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陈佐尧抬起头来,她又端起另一杯酒,豪爽地说道,“多谢杜相公盛情,我们共同敬您一杯。”
与陈佐尧比肩而坐的柳音离,看出杜杞面容间稍有窘迫。她知道陈佐尧几乎不饮酒,便在暗中踩了他一脚。趁着陈佐尧低头查看之际,她倒了一杯米酒与他的茶杯互换。
说着,她用手肘碰了一下陈佐尧,示意他举杯。
席间,杜杞分外关心陈佐尧这一路探案的境况,但陈佐尧也只是三言两语搪塞过去,并未多言。
陈佐尧来不及多想,便端起了酒杯,杯子到了嘴边,他才发现味道有些不对劲,于是顿了一下动作。
守在庭前院后的前、后行卫,低声议论纷纷,还以为司衙内来了外邦重臣,以厚礼优待呢。
柳音离快速伸手在他的杯底点了一下,力道不轻不重。杜杞的视线扫过来时,恰好看见酒水灌进陈佐尧的嘴里,不禁满意一笑,将杯中清酒一饮而尽。
厅堂里设了丰盛的酒宴,身兼市舶司使的杜杞,高兴得把珍藏多年的好酒都搬了出来,只为佐以海珍鱼货,为远道而来的陈佐尧二人接风。
酒水下肚,口感仍觉微涩,陈佐尧的眉峰突然皱起,转向柳音离。
两人对坐了不多时,周珩便遣人前来请。
不等他说什么,对面的杜杞轻轻放下酒杯,开怀大笑,“贤侄,我这藏酒如何?”
此事他对周珩都未曾提起,但对柳音离讲了,也算是坦诚相待。毕竟在白银下落查清之前,两人仍需一起共事,自然要彼此信任。如若心向两处,最后恐怕难以复命。
陈佐尧勉强一笑,“甚好,多谢世叔心意。”
“不提这个。”陈佐尧品了一口茶,不再言语。
“北方鲜有海产,但在杭州城,若论何处采买珍馐食材,侯潮门外的鲜鱼行,和新门外的蟹行最负盛名。这海珍鱼货,可要比牛羊肉美味百倍。”杜杞笑着介绍说,“这道‘酒蒸蛤蜊’,乃是当今陛下的最爱。但因路途遥远、保鲜期限的原因,京城的蛤蜊要卖到千钱一枚,一盘二十八枚,连陛下都称之奢侈,北方的寻常百姓家更是难以吃到。来,你且尝尝看。”
“我明白了,原来你是心结难解啊!”柳音离说,“从杜相公见你时那殷切的眼神中不难看出,他真的很念旧情。”
“这一下箸,就吃掉的二十八千,的确有些奢侈。”陈佐尧夹了一枚,却久不动口。
“陈年往事。”片刻后,他叹了口气,摩挲着茶杯,慢慢低下头去,“当年家父与他同朝为官,后遭奸人陷害。无计可施之下,家父为护他周全,一人独揽下所有谗言与罪责。同年家父重病告老还乡,次年病逝,他却改通判真州。辞官守孝那三年,我集齐了那些奸人左右的罪证上书朝廷,为父平反,并就此立志铲除冤狱。除了当年他向官家举荐我为大理寺少卿,自始至终,都未敢对往事直言一句。起初我是对他心存埋怨的,直到我见识过了官场的纷争,才明白了他退避的原因。如此明哲保身,他或许也是不想让家父当年的心意化作徒劳。”
“贤侄放心,此地沿海,这些鱼货在这里算不上昂贵。”杜杞笑道,“尽管放心吃,莫念价值几钱。”
陈佐尧骤然抬头,目光笔直地盯着柳音离。
陈佐尧将信将疑地将蛤蜊上的肉吮进嘴里,咀嚼之后,发觉此物口感十分香嫩可口。
“你怕是在船上时圣贤书读多了。”柳音离皱了皱眉,“故人相逢,皆大欢喜,自然是件好事。而我好奇的是,你见到你世叔时的反应过于镇定,与见到周舶干时完全不同。为何?”
柳音离品尝过后,也是赞不绝口,“真是人间美味啊!官家也是有趣,若觉得此物路远奢侈,把都城搬过来便是了!”
“不知当问不当问时,那便缄默不言好了。”陈佐尧拎起茶壶倒茶。
“休要妄言!”陈佐尧正色提醒道。
“我有一事很好奇,但不知当问不当问。”柳音离搔了搔额头。
柳音离撇了撇嘴,杜杞与周珩闻言而笑。
“这次的话是从你口中脱出的,我可没有说你是个粗人。”陈佐尧笑了笑,在她对面坐下。
只是此时把酒言欢的这几人谁都未曾想到,约莫九十多年以后,历经动乱的大宋皇室真的就迁都到了这里。而彼时的杭州城,也被更名换姓,称为“临安”。
“我虽是个女儿家,但若论心思细腻,与你相比,我自叹不如。”柳音离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我方才打量了一下市舶司的布局,从这个位置凭栏远眺,可以发现仓储出海、归海货物的市舶仓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仓储待出海货物的市舶仓处于海运码头与漕运码头的交接点,市舶仓的后方集中了很多兵力,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那里应该便是仓储税银的银库。”陈佐尧说,“伯雍是市舶司内的舶干,掌管日常事物,他应该十分清楚走货的流程。我很确定,失事漕船所押解的假税银,从离开码头时就是假的。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尚需逐一排查各个环节。”
除了颇负盛名的“酒蒸蛤蜊”,菜肴中还有一道令二人啧啧称赞的阳澄湖蟹。
“凡事看得太明白,容易被挖眼睛的。”柳音离挑了挑眉,十分随意地在桌边坐了下来,“我们初到杭州,从程焕和吕茂那里又并未得到什么线索,总不能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撞,所以我想问问你有何计划。”
在江南一带百姓喜食蟹类的时候,北方仍旧有许多人把将其当作怪物。
“我是个文人,动起手又打不过你,只好斗斗嘴了!但我可没有仗势欺人的意思,我欺你,得不偿失。”陈佐尧神色淡然地笑了笑,“而依我之见,你来找我,似乎也不是为了斗嘴而来的。”
若论江浙一带对蟹类的喜好,渊源已久。早在五代时期,吴越之地便专门设立了捕捞螃蟹的蟹户,甚至后来还有人因此著了一本书,名叫《蟹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