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上的规模效应到处可见。一个制造企业生产100万个产品的单位成本要远远低于生产1万个产品。一个服务企业服务一个人口稠密的城市的单位成本,要远远低于服务一个人烟稀少的乡村。一个创业型的企业在产业聚集地,可以享受到人才、资金和上下游企业的便利供应。规模效应的结果是,不管在哪一个国家,人口稠密的地区都是最发达的地区,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都不顾高房价,往城市里挤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每个地方政府都要把自己建成某某产业中心的原因。
人口规模效应
在中国崛起之前,美国就充分利用了它的人口规模优势,集聚了很多产业的中心,这其中包括最有价值的金融、高科技和高等教育的产业中心。英语成了世界上的通用语言,美元成了世界上的通用货币,美国成了无可争议的世界上的领导国家。
不难看出,全球化实际上为中国人口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生存空间,一个更大的施展竞争力的舞台。
·市场规模优势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是世界最著名的企业战略家,他指出一个国家要在一个产业上取得世界领先地位,拥有巨大的本土市场需求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1]这是因为,本土企业对本国人的需求比较了解,所以比外国公司更加容易取得成功,而巨大的本土市场可以让本国企业在世界上率先达到规模效应而实现赢利,同时率先掌握先进的技术,然后就可逐步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人口规模已经远超欧洲任何一个国家,巨大的本土市场培育了一大批规模为世界第一的美国企业。这些企业在本土获得成功后,凭借其雄厚的财力和先进的技术,迅速占领国际市场,成为跨国公司。
资料来源:U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0 Revision),New York,2011。
最近20年,美国又培育出了像微软、思科、谷歌等一大批高科技的跨国公司。其实,美国率先在信息技术领域获得成功,一点也不奇怪。要知道信息技术是一项规模效应巨大的产业,同样一项软件或技术,一百万人使用和一亿人使用其成本是一样的。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规模最大的,所以高科技公司的规模效应也最大,也就会有最多的新技术首先在美国实验成功。同样的原因,美国的生物和医药技术也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好莱坞是世界电影的中心,它之所以在美国,是因为英语是世界语言,而美国是英语国家里最大的市场。纽约是世界金融中心,它之所以在美国,是因为美国的资本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
图9-1 2005~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的净迁移人口数
但美国拥有世界最大市场的优势正在被中国取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市场、汽车市场、互联网市场、移动电话市场。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是世界最大的民航飞机市场、软件市场和资本市场。可以预见,在20年内中国将拥有几乎所有行业的世界第一的规模,这很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有理由相信,中国能够培育出一大批依托本土市场的规模优势并走向世界的大企业。其实已经有一些中国企业,如华为、联想在本土市场取得成功后,开始在世界市场上崭露头角。将来会有更多的高科技公司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空客和波音是世界上仅有的两家大飞机公司,虽然日本的制造业水平领先于欧美,但由于其本土市场太小,无法培育出自己的大飞机公司。中国有可能凭借巨大的国内飞机市场,培育出自己的大飞机公司,与波音、空客一争高低。中国的高铁技术将领先世界,就是依靠世界第一的市场规模和相对应的世界第一的研发投入。有朝一日,凭借世界第一的电影市场,中国的电影导演可以用世界第一的投入去制作大片,当然艺术水平不是靠钱能堆出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导演会有令所有人都羡慕的预算。
·产业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效应是指某个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往往会聚集在同一区域。美国的汽车产业聚集在底特律,日本的制造业企业聚集在名古屋,中国的电子制造业聚集在广东和苏南地区。同行业的上下游企业聚集在一起,能够降低各方面的成本,包括运输成本、采购成本以及各种其他交易和沟通的成本。中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背靠华东和华南这两个中国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加上有方便的港口和交通设施,是理想的制造业发展基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许多制造行业的世界级的产业链条。任何一个国际买家都能很快地找到成千上百家可供选择的货品供应商,这是中国制造业独一无二的规模集聚优势。
此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也占据一定地位。2005~2010年,美国净迁入人口为99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入国。从图9-1可以看到,一方面,人口迁入国均为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成为人口迁出国,其中最大的人口迁出国是印度,中国位居第三。2005~2010年,联合国有关部门估计我国人口国际迁移为37.7万人。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人口迁移无论是规模上还是范围上都还会加大,这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人口的二元结构决定的。澳大利亚人口学家皮特·麦克汤纳(Peter McDonald,2001)研究指出,未来30~50年,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持续的低生育率而将面临劳动力短缺,将严重地影响其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向发达国家是在所难免的。另一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德鲁克(2001)研究也指出,21世纪移民将成为热点问题,由于发达国家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年轻一代日趋萎缩,发达国家为维持劳动力和经济发展,将不得不接纳大量移民。
中国现在的低技能劳工的成本远远高于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其他东南亚国家,从纯粹的劳动力成本来推测,很多工厂应该早已搬出中国。但是实际上,很多企业家,虽然也想把企业搬出去,但却发现,其他国家的各种配套产业和服务远不如中国,如果配套的上下游企业都不在本地的话,那么额外的运输成本一项就可能抵消省下的劳动力成本。
当然,中国早晚会放弃产业链的最低端,即放弃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中国世界第一的制造业产业集聚优势,可以让企业逐步有机会进入相关的高附加值制造业,完成产业升级。不同制造业之间,很多零部件、生产工艺、管理方式、技术人才是相通的,由此,传统制造产业的集聚优势,可以延伸到相关的新兴产业。中国现在正在利用其传统制造业的产业聚集优势,迅速进入相关的风能、太阳能等新兴制造业。世界上现在有20%的太阳能板产能聚集在苏南地区,而华南地区则聚集了全球20%的电池产能。产业的集聚优势,可以让中国企业能够在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长期保持一些高附加值制造产业的世界中心地位。
表9-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出国人数
人才集聚效应
我国劳务人员输出近十多年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49~1976年我国官方组织的劳务输出几乎为零。1978年以后,我国劳务输出人口逐年增多。1979年,2万~3万劳务合作人员进入伊拉克、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劳务市场;20世纪80年代3万~4万劳动力进入世界劳务市场;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际劳务市场进入了加速期(见表9-3)。1992年劳务人员超过10万人次;1995年超过20万人次;1999年更是超过了30万人次。进入21世纪,劳务人员的输出量进一步扩大,2001年超过了40万人次,2007年达到了50万人次。与此同时,劳务人员的输出分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国劳务输出主要是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起,输出到发达国家的比例在不断提高。中国向外输出的劳动力具有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优良品质,因此在国际劳务市场上赢得了信誉。目前,中国劳务输出正朝着多国家、多领域、多层次方向发展。
美国的高科技公司有一大半集中在硅谷,前十大高科技公司中的六家:谷歌、思科、惠普、苹果、甲骨文、Facebook都在硅谷。美国每年的风险投资有将近一半投在硅谷。在这个只有6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聚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奇迹。美国其他地方,如拥有哈佛、MIT大学的波士顿也想和硅谷竞争高科技人才,但是硅谷作为高科技中心,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虽然硅谷的房价是全美最贵的,但是由于其人才的集聚效应,硅谷仍旧是高科技人才最向往的创业和就业的地方。
尽管我国每年出国留学人口相对于庞大的中国总人口而言,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数目,但可以说,他们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累计派出公费留学人员100多万人,学成回国的约占1/3。对此,关于中国人才的“脑流失”问题曾一度成为争论的焦点。但从长远来看,从全球化的视野来看,即使许多留学海外的人员没有回国直接为祖国效力,但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在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实际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外华人华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从文化意义上讲,留学生是中国文化的使者、传播者,他们在全球化进程中,为全球的文化多元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因开放而促进了世界文化文明的交流发展,世界因中国开放而更加和平。
不同于制造业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硅谷的集聚效应不是因为其产业链中物流和交易成本的规模效应,而是由于人才的集聚效应。简而言之,聪明的人在一起,能够碰撞出爆炸式的能量。在硅谷的餐馆和咖啡馆里,经常可以看到穿着简便的工程师在一起热烈讨论一个技术问题和创业想法。由于高科技公司聚集,人才在公司之间流动也非常频繁。如果一个好的想法在一个公司得不到实现,往往可以在另一个公司有用武之地。很多年轻的工程师就是靠一个创意和专利拿到风险投资,然后就开始创业的。失败了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可以很容易地再找一家公司打工。有学者专门研究了硅谷的成功秘诀,发现硅谷的独特之处就是人才可以在不同公司之间充分流动。由于创业失败的成本低,高素质的人才有很高的创业热情,一般工程师也愿意加入创业公司打拼。另外,各种社团和社交活动,也大大促进了不同公司之间的同行的交流,很多创意和创业就在这样的交流和碰撞中产生了。
除了硅谷,美国的好莱坞聚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影视人才,纽约则聚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金融人才。这种产业中心,实际上是人才中心,一旦人才的集聚效应形成,其他地方就很难超越甚至模仿。基于这个逻辑,一个国家最好只集中建设一个影视中心、一个金融中心和一个高科技人才中心,这样才能把人才的集聚效应最大化。
表9-2 历年我国出国留学生人数
近代中国人留学出国大约始于19世纪中叶。1848年容闳等三人赴美留学标志着中国人出国留学的开始。新中国成立以后,出国留学走向了正轨。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头30年,中国出国留学不仅人数少、波动大(见表9-2),而且由于冷战格局,中国留学生主要集中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例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留学生中有79%是到苏联留学,其他是到东欧和亚洲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到西方国家的几乎是空白。1978年6月,邓小平提出增大向外派遣留学生的重要决策以后,中国海外留学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从表9-2可以看到,1978年以后,中国出国留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据有关部门估计,1978~2000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36万左右,再加上10万多人先以其他身份出国,然后在国外转为留学身份,这样出国留学的人数达到近50万人。其中,国家公派5万余人,单位公派10万余人,自费出国留学人员30余万。他们分布在10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以上集中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蒋国华,2001)。从2001年至今,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进一步增加,可以说当今我国出国留学无论是范围广度、规模幅度、流动速度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图9-2 中美研发人员数
目前,中国大陆公民出国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智力型,即留学生、访问学者、各类技术人员等;劳务输出型;家庭团聚型以及外交公务型。不过对中国人口产生主要影响的是留学人员与劳务人员两类。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纵观人类人口史,人口迁移大概是最早、最普遍的全球化形式。不过,大规模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迁移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今天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是全球化移民的结果。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据有关部门统计,1995年,中国出境人员(含外国籍)达1.1亿人次;2000年,出境人员上升到1.9亿人次。2000年中国因私出国公民为497万人次。与此同时,从中国大陆移居国外的人口在不断增加。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1985~1990年,向海外移民约24万人,属于世界上人口迁出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这些迁出人口中,青壮年人口为多数,50%的移民年龄为25~35岁,70%的移民年龄在20~40岁,而65岁以上老人和15岁以下少年儿童仅占移民的0.8%和3.8%。移民人口的另一个特点是文化素质较高。在移民人口中,有42%和11%以上的移民分别具有大学本科和专科的程度,仅有7.52%的移民是小学及以下的文化程度。而同样在整个中国大陆人口中,仅有0.55%和0.39%的人受过大学本科和专科教育。就教育年限而言,15岁以上移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年,而大陆人口平均仅为6.4年,不足移民的一半。可以说,当代中国移民多是年轻而有文化的群体。此外,从移民人口来源的分布来看,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和传统华侨较多的地区的迁移数量较大。上海、北京、福建、广东和江苏五省市移民超过万人,占全部移民的74%。相反,西部省市的移民仅占全部的6%(黄润龙等,1998)。
20年后,中国将具有世界第一的人才规模。中国现在每年的博士毕业生的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当然中国现在高素质科研人才在经验、质量和所掌握的科研经费等方面不如美国。但是中国追赶的速度是惊人的,从研发人员的数量来看,中国10年前还不到美国的1/3,现在已经超过美国,20年后将远超美国(见图9-2)。而且随着这些年轻的中国科研人员的成熟,研究质量也会逐步提高。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现在还只有美国的1/3,但是增长率却远远高于美国(中国10%,美国3%)。20年后中国的研发投入也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见图9-3)。所以20年后,在中国有可能出现像硅谷一样的世界级的高科技中心。
人力资本全球化
当我们打开国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时候,我们也就超越了传统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界限,打破了简单封闭的人口资源对比关系,突破了各种资源短缺的限定。可见,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中,中国人口数量有了发挥自身潜力的良好机遇。中国人口不再仅仅是中国领土上养育的人口,也不再仅仅是养育着中国自身的人口,中国人口是世界人口的一部分,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同样需要中国。中国因开放而强大,世界因中国开放而充满活力。
图9-3 中美研发投入占GDP比例的比较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入世10年后的今天,我国在经济成长、工业化、现代化以及提升本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我国经济体的强大,我国在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中国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口更多的国际资源,吸收更多的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利用更大的国际市场,以弥补中国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中国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如庞大的人口和丰富的劳动力,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工业技术品,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我们是在“引进来”那些处于比较劣势的资源,“送出去”那些处于比较优势的资源,从而实现全球资源共享。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1978~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约3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大幅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额累计近10000亿美元。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经济全球化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我们解决中国人口问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而资源却相对匮乏。但是中国完全可以也应该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通过贸易获得其他产品。实际上,我们进口粮食,意味着我们在“进口”我国的稀缺资源——耕地、水;而我们出口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意味着我们在发挥我国的人口数量优势。近几年我国农业、农产品的发展也证明了我国经济学家的分析,分析表明,作为资源优势的中国人口,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供养着世界。
有人质疑说,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落后,到现在还没有培养出世界级的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能出像乔布斯和盖茨这样的企业家吗?一个崛起的大国出科学家要比出企业家晚得多,美国20世纪初就出了很多世界级的企业家,但在学术上全面超过欧洲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并不妨碍培养世界一流的企业。因为在学校里其实很难学到创业。日本的教育体制也很死板,但是还是出了不少企业家,相对于只有美国1/3的人口规模已经相当不错了,只不过最近20年受累于人口老龄化,日本的企业风光不再。韩国也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但也出了像三星一样的科技公司。只不过,韩国的市场和人口规模太小,无法形成像硅谷一样的集群,如果韩国的人口和中国差不多,是现在的几十倍,就会出好几个三星,可以和美国一较高下。
有人会说,要有世界第一的人才规模,不一定要有世界第一的人口规模。我们只要把资源集中在数量不多的人口上,也可以达到世界第一的人才规模。其实不然,培养人才有点像培养足球运动员,必须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练几年,才看得出哪个小孩具备培养前途。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也是如此,上帝分配天分是掷骰子的,谁也无法预测下一个爱因斯坦会来自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很多家境一般的农村小孩,最后却成了科学家和企业家。所以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只有普及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要有更多的人口基数。在今后的20~30年,所有的中等以上收入国家,包括印度都有能力普及基础和高等教育,到头来哪个国家具有较多的高素质人才,根本上取决于其人口规模。
表9-1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额
中国人才规模的优势将在今后10~30年显现出来,但是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年轻人口迅速减少,中国人才规模的世界冠军将在21世纪中叶让位给印度。如果美国能够保持吸引全球人才的传统,它的人才规模也会在21世纪下半叶反超中国。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放市场、吸引外资、自由贸易,逐步加入到世界经济的运行行列。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从表9-1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实力和对外贸易都有了长足的发展。1980年,我国GDP为4546亿元,2000年增长到99215亿元,增加了22倍。同期,进出口贸易增长更快,1980~2000年,我国出口额增长了近76倍,进口额增长了62倍。出口额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6.0%上升到2001年以后的20%以上,甚至超过了30%。出口位次也一路攀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世界排名第26位上升到2009年的世界第一。1978年以来,中国批准设立的外资企业已达30多万家,实际利用外资截至2000年累计已超过了30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更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实际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形成了良性互动,即使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以及在2008年西方经济陷入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的世界经济一片低迷之中,中国经济虽受到了影响但仍保持了健康发展。2010年,我国出口、进口额分别达到107023亿元、94699亿元,出口额相当于200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7%,出口位次跃居世界第一(见表9-1)。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有力地促进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国经济也成为稳定世界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盛世早衰
全球化的结果之一就是人口密度高的国家可以通过贸易,从他国取得资源,然后利用人力资源的优势发展科技密集型产品。东亚的四小龙、以前的日本不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吗?他们的资源比中国还要贫乏,却通过贸易,先是在加工制造业,后来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竞争优势,成为经济强国。中国也正在走这条路。
我们展望2030年的中国,如前所述,一方面,如果经济发展顺利,届时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北京、上海、香港或许可以取代纽约、芝加哥、硅谷,成为世界金融、科技和制造业的中心,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那时的中国人将是开放、宽容和充满自信的。
经济全球化
另一方面,从前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到,我国人口结构危机的幽灵已经临近,低生育率导致中国人口的结构已经严重老化,年轻的工作人群急剧萎缩。这个盛世或许将是昙花一现。中国世界第一的地位将很快被具有人口规模和结构优势的印度所取代。印度将凭借其世界第一的总人口规模和年轻人口规模,在人才规模上逐步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研发和科技的中心。
全球化和全球视角也同样深刻地影响到中国人口,影响到我们对中国人口问题的再认识,影响到未来我国人口发展的战略选择。虽然全球化从概念、理论上来看还不太成熟,还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但并不妨碍我们把正在经历的全球化作为研究我国具体问题(如人口问题)的重要背景参照。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在全球化进程当中,中国人口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美国虽然现在只有3亿人,但是如果美国继续靠移民和高生育率维持人口增长,而中国继续维持如此低的生育率,那么50~70年以后,美国的年轻人口会接近中国,再加上美国有吸引世界上其他国家人才的优势,美国的国力也有可能反超中国。那时中国就会变为亚洲第二,世界第三。
毫无疑问,全球化带来了全球问题意识和视角。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国家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各国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至关重要,解决不妥就会影响到人类的共同命运。贫富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技术问题等都是重要的全球性问题,彼此相互关联,一些问题会影响到其他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者认为没有什么简单的解决方案,除了传统的国家概念之外,全球视角更为重要(约翰·塞兹,2010)。美国、欧洲债务危机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就是一个明证。
盛世不可持续吗?实际上,全球化为中国人口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生存空间,一个更大的施展竞争力的舞台。全球化对于中国人口最大的机遇,就是中国人口有了可以超越传统意义上国家领土边界的更大的国际舞台;全球化对于中国人口最大的挑战,不是在于控制缩减人口数量,而是如何把中国人口的潜在数量和结构优势发挥出来,并提升生育率以继续保持这种优势,从而对世界和平与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011年下半年,美国、欧洲各国相继发生的债务危机强烈地冲击着全球经济,世界各国的经济均受到了影响,今日全球化使得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全球化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一个客观现实,即在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推动下,世界正在被塑造成一个共同分享的空间。最简单意义上的全球化意味着全球相互联系的扩大、深化以及加速。英国社会学家戴维·赫尔德认为,全球化概念首先意味着社会、政治以及经济活动跨越了边界,世界上一个地区的事件、决定和活动能够对距离遥远的地方的个人和共同体产生影响。而且,随着世界范围内通信运输系统的发展,产品、资本、信息、人口以及观念在全球流动的速度会不断加速,因此国家、地区之间相互联系的广度和强度会不断提高(赫尔德等,2001)。事实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全球化都是一种重要的客观事实,是一种或者一组进程,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领域都无法摆脱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从经济到社会、政治、文化、法律以及环境等各领域,从物质到观念,全球化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
全球化浪潮及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