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自造 > 18.犯不着理解

18.犯不着理解

和我家范姐聊起这件事,我问她爸妈那会儿担不担心,姐说:“看来,有时候缺点也是优点。打小爸妈就觉得我什么事都不上心、不在线。这有样学样的事,我爸妈倒是省心了。”

因为害怕自己的孩子也会学样,很多家长都非常担心,老师也三番四次和大家强调,不许去学。

有很多事情,当时的我们不一定能理解。想不透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在这期间,听说他父母还带他到大城市治疗,但也没什么效果。因为口吃,他多少还是有些自卑,学习成绩也没有之前那么优秀了。

一、事情本身是正常的,只是我们受年龄、阅历所限,我们当时不能理解的事,也许后来就理解了,但当时就是死活想不通。因为我们的阅历积累需要时间。小时候,拿着路边捡来的竹棍,说自己是丐帮弟子,打打杀杀,甚至入戏太深,一帮孩子就想着去流浪和要饭。回过头来,去看我们自己在不同年龄段时的所作所为,也常会啼笑皆非。

只是,口吃就像沼泽,进去容易出来难。多少年过去了,直到现在,我们都到了不惑之年,他还是那样。

二、事情是病态的,大多数正常人本就应该理解不了。曾经去一个沙漠旁边的村庄旅游。导游告诉我们,古时候,这个村子有个特殊的职业——小偷,而且是世袭,必须得有一家人世代做小偷,隔三岔五去隔壁村子牵一头牛、顺一头羊,村子里的人不仅不反对,反而还要养着这家小偷。也许在那个年代,村庄之间有一些冲突矛盾,也许还有特殊的历史原因,但以今天的伦理,我们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就是不应该接受这种逻辑。

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好朋友从说话就和蹦豆子一样的利索状态,变成了说两个字就像喉咙口梗了一个枣核一样,憋得面红耳赤。

三、人群本身就是多样性的,事情处于说不清楚是对还是错的模糊地带。公交车上,有人脚被踩了,大多数人会说“没关系”,但也有人会说“你应该向我道歉”,前者宽容度高,后者维权意识强,后者不能理解前者为什么事事忍让,前者不能理解后者为什么咄咄逼人。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学什么都快,没过多久,就青出于蓝了。

但很多人一个习惯性的做法是,因为不理解而拿出啃硬骨头的精神,绝不放弃,非得亲身尝试,躬身入局。想着要改变对方,把对方的“理”拧顺成自己认为正确的“理”。有菩萨的心,也得有菩萨的本事,否则就成了无谓牺牲。也有的人,无法拧顺对方的“理”,就想着纠集一群人,灭掉“邪理”“外道”,结果灭人的过程中,自己戾气满身,天天吃不香、睡不着。

接下来的事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个“聪明哥”,就像是遇到了一个难解的题,拿出了誓不放弃的劲儿,正赶上那会儿电视里林平之为了哄灵珊喝药,自己先喝为敬。“聪明哥”也灵机一动,开始学“口吃哥”说话,各种模仿。本意是自己先学口吃,然后亲身找到一条克服口吃的方法,再用这套方法帮助“口吃哥”。

科学家的执着精神,放在工作上,可能成绩优异,但对待生活,则可能头破血流。

理解不了,完全理解不了。“聪明哥”觉得应该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口吃哥”却死活拗不过来。

何况,钻牛角尖、钻死胡同,非得把想不通的理搞通的劲儿,即使被用在工作上,也不见得就一定能成功。有一次,一位很有名的投资人请客,席间还有个创业的年轻人,年轻人说到他创业的一个方向,国内国外都没有其他人做,但他就觉得市场很大,所以就要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因而创业。投资人对他的勇气表示赞赏,但也明确表示,这种项目他不会去投。投资人说他只投他能理解的项目,他理解不了的项目,也许有可能成功,但他不会去赌这种小概率事件,更不会去想办法把这种项目弄成功。

无论这个“聪明哥”如何苦口婆心,如何帮助,“口吃哥”还是老样子,甚至,还因为紧张更严重了。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要讲投入和产出的性价比的。

“能急死谁,气理顺,理顺,深呼吸,深呼吸。”

也许有人要说,难道遇到我们想不明白的事,都得绕道走吗?

“干吗这样啊,慢慢说,不着急。”“别总嘴里含着枣似的,舌头打直喽,打直了说话。”

我的看法是,对于技术性和关于科学的事情,对于探索大自然的事情,应该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后来我们都习惯了,把他划到非正常人类的那个范畴。初二的时候,小镇上来了个转学生,外地的,有口吃的习惯,说话总是说完一个字,然后停顿半天,再吐出下一个字,其间还得挤眉弄眼,我们看着他也挺痛苦的。我们的朋友“聪明哥”,心地善良,看着“口吃哥”的痛苦,特别想帮他,总劝:

而和人有关的事情,或要和人讲的“理”,想不明白就想不明白。

听说,他爸妈常为了争着去开家长会而吵架。

裘法祖院士说过: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我们俩有个共同的朋友,是打小就认识的那种。上学期间,他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聪明,老师刚在黑板上把问题写出来,他就能快速地给出答案,一骑绝尘,留下张口结舌的我们。考试也基本不用复习就能考前几名,参加数学竞赛成绩还优异。

女儿看的动画片,鸡飞狗跳,既无剧情,又无逻辑,她却乐得咯咯的,看得非常投入。不可理解。

我老婆姓范,我称她为“范姐”,她的口头禅是“犯(范)不着理解(姐)”。

女儿看我,整天对着电脑写论文,脏衣服东扔一件,西扔一件,脏袜子东扔一只,西丢一只,从不看电视。不可理解。

理解不了,完全理解不了。“聪明哥”觉得应该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口吃哥”却死活拗不过来。

范姐说,犯不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