周内侍眼睑低垂,扫了一遍檄文,接着眉头微蹙,掀摆在徐三对面坐了下来,眼望着帘外月色,目光深邃无底,也不知是在思虑何事。

徐三抿了抿唇,十分珍重地将那宝剑握在手中。她想了想,低声问道:“你会来漠北吗?”

就在此时,她忽地听得身边传来了些许动静。徐三惊起回首,就见周文棠立在案侧,神色淡漠,一袭紫绮官袍,也不知何时来的,又已经待了多久。

周文棠并不看她,只垂下眼来,淡淡说道:“暂且不会去。但我会派上几个身手好的,跟着你去漠北。你若是想要,就让他们跟着,不要也是无妨。”

徐三心无旁骛,十分专注,半个时辰都不到,就挥笔而就,写了一封酣畅淋漓、文笔犀利的檄文来。这篇檄文,似乎将她全身的气力耗尽,她随手将毫笔搁至一旁,静静坐在窗下,转头望向沉沉夜色中的宫门九重。

徐三郑重谢过。周文棠默然许久,又放缓声音,对她说道:“每隔十日,给我写一封信,如何?”

这封战书,她是为自己而写,为了前生死在病床上的江笛,也为了今生被逼到绝境的徐挽澜!

徐三赶忙说道:“这是自然。每隔十日,我就会修书一封,让梅岭经由兔罝,送来你的手中。我会将这十日里的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满朝上下,中贵人是我唯一相信之人,我绝不会欺你,瞒你。”

几年之前,她初入京中,在官家面前露脸,得了官家肯定,就是靠着那一封征讨流匪的檄文。而如今,她重操旧笔,虽然写的还是檄文,心情却是大不一样了。

言及此处,她不由笑了,又轻声说道:“可中贵人也要记得回我才好。若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我可不爱给你写了。”

徐三重重磕了个头,不再多言,辞别官家之后,便另寻了一处空殿,坐于月下,点灯研墨,匆匆写起了征讨金国的檄文来。

周文棠勾唇一哂,点了点头。

罗昀一生,以兵法为傲,而她最大的遗憾,就是只打过几场不咸不淡的小仗,也因此而常被周文棠讥讽,说她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不堪大用。而如今,她的爱徒,终于要身赴沙场,实践她所传授的兵书军法了。

徐三深深看他一眼,只觉得千情万绪,竟是无从说出。她叹了口气,眼瞧着时辰差不多了,就将周文棠的剑别在腰间,又谢他一回,这就起身辞别,将那檄文呈给官家看去了。

官家略显疲惫,沉沉说道:“本就是你的本分,怎么,你还想交给别人?给你一个时辰,赶紧将那檄文凑出来。再过两日,你收拾好了行囊,就奔赴檀州去罢,檀州知州崔钿,会在官府接应你。你的那弟妹,如今也在漠北驻军,你正好也能跟她汇合。这也是朕,在你师父生前,亲口答应过她的。”

哪知她才一推门而出,就在门前迎面撞上了宋祁。那少年瞧着好似是刚刚过来,装得像模像样,可只有他心里知道,方才他在门外偷听了多久。

她稍稍一顿,又平声说道:“金人既然写了檄文,我泱泱大宋,如何能输了阵仗?当年臣初入宫中,就是靠着一篇檄文,得了圣人青眼。如今臣行将离宫,还请官家开恩,能将征讨金国之檄文,再交由臣下来写。”

徐三一时心急,倒也没顾得上怀疑宋祁,只跟在宋祁身后,由他引着去了偏殿。而官家看了那檄文之后,自是十分满意,眉眼间都缓和了几分。

徐三一听,心下了然,立时叩首道:“臣愿自请前去边关,负羽从军,征伐金氏!不破金贼,不收金国,誓不回朝!”

那妇人倚在榻上,瞥了眼珠帘外的宋祁,接着又深深看向徐三,沉默半晌过后,忽地召她近身,更还将宋祁及宫人一并屏退,显然是有甚么私己话儿要跟她说。

官家之言,却是一个典故,说的就是那“解铃还须系铃人”之语。谁惹的麻烦,就让谁去解决。

徐三小心上前,跪于榻侧,就听得官家沉声说道:“三丫头,朕信得过你,有一事要和你交待。当年太祖开国,之所以能挡下金国铁蹄,光复旧京,乃是因为她有仙人相助,得了一样秘宝,名唤作朱芎。”

徐三低眉不语,缓步入内,跪到了官家榻前。而官家见她过来,咳了两声,有些虚弱,笑了一下,沉声说道:“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

芎字,音同胸。

徐三忽地想道,其实金元祯不由分说,将“求娶不成”这顶大帽子扣了过来,对于她来说,倒是也有些好处。若是金元祯真的给出选择,官家保不准还真会把她送到漠北和亲。金元祯使了如此手腕,官家却是没有退路了,她要是再把徐三嫁过去,反倒有些对金国“俯首称臣”的意味了。

“朱芎?”徐三不明所以,心生疑惑。

徐三低着头,神色冷肃,那引路宫人小心翼翼,将她领到了偏殿外来。徐三垂袖而立,门扇还未推开,就闻见一股浓浓药气不住飘出。她稍一推门,便见珠帘之后,官家倚在榻上,掩口低咳不止,而宋祁坐于榻侧,手持银匙,正在亲自试药。

官家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朱芎乃是一株仙草,长于匣中,生得娇弱,养在水中,不可广植。大宋开国六十余年来,它就一直藏在龙图阁内,由人看护灌养。此物代代相传,诸朝天子,都知道朱芎乃是制敌之宝,但是如何用朱芎制敌,却都是一概不知,大抵是失传无继了。”

徐三心下一沉。她知道,金元祯的一封檄文,将她几年来在官场上的努力,几乎瞧得崩碎无存。状元之位、文豪之名、高官厚爵、人情往来,在家国大义面前,全都不值一文。

失传无继?会不会是那将它传下来的人,故意不点明用法呢?

徐三急急入宫之后,就见金殿之内,灯烛荧煌,火光通明,已有不少臣子集聚议事。那些朝臣见她过来,都是目光闪烁,噤声不语,若是往常,定是要过来行礼问安,奉承巴结的,然而今时今夜,一个个都变了模样。

徐三微微蹙眉,缓缓说道:“依臣之见,既是草物,不是外服就是内用。”

梅岭才给徐三送过信后,就有宫人前来召徐三入宫,可怜韩小犬在后宅苦等许久,辗转反侧,却不知今夜已经等不到她回房。

官家却是摇了摇头,只沉沉说道:“外服内用,均不奏效。眼下还剩两日的工夫,你若有心,就去龙图阁瞧瞧,只是要小心些,莫要断送了那宝物。瞧不出来也无妨,既然制敌之法会失传无继,想来也不会太要紧。”

以后人们若是提起这场仗,都会说,若不是徐少傅不肯嫁,如何会搭进去那么多条人命?

龙图阁,乃是收集皇家典籍、宗册、宝瑞之地,历史上的宋朝皇宫也有此处。徐三暗暗念着这三个字,忽地忆了起来,当年与她同期的进士胡微,那个有些口齿不清的妇人,不就是在龙图阁掌管皇家典籍么?

然而如今,金元祯使的倒是好手段。宋国还未明言拒绝,他就先倒打一耙,将脏水泼到了徐三身上。如此一来,他挥军南下,这满足了金人对他的期盼,而他同时也将矛头指向徐挽澜,使徐三在朝中成为了众矢之的,两相为难。

胡微虽有才学,但她为人憨直,说话又口齿不清,在官场上自然不大混得开。这么多年过去,同期的徐挽澜已经成了科举主考,蒋平钏也已经升任尚书,就连那殿试名次还不如胡微的贾文燕,如今也在官家身边侍奉笔墨,代拟圣旨,远比看守龙图阁的胡微要风光不少。

自从当年徐三将金元祯求娶之事捅到了金国朝中之后,金元祯在朝中受到百般刁难,万般攻讦,这太子的位子,做的并不稳当,也正是因此,徐三才能将这求娶之事一再拖后,足足拖了两年之久。

但胡微却是不骄不躁。她当年科考之时,来回考了八次才考上探花,可见也是个心性坚定之人。官家派她掌管典籍宝瑞,也称得上是知人善用,人尽其才了。

徐三闻言,攥紧手中毫笔,几乎要将那笔杆折断。

当年科考过后,徐三跟她见过几次,对她态度如常,多有照拂,甚至还耐心指导过她发声之法。两人虽算不上有多亲近,但也可以说是君子之交。徐三暗暗回想着与胡微的几番往来,只打算隔日进宫,务必要去龙图阁见胡微一回,顺便再看看官家所说的那朱芎草。

夜半深时,徐三尚在前衙处理官务,就见梅岭急急走来,面色发白,对着徐三说道:“金国打过来了。那领兵之人,正是金国太子,金元祯。他在檄文中说,是他要求娶三娘,而宋国偏不放人,他怒火攻心,方才领兵南下。”

当夜里徐三回了官府后衙,才一进门,就见韩小犬守在桌边,见她回来,急急起身,一把拉住她手,皱眉对她问道:“宫里怎么样了?官家不会将你嫁到金国去罢?”

只可惜韶华过眼,好景难常,转眼到了七月中旬,芙蓉生翠水,桥边新雨霁,自漠北快马加鞭,递来京中的一封战报,将那镜花水月,黄粱美梦,一并打碎,化作空影。

徐三淡然笑道:“还能怎么样?嫁倒是不用嫁,但我得去边关一趟。”

一把之前没做完的事儿做完,韩小犬的这脾气和醋意,便也彻底消失不见了。他搂着徐三在怀,轻抚着她光滑而又雪白的后背,一时竟觉得甚是餍足,别无他求。

韩小犬紧紧抓着她的手,不假思索,立刻说道:“我跟你一块儿去。”

徐三并未就此多言,唯恐再惹出他更多伤心事来。她只轻笑一声,强行将韩小犬的大手拉到唇边,轻轻舔了两下他指尖血珠。她这小舌微舔,轻吮缓捏,自是逗得韩小犬强忍不住,赶忙翻过身来,如饿犬扑食,急急索取起来。

徐三默然半晌,缓缓笑着,轻声说道:“傻小子,你如何能去?你是男人,进不了军营。你啊,就好好待在这府衙后宅,我派人盯着这儿,没人敢闯进来,哪怕光朱也不敢动你。我不在的时候,你就替我照看我娘。阿母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非得有人跟着不可。有你在,我是放心的。”

他还是看不清,这哪家富贵,哪家衰败,还不是都要看官家的主意?

韩小犬却是不肯,只沉声说道:“可你不在,我不放心。我必须要跟着你。”

韩小犬冷哼一声,故意翻了个身,嘟哝道:“你只顾着哄那小子,都没瞧见我的手也被砂瓶割伤了。还有,你知不知道……”他目光转冷,沉沉说道,“当初韩氏落败,满门破灭,背后就是薛家下的手!”

他薄唇紧抿,几乎是用尽全身气力,一把将徐三死死搂在怀中,对着她低低耳语道:“带上我。我会保护你,就算我死了,也会让你活着回来。男子进不了军营,我就扮成女子。反正我非跟着你不可,你个小骗子,别想把我丢在京城。”

徐三见他不出来,强掀开被子,使劲儿挤了进去。二人紧紧相挨,一同裹在那黑漆漆的锦被中,徐三为了节省空间,干脆挤进了他那结实的胸膛里去。她轻咬一口他的硬肉,小声说道:“你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胡吃什么飞醋?”

徐三听得此言,心间自是动容不已。

韩小犬却是死活不肯出来,只闷声说道:“你还知道回来?我还当你一路送出去,要送到薛府,再留宿一夜,顺便成其好事,然后才要回来呢!”

韩小犬舍不得她,她又如何舍得了他?但是从军打仗,绝非儿戏,她哪里放心让韩小犬跟着?

徐三心下一叹,将狸奴送走之后,回了后宅,就见韩小犬裹着被子,将自己蒙在那一团漆黑之中,斜倚榻上,显然是又生起了闷气来。徐三无奈至极,坐到榻边,拍了两下锦被,柔声哄他道:“娘子回来了,还不赶紧出来?”

徐三态度坚定,死不松口,而韩小犬又急又怒,一把就将她扯到了帐中,欺身而上,分开她双腿,远比平日里强硬不少。徐三发丝缭乱,衣衫颠倒,恍惚间只听得韩小犬声音沙哑,故意低低问道:“难道这个,你也能舍得?那军营里全是女的,你真忍得了?”

谨慎思之这四个字,他倒还了回来。

徐三一边低吟,一边断断续续地笑道:“这又不是甚么稀罕物……漠北也不缺……再说了,我若想忍,肯定是忍得了的……”

少年却并不失落,他眉眼弯弯,红唇皓齿,清秀而又可爱,含笑说道:“也请三娘谨慎思之。”

韩小犬冷哼一声,知道她是存心要气自己,便故意狠狠一顶,低声说道:“怎么不稀罕了?老子这玩意儿千金难买,万里挑一,也不是人人都有的,周内侍想要就要不着。”

徐三叹了一声,无奈笑道:“到底是个孩子,说甚么我总归是要成亲的?我不成亲也是无妨,若是心里有人,何需在乎那一纸婚约?我言尽于此,还请薛公子谨慎思之。”

一听他提起周文棠,徐三的眉头微微蹙了一下。她干脆合上眼来,假装没听见韩小犬的胡言乱语,配合着他沉浸其中。一夜被翻红锦浪,虽不过是镜花水月,梦里蝴蝶,却也快活十分,自成天长地久。

“三姐,我知书识礼,能当家立业,你娶了我,我定会是你的贤内助。韩氏姿色虽在我之上,但三姐你若想在朝为官,就不可能纳他为夫。你总归是要成亲的,再没有谁,比我更合适。”

隔日一早,徐三下朝之后,便去了宫城西侧的龙图阁内。官家早先便派人来跟胡微打过招呼,此刻她一入阁,便见胡微迎了过来,而那妇人一开口,更是让徐三有些惊异——往常她说话之时,好似含了口水,怎么也说不清楚,然而如今她再开口,虽说语速较慢,但也跟正常人并无差别了。

而狸奴言及此处,抬起头来,静静地看着徐三,目光温和而又笃定。

只是徐三虽察觉到了变化,但她却并未直接点出,反倒是胡微率先开口,含笑说道:“我能有如此改进,还是要谢过徐少傅,给我出了那咬筷子的法子。我试了一年有余,勤练不怠,渐渐地就跟常人无异了。”

徐三一怔,倒是没想到,他竟连自己在玉兰轩写的诗都仔细读过。而狸奴念的这一句,并不是她被传诵开来的名诗佳句,甚至还有些冷僻,足可见他用心之处。

徐三一笑,抬起头来,将龙图阁内诸官表现扫了一通,发现诸人各司其职,井井有序,典籍珍宝不见一丝落灰,分门别类亦是另有门道。她看在眼中,含笑夸道:“有言道是上勤下顺,上司勤勉,下属才会顺从。我今日来此阁中,才算是知道了这四个字的含义。”

少年一听这十二字,漆黑的眸子不由黯淡了许多。他睫羽微颤,轻轻叹了口气,小声说道:“三姐写过一句诗,我是记得的,叫做‘世事弈棋无定局’。荣衰无定,世事无常,一切浮生,如何说得准呢?我劝三姐,还是莫要早早下此定论。”

胡微被她一夸,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显然平常没怎么听过这奉承之语。她缓步而上,引着徐三进入暗室,接着将一方木匣小心捧出,徐三抬眼一望,便见那木匣之中盛着清水,水中飘着几株红草,都结着暗红色的草籽,瞧着好似一粒粒小红果一般,正是官家所说的朱芎草。

门不当,户不对,情不投,意不合。

徐三微微蹙眉,默然不语,就听得胡微低声说道:“据闻官家初登大极之时,曾命人研机析理,想要将这宝物派上用处。可谁知人吃了之后,无论是拿水煮,拿火烤,拿油煎,都是甚么反应也无。捣成药汁,敷成膏药,也不见有甚么效果。官家派人试了两三年,一直无果,反倒将从前的十几株,折腾得只剩三两株,便就此搁置了,再不曾提起。”

徐三皱眉道:“狸奴,你是高门子弟,玉叶金柯,何需受我这委屈?狸奴,不必再拖下去了,我并不是你的良配,门不当,户不对,情不投,意不合,你该去找你的有缘人了。”

整整试了两三年,都没有得出甚么有用的结论,徐三只有不足两日的时间,又如何能找到新的发现?

狸奴稍稍一默,却是露着尖尖的小虎牙,含笑轻声道:“三姐好好想想,那日在重阳观,我说的可是,四年之后,若是三姐对我并无情意,我定会主动退婚。眼下才过去了一年有余,三姐何必心急?”

但徐三本就对此没抱多大期望,因此也并不觉得心灰意冷。她负手而立,淡淡说道:“这草是怎么养的?”

徐三微微一笑,拿捏语气,轻声对他说道:“狸奴,先前你和我立下过约定,我若是有了心上人,这桩婚约,就再也算不得数了。如今这个人已经来了,这退婚之事,怕也该摆到台面上来了。”

胡微赶忙回道:“不知娘子可曾见过水仙?这朱芎草的种植之法,倒跟水仙有些类似,都是养在水中,每隔两三日换一次水,不能见光,其余的倒是甚么也不用管。只是这朱芎草,生长极为缓慢,一两年才新发一株,一株才结七八个草籽。我们只是小心养着,也不知它能顶甚么用。”

那人眸光似水,当真是我见犹怜。只可惜,她已经养了条狗,就不能辜负了那只小犬。

生长极慢,会不会是因为它的栽种方法有误?比如似那水仙,可以水培,也可以土培。若是把朱芎换成土培,会不会有甚么改进?

待到要送走狸奴之时,徐三好不容易,总算是撇开了一众仆侍,跟狸奴争取到了独处之机。她立在檐下,微微拢袖,于夕光之中,凝视着少年那一双猫眼般纯净漂亮的瞳孔。

只可惜若是要换,两日也是完全来不及的。

徐三看在眼中,知道他心里难受,心下不由一叹,也觉得再这样拖下去,一直维持着一纸婚约,对于她、韩小犬、狸奴三个人来说,都不是甚么好事。

徐三盯着那朱芎看了一会儿,也瞧不出甚么门道,半晌过后,也泄了劲儿,无奈笑道:“罢了。收起来罢。”

韩小犬原本是想故意挑衅狸奴,不成想倒给狸奴找了个理由,让他顺理成章,能在这开封府衙多待一会儿,徐三还不得不在旁作陪,跟着狸奴说了好一会儿的话。韩元琨在旁看着,死咬牙关,好几次都将那拳头攥得骨节咯咯作响。

胡微看她一眼,稍稍犹疑,这就将那小匣的金锁扣了起来。她收起小匣,想了想,却是欲言又止。而徐三向来眼尖,立时就察觉出胡微有话要说,她赶忙收起步伐,含笑说道:“胡姐姐有话不妨直言。我这一去,未必还能回来,见一次少一次了,能多说些话总是好的。”

狸奴点了点头,很是温顺地道:“许久不曾见过三姐,多待上一会儿,正合狸奴的心意。”

胡微听她此言,心上一叹,缓缓说道:“也不是甚么要紧事,我也不知道和朱芎有没有关系,或许有,或许是八竿子打不着,唯恐说出来耽搁了徐少傅的正事。”

徐三松了口气,赶忙含笑说道:“这小子摔碎砂瓶,原本也是无心之举,狸奴可莫要生他的气。你这衣衫沾了热茶,裹在身上多难受啊,可是得赶紧换了。我方才唤人去铺子里给你买新衣了,买来之后,你先穿着顶上一会儿,在我这府衙里坐坐,等你那衣裳晾干了,熏过香了,我再命人给你送来。”

她稍稍一顿,压低声音,皱眉说道:“这事儿我也没跟别人说起过。先前我常在龙图阁值夜,有那么几次,撞上了雨夜。说来也是稀奇,每逢雨夜,电闪雷鸣,我都会在东边那面朱红色的墙上,瞧见不知哪年的鬼影。”

狸奴看了眼韩元琨,淡淡笑道:“三姐不必忧心。狸奴不曾有碍。”

“鬼影?”徐三一惊,稍一反应,心里隐隐有了猜测。

韩小犬立在一侧,眼瞧着徐三对狸奴如此关切,忍不住眼睑低垂,薄唇紧抿。他微微攥拳,拿袖子作为掩饰,遮住了那不小心被砂瓶割伤,尚还在流血的手指。

她前生的时候,也听过类似的灵异故事。据说是由于闪电带电,而宫墙带有磁性,二者一反应,宫墙就成了录像仪,会将墙前画面录下,此后每逢雨夜,都会再度播放当时的画面。

薛菡好歹也是薛府的掌上明珠,他要是在开封府衙里出了事儿,薛氏定然是要在朝中给徐三使绊子的。

宋朝皇宫乃是开国之后,宋十三娘率人在开封建成的,并非前朝旧宫。这宫墙若是真录了影,那录的肯定是宋朝年间的旧人旧事。

徐三见状,微微变色,立时起身,唤来仆侍收拾碎陶。她皱着眉,深深看了韩小犬一眼,接着走到狸奴身侧,对着他温声关切道:“狸奴,不曾烫伤罢?”

徐三心上一紧,只听得胡微继续说道:“起初我吓得不行,也不敢跟人胡说,生怕闹到官家那儿,治我个渎乱宫闱的罪名。可后来我壮着胆子,偷偷瞧了几次,发觉每逢雨夜,那宫墙上演的似乎都是同一出戏。隐隐绰绰间,我就瞧见有个女人,拿着个甚么东西,然后割了一个男人的手臂……更仔细的,却是没瞧着了。毕竟我也要看管书阁,也不敢玩忽职守。”

韩小犬存心过来找茬,却见他并不理睬自己,心里头自然很是不爽。他眯起眼来,手上一松,故意就将那砂瓶摔到了地上去。只闻得哐啷一声,那砂瓶就在狸奴的靴履边碎裂开来,连带着将罐中热水也全都泼到了狸奴的衣衫上去。

徐三当机立断,沉声说道:“这两夜你可还当值?我和你一起守在阁中。”

他只淡淡一笑,低下头来,由着韩小犬提着砂瓶,给他斟茶,至于狸奴自己,看也不看韩元琨一眼,只转过头去,继续跟徐三娘说起那地藏菩萨供奉之事来。

胡微赶忙应道:“若是三娘想看,我定然作陪,不当值也要跟人换班。”她稍稍一顿,又有些犹豫地说道:“只是这两夜下不下雨,可全都还说不准呢。”

狸奴到底是世家子弟,虽说模样长得可爱,难免被人小觑,但他可是被罗昀夸过的人物,向来气度从容,颇有大家风范。

徐三一笑,倒是无所谓地说道:“我能做的,只有等着,至于下不下雨,全要看天公作美。不下也是无妨,都是命中定数,毋需强求,更不必哀叹。”

狸奴也不是愚笨之人,他早先就听着了风声,说是徐三娘在府衙后宅养了个郎君,那人姓韩,就是落败了的韩氏族人。眼下情敌相见,四目相对,狸奴立时明白过来了,眼前之人,正是三娘的心上人。

胡微见她如此豁达,心中不由有些佩服,话不多说,赶忙着人安排了下去。当夜徐三与胡微守在阁中,胡微其间都打了会儿小盹儿,可徐三却是睁着眼睛,连个哈欠都不打,如此撑着,直至天明。

而韩小犬虽然扮作奴仆,可他那一双鹰隼般的眼,却是锋芒暗藏,恍如利箭一般,直勾勾地盯着狸奴,哪里有一分为奴作婢的样子?

只可惜当夜瞧着仿佛要下雨了,燕子也低飞了,蝉也不叫了,可这一场雨,却是迟迟都不曾落下。徐三撑到天明之后,心下一叹,这便收拾官袍,前去上朝。

奴?徐三一听见韩小犬自称为奴,心里头咯噔一下,知道这男人肯定是来了气,存心要膈应她。

她在龙图阁里待了一夜的事,官家并不晓得,但是周文棠却是了如指掌。等到第二夜时,因胡微家中出事,小女儿生了急病,徐三便独自一人,倚着红柱,坐在檐下,直勾勾地盯着宫墙,只等着大雨落下,而直到半夜三更时,雨还未来,周文棠却是来了。

一边是有婚约的未婚夫,一边是真心相付的有情人,徐三夹在中间,只觉得十分尴尬,心底暗暗骂了自己好几句。她组织了下言语,正打算找个由头圆过去,不曾想韩小犬却提着砂瓶,缓步上前,立在薛菡面前,对着他眯起眼来,阴恻恻地笑道:“徐府尹,薛公子,茶水凉了,容奴给二位满上热水。”

徐三靠着柱子,听到脚步声,转过头来一看,就见男人身着紫绮绣服,足蹬黑靴,缓步而来,手中还捧着一方食盒。徐三有些惊喜,想着明日晌午就要启程离京,不曾想今夜倒还能见他一回。

而徐三这么一顿,狸奴似有所察。那少年收敛笑意,抬起眼来,定定地看向屏风之后。

她抿唇一笑,便见周文棠掀摆坐到了石阶上,将那食盒也摆到了她的眼前。徐三挽起袖子,正要打开食盒,大快朵颐之时,周文棠忽地抬袖,将一根细细的不知什么东西凑到了她鼻子下方,倏然之间,就有一阵薄荷香气猛烈袭来。

韩小犬紧盯着她,眸色阴鸷,唇角虽微微翘着,可那笑意,怎么看都不像是高兴,倒像是气极反笑。徐三一撞上他的视线,忍不住稍稍一顿。

徐三熬了两宿,只白日里抽空小憩了一会儿,原本还有几分困意,可一闻这味儿,立时就提神醒脑了。她捧着食盒,无奈笑道:“中贵人当真有心。”

那人身躯凛凛,高大结实,打扮得虽不大起眼,可那孤傲之气,却是遮掩不住。

周文棠勾唇,让她摊开手心,接着就将那薄荷香筒搁到了她手中来。徐三把玩着那做得极为精巧的小香筒,就听得周文棠沉声说道:“临军对垒,从无昼夜之分。枕戈待旦,数夜无眠,都是常有的事。你将此物带在身上,也能省去不少麻烦。”

徐三让他等了这么久,哪里还会怪他?她面上带笑,赶忙谢过狸奴,一个劲儿地对他说起了好听话来,而就在徐三将狸奴哄得笑眯眯时,她不经意间,抬眼一瞥,却瞧见那锦绣屏风一侧,现出了半个身形来。

徐三一笑,轻声道谢,小心将那香筒收好,接着就急不可待地将食盒打开,拾起玉箸,吃了起来。月下檐西,二人坐于凉阶之上,原本孤独的夜,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

而狸奴稍稍一顿,却是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妙应禅师,向来只见有缘之人。我今日贸贸然去见他,也不知他会不会见我,更不知他,会不会给这佛像加持护念,所以事先才没有知会三娘,还请三娘勿怪。”

只是周文棠一来,徐三就忍不住有些松懈了,连着闻了几次香筒,都挡不住那股困意铺天盖地地袭来。整整两日,她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眼瞧着天都快亮了,雨却还久等不来,实在是有些撑不住了,半梦半醒间,脑袋一歪,竟靠到了周文棠的肩上去。

徐三听着,心下一叹,暗道狸奴实在有心。

而偏在此时,惊雷轰鸣,在天际炸开,紧接着就是一场三更急雨,如箭矢般密密坠地。周文棠目光深沉,缓缓抬眼,就见大雨之中,朱红色的宫墙上,朦朦胧胧间,缓缓现出了几个人影来。

所谓加持护念,倒有些像是道教中所说的开光。若能让高僧开光,这菩萨必会灵验。

···

徐三正细细打量着,便听得狸奴轻声笑道:“我听人说,若是在家宅之中,供奉地藏菩萨,可保家宅永安,出入神护,无水火灾,便特地去了大相国寺,请了这尊菩萨回来。近日大相国寺的妙应禅师,自四方游历归来,我就求了他给这尊菩萨加持护念。”

西窗一夜萧萧雨。

薛菡缓缓抬袖,召了仆侍上前,举手投足之间,颇有大家风范。那两个仆侍一齐抬着一尊重物,小心走了过来,那物件上罩着一层镶金红布,看起来颇为贵重。

夜雨过后,徐三斜倚榻上,扯着锦被,昏昏沉沉地睡着。猛然之间,她似是忆起自己还有事在身,遽然睁眼,坐起身来。

狸奴这般通情达理,反倒让徐三觉得心中有愧,脸上更是臊得不行。她微微抬袖,请狸奴入座,接着坐到他身侧,抿了口茶,缓缓笑道:“狸奴今日专程过来,可是有甚么急事?”

四下漆黑,唯有月窗竹影,轻轻摇晃。

处理官务,操持纲纪?她处理和操持的,可不是官务和纲纪。

徐三一惊,赶忙掀被起身。她摸不准眼下是甚么时辰了,也不知自己身在何方,心里头又是着急,又是懊恼,连连怨怪自己犯了困,误了正事。

他等了约两盏茶的工夫,可却仍是不急不躁,眼见得徐三过来,他还立起身来,露出两颗尖尖的小虎牙,对着徐三含笑轻声道:“是我不好,没事先跟三娘说一声,耽搁了三娘处理官务,操持纲纪。”

她左顾右盼,急急披衣,这就推开门扇,往静寂无人的院子里走了过去。而就在此时,她忽地听得不远处传来吱呀一声,两道门扇被人由内而外推了开来。徐三抬眼一望,就见周内侍长发披散,肩上搭着件墨色缎袍,眉头微蹙,缓步而出。

前衙之中,狸奴眉眼俊秀,青丝披散,一袭墨绿缎袍,个头儿比徐三上次见他时又高了不少,婴儿肥也退去了许多,整个人都显得清瘦了,从前像只肉乎乎的小橘猫,如今却像是只布偶猫,温雅而又可爱。

徐三一看见他,心上稍安,赶忙朝他走了过去。周文棠眼睑低垂,默然无言,缓缓转身入内,抬手点上烛火。徐三走进那屋子,抬眼一瞧,这才反应过来——她睡的是周文棠的床榻,而周文棠却歇在了书房内的软榻上,她倒可以说是鸠占鹊巢了。

徐三脸上发烫,也顾不得多说,将身上的衣裳收拾得差不多了,又让梅岭给她整理了一番发髻,这就朝着前衙赶了过去。

四下静寂,徐三的心中却是静不下来。而她还未开口,周文棠就倒了茶水给她,淡淡说道:“醒的倒是时候。饮完这一盏茶,也该上朝去了。”

梅岭抿了抿唇,无奈笑道:“我在院子里,来回走了两盏茶的工夫,又是咳嗽,又是清嗓子,三娘却是怎么也听不着。”

徐三哪里还顾得上吃茶。她紧盯着面前的男人,低低问道:“我瞧院子里,似是下过雨了。”

徐三一惊,赶忙收拾衣衫,蹙眉道:“怎么现在才来喊我?”

周文棠勾起唇来,轻声道:“下过了。阿囡睡得倒是熟,雷轰雨骤,也没能将你吵醒。”

哪知她一开门,梅岭便急急上前,低低说道:“三娘,薛菡过来了,说是三娘这儿前些日子遭了火,要给三娘送一尊地藏菩萨。人已在前衙候着了,茶水都换了两轮了,三娘见还是不见?”

徐三抿了抿唇,有些愧疚起来,暗骂自己说好了不睡,可最后却打起了盹儿来。她眉头微蹙,又低声问道:“那宫墙上的鬼影,中贵人可瞧见了?”

韩小犬闷闷地唔了一声,往后收腰,抽拔而出,之后还依依不舍,按着她肩,狠狠亲了她一口。徐三匆匆系好衣带,也顾不上收拾,钗横鬓乱,强忍不适,这就缓缓将门扇推开。

周文棠却并不看她。微弱烛火之中,那男人眉眼俊美,神色淡漠,细密睫羽在眼下笼出两道阴影,徐三紧盯着他,却怎么也看不穿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何事。但她也并不催促他,因为她太清楚了,若是周文棠不想告诉她,任凭她使甚么花招,他也定然不为所动。

韩小犬死死咬牙,一双眼几乎瞪得通红,徐三赶忙推他,小声劝道:“梅岭最知轻重,她来唤我,肯定是有急事。你先忍忍,来日方长,不急这一时。”

徐三紧抿着唇,忍不住攥住了自己的衣袖。

床架子吱吱呀呀,二人正在兴头上时,却忽地听得院子里有脚步声渐行渐近。那人走路的声音极大,还时不时清两下嗓子,显然是不好意思直接打扰,打算故意用这声音,唤那厢房里的一双鸳鸯回到尘世里来。

半晌过后,灯花轻曳间,她只听到周文棠缓缓说道:“茶要凉了。”

早些时候,韩小犬说要在床笫之间,将徐三打他的那巴掌报复回来。他今日就说到做到,一边奋力挺腰驰骋,一边将她那软肉打得啪啪作响,那声音在翠帐间不住回荡,实在让徐三脸红心热,羞恼不已。

徐三看了眼他,抬手捧起茶盏,将那温热的茶水一口饮尽。方才下了场雨,夜里轻寒犹在,喝了这么一盏热茶,倒也能暖暖身子,驱散寒意。

这日里徐三在宫中给宋祁授过了课,才一回府,苦等多时的韩小犬就趁着她更衣之时,一把将她打横抱起,急急将她抛到了被褥里去。徐三笑骂他食髓知味,不知节制,而韩小犬却是得意,说自己身强力壮,毋需节制,若是今日不做个够,难道要等到七老八十再悔恨不已吗?

可是茶喝完了,周文棠却又沉声说道:“该上朝了。”

有言道是纸包不住火,徐三这后宅起火的事儿,没多久就传了出去,就连官家都向徐三问了几句。而这贵族阶级,向来没有秘密,隔了几日之后,徐三的未婚夫,小狸奴,就登门探望徐三来了。

徐三眉头一皱,动也不动,依旧盯着他看。周文棠不由勾起唇来,似笑非笑地看着她,稍稍眯眼,沉声说道:“怎么?我更换朝服,你也要在旁盯着?”

有唐小郎从中牵线,没过多久,徐三这后宅就请来了几个身手极好的武人。徐三在京中任职这两年,表现不错,声名远扬,远比前任曹府尹要更得民心。那几个武人听说要来给徐府尹办事儿,甚至还非要给她降些银子,后来还是徐三说他们辛苦,巧立名目,又给了她们许多好处。

徐三心上一紧,也不知周文棠是存心吊自己胃口,还是真不想将墙上鬼影如实相告。她心里着急,也不再跟他绕弯子了,当即沉声问道:“你铁了心,要瞒着我?”

徐三清了清嗓子,只当没听见唐玉藻这番话儿,又拿起幸免于火灾的账本,跟他说起了驿馆之事来。唐小郎也没再纠缠,收了心思,不慌不忙,跟她汇报起了经营状况来。

周文棠眼睑低垂,薄唇微抿。他瞥了眼徐三,这就将一旁的官袍拿了过来,竟当真在徐三眼前换起衣衫来。

怎么这多年了,这小子还没歇了心思?

他长身玉立,两指一勾,就将身上的缎袍解掉,上半身也跟着赤露而出,那结实的上臂,宽阔的肩膀,饱满的胸肌,挺拔的脊背,在烛火中显得尤为好看,只是在他的腰腹间,依旧裹着层层薄带,将那窄腰及小腹遮得严严实实。

徐三被他一噎,有些尴尬地一笑,冷不丁地想起早些年间,唐小郎屡次三番,自荐枕席,一个劲儿地跟她说自己很是厉害。还有那一夜,他裹着魏氏送来的薄纱,那黑漆漆一团的玩意儿,逼着她看了个一清二楚。

几年之前,周文棠在院中练武时,常常打着赤膊,徐三看过不知有多少次,此时再看,也不觉得有甚么异样,更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耳听得徐三夸起自己来,唐小郎温文一笑,轻声道:“奴要是真有这样厉害,三娘怎么会不要奴,偏去找了条小狗子呢?”

她心里头犯了气,紧抿着唇,眼瞧着周文棠穿戴整齐,便又开口,冷冷说道:“朝服穿好了,也该有一说一了。”

唐玉藻如今虽还是对她自称为奴,但他做了这么久的生意,骨子里的奴气早就退了八成。他说话虽还是细声细气的,但是那股子媚劲儿,却是已然消失不见了,这头发梳的光净,眉眼更是俊俏,倒有了些儒商风范。

周文棠系罢扣子,眸中泛着冷意,瞥了徐三一眼,接着隐隐动怒,冷笑着道:“朱芎这么要紧的事,你却都能打起瞌睡来。像你这样,上了战场,如何能让我放心!”

徐三一听,不由一笑。她亲自给唐玉藻斟了盏茶,对他说道:“咱家玉藻,真不愧是我亲自任命的管事,总能为我解燃眉之急。你呀,又是小财神爷,又是小土地神,祈福求财保平安,全都要来找唐掌柜。”

他说到最后,猛地提高声量,神色肃正,怒意凛然。徐三听着,紧抿着唇,半晌过后,缓缓说道:“是我错了。我不该放任懈怠。待到日后去了漠北,两军交战之时,我拿性命担保,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哪怕几天几夜不合眼,紧要关头,也绝不许自己犯困。”

“奴开的那酒楼,时不时就有人来闹事儿,或是酒喝多了,醉得糊涂的,或是别家酒楼,故意来寻衅滋事的。奴后来花了重金,自武馆请了几位娘子,倒是顶上了用处。那几人很是可靠,奴跟她们是老交情了,若是掏些银子,让她们夜里来三娘这儿盯着,该也是行得通的。”

打仗绝非儿戏,哪怕淡漠如周文棠,冷静如徐挽澜,到了这般时候,都需要借着发脾气,来宣泄心中的愁绪与不安。

徐三这边正为此犯着愁呢,隔日里唐小郎却是为她解了忧。那唐小狐狸,瞧见这场大火之时,很是为徐三忧心不已。他稍稍一想,就对着徐三细声说道:

她气他不对自己坦然相告,他恼恨她疏忽大意,放任懈怠,实际上都源于内心深处,那一点不为人知的惶恐与害怕——她怕一去数载,和他生分了,不如从前亲近了,而他怕她在战场上被人钻了空子,丢了性命,有去无还。可这种潜意识里的惶恐,只怕当事之人,也未必能意识得到。

早些年间,她还住在周文棠的后院时,那小小一方宅院,好似铜墙铁壁,连只蚊子都飞不进来,足可见周文棠守卫之森严。然而自从她搬到了开封府衙,她这一扇窗子,韩小犬也能翻进来,金元祯也能闯进来,也确实是该好好整饬了。

眼见得徐三认错,周文棠深深看她一眼,这才对她沉声说道:“朱芎二字,本为‘诛雄’,诛杀之诛,雌雄之雄。你今日离京,记得带上那养着朱芎的匣子,每日往那匣子里滴血,记好了,要滴男子的血。那朱芎草得此养分,就会生长极快,几日就能生出几十粒草籽。”

韩小犬的小心思,徐三却是顾不上多想,在她的心中,远有更多要事,非得操心不可。比如她说要护住韩小犬,那就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必须要想方设法,加强这开封府衙的护卫。

周文棠说起这番话来,口吻极淡,声音极平,好似说的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可徐三听着,却是心惊不已。她紧盯着周文棠,只见他继续淡淡说道:

这一天,可还会来?

“摘下草籽,移种于其他匣中,继续以男子之血供养,待你到漠北时,至少也能得到千余粒草籽了。若能将朱芎草的草籽,融入金国将士的血中,那人就会迅速发福,喉结萎缩,声音变细,胸脯变大,难使女子受孕,便是使人怀孕了,也是极易生女,不易生男。如此一来,他们的力气也会大不如前,打起仗来,自然也没那么厉害了。”

韩小犬目光晦暗。他紧紧按着徐三的腰背,几乎要将她揉进自己的身躯里去。他幻想着有一天,他能为她遮风避雨,为她而顶门立户,架海擎天,成为她心中最有力的依靠。

周文棠稍稍一顿,抿了口茶,又状似漫不经心地道:“我略知唇语,眼力也尚可。宫墙之影,我不曾有一丝错过。将你送回榻上之后,我亲自去了龙图阁一趟,用自己的血试了试,那草一碰着血,确实长了些许。”

他不能。他不愿。

徐三瞪大双眼,震惊到了极点。

他就只能待着这四方宅子里,由徐三来护他安危吗?所有的风雨,都由徐三一人来担吗?他若是想过这种笼中鸟似的日子,当年在寿春时,他早就折了腰,去伺候那腰缠万贯的魏大娘了。

恍惚之间,她终于明白了。

只不过,动容之余,韩小犬的心中,也觉得有些空落落的。

这个宋朝之所以会确立一夫一妻的制度,乃是因为开国之后出生的婴孩中,女多而男少,性别比例悬殊。而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或许就是这所谓的国之宝物——朱芎草。

韩小犬心头发热,忍不住紧紧搂住怀中的女人,细细密密的吻,接连落到了她的鬓角与青丝上去。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种草,或许能以血液为传播媒介,给男人体内注入大量的雌性激素,从而使男人出现女性的性征。

一直以来,都是他求着徐三,磨着徐三,这女人倒还不曾对他说过什么动情的话。然而今时今夜,这场突如其来的火,好似将她的那颗冷冰冰的心,也一并融成了一摊软水。

为什么宋如意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但能打退金国铁蹄,更还将本朝男子打得落花流水,为什么女尊男卑的制度会迅速建立,为什么这制度一旦建成就根深蒂固,为什么这个朝代的男子,大多都似唐玉藻、徐守贞和狸奴那般,声音纤细,气质发柔,肤白貌美,连胡须都极少生出……这些问题,统统有了答案。

徐三这番言语,自是让韩小犬十分动容。

因为宋十三娘,早些年间,发现了这朱芎草。她昧着良心,利用它成为了天下霸主,然而后来,她大约是后悔了。

徐三却是靠在他的肩头,磨蹭着他的颈窝,紧抓着他肌肉结实的上臂,小声嘟哝道:“不行!不许走。我若是连你也护不住,那我这个二品的官儿也不必当了。你就跟我待在一块儿,别的地儿,哪儿也不准去。你若要走,我就抓着你不放。”

她将朱芎草传了下来,是害怕后代帝王再遇难关,害怕金人卷土重来,而她绝口不提如何种植使用,或许是因为她害怕此物被滥用,又或许是因为她心存侥幸——朱芎草的效用是代代递减的,她或许隐隐期盼着,有那么一日,不需要再用这毒物来管治男子,这个社会也可以平稳运转,这个制度,也可以光明正大地维存。

韩小犬一听,立时松开手来。他眉头紧蹙,稍一思忖,咬牙说道:“那我以后,不跟你待在一块儿了,倒也省得连累你。”

徐三震惊不已。她忍不住想,自开国以来,人们都将宋如意奉为英雄,关于宋十三娘的种种传说都在世间不住流传,不管传的有多离谱,人们都从无怀疑。宋如意已经被神化了,成了一个不可颠覆的存在。

徐三却是瞪大双眼,惊声道:“傻小子,你这是被盯上了。那人之所以来我这儿放火,就是瞧见你夜夜来此,只以为你还跟我住在一块儿。”

然而又有谁能想到,整个王朝,竟是建立在毒药与骗局上呢?

韩小犬说及此处,微微抿唇。他挑起眉来,大手捏着徐三的双颊,非要将她俏生生的小脸挤成一团肉包子,口中则冷声说道:“这几夜里,我可都瞧着呢。你这小骗子,根本就没想我。”

徐三不由缓缓笑了,那笑容很是复杂,似是慨叹,似是悲悯。她抬起头来,很是认真地看着周文棠,轻声说道:“其实你完全可以瞒着我的。你若要骗我,我肯定看不出来。你又何必要告诉我呢?你……想让我也用朱芎草来对付金国大军吗?”

“我偷偷跟了他一会儿,就见他从集市上买了些火石、蒲绒等,俱是打火之物。我也没往心里去,只想再跟他一会儿,捣毁那混账的老巢。哪知跟着跟着,那人却是忽然不见了影踪。如今再想,肯定和今夜这火脱不了干系。”

周文棠勾唇一哂,淡淡说道:“前两日你对我说,绝不会欺我瞒我。我不过是以德报德。”

韩小犬却是摇了摇头,一边抚着她的长发,一边冷笑着道:“前些日子,我跟你闹了别扭,之后去街上转了一个时辰,这就有些忍不住了,想要回来找你。哪知就在此时,我在人群中瞧见了一个熟脸,那家伙正是光朱的爪牙。”

以德报德。

她忍不住攥紧韩小犬的衣角,轻声说道:“今夜这火,说不定是朝着我来的呢。你虽招惹了光朱,可他们的手,未必能伸的这么远。”

他没问她会不会用这朱芎草。他似乎早已知道答案。

徐三与韩小犬初试云雨时,韩小犬褪了外衫,那宽阔后背上的狰狞疮痕,甚是惹眼,还让徐三心疼了好一阵子。

眼瞧着天色将晓,周文棠整了整衣袖,这便先行离开,去官家的寝殿侍奉官家起身上朝。而徐三沉默不语,心中千头万绪,争持不休。她坐了许久,待到心绪稍稳,也跟着上朝去了。

韩小犬倒是没想到,他才说了个话头儿,徐三就能想通个中牵扯。他点了点头,目光阴鸷,咬牙恨道:“是。一方面,我剿匪有功,周文棠若不将我调任回京,怕是难以服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在西南捅了篓子,那些个混账,死揪着我不放,我背上的伤,全是他们下的手!”

她会带上朱芎草,但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她绝不会用它取胜。她甚至都不想告知官家朱芎草的真相,她唯恐官家降下旨来,逼得她动用此草。

徐三皱眉道:“你突然被周内侍调回京中,是不是因为光朱的人,一直在追杀你?”

下朝之后,徐三就又去了龙图阁一趟,对胡微说要再看那朱芎草一回。徐三将要离京,能否活着回来都还说不好,胡微对她自然是有求必应,赶忙又引着她入得阁中。可这妇人却是不知,徐三进了阁中之后,偷偷采了一株朱芎,收入了周文棠给她备下的小匣之中。

她抬头凝视着面前的男人,就见韩小犬眉头紧蹙,沉声说道:“我先前跟你说过,我在西南时,杀了几个光朱的小头目。那几人都是光朱的老人了,颇有威望,我杀了他们,他们自是饶不过我。”

回了府中之后,徐三正想要将那小匣收入行囊,却忽地听得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在院中响起,惊得徐三手上一抖,立时回过头来。哪知她抬眼一望,就见徐荣桂由两个官奴搀扶着,又急又气地走了过来,虽是哭喊,实则乃是干嚎,一滴泪也不见掉。

要说有谁想要害她,徐三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屡次想要置她于死地的崔金钗。然而此时此刻,韩小犬却说,今夜这火,乃是因他而起,实在让徐三心感诧异。

徐三一看,忍不住无奈一笑,正要开口宽慰,却听得徐荣桂痛骂她道:“好你个徐老三!这马上就要上战场了,两宿都不回来,不知到哪儿厮混去了!你这丫头,以后活不活着都说不好呢,还不趁你能喘气儿,赶紧陪陪你老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