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有所不知,”吴宗仁插言道,“其一,老爷的前任十分昏庸,且又怯懦无能,从不敢动那恶霸钱茂一个指头。(1)”说话间恼怒地揪一揪山羊胡。“其二,老夫一向守旧,对于家声名誉看得极重,不想让女儿遭劫一事张扬出去,李先生对此也完全赞同。”
“吴公当日为何不立即报知官府?”狄公问道,“一旦有人口走失,官府自会依例派人四处查访,并且——”
“老爷明鉴,无论吴小姐遭遇何事,小民仍是立意要娶她为妻。”李迈徐徐说道。
吴宗仁呷了一口茶水,摇头又道:“当日老夫犯下一个大错,以为阿玉奔去了她的姨母家。那老夫人就住在敝宅后面的街上,是发妻的同胞姊妹,阿玉一向与她十分亲近。我心想小女定是跑去寻些安慰,次日一早自会回来向我认错,谁知等到午时,仍是不见人影,我就派管家前去接她。管家去后,方才听说阿玉从未到过姨母家。我叫来杨茂德问话,那恶棍却一口咬定对阿玉失踪之事全不知晓,还厚颜无耻地说除了偶尔见面寒暄,从未与她多说过一句闲话。我痛骂他是个骗子,又派人出去打问,得知杨茂德头天晚上确是在一家行院中过夜,于是将他赶出门去,随即找来这位李先生。我二人不惜一切尽力打探,奈何阿玉自此无影无踪。想来定是在去姨母家的半路上被人劫去了。”
“李先生一片志诚,令本县十分钦佩,”狄公淡淡说道,“不过你给吴公的提议却十分不妥。唯一正确的应对之法,当是立即将吴小姐失踪一事报知官府。”
这时李迈略一躬身,想要对吴宗仁开口讲话,却见吴宗仁猛一摇头:“你且少安毋躁,让我这头先把话讲完!小女全不懂人情世故,那杨茂德便趁机骗取了她的芳心。就在九月初十当晚,用过饭后,我对小女道是预备第二天请个算卦先生择一吉日,好为她和李迈完婚,谁想小女竟冷冷道是她已爱上了杨茂德,不愿嫁给李迈,老夫听罢真是五雷轰顶!我命人立即将那无耻之徒召来,奈何他已出门而去,随后我又训斥了小女一顿,当真是疾言厉色,遇上这等伤风败俗的丑事,谁还能心平气和不成?小女听罢登时跳起,径直跑出门去。”
吴宗仁听罢未予理会,不耐烦地问道:“不知老爷听到了什么消息?小女可还活着?”
吴宗仁皱皱眉头,伸出一只枯手捻着山羊胡,说道:“阿玉是老夫的独生女儿,由三年前过世的发妻所出,生来聪明伶俐,却十分任性。当她快满十八岁时,我选中了这位李迈先生做东床。在此想说一句,李先生曾在理财上助我不少,不但人品端正、温文尔雅,与我又是同乡,小女对此也从无异议。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家中请了一个年轻书生担任书记,此人名叫杨茂德,生在本地,看去倒也规矩有礼,又有可靠的中人引介。老夫年事已高,不免眼拙失察,后来才得知杨某人竟是个恶棍,居然在背地里勾引小女。”
狄公将折扇纳入袖中,又取出几页纸来,翻到马荣与塔拉会面的笔录,抬头问道:“令嫒可是生于壬子年五月四日?”
“明白了。”狄公说罢,从袖中抽出折扇,兀自摇晃了半日,又道,“此事出在去年,当时本县还未到兰坊任职,因此所知的消息几乎全是道听途说而来。若是吴公能简述一番令嫒失踪的前后情形,本县将不胜感激,只因在县衙档房中未能找到一点记录。”
“正是,老爷在衙院公廨中自会找到记录。”
“自然可以。只因在小女失踪之前的一个月里,老夫已将她许配给李先生为妻。虽说李先生尚未迎娶小女过门,不过也理应知情。”
“一点不错。不过,本县甚为抱憾,只能说得到的消息十分暧昧不明。如今既不想令你灰心失望,也不想令你徒生希冀,过后却又化为泡影,因此不好贸然发语。眼下只能说到这个地步。”
狄公直身坐起,为客人又斟满一杯茶水:“在议论此事之前,本县可否问吴公一句,为何李先生要陪你同来?”
“老爷认为如何处置得当,就如何处置好了。”吴宗仁口气冷硬,“不过,老夫有一事相求,还望老爷能开恩首肯。案子一旦查到了老爷认为必须诉诸律法的地步,若能事先惠告一二,老夫将感激不尽。”
吴宗仁肃然凝望着狄公,开口说道:“老夫此番前来,想问可是有了小女的下落。”见狄公面露不解之色,又焦躁说道:“既然老爷昨晚贴出告示,必是有了关于阿玉的消息。”
狄公啜饮着茶水,心中思忖此话究竟是何意思,听去似是毫无必要,于是放下茶杯说道:“吴公所言,本县自会照办,并且——”
一名衙吏送上茶水。狄公靠坐在椅中,欣然说道:“吴公一早前来县衙,不知有何见教?”
吴宗仁霍然起身:“多谢老爷。李先生,我们走吧!”
狄公请吴宗仁重回椅中,自己在贵客对面坐下。李迈立在吴宗仁的座椅后方,马荣洪亮坐在稍远处的矮凳上。
狄公亦起身离座,将二位客人送至门口,又对李迈说道:“本县听说李先生有个兄弟,一向雅擅丹青。”
厅内有两人坐在茶几旁,一见狄公走入,连忙站起身来。年长者上前躬身施礼,一张灰黄的容长脸面,留着长长的花白颊须,下颏一绺山羊胡,身着墨蓝色绣金长袍,头戴一顶黑纱方帽,前面镶有一块翡翠。狄公与吴宗仁客套寒暄几句,同时悄悄打量站在后方的男子。只见他身量高大,双肩宽阔,一张苍白的圆脸,眼睑厚重,留着一副漆黑的短须,身着灰袍,头戴一顶商贾的小帽。
“回老爷,小民对书画之道一无所知。”李迈断然答道。
二人穿过中庭时,狄公抬头看看天色,似是没有昨日那般闷热,应会凉爽不少。前厅建在一座高台上,正门前有一道宽阔的汉白玉石阶。二人顺阶而上,洪亮正站在朱漆大柱间等候,于是引着狄公进去。
洪亮引着二人沿阶下去。
马荣助狄公换上墨绿官服,迎接一位致仕刺史,县令必须以此礼相待。狄公套上乌纱帽,惨然一笑,说道:“这吴宗仁来得实在不巧,不过他为官多年、颇富阅历,至少会把事情讲得简明扼要!”
“如此说来,玉姑娘果然确有其人!”马荣冲口叫道,“塔拉一定认得她,因此才会将生辰年月报得分毫不差!她在乌檀木盒内最后留下的字条,一定也是千真万确!老天爷,我们必须立时——”
狄公叹息一声,站起身来:“洪都头,你去迎接客人,并将他们带到前厅。我且去更衣。”
“且不要心急,马荣!”狄公将官帽一推,揩揩汗湿的前额,“我总觉得此事颇多古怪,要是逼问吴宗仁吐露详情,未免有些失礼,不过……”说到此处,忽见一名老者蹒跚走入,神色慌乱,不由得大为惊异:“管家,你为何跑到衙院里来?”
“李迈就是画师李恪的兄长,老爷。”马荣插话说道。
“回老爷,内宅中出了一桩异事,大夫人派我前来禀报。”
“正是,老爷。李先生在城东开了一家不大的金银店,还做些钱庄生意,是吴先生的一个朋友。”
“有话快讲!”
“致仕刺史吴宗仁?”狄公不觉有些着恼,“哦哦,想起来了,我曾在此地官员聚议时见过一二回,可是身材瘦削,腰背略微佝偻?”见班头点头,接着又道,“看去倒是年高德劭、气度尊贵。此人为官勤谨,清正刚直,可惜仕途生涯竟因一桩不幸的变故而意外告终。其叔父家中破产,他执意要代为偿付所有债务,虽说依照律法,原本无须如此行事。那位叔父事后不久便故去,吴先生因此损失惨重,再也没能收回一文钱来。于是他辞官离乡,迁至兰坊定居,只因比起都市大埠来,此处的日常花销与应酬都要少得多。另外那人又是谁?你方才说名叫李迈?”
“就在方才,三夫人拿着一封未拆的书信去见大夫人,道是有个蒙面女子坐着一乘密实小轿来到后门,向侍女打问谁是年纪最轻的偏房,得知是三夫人后,便请求见她一面,说是要谈些私事。那侍女问她名姓,她便递上这只信封。大夫人拆开一看,里面装着一张名帖,道是已致仕的吴刺史的夫人。于是大夫人便派小人立即前来,跟老爷讨个示下。”
只见班头走入,向狄公请安问好,随后禀道:“致仕刺史吴宗仁老先生有要事求见老爷,同来的还有钱庄掌柜李迈先生。”
狄公扬起两道浓眉:“我可不愿自家女眷卷入此案中去。”又皱一皱眉头,对马荣忧心说道:“我总觉得吴宗仁并未将实情悉数道出。且罢,如今先去与大夫人商议一二,你告诉洪都头,过后去二堂内会面。”
狄公对洪亮简述一番自己的推想,最后说道:“如今我们有两件事要做,一是找到黄金,二是捉住凶手。今早我们便去紫云寺,再带上——进来!”
(1) 见《迷宫案》。
次日黎明时分,马荣与衙役小方将曾三的尸身头颅合在一处,送入大牢后的砖炉中焚化,过后与洪亮一道在三班房里用饭,并详述一番昨夜的惊险遭遇,饭罢后一同前去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