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推理悬疑 > 隐形设局人 > 第三十八章 融资、拔牙,步步紧逼

第三十八章 融资、拔牙,步步紧逼

“嗯。”黄晓美眼睛一亮。

“这个无妨。”程累鼻子一皱,摇了摇手,道,“你可以抢在对方配售增持之前,先一步抛售套现,然后申购配售,从而稳固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当然,在此之前,你要先给陈晟与BE吃颗‘定心丸’,表示自己身陷牢狱,筹资困难,绝对不会参加供股增持。”,

黄晓美望望她,微一发怔,眉头不由皱得更紧了。想了想,他满脸担忧地说道:“我现在最最担心的是,一旦融资成功,BE会要求陈晟利用董事会可以增发20%股权的权力,进行配售增持。那等于是变相稀释摊薄了我的大股东股权。”

“嗯,嗯。”黄晓美愁眉一扫,连连点头。

程累冷哼一声,不置是否。

“另外,”程累想了想,又说,“为了以防万一,作为答应陈晟与BE融资计划的附加条件,你可以要求在董事会里,新增一名执行董事。这样,加上你之前安排进去的两个心腹,以三挟一,陈晟想要行使董事会的增发权力,还需要与你商量商量。”

“更何况,”他想了想,又说,“BE现在的高管,曾经与我们合作打压过陈晟与家乐,这一点对我们有利!”

“你说得对!”黄晓美闻言,不禁面露喜色,一拍光头,“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好计策呢!”

“嗯。”

2009年5月27日。

黄晓美皱着眉头,缓缓说道:“陈晟已经把我所有的退路都斩断了,我没有其他的选择。我现在唯一能坚持的,就是保证自己的大股东身份,从而不会失去对小美的控制权。”

小美股东大会,再次委任了一个新的执行董事。这样,黄晓美的心腹铁杆——“五虎将”中,已经有三人入主董事局决策层,比起陈晟这光杆司令来说,黄晓美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停了停,她问黄晓美:“你怎么看?”

2009年6月22日。

“美国BE资本!”隔了一天,在同一个地方,程累坐在陈晟坐过的座位上,口中亦轻轻复述了一遍这个名字。

小美电器发布公告称,与美国BE资本正式签订投资合作协议。

“美国BE资本。”黄晓美轻轻蹙眉,口中复述了一遍。

美国BE资本以18.04亿港元,认购小美新发行的7年期可换股债券。初始行权价为每股1.18港元,较小美停牌前1.12港元有5.7%的溢价,换股债券全部转为公司股份,规模相当于现有发行股份的12.8%,占扩大后发行总股本的9.8%。同时,小美向符合资格的现有股东提出公开发售,每100股现有股份获发18股新股,认购价为每股0.672港元。初步合计,两项融资不少于32.36亿港元。

“美国BE资本。”陈晟很快答道。

为了表示对小美投资的信心,作一个长期投资的承诺,美国BE资本接受12个月的禁售限期。

“哦?”黄晓美双眼放光,急忙问道,“哪一家?”

公告同时宣布,小美电器将于2009年6月23日上午9点30分在港市恢复交易。

“虽然,融资的过程与谈判的结果不容乐观,但是,”说到这里,陈晟故意停了停,两眼望着黄晓美,只见对方的眼睛已经明亮了起来。他心中冷哼一声,接着说道:“并不算全军覆没,只有一家国际资本愿意接受我们的首要条件,保证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基本不变。”

融资顺利完成,结果皆大欢喜。

“这是必须的!”黄晓美脸色稍缓。

这一场,陈晟与黄晓美、唐宁与程累,只打了一个平局。

一直到此时,陈晟才又缓缓开口,继续说道:“事实上,我们一直将‘保证第一大股东的身份不变’作为融资竞购的首要条件。”

当天晚上,9点10分,北京,陈晟的住处。

过了好几分钟,他才慢慢平静下来。

“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陈晟显得十分烦躁,不停地在屋子中间来回踱步,走来走去,“现在的小美董事会,黄晓美的三个心腹,像三颗虎牙一般,与我事事作对,卡在我的咽喉要害,让我连喘息一下都困难,更不用说,做什么其他动作了!”

黄晓美乌云罩面,生气到极点,两手相互握着,把指关节捏得“嘎嘎”直响。

“嘿。”唐宁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那么,我们现在就来拔牙!”

陈晟立即闭嘴。

“拔牙?”陈晟霍然止步,望着唐宁。

“妄想!简直是妄想!”黄晓美闻言,一挥手,狠狠地打断陈晟道,“那是不可能的!”

“是的。”唐宁点点头,问他,“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如何去除心头刺的方法吗?”

他暗吸了一口气,平静下来,淡淡说道:“就目前来说,这有些难度。我们与很多投资竞购方接触过,对方无一例外,都提出了为保证投资安全,希望稀释大股东的投资方案。”

陈晟心头一亮,恍然明白过来:“拔掉它,软化它,或者是腐化它!”

陈晟皱了皱眉头。“控制权”与“大股东身份”这两个关键词已经不只一次落入他的耳朵,让他感到深恶痛绝。

“是的。”

他的对面,黄晓美同样面无表情地说道:“价格可以谈,只要不超过我们的底线就可以了。最最关键的是,一定要保证我对小美的控制权,保证我的大股东身份。”

陈晟一时兴奋,立即坐回自己的位置,仔细想了想,不禁又问:“那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

陈晟面无表情地说道:“金融海啸刚刚结束,余波不断。虽然有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中国市场,但是,众人皆知,小美急于融资,所以根本就谈不出什么好价钱。”

“第3种,腐化它!”唐宁一笑,“有什么方法比让心头刺倒过来变成敌人心中的刺更为伤人的?”

2009年5月11日,北京看守所。

“可是,怎么腐化它?”

“拆屋效应!”

“股权激励。”

“呵呵。”停了停,他微微一笑,转了话题,“那现在,如何让黄晓美主动选择BE?”

“股权激励!”陈晟闻言,刚刚明亮的眼睛忽地一暗,“那是黄晓美的心头大忌。凡是涉及控股权力的事情,他一向都是统统免谈的。他在位的时候,小美的管理人员能够拿到高薪,但是绝对不可能分到股权。”

“BE为什么会选择我?”这个问题,他到底没有提出来。因为他知道,除了全力帮助他,唐宁已经没有更多选择了,更何况,他手上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陈海青!

“嗯。”唐宁不以为意地点点头,又道,“正因为如此,这个股权激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止能够腐化那几颗‘虎牙’,还能拉拢其他高管。一箭双雕,将小美管理层的所有人都死死地捆绑在你的船上。”

陈晟眯着眼睛,想要从唐宁的神色之中窥探出一丝究竟,而唐宁始终淡淡含笑,不动声色。

陈晟情不自禁地扬了扬眉,想想,但仍然感觉气馁:“这件事情,黄晓美绝对不会答应的。”

“因为,”唐宁望着陈晟,缓缓说道,“只有BE才愿意把你的利益与小美完全捆绑在一起。”

唐宁冷笑一声:“黄晓美的案子不断深入,涉嫌的高官一个一个浮出水面。案情的扩大与升级,已经进一步禁锢了他的自由。现在,他几乎完全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只能在每周两次会见律师的时候,单方面地通过律师传递进去的一两张小纸条,简单地了解一下小美的信息。”

“可是,为什么是BE?”

陈晟缓缓点头,眼睛越来越亮。

“是的。”

唐宁望着他,唇角含笑,最后问道:“那你说,现在这种情况下,黄晓美还有机会答应或者不答应么?”

“你是说BE?”陈晟眼皮一跳。

2009年7月7日。

“不。”唐宁摇了摇头,道,“还有一家投资机构。”

陈晟做了一件令所有小美高管们都欢欣鼓舞,一致拥护的大事——大规模的股权激励。

陈晟无言反驳,冷静下来,想想说道:“但是,黄晓美现在身陷囹圄,这样的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小美未来的利益。不用说我,就是所有的投资机构都不可能答应他的这个要求啊!”

小美宣布把现有已发行股本约3%的股权(总计3.83亿股股票期权)授予105名小美高管,以当日股价每股1.90港元计算,总金额达到7.3亿港元。陈晟及黄晓美的心腹铁杆“五虎将”等11位高管共获其中的1.255亿股票期权,占全部发放股份的32%。

“呵。”唐宁淡然一笑,缓缓说道,“这一点,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这个大股东的身份是黄晓美在小美最后的救命稻草,他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这个“普惠制”的股权激励范围十分广泛,覆盖了副总监以上级别的所有管理人员,一举创下了中国家电连锁销售业的新纪录。

“什么狗屁之极的东西!”陈晟实在有些火大,“如果要保证黄晓美的第一大股东身份不变,那融资对我来说,还有什么用?”

在进行股权激励的同时,陈晟还给其披上了一件十分光鲜的“外衣”。他在媒体发布会上宣称道:“过去的几个月,小美团队度过了公司最最艰难的时刻。处理危机的这个过程,使我们这个团队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简单地盲从。因为,我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决策者,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仅仅隔了一天,黄晓美的首要条件就传到了陈晟的耳朵里。

“今天,所有的事实都证明,我们做对了!我们的团队是一支忠于企业的团队,他们值得企业对他们进行股权激励。”

2009年5月6日,北京,陈晟的住处。

“发放期权是要求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一致,而不是与个人的利益一致。所以,不管未来的道路怎样坎坷崎岖,我们的团队永远选择站在有利于企业利益的一方。”

“我明白。”黄晓美想了想,用力点点头,道,“所以,不管哪一家国际资本想与小美合作,其首要条件,就是要保证我第一大股东的身份不变。”

“我们,”说到这里,陈晟有意停了停,面带微笑,转向自己的两侧,把媒体记者们的目光、镜头一齐引向与其坐在同一排的众位高管们,然后十分动情地接着说道,“就像是一起打过仗的生死兄弟一样,进退一致!”

“怕就怕,真的像谣传所说,陈晟想要借着融资,把你从大股东的位置上扯下来。”程累提醒他。

陈晟的演讲,几次有意提到“企业”与“个人”的区分。他更在最后,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小美管理层牢牢地与自己捆绑在了一起。

黄晓美沉默,微微叹了一口气:“可是现在,融资势在必行!这是解决小美目前资金状况的唯一办法。”

在媒体记者面前,黄晓美的心腹铁杆“五虎将”一起倒戈,无声默认,暗中投向陈晟的怀抱。

“而且很显然,”程累火上浇油,继续说道,“他们已经有所行动。小美最近谣言四起,传说公司管理层想要逼迫你出售手中20%的股权,或是通过融资的方法,定向增发20%新股,以此来稀释摊薄你的股权。”

隐忍许久的陈晟,终于打响了“小美之争”的第一枪,在黄晓美的后院放起第一把火。

黄晓美无声地点了点头。

2009年7月14日,北京看守所。

自从那日与唐宁正式决裂之后,她已经下定决心,全力协助黄晓美,跟唐宁与陈晟对着干。

时隔一个星期,黄晓美才接到律师递进来的纸条。得闻这个消息,他不禁勃然大怒,暴跳如雷,发狂骂道:“一帮吃里扒外的混蛋!”

“你应该知道,唐宁回来了,这对你和陈晟分别意味着什么。”程累望着黄晓美,冷冷地警告他。

他的律师安静地待在一旁,等他发完了脾气之后,把程累写的一张纸条,递给了他。

但是,案件的升级,并不是此时此刻令他面如死灰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却是他手中那张纸条上的5个字:“唐宁回来了。”

黄晓美接过纸条,快速地瞥了一眼,情绪稍稍有些平缓。他把纸条递还给律师,牙齿紧咬,狠狠说道:“照办!”

他被警方羁押了7个月,随着案件的不断深入,牵连广泛,已经有不少高官相继落马,其中就包括那位“陈老板”。而正因为“陈老板”的落马,他的案件再次升级,被列为“正部级案件”。

2009年7月20日,黄晓美以每股1.705港元的价格,大幅减持自己手中的2.35亿股,套现约4亿港元。随后,他撕毁了之前绝对不参加供股增持的“承诺”,于2009年7月31日,以每股0.672港元的价格,出资5.49亿港元申购8.16亿配售新股,全额参与小美电器配售。

黄晓美坐在桌前,手里紧紧地攥着一张纸条,面如死灰。

这个“出尔反尔”的举动,让美国BE资本吃了一个大大的闷亏。而黄晓美最终持有33.98%的小美股份,保证了其占绝对优势的大股东地位。他在程累的协助下,成功地扳回了一局。

2009年5月5日,北京看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