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是出于情谊;我不做,是我的权利。
021 哪种忙,绝对不要帮
女生哭丧着一张脸,坐在我对面。
持续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解决问题,创造绩效,每天都感觉到工作带来的满足感,你就很难看见“咸鱼”了,因为你前进的速度,“咸鱼”根本赶不上。
“同事让我帮他订餐厅,我就去订了,结果他跟客户吃完饭,到我工位上一通数落,说我地方没选好,菜也没点好,他数落我的时候别人都坐在旁边听着。末了还说什么,让我别介意,他说话直,什么都是为了工作好。”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
你看不下去的根本不是咸鱼,是“累死累活却跟‘咸鱼’一样待遇的自己”,所以你要纠结的不是告不告他的状,而是“我要怎么样才能拿到他两倍的工资”。
我问她:“你难过什么呢?”
重点错了。告不告状不是重点。
她说:“问题就在这儿,我就是很不爽,但是也不知道自己在气什么,他说得也没错,那个餐厅中午人多,不利于他们谈事情,是我考虑不周到。”
她不说话。
“你气的是,你帮了忙,但是没有得到帮忙者的待遇。”
我问她:“如果你拿的工资是‘咸鱼’的两倍,你还会想告状吗?”
这事我特别理解。年轻时候谁找我帮忙,都来者不拒,虽然忙成一个陀螺,但想着多锻炼自己也不是什么坏事。
她愤愤不平:“但实在看不下去啊,怎么会有这种‘咸鱼’……”
而且职场本身就离不开互相帮衬,你帮我一分,我还你两分。
我笑:“那就不告。”
但踩过几次坑,也长了记性,有一种忙,我是不帮的。
一个正直的女生来找我,问:“你说我要不要告状啊,我一个平级同事,上班不是刷微博就是看小说,就我累死累活的。我好想告诉领导。但万一别人知道了,会怎么看我?”
有一天,我正在开会,收到两条60秒的语音。我跟对方只见过一面,完全不熟。我又怕人家有急事,就语音转文字了一条,大概意思是:他有个项目的新媒体负责人不太懂业务,想送到我公司,大概让我用一个下午帮忙培训一下。
咸鱼自有天收,自我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二条,我就没听了。
020 同事上班摸鱼,该不该告状
过了几天,对方又发来一条微信:“人呢?”
下一次,当你手忙脚乱,觉得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做不完时,请一定想起这句话,职场中,借力也是一种能力,在某些时候,它甚至比“执行力”更重要。
我说:“不好意思,没时间听语音。”
所有行为改变的背后,都是一次思维的跃迁。
结果对方又发来一条50秒的语音:“哎呀,一共就发了2条语音。不要这么较真嘛,我这人就是太直接,这不是忙,想着发语音快嘛。”
从只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点状思维”,到多维度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
这条微信,我也没回。
不管是说,还是做,其实都是思维的升级,把“点状思维”切换到“系统思维”。
没好意思说出口的那句话是:你很忙,刚好我也没空。
我看着她在这个过程中,用了钱,用了关系,还设计了征集规则,多维度地去解决问题,心里忍不住感叹“真是有办法啊”。
你很忙,忙到只能用一堆语音去“指挥”别人“拿出一下午的时间来帮你”,抱歉,刚好我也没空到抽不出60秒听你的语音。
而另一个同事,她除了自己找案例,还拿出一些预算,在线上做案例的有偿征集,让案例来找自己。她还会点一些下午茶,每周一下午1点把同事聚到一桌,聊着天,就把一堆案例共创了。
你觉得我怎么连举手之劳都不帮,那我想问:抬手打字对你来说怎么就这么难?
还有一次,我看到我们的文案组需要搜集大量的案例作为写作素材。其中有一个同事,边吃外卖还要边翻各种书本、网页,加班加点地找,愁眉苦脸。而我知道,以他的精力和视野,是很有局限的,也很难有惊喜。
但我不好意思直接这么说话。
跟不同的人借力,就要给不同的人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过了几天,我认真回复了一条微信:“我们见面并不多,也不算熟悉,忽然发一大段语音,我觉得并不合适。其次,我实在没有一个下午来帮你培训员工,如果很迫切,可以列出对方的问题,我看情况抽空回复?”
把“我找你帮忙”,变成了“我来帮你的忙”,真正的借力,不是求助,是互助;不是剥削,是告诉对方,我来给你送福利了。
如我所料,对方并没有“列出问题”。
在活动前期,找到要借力的人跟他说:“嘿,我这边有个活动,可以帮你们多涨2000个粉丝,只要你们出两个人就好了。”
因为从一开始,他的态度就传递出一个信息——我对待你,对待这事,都没那么认真。
然后别人各种为难,他也觉得委屈,后来我让他换了个方法。
我最早入行做图书编辑,要去挖掘好的作者,帮他策划,给他出书。没有资源和人脉,怎么办?
我们有个运营同事,原来做线下活动,人手总不够,自己吭哧吭哧做,干不动了才找别人说:我这边做个活动,想找你帮忙借两个人。
前辈告诉我,去找老板帮忙,他肯定有资源。
借力可以靠“说”,借力也可以靠“做”。
末了又说了一句,但老板会不会帮你,就要看你自己了。
除此之外,人们对借力不以为然,还有另一个原因:不知道怎么借力。
为了能让老板帮我这个忙,我学会了提前准备好两样东西:一个是给大咖的策划案,另外一个,是以老板的口气拟好短信,方便老板直接转发给大咖,他一个字都不用改。
觉得这是我自己的事,麻烦别人,显得我多无能——但真要说无能,是你一个人忙活了半天,事还没做好。
——要做到这么细节吗?也有其他同事不理解:“那你拿下这个大咖,本身也是公司的业绩啊。”
原因之一,是想不到原来还可以借力,或者是从心底就不认同借力这种方法。
如果你真的得到别人的帮忙,做得再怎么细都不过分,因为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帮你。
我们很多职场人,就像那个搬石头的小男孩,特别努力地解决问题,努力地扛起责任,唯独不会“努力地去借力”。
所以我才说,从一开始对方就觉得这是你应该做的,这种忙,没什么好帮的。
同事们不以为然,但我牢牢记住了这句话。
有些忙,我们选择去帮,是出于礼貌,出于素质,出于我们那些放不下的责任心。但这绝对不代表,我应该。
老板看了他们一眼,说了一句话:“借力,也是一种能力。”
我做了,是出于情谊;我不做,是我的权利。
同事们不屑地说:“原来假手于人也行啊。”我脸红得抬不起头来。
请别人帮忙,拿出基本的礼貌,而不是,“我说话直,你别介意”。
让我大跌眼镜的是,老板看了我的稿子,非常高兴:“又快又好!”
宗萨仁波切曾说:“大多数时候,标榜自己说话直的人,只是不愿花心思考虑对方的感受而已。”
我记得刚入职场时,有一次要出一篇行业分析稿,每个编辑都要出一部分,我被分配到的是关于体育行业的。我一看,这我哪里懂啊,时间又这么紧,于是我找了体育行业一个关系特别好的记者,帮我完成了这部分。稿子评审会时,好几个同事交不出来,因为大家都在认认真真查资料,线索太多,还需要好好梳理。我当时心里慌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堆好学生之间,只有我不务正业,投机取巧。
人和人的长久,最终都是真心换真心。想要换得真心,请先捧出它。
男生欲言又止:“但是找别人帮忙……”我知道他想说什么,因为我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
022 拜访客户,关键动作是什么
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搬一块大石头,他爸爸在边上鼓励他:加油,只要你全力以赴,你一定能搬起来。可因为石头实在太重,孩子搬不起来,于是就说:“我已经尽力了。”然后他爸说:“你没有尽全力,因为,你都还没找我帮忙呢。”
礼尚往来,互相介绍,总结陈词。
我把主管和那个男生都留了下来,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没想到女生被这么一个小问题给困扰了。
后来我们几个人临时赶工,好不容易才把直播顺利做完。
“跟老板去见客户,临到门口了,老板忽然问我,你准备了什么礼物。我就蒙了,要准备礼物吗?没人告诉我啊!老板脸色特别难看,我这一路大气不敢出。”
这话更是火上浇油:“这就叫作没有尽力!”
我自己经营着一家小公司,所以大概能猜到当时她老板是怎么想的:“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还要我提醒啊。”但我也理解女生的困扰:“也没人教过我要送礼,那送什么礼呢?”
我问主管:“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他找过你帮忙吗?”主管摇摇头:“但他很认真,自己闷头加班了好几天。”
我们曾以为,所谓事业,是由伟大浪漫的梦想和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商业故事构成的,实际呢,却是被这么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填满。
我一着急,大发一顿火。他的主管拉拉我:“他刚来,也算是尽力了。”
比如,打印时用彩色还是黑白,更能满足客户创意和公司成本两种需求?
我看了一眼大纲,这何止是不熟悉,基本等于什么也没写。
再比如,这个文案是用感叹号还是问号,更能代表用户的情绪?
临要直播,我才想起,直播大纲还没敲定。追问起来,负责的同事这才支支吾吾地说:“我对内容还不熟悉,进度有点慢了。”
又比如,我是一个堂堂主编,跟老板见客户是去提创意的,为什么要我准备礼物?
借力也是能力。
欢迎来到成人的世界,这里一地鸡毛。
019 工作一个人搞不定,可以找人帮忙吗
多少年轻人就是崩溃在这残酷且无趣的现实中的。
既要凭实力说话,也别忘了“会说话就是一种实力”。
但我必须强调的是,所有创造伟大事物的人,都不是空想者,他们都彻底地扎根于现实。
对。其实每一个人,都需要“好的确定性”,所以你以为那些“光说不练”的同事没有价值,但也许他很擅长“说好话”去给大家确定性、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你知道吗,这也是职场素质的一种体现。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有一句话,如果你把生活想象为一场游戏,把面临的每一个问题都当作一个需要破解的谜,每解开一个谜都能获得一个宝石。
男生很困惑:“人的需求?”
如果你这样想,这个过程,就有意思多了。
没错,看上去你对“事”是很负责,但却忽略了“人”的需求。
就比如拜访客户这件事,也可以有诸多谜底。
又或者,你总觉得说好话像在拍马屁,所以每次老板、同事问你“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时,你没有一句肯定,只提“负面意见”,力图一针见血。
首先,见客户不要空手去。礼不在贵重,但是要有。初次见面,我一般会送书,有格调,能代表你的价值观,只要他翻开这本书,就会想起你。同理,如果客户来我们公司拜访,也不能让客户空手走。提前就思考,客人离开时,带走些什么,那就是某种关系的延续。
——永远不要给老板惊喜或者惊吓,要主动汇报工作,而不是“被动应答”。
其次,见面介绍时,先介绍客户,再介绍自己人。一个特别拉好感的介绍公式是:这是某某+他负责的业务+你对他最深的印象或他的核心优势。比如:这是王总,是某公司的市场负责人,王总的“血洗平台”营销法则对我特别受用。
但其实,每次等老板想起来,问你“做得怎么样”时,潜台词已经是“你怎么还没做好?”
与此同时,怎么介绍客户就要怎么介绍自己人,不要用一句“来,这是我同事小王”走过场。隆重介绍自己人,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提高团队自信心,这是对自己人的尊重;第二,这也会让客户知道,我们带了最好的人才跟你合作,这是对客户最大的尊重。
还是,你心里觉得主动汇报工作像在邀功,所以你总是等到老板问起才说?
最后结束面谈时,别寒暄两句就撤了,记得做一个总结:先感谢对方,再总结会见价值,最后提炼后续动作。比如:谢谢王总,帮我们从多维度理解了什么叫作“血洗平台”的营销打法,根据今天的沟通,我们回去会把这个项目的营销方案再次拆解落实,也请您这边安排一个对接同事,我们共同发力。
试问,你为什么不愿意动嘴?真的是因为口才不如人?
女生彻底开窍了:“哦!这样讲就能给下次沟通留个口子了!”
解决问题,一定要动手吗?
“听你这么一说,原来这事也没那么烦人啊!”
很多人都有这种困扰,做得再多,不如会说。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何止不烦人啊,简直有点有趣了,不是吗?
“我觉得我各方面都比另一个人好,但老板还是选了她当经理,可能我是那种‘动手’做了100分,但只会‘说’50分的人,她呢?她就会‘说’。”
023 职场到底有没有等价交换
有个勤恳负责的男生跟我抱怨,说自己老板偏心。
有,也没有。
会说话本身也是一种实力。
职场有两类人:一类是拿多少钱,就做多少事;还有一类,不论拿多少钱,都多做一点事。
018 职场必须少说话、多做事吗
你信吗,不出三年,前者在给后者打工。
生活的意义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并努力地坚持。离职前的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失去了这种意义感。可以撤,但别当逃兵,永远把意义感抓在自己手里。
因为所谓的“拿多少钱,做多少事”这种等价交换,在职场就根本不存在。
第二个意义,这样做了,哪怕拿完年终奖离职,也不至于留下“摸鱼”的口碑。拿一天钱,就尽一天力,江湖不大,圈子更小,我们不知道何时又会相见。自己也更问心无愧。
我自己用了6年,从一个月薪800块钱的实习生做到CEO,几乎每一年都在晋升。这几年总有人问我晋升方法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相信职场的等价交换。
第一个意义,这样“最后一搏”至少可以帮你确定,到底是这工作不适合你,还是你没有用适合的方式去工作,导致你干得不开心。也许,这“破坏性”的尝试,能突破你一直以来的天花板。
做小主管的那段时间,手下一共没几个人。爱人常常笑我:“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每次开会,我绝不会在自己部门汇报完之后,就闷头处理别的事情。我会从头听到尾,留心听公司的战略,观察其他部门的业务怎么发展,做详细的公司业务流程图。
有。
按照我当时的资历和权责,大多数事看上去都跟我没关系,但我很早便意识到,职场就像一盘棋。如果只是无脑地往前冲,那最多只是个“兵”;如果知道借力去办事,那就可以当“炮”;而如果学会全盘思考,我们就是那个下棋的人。
女生问我,这样还有意义吗?
哪怕是打工人,也可以选择做个有全局观、能延迟满足的打工人。
你心里就想,干完这票就撤,但要干得漂亮。
不要止步于“屁股指挥脑袋”,心安理得地跟自己说“活在当下”“拿多少钱,做多少事”。跳出自我限制,不停地积累自己的经验和人脉——这些做到了,一定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跟同事沟通不畅,就破釜沉舟约他深谈一次,被拒绝,起冲突,拍桌子吵起来又怎么样?把话说清楚,把你想做的那件事,用力推进一把,排除所有干扰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职场一直都是“等价交换”。
在最后一个月,把自己当成一张白纸,抛下过去对这家公司的所有成见,重新学习怎么做好这份工作。不管是抱怨公司制度有疏漏,还是一直想尝试新策略却又顾虑重重,趁这一个月,拼一把。做一个建设性方案跟领导提,领导优柔寡断,就越级跟老板提——反正都要离职了,怕什么?
024 是什么阻碍了你升职
“不,再‘拼’一个月!”我劝她。
职场不像考试,不是所有的题都要答。
纠结半天,一咬牙,跟我说:“那就再熬一个月吧!”
有个职场新人找到我,黑着一张脸:“没想到工作是这样的,感觉我快被老板逼疯了。”
有个女生来找我,想辞职,但是还有一个月就能拿年终奖了,现在走觉得亏;不走呢,又觉得不适合,每天上班跟上坟一样。
“简直就是压榨啊!每次都是,他这边让我准备方案PPT,那边又要我去开策划会,开完还问我‘方案怎么还没交’。我又没偷懒,饭都是随便扒拉两口,我真是没办法了。”
亏不亏,取决于你跳槽的姿势。
我否定了她:“你有办法。”
017 年底跳槽会亏吗
她就等这一句了,跳起来:“什么办法?”
而无视自己擅长的,一边跟风成为别人,一边困惑“为什么我的努力总是没有回报”的人啊,你只是“擅长努力”罢了。
我笑:“偷懒。”
因为喜欢,你能在失败了一次、两次、三次时,站起来抹抹眼泪继续干;因为擅长,你学得比别人快,能持续得到正反馈,而这个正反馈,会激励你继续把努力用在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上,你的人生会进入一个正循环。
女生一副“我信你个鬼”的表情。
他们更努力、更坚持,不是因为他们意志力有多强,而是因为他们把“努力”用在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上,这是一切的前提。是这个前提,让你能日复一日地努力,让你在成功时云淡风轻地说出“没什么一击即中,都是千锤百炼”。
我严肃了起来:“我问你,策划会在当时真的一定要马上开吗?跟老板说,往后延两天,但我保证直接交完整漂亮的策划案,老板会不答应吗?类似的还有,必须每日汇报吗?如果你跟老板说,能否改成每两天汇报一次,但是数据更翔实、进展更明显,他会不同意吗?”
那些最终能站到人前的,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喜欢加坚持。
女生没说话,她好像在想:“还可以这样吗?”
那时候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如果你真的想要做一件事情,那么就算障碍重重,你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它。但若你不是真心地想要去完成一件事情,那么纵使前方道路平坦,你也会找出一切理由阻止自己向前。
职场不像考试,不是所有的题都要答。这种“学生思维”最耽误事。你想象对面站着老师,精心琢磨了一套题,等着检验你的能力,你呢,是个学生,战战兢兢地解题。其实你早就不是学生了,你是老板的战友,在一个战壕里,背靠背,要一起拿下一场又一场战役。
我看到太多在过程中就放弃的——一本书稿写了一半,失去了兴趣;也有一本书出版后没有反响,就再也不提笔的;更多的是,因为各种理由——比如没时间而放弃写作的。
老板更不是老师,面对残酷的商业世界,老板心里根本没有标准答案。你不能把他安排的“任务”当成“标准作业”去做。就像老板让你在树林里打鸟,你开一枪没打中,鸟全飞走了,学生思维的人会想“没办法,只能回去挨骂了”,因为没有完成标准答案嘛。但职场思维是,“我摘点水果回去怎么样”“捕两条鱼回去怎么样”——因为你的任务是去捕食,不让大家饿着。
早些年我做图书编辑,认识不少“著名作家”。外界看到的是,百万畅销书,万人追捧,风光无限。我们看到的是,写不出稿子时揉乱了的头发,忘记剃的胡子;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不完不出门的蓬头垢面——但最后能写出来的,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一直在写。
职场不需要“解答问题”,而是需要“解决问题”。
这样的努力,叫作间歇性努力。
025 尽力和尽量的区别是什么
如此努力,最多三天,接下来就是——躺平。
凡事总有办法。
得知同事通过直播赚了第一桶金,心想我也要干,设备还没买齐,热情就消失了一半,因为你忘记了,自己从小就不爱抛头露面。
这已经是一个月里,女生的第三次抱怨了。
看了两个励志短片,就赶紧把各种时间管理、认知升级的课塞进购物车,想着“要重新做人”,却从没想过,要“重新做谁呢”?
“我们公司这么小,竟然想去跟那么大一个KOL合作,我就说没戏吧,非让我去争取,我去一问,果然被拒绝了。想什么啊,整天眼高手低。”
看到别人的领导力强,升职加薪,你就去买《如何快速提高领导力》,试图变成办公室里那个说话最有分量的人,却忽略了自己更擅长思考,不喜欢表达。
她好像已经把“吐槽和抱怨”,当成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时不时地,总会有人问:为什么我的毅力这么差?
“如果不满意,要么就另谋高就,要么就尽力而为。”由于不打算再听到第四次吐槽,我直接打断了她,“我知道你想说,你已经尽力了。不,远没有,你没有尽力,你只是尽量。”
因为你一直在努力地成为别人。
尽力和尽量只有一个区别,那就是被拒绝时的“第一反应”不同。
016 为什么我的努力总没有回报
都是去谈这个合作,对方拒绝说“你们品牌太小,不考虑合作”,你的第一反应是“都怪我们太小了”,然后你就跑去跟领导说“我尽力了”。
而且,人生又不是百米冲刺,很多事情,慢慢来,比较快。
真正尽力而为的第一反应是“正是因为我们小才要跟人合作,才能变大呀”,然后你会继续问对方:“要不我先给您寄个样品您先体验下,不行再说?”“你们今年的主要核心目标是什么,看看我们是否能有契合的地方?”直到最后对方松口。
行动力强的人,就像油门,你只看到他们冲得快,但你没看到它刹不住、掉坑、翻车的时候。而分析力强的人,擅长把风险全部考虑清楚,知道哪里有坑,刹得住车。这样的你可能不快,但很稳啊,这就是独特的优势。跟人合作时,你可以承担军师或者顾问的角色,提供策略,提示风险;自己做事情,想清楚再加速干。
再比如,去找同事帮忙,同事说:“我太忙了,没空帮你做海报。”
女生看着我,安静了下来。
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他没时间我也没办法”,然后又跑去跟领导说“我尽力了”。
我想了想,总觉得这个比喻哪里不太对劲:“那你能想象一辆车只有油门,没有刹车吗?”
真正尽力的第一反应是“我要怎么才能挤出他的时间”,然后就继续问对方:“能不能这次你帮我做个海报,下次我帮你写个方案,实在不行我再加杯咖啡。”晚上早早坐到对方工位旁边:“我晚餐帮你点好了,你要不要再帮我加一次班做一下,这次是真的很着急,下次一定不这么紧急了。”最后,海报做好了。
女生一副被人戳中心思的表情:“真的,不自觉地就会开始归纳逻辑,大脑里好像有一张思维导图,总觉得事情不想清楚,怎么可以这么草率地就去做了。那我到底怎么办?现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家都是一脚油门,轰的一声就飞出去了,我就只能在后面看他们的后车灯。”
以上两种情况,我每一天都能看到。
“不可能,因为你还是会忍不住,想去‘分析’。”
所以不要被拒绝一次就说“我尽力了”,要知道在职场,被拒绝,就像上下班打卡一样平常,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微笑,然后思考:
女孩哭丧着脸:“但我真的想变得跟他们一样手起刀落啊!”
1.我有没有把事讲清楚,我的表达方式是不是他喜欢的?这是从“沟通”上尽力。
“从小到大,你听得最多的是不是就是‘别想了,等你想明白饭都凉了’‘行动才出真知’。”我打趣她。
2.我有没有接收和理解对方的需求,并先满足他的需求?这是从“价值”上尽力。
“就是我做什么都比别人慢。小时候玩游戏,别人都跑出去了,我还在琢磨游戏规则;考试时我永远都是最后一个交卷;现在可好,我还在分析房市、货比三家的时候,别人已经在买第二套房了;我还在纠结项目前景和策略的时候,同事已经把这个项目抢走了。”
3.如果我满足不了对方的需求,谁能帮我满足?这是从“资源”上尽力。
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啊?”
尽完这三种力,事大概率都能成,而且你一定会获得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就叫“凡事我总有办法”。
一个女朋友,没头没尾地跟我说:“我这种人,这辈子都赚不到什么大钱了。”
遇到问题,不要用“我尽力了”来保存自己的“体力”,这部分“体力”是会过期的。
很多事情,慢慢来,比较快。
026 工作做完了,我能不能到点就下班
015 职场慢性子怎么逆袭
这是一个假问题。
我们要做的,是认同自己的“特质”,通过刻意练习,把本身就属于我们的特质,不断优化,让“情商高”出现的频率远高于“情绪化”。
很多人问过我:“工作做完了,我能不能到点下班?”
比如,负责任,敢于做决策,也可能是控制欲强;思路清晰,条分缕析,也可能是情商低,只关注事不关注人;冲动,不经思考,也可能是行动力强,说干就干。
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但这并不重要,因为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假问题。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人们在一张纸的左侧写上“自己的缺点”,右侧写上“自己的优点”,人们发现,左右两侧,往往是同一个特质带来的不同表现。
这个问题的假设是,早下班就等于不好好工作,就等于不符合老板预期。
同样是同理心强,用不好就变成了“情绪化”,但用得好,就成了我们常说的“情商高”。
你看,我们把工作质量的好坏,跟工作的外在表现画了等号。
而楚楚跟琪琪一样,她也能感受到客户的不满,但不一样的是,她还能“穿过”这层不满情绪,去感受客户真正的需求。“客户的需求不是不想买,而是要买合适的,那怎么才合适呢?”楚楚开始把思考的重心放在客户真实需求的问题上,而不是对抗客户的不满情绪上。她很感谢自己的敏感特质,能让她准确把握客户需求,还能照顾客户情绪。
“看起来”工作努力,有多么重要呢?
琪琪一下子就能捕捉到客户的不满,她会感觉到被否定、被指责,觉得自己得罪了客户,“都怪自己不够好”,然后紧张得话也讲不清楚,气场全无。她说,感觉自己常被客户的情绪给“挡住”了,她特别讨厌自己这种敏感的性格。
当你带着给老板打工的思维时,的确是这样的。因为你跟老板的关系,处于零和博弈之中,多加一分钟班,都意味着你的损失——18:29能走人,就是你一天最“赚”的事了。因此,网上流传着各种类似“带薪蹲坑”之类的调侃。
讲个小故事:我们公司有两个销售,资历差不多。但楚楚一个月业绩30万元,琪琪一个月业绩4万元,为什么会差这么多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因为她们俩的优势一样:两个人对客户都有很强的同理心。她们俩都有天生的“情绪探测雷达”,能很准确地对别人的情绪感同身受,但有意思的是,当她们被客户拒绝时,两个人的反应却完全不一样。
如果像这样每天一上班就想着下班,一加班就觉得委屈,觉得亏了,那熬到凌晨2点也是浪费时间——心思不在,创造力就不在。你不享受工作,最多只能把工作“做完”,但绝对谈不上“做好”。
缺点的另一面,通常是你的“优势”。
但如果你是给自己打工的思维呢?你会发现,你在意的事情变了。你在意从任何一件工作中都有所收获,在意每一天自己是否都在变好,在意自己的本领是否渐长,在意每件事是否做到最漂亮。这些在意足够占据你所有精力,你工作时会沉浸其中,忘记时间——心理学家称之为“心流”。
014 怎样才能消灭自己的缺点
至于18:30要不要下班,同事都没走自己要不要走,你根本就不关心。
解决这一切问题的最重要的前提是,先看到问题。
内容是大于形式的,人在不在岗位上不重要,心在不在才重要。
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里说过,社会财富从来不是被分配的,而是需要人们去主动获取的。
“工作做完了,我能不能早走”背后真正的问题是:你没有找到那件让你愿意加班的事——有人称之为事业。人生有一半的时间,我们会用在工作上,你值得有一份愿意为之全身心投入的工作,因为那首先是对自己的交代。
最终你能得到多少,取决于你争取了多少。
想到这儿,再来看“该不该加班”这个问题,我的答案仍然是,当然可以,你是自由的。——但你已经发现了,这并不是本质问题。
其实很多人都有被动成长的思维模式,我们从小被安排惯了,一步步考试读书,被老师和家长管着,都是在既有轨道中前进,但是进了社会,游戏规则变了。你知道吗?你是可以不被安排、不被管的,你甚至可以反向管理你的老板。
解决“该不该加班”这个问题的最好方式,是找到一份你愿意投入精力的工作,你沉浸于创造,真正关注自己的一招一式,于是你不再在意自己的花拳绣腿,看上去是否“漂亮”。
我们执行总裁说,这肯定有公司的责任,但如果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职场人,那么你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主动提出自己的职业规划,把自己的诉求跟公司做匹配,而不是等着被安排、被动成长。
那一刻,你是生活真正的主导者。
有一次,我们一个资深产品经理转正答辩,他说试用期最不舒服的地方,在于安排了太多工作给自己,最终导致精力分散,没有取得相应的成绩。
027 拖延症可以根治吗
第三,被动成长。
治不了,但可以避免它的出现。
这才是专属于你的成长路径——别忙着成为更好的“别人”,记得找到自己的道路。
有人找我吐槽自己的“拖延症”,说自己拖延时其实也挺痛苦的,全程焦虑自责,总是等到最后“哭着”把事做完,结果呢,还被人吐槽办事不靠谱、懒。
习惯了“盯着短板拼命补”的人,可以试试用优势去补劣势,比如,你想提高项目管理能力,但是你的目标感比较差,所以不要逼自己定个闹钟,每天啃两页《项目管理大全》。但这不代表你不能提高管理能力。如果你的交往力和行动力都比较强,找一个厉害的项目经理带带你,跟他学实战,直接上手干——两点之间最快的路径不是直线,而是阻力最小的路径。
其实真正懒的人,从来不会为“拖延”感到焦虑自责,他们只会为少做一件事而暗自庆幸。所以焦虑自责的那个你,很多时候不是懒,只是“懒”得做你不爱做的事。
我认识的所有成功的人,都是长板长到变成了一个尖,绝对不是一个圆滚滚的平均圆。
我的一个员工,每次交数据报告都要拖到最后一秒,还总出错。你说她懒吧,可我又发现,她接待客户时,比谁都积极,送什么见面礼,在哪儿用餐,住什么风格的酒店,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商业社会,规则可就变了。不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商业社会交换的是价值,你值多少钱,取决于你最突出的那个价值,也就是你的长板。你去面试一个文案岗位,面试官不会看你的简历里Photoshop技能四星、英语四星、文案五星,他给你开高薪的唯一理由,是你凭借你最擅长的文案,取得过多好的成绩。
而我另一个同事,你要想他陪客户吃个饭,他有一万个去不了的理由;但一个特别复杂的数据报告,他在座位上一坐几个小时,头都不抬,一定会研究明白。
我们学生时代讲究平均分,数学95分,差不多了,赶紧去补那个只有55分的语文——它才是拉低平均分的关键。补短思维强调的是,哪里不会补哪里。
你发现没,擅长交往的人,做数据分析工作,拖延症会发作;而思维缜密、分析力强的人,推他去社交,他的拖延症也会发作。
第二,拼命补短。
很多人的拖延,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去面对那件自己不想做、不擅长的事情。所以根治拖延症最根本的方法,是去做那些你本能上不会拖延的事,并且,把它做成你工作中最重要的事。
一个总有能力推动团队前进、总有办法跟任何人达成愉快合作的员工,意味着他能理解人和人的不同,而且还有能力处理这种不同。
这件事就是你的先天优势,也是你避免拖延症的法宝。
《潜意识》里有一句话,我们通常以为人的首要特征是智商,但真正的首要特征是社会智商。人类这个物种能取得这么多的成就,理解和合作能力是首要因素。
028 职场中最持久的能力是什么
这就是学生思维的单一表现。
管得住自己,管得住同事。
我一个老板朋友跟我说:“最近我招了个销售主管,本来想让他帮我分担,结果我变成了他的秘书。这个家伙跟兄弟部门争取资源,从来都是没说两句就吵翻了天,然后让我去协调。每次找他谈话,他都跷着二郎腿,说我只要能销售就行了,什么沟通,都是虚的。”很多职场人,都只在乎自己的“专业能力”,觉得“沟通协调”这种软技能不重要。
一个粉丝给我发私信:“昨天我被公司裁员了,这三年自己吃苦耐劳,朝九晚八,每天两小时通勤,还是换来了这个结果,你说我接下来该怎么办啊?”
但事实是,进入社会,不懂得合作,是做不了任何事的。
最近几年,类似的问题特别多。在过去的2021年,最大的赛道变动,莫过于K12教育的变化。老牌教育机构新东方预计裁员4万人,而这只是一个缩影。整个行业波及的员工有几百万人,我有个同事的朋友,据说当时正在公司午休,迷迷糊糊就接到通知被裁了。一时间人心惶惶,但有人悲观绝望,就有人从中看到机会,他们开始问:“什么样的员工不会被裁?”
我们在学生时期,只要一个人埋头苦学,就能考出好成绩。这让很多人误以为,工作也只要埋头做事就行。
这个问题的内涵是,职场中最持久的能力是什么?
第一,埋头单干。
专业能力当然要强,除此之外,两个底层能力,可以让你的职场“耐力”更持久。
至于什么是学生思维,当时我举了三点,让现场的同事们自查一下。
一个是能管得住自己——不会今天受人刺激了努力一天,明天又要“对自己好一点”,躺平三个月。更不会今天相信“坚持可贵”,明天听信“人生贵在知难而退”,情绪反复,不停内耗。厉害的人都是“反内耗”体质,知道自己要什么、擅长什么,认准就做,不行就撤,不会因为同事的一句质疑、一个反对,就焦虑、停滞。管得住自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能在自己擅长的地方沉下身子,千锤百炼,往往都能做到卓越。
我想了想:“一个人在职场的成长速度,取决于你抛弃学生思维的速度。”
另一个是能管得住同事——掌握多种沟通协调的方法,让不同的同事都愿意听,愿意配合你。你能和公司越多的人绑定利益关系,你就越不可或缺。未来职场最缺的,不是能跑的“上等马”,是能整合各种马的“田忌”。
一次新员工培训,有同事问我,影响职场成长速度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某大型招聘平台《2021企业人才需求趋势调查》显示,团队合作、人际沟通与协调、抗压与情绪管理是雇主最希望候选人和员工提升的三项素质型能力。连续三年,这三项都位列雇主诉求的前五名。
可能因为你还是学生思维。
也正应和了“管得住自己和管得住同事”这两点。
013 为什么我升职比别人慢
在从员工到管理者的路上,我受益最深的是一个企业家前辈的一句话:“一个人,就是一个企业,也需要管理”。比如怎么跟客户沟通实现双赢,怎么跟老板沟通拿到资源,怎么借力去提高效能、轻松工作,比如怎么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思维。
最后,祝你总有能力,把自己的“想要”变成最好的选择。
当外部环境越发不确定时,也许正是我们沉下心向内求的好时机。因为底层能力,才是建构职场实力的基础。
这是一个绝好的思考人生的机会,千万别让它轻易溜走。
029 如何突破职场瓶颈
2.“想要”和“应该”之间的这种冲突,原因是什么?
多问“为什么”。
1.我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有个女生来找我,年轻的脸上毫无生气:“我在公司就是个打杂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都做了三年行政了,每天就是给领导找资料、打印资料、送资料……”
当“应该”和“想要”冲突时,我们忙不迭地压制住自己,去扮演一个理智成熟的“别人”。但真要对自己负责,就别急着做选择,而是去思考:
她看着我,似乎期待我说一句什么话,便能破掉这个局。
其实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想要什么,可我们选择不正视、不相信。
我问她:“领导为什么要打印资料呢?”
仅此而已。
女生不理解:“因为他要用啊。”
你不吃了,是因为你真的吃饱了;你容易哭,不是因为你懦弱,而是因为你天生感性、情绪丰富;你业绩没做好,会不会是因为那个岗位,根本发挥不了你的优势。
我又问她:“那他要怎么用呢?”
但别人看不到的是:
女生不耐烦:“这,要么开会要么见客户啰。”
最终,我们变成了一个依赖于外部评价,去确定自己价值的人。
我说:“如果是见客户,用彩打是不是更好一点?然后打好了,再套个文件夹交给领导是不是又更好一点?”
再后来,你进入社会,业绩压力大,连续没睡好,导致你一次发挥失误了。老板说,这点小事你都做不好,你这抗压能力不行啊,你看看人家!你接受了职场人就该硬扛的规定。于是,你全方位地否定了自己的能力。
女生不吭声。
后来又有一次你因为某些事哭了,长辈说“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大孩子了,要坚强”。于是你开始不相信自己的“情绪”。
我说,给你讲个故事吧,是我从一个著名主持人的朋友圈看来的。
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你跟长辈说“我吃饱了”,你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是“别,还剩最后一口”,或者“你根本就没饱”,然后你说“我真的吃不下了”,长辈就会说“非洲还有很多小朋友在饿肚子”“农民伯伯种地很辛苦,你怎么能浪费粮食呢”。于是你接受了自己“应该”吃完这个设定,不然就是浪费粮食——你开始不相信自己“吃饱了”这个本能感受。
这个主持人和很多化妆师合作过,她发现,一流的化妆师,化妆前会去现场看灯光,会问导演整体节目风格,后期怎么做,然后才化妆。因为她要保证合作方的妆容是跟场合契合的。二流的化妆师,会给你带各种保护你衣服的围裙,甚至提前给你敷个面膜。三流的化妆,就只是化妆,可能技法还不错而已。总结下,一流的工作是了解上下游的工作流程,并且关注产品最后的效果,而不是自己流程结束的效果。二流的工作,至少关注和自己工作相关的用户体验。三流的工作就是扫门前雪。扫了,而已。
但其实,“应该思维”是对自己的“残忍”。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一件件小事情做过来的。
“应该”是一种标准,“我想”是一种本能,多数时候,我们都会选择“应该”——这样更像文明人,更体面、更理智。
有人每一件事都多问对方或自己一句“为什么”,就能找到把这事做得更漂亮的方法,领导和客户就会注意到你,同事就会信任你。不知不觉,你走得就会快很多。
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身体里一直都有这两种声音,一种叫“我应该”,一种叫“我想要”,有意思的是,这两种声音每天都在打架。
有人一边心里嘀咕,我几时才到山顶啊,前途渺茫啊,一边手脚重复同样的动作,毫无灵魂。
比如,“我应该等到年后再辞职”,但是“我想现在就离开”;“我应该陪在家人身边”,但是“我想出去闯一闯”。
我们总觉得在其位谋其职,“屁股决定脑袋”。但有时候恰恰相反,“脑袋决定屁股”。
在我收到的所有职场问题中,占比最多的是一道选择题:我应该那样做,但我,想要这样做。
030 误解随处可见,怎么办
比起做选择,找原因更重要。
积极沟通。
012 我想要A,但他们都说应该选B,我该听谁的
一女生开会时明显是带着情绪来的,全程黑脸。不管会议主持人怎么问她的想法,她都说没什么想法。
每个人都有,但很少有人发现。
我实在看不惯这种不专业的职场行为,严厉地说:“有什么事情,你最好当面在会上沟通清楚。这是你的职责,而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没有义务看你的脸色。”
找到三者的交集,那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她终于开口了,冲着主持人一顿嚷嚷:“你越过我,直接跟销售主管沟通,这是什么意思?”
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来自知识、技能和优势的交集部分。知识并不稀奇,从学生时期,我们就开始学;技能,通过日复一日的工作也可以练习;但却有很多人,知识、技能都不错,可就是坚持不下去,总是换工作——因为少了优势的加持。要做到卓越,要做到有毅力,持续不放弃,必须符合你的优势,因为优势是你对外部世界稳定的感受、反应和行为模式,它是天生的,是发自内心的。
主持人是HR主管,她显然没有意料到,结结巴巴地说:“因为销售团队最近管理问题很多,我想跟销售主管先了解下情况,再向你和总裁提出我的建议。”
“把这个优势跟你的日常工作结合,你可能就是那个一眼就能看懂客户需求的销售,或是最容易被同事信任的主管,困难再大,你的团队都不离心。这,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这下,轮到女生“没想到了”。
“对啊,你知道我胃不好,自己喝冰啤酒,却给我带了一瓶常温的水;你面试完心情那么差,关我车门的时候还是那么小心翼翼;一边吐槽,一边还忍不住捡起了车座上的一张小纸屑。我猜,就是这一件件小事,让你的同事们愿意和你交心,因为最失落的时候,你总是最懂他们;让客户愿意选择相信你,因为你事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你不忍心让别人记挂着急;也就是这一件件小事,让我这大晚上的愿意跑出来给你出谋划策。这些对你来说毫不费力,但别人却要费尽心思的小事,不就是你的优势?
职场中,这种“揣测”实在是既低效又伤神。
女生一脸疑惑:“啥?共情力?”
我有一个印象很深的故事,每次都会在讲到“揣测”时拿出来举例。
我看着她,忍不住说:“你有很强的共情力啊!”
在某个活动现场,一位主持人问一个长大想要当飞机驾驶员的小朋友:“如果有一天,你开着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结果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跳出去。”现场的观众就笑,有人嘲讽地说:“哎呀,现在的小孩子真不简单。”也有人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他这样做太自私了,我们不能学他。”
“唉,我觉得我自己像瓶万金油,就是什么都会一点,PS还行,英文也能说点,做过几个项目管理。但说到优势,好像又什么都拿不出手,不甘心啊,28年了我都没想明白我有什么优势,这就是现在流行的说法,没有核心竞争力。”一女生遭遇了面试滑铁卢,跑到我这里倾诉。
但主持人继续注视着孩子,没说话,那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几秒钟,小男孩停了停,睁大眼睛说:“我要去拿燃料,再回来救大家!”
面试官的问题是:“你觉得你的优势是什么?”
现场忽然瞬间安静下来。
一女生跳槽,去面试了一个心仪的岗位,却被面试官问蒙了。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冲突,是因为四个字:以己度人。
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来自知识、技能和优势的交集部分。
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来自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它并不客观,只是一个人,小小的世界观。
011 你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吗
世界观和世界观,总是不同的,因此摩擦、碰撞和误解也随处可见。
专注是这个繁杂时代的一种稳定,而稳定,最有力量。
那怎么办呢?也只有四个字:积极沟通。
这个时候,这件事,就对你有意义。抓紧它,持续练习,它会是你的那条路。
一个又笨拙又好用的方法。
你做一件事,感觉自己很强大,哪怕别人不同意,你也有信念坚持;总是忍不住想做,做的时候感受到心流,忘乎所以,做完觉得很爽,虽然辛苦,但总想着什么时候再来一次。
这是我做了这么多年管理,总结下来最有效率的一件事,也是我最常做的一件事。在不同部门有对抗时,在同事之间互相冲突时,在我的老板和团队有隔阂时,我作为那个中间人,一次又一次发起积极沟通,推动他们去消解双方的误解。
我有一个多年来屡试不爽的四字法则,也许可以试试:“强想忘爽”。
当你对事情不理解,充满怀疑和愤怒时,多问一句。
——你看,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焦虑,却很少花时间仔细认识自己。
不要预设对方,不要揣测,只是带着好奇多问一句:“你是怎么想的?这么做你的考虑是什么?为什么今天感觉你的情绪非常大?你还想多说一些吗?”
男生听着很羡慕,想了想,又问我:“那我怎么才能知道哪些事情是对我真正有意义的呢?”
最好的沟通心态是“我知道自己不知道”,带着这份对“无知”的敬畏,你会变得勇敢,会一次次发起积极的沟通。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存在之一,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去成就真正重要的事情。
031 遇到“挑事”的同事怎么办
林语堂先生有句话:生之智慧,在于摒弃不必要之事。
虚晃一步,用巧劲。
他说:“我不开车,打车的时间可以用来看书。因为脑子的空间就这么一点,你少放一点无关的,就能多放一些有用的。”
一女生刚入职场不到一年,遇到了所谓“职场的复杂”。
《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编剧史航老师说过一句话,人要有计划地无知,我很喜欢。他不懂股票,不懂房产,不会开车,也不懂外语,不是因为那些不好,而是因为那些不是他的优势。他的优势是人文,是英国历史,是创作,是7个月读130本书。但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到发展优势上,是靠他放弃得来的收获。
背着爸妈送的新包去公司,没想到同事阴阳怪气,哎呀,你男朋友这是大出血。女生忙解释,我还没男朋友呢,对方又来一句,不会吧,你是母胎单身吗?
信息越爆炸,就越要主动做减法;越是不知道如何下手,越要敢于舍弃大量的与你无关的信息,做少而准确的事。
再往下,更超出了女生的认知范围,她语无伦次地说:“我要是有男朋友也不会让他买。”同事又说:“这么女权,那房子也自己买啊。”
我们其实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被动”。
女生完全乱了方寸,气到发抖:“怎么会有这种人?!”
我忍不住笑,怪不得有人说,看了太多的人生指南,一个不小心,反而找不到北了。
可就是会有这种人。
“每天打开手机、电脑,信息扑面而来。有人说:直播火,赶紧做。但也有人说:直播是泡沫,是割韭菜。有人说:30岁要追求稳定。但也有人说:梦想才是最重要的,人生就是要折腾。”
你不能保证遇到的所有人都和蔼可亲,文质彬彬。我们要么修炼自己的钝感力,你爱说什么,我抿嘴微笑,刀枪不入,要么修炼自己的反驳功力。
一男生最近的烦恼,来自不敢停下来。
之所以会被这类事情影响思绪,是因为太容易进入对方的节奏里,被对方带着走,他说一句,你反驳一句,他就永远能找到下一句的主动权。
有计划地无知,有选择地放弃。
但职场不是学校,不需要一道题目一道题目按顺序做。你永远无法通过“就事论事”反击一个“没事找事”的人,这时就需要跳脱出对方的思路。
010 时间就这么多,我到底学哪个
我听过一句反驳杠精特别好用的话,这句话叫:你这么想,很正常。
自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记得帮你这个朋友,找到最适合他的光。
潜台词是——你只会挑刺、揣测、挖苦和抬杠,所以你这么想很正常,但我不想再跟你争论了,因为多说一句都在浪费时间。
性格从来没有好坏之分,就像有些人需要百老汇的聚光灯,而有些人只需要一张被照亮的桌子。
“哎呀,这么女权,房子也自己买啊。”——如果你不想正面交锋,那么索性来一句,“你这么想,很正常”。
很多著名的企业家都很内向,这才给了他们更多可以专注思考的时间——因为够慢,所以想得才够深入。
就像是打太极拳,对方使力气时,你不硬上,虚晃一步,用的是巧劲。
比如你没办法快速给出方案,就大大方方地告诉别人,我需要一点时间深度思考——又不是跑步比赛,谁规定,5分钟之后想出方案的就是冠军呢?
类似的故事我还看过一个,一个男生在网上买了一束花打算送给女朋友,收到时发现花已经枯萎。他打电话跟商家理论,商家不接受,还说“我哪知道这花是怎么坏的,万一是你养坏的呢”。
你知道吗,镜头前鬼马的周星驰,私下极度害羞,《大话西游》的导演刘镇伟说:“拍《大话西游》时,有次收工周星驰想跟我谈戏,还偷偷往我酒店房间门下塞纸条。他经常被人误会耍大牌,其实他非常害羞,平时害怕接触陌生人,不够主动,所以容易被人误会。”
男生接下来的动作挺有趣,“老板你要是不退款,我就要给你写好评了”。结果老板一看评论,赫然写着“这家店不仅花新鲜,买花还送超美花瓶,大家千万记得去找老板要花瓶啊”。老板一看配图,花瓶比花成本还要高,连忙给男生退了款,请求撤回评论——差评无效时,原来可以反着来,比起踩一个人,捧一个人的杀伤力更大。
比如你想关心别人,不擅长当面说,那就发微信。谁又规定表达情感只有一种方式呢?
行走于社会中,不挑事,不惹事,但是事来了,也不怕事。
之后,再给自己创造“自在生长的空间”。
比起闷头使劲,用巧劲的力气最大。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认同自己的特点——因为如果连自己都不认同,那你每天的精力都会花在自我怀疑和模仿别人上。
032 为什么我说了那么多,别人就是不听呢
虽然不够活跃,反应没那么快,但思考审慎,谋定而后动。一旦决定,就会负责到底,件件事都有着落,大家提到我们,会说,“哦,她啊,很靠谱”——你知道吗,靠谱,是职场最宝贵的品格之一。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的道理”和“我的感受”之间的距离。
虽然不善言辞,但却懂得倾听,哪怕朋友不多,但个个都很长久;我们对别人的情绪总能感同身受,并给予恰当的反应——这太难得,有多少人根本不懂什么叫作共情。
路过会议室,听到两个同事的争执:“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要我讲那么多遍?这不是常识吗?你有没有动脑子啊?”
“性格没有好坏,它就像跟你一起出生长大的朋友,我们的责任不是妄图改掉它,而是帮它找到它的长处,找到适合它发挥的方向。”
另一个同事:“你能不能别再讲道理了,我已经很难过了。”
但我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才终于接受一件事: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玻璃心,不能提意见了吗?说两句就难过。”
是的,以前我也这样以为,从小我妈就这样告诫我:“你这样内向,恐怕在社会上会吃亏。”于是我很努力地,想要变成一个外向的孩子。
听着像是夫妻吵架是不是?你别笑,这种争执在职场其实并不少见,而且根本不会有结论,因为他们是在两种维度上对话。
“因为外向好啊。”她想都不想就回答我。
一种维度叫“逻辑”,这个维度里的人,对事不对人,凡事以道理为先。这时候,你跟他说,不要讲“道理”,就等于否认了他的所有努力,因为“讲道理”是他认为他能做的最大努力。
一边回想这段往事,一边问女生:“你说,学着外向这么累,为什么还要做呢?”
另一个维度叫“感受”,在这个维度中,人们先对人再对事,思路会被情绪打乱,这时候你越跟他讲道理,他就越混乱,因为他只有先处理情绪,才能冷静下来思考“问题”。
我在门口穿外套,看着外向的同事们精神抖擞,像是刚充满电,当时真觉得,老天太不公平了。
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感受和道理之间的距离。
我也曾经努力装得外向,多参加聚会,跟人聊天。但太累了,跟人打交道,对我来说就是在耗电。你知道吗,有天我参加完聚会,后脑勺疼,就跟被人打了一顿似的。上一次后脑勺疼还是中考时数学来不及答题,太紧张。
也许擅长逻辑的你看不上情绪丰富的他,也许敏感于人情的他觉得冷漠无情的你就是根木头。
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确是,外向者看上去更吃香。
但现在你们是一个团队,团队必须互相信任、彼此欣赏,才能交出后背,一起战斗,否则,就是在浪费各自的生命。
我没反应过来,她自顾自地说:“他们嘴甜会说,从小就被人抢着抱;长大后侃侃而谈,到哪儿都是全场的焦点;我可能要写一大堆方案才能取到的结果,好像他们一句话、一口酒就搞定了;我心心念念很久的一个男生,他们撒个娇就追上了。”
没别的选择,你必须新长出一双看到别人优势的眼睛。
一个女生问我:“你嫉妒外向的人吗?”
他虽然冷漠无情、情商低,但是总能捋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开会开到头昏脑胀,只有他,一分钟能梳理清楚线索。
靠“内向”。
她虽然总是被外在环境、被别人的情绪影响,不如他那般能看透事物本质,但能洞察“人”的心思,理解老板的难处,知道客户到底想要什么,天生就会“读心术”,跟人打交道,她一出马,一个顶俩。
009 在外向者更吃香的社会,内向者靠什么
职场一点都不浪漫,并没有太多时间给我们兜兜转转,抒发情感,每一次不触碰本质的争论,都是对效率的不尊重。
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方式,是由天性决定的,“吊打”天才的方式,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因为天性之下,人人都是天才。
很多人可能觉得,我只要做好我的专业就可以了。
这个觉察对我的帮助很大,在给重要客户提案时,我会准备一份纸质材料,然后根据现场观察,决定要着重对谁进行一次“语言交流”——而很多时候,客户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信息输入方式”,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沟通效率。而我发现,我的合伙人更擅长听,同样听一个信息,我的效率明显低于他。以前我还一度觉得是自己比较笨,后来我才意识到,我更擅长通过阅读来吸收。我们俩同时开会时,我会要求提前把材料发给我,自己花时间阅读。这样,当同事们在会上用语言陈述时,我就会跟大家有同样的“输入”效率了。
其实远远不够,专业面对的是有限领域,它假设存在一种相对客观的标准,当一个人的能力越靠近标准时,我们说他越专业。
当年他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他的助手会在记者招待会开始前半小时,想方设法地把问题以文字形式呈现在他面前,这样,艾森豪威尔就通过阅读,完全掌握了记者提出的问题。后来他当了总统,轻而易举地放弃了这个习惯——因为前面两任总统,罗斯福和杜鲁门,都是“听者型”,他们完全不用准备,在记者会现场临场发挥,畅所欲言。艾森豪威尔可能认为他必须按照前任的做法“当总统”,于是他不做任何准备就进入记者会现场,然后,他甚至连记者们在问些什么都没听清楚。
除了专业,职场的顶尖高手,都还有另一个特质,叫作智慧。
难道艾森豪威尔遭遇了什么重大事故吗?当然不是,最大的问题,是他不知道自己的“风格”是读者型,而不是听者型——他是靠阅读来获取信息,而不是靠“聆听”。
智慧是面对开放世界的一种理解和应变能力,它面对的对象是“人”,人是最不确定的,不存在什么固定的标准。智慧并非一个名词,它是一个连续的、绵延的过程,它没有终点,也没有哪一个时点可被称为正确答案。
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媒体都很喜欢他,因为不管记者提出什么问题,艾森豪威尔将军都对答如流,不管是多复杂的政策,他都能三言两语把事情说明白。十年后,艾森豪威尔当上了总统,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当年对他十分崇拜的同一批记者,这时却公开瞧不起他。他们抱怨这位总统从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喋喋不休地胡侃着其他事情,就算回答问题,也是语无伦次,甚至不合乎语法。
比起专业,智慧需要我们用更长的时间去修炼,也许是一生。
再讲个小故事。
但随时开始,都不晚。
“别以为这不过是工作中无关痛痒的小事情,不知道自己属于什么学习风格所带来的麻烦,远超过你的想象。”
033 效工作和有效工作之间差了什么
我知道他在想什么。
抓住对结果有关键影响的那一步。
男生想笑,憋着,半信半疑。
有一次,我们公司的编导跟外部谈合作,想在对方的平台推广我写的《深度影响》这本书,最终对方回复:“好的,《深度影响》可以推。”于是,双方愉快地开始拟合同,定推广节奏。
“这个世界上肯定有人一看书就梦游,就像我们公司的编导,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渣’,但他却有个更快、更准的学习方式,那就是‘跟人学’。他听到别人讲话逻辑好,就去问,请教技巧;看到别人方案做得好,就去模仿;甚至他的普通话都不是从语文书上学的,而是看《还珠格格》学来的。”
前后沟通半个月,看上去有序推进,但谁料到,我们都已经开始准备视频内容了,对方忽然来电话:“临到要出版社备货,才发现名叫《深度影响》的书,至少有3本。”
“‘吊打’天才最好的方式,是认怂,”我说得特别正经,“他们过目不忘,一目十行,只能说明这是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但绝对不代表‘啃书本’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你得先承认,这种方式你就是做不来,别死磕。这一步很重要,因为你只有认怂,放弃这条路,才会去找其他的路,也就是去找适合你的学习方式。
我写的那本《深度影响》,对方拿不到合适的价格,没办法推。
他眨眨眼,想说“想”又不太好意思。
我问编导:“所以,你们之间的沟通,只确认书名,不确认作者对吗?”
我想了想,问他,你想“吊打”天才吗?
无独有偶,没过多久,我们的内容创意同事敲定了一个直播合作,她跟客户电话沟通了好几轮才谈成,其间为了协调我的时间,来回好几次,策划主题,做访谈提纲,忙得不亦乐乎。
我认识这个男生好几年了,他很用功,有时候甚至有点“过分用功”。
临到我要去直播了,发现双方就一个关键问题理解不一致:双平台还是单平台直播。
他叹口气说:“你有过被天才‘吊打’的经历吗?我们公司那些大神,随便说起自己的过往,都是什么‘10天背6000个单词考上浙大,我这么临时抱佛脚都考上了,那些闷头看书的能不能用点心’。我在旁边,大气不敢出,因为我就属于闷头看书也追不上他们的那类人。最近要考职业证书,也没见他们怎么复习,但个个都是一次通过,我白天上班,晚上熬夜背书,已经挂了一次了。”
大半夜的两人各执一词,“明明说好双平台直播啊!”“没这么说过,这不能接受。”
一男生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心仪公司的offer。我问他,感觉如何?
最终双方不欢而散,直播取消。
认怂。
我问她:我们要舟车劳顿地赶到异地,这种合作共识,只是通过电话,并没有文字二次确认吗?
008 被天才“吊打”了,应该怎么办
都很忙,但都不是有效工作。
每个人,都自带答案。
所谓有效工作,是能抓到影响结果的关键动作。
哪怕看着还是有点不爽,但没关系,使用好你,就能获得超高的用户体验,权衡一番,自动下单。
每个人都很忙,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60%的忙碌跟努力,对结果毫无帮助,这就是无效工作。很多人确实很努力,事情都做了,时间都花了,但结果还是差那么“一步”。这一步看着小,却是有效工作和无效工作之间最本质的那一步。
“我对细节有极致的要求,请忍耐我的吹毛求疵,因为它,帮我们拿下过很多次超高的用户体验。”
而必须承认的是,绝大多数疏忽,表面看都是因为不够细心,本质上还是因为看问题的视角太单一、思考问题的方式太简单,没有抓住关键动作。
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思考方式。当你看懂了别人的“使用说明书”,出现冲突和矛盾时,第一念头也不是指责和放弃,你开始建设性地思考,我是不是没有“用好他”,我要如何“接纳和用好”这个人。而你也渐渐发现,别人对待你的方式也在改变,在他们眼里,你不再是一个“难搞”“龟毛”的人,因为你的“使用说明书”上早就写了这句话。
而有效工作,就是能准确抓住对结果有直接影响的“关键动作”。
信息越透明,就越高效。
擅长有效工作的人,会不断去想,我现在做的动作,是否对结果有关键影响。
理解了我们的“冲突”在哪里,才能有效解决冲突。
避免无效工作,请把一件事翻来覆去360度思考一遍。刚开始,自己做不到,请身边的同事、领导帮你查漏补缺,“哪些动作,会直接影响到我的结果?”——只要你想,总能做到。
这时候,当每个人都展示了自己的“使用说明书”后,一对照就能发现,有信念驱动的人关注未来和大局,但常常忽视细节;而有目标力的人,死死盯住眼下的问题,却会忽略长远规划。在看懂彼此之前,他们俩看不惯对方已经好久了。
034 什么是工作中最无效的努力
我们没有读心术,只能通过对方的行为和语言推测别人的动机。然而,这实在太容易造成误会了。
在没有任何天赋的岗位上加班加点。
职场最让人头疼的是配合问题。我们常常跟同事发生争执,彼此观点不同,没办法达成一致。很多人以为这种不一致是“没有沟通清楚”。但事实是,分歧不是因为我们不擅长沟通,而是因为我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沟通不畅。
常有年轻人来找我求助各种职场问题,眼睛里没有光,脸上满是不符合年纪的疲惫。
这时候,你对自己的了解越深入,描述得越具体,别人就越会认真对待你,哪怕你心里觉得难为情,哎,怎么会有人这么把自己当回事,但一边也会有一种“不能忽视这个人”的感觉。
其实疲惫也分种类,身体疲惫,睡一觉也就好了,身体机能的修复速度比你想象的还要快;最难修复的累,是心累,从早忙到晚,手脚不停,但是毫无成就感。
很多职场人以为工作就是“不得已”,只能想方设法地“配合别人”“试探别人”,所以我们常常委屈自己,满足对方,一边又哀叹自己就是一个职场小透明。
也不是不努力,但有些努力,是无效的,比如:
不,事实是,这太棒了。
跟领导不停地解释——解释等于找理由,回头看,领导的眼睛始终盯着前方,他想听的,是解决方案。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
跟下属不停地讲道理——改变世界的,从来都不是华丽的道理,而是对方认同的“好处”。有个不恰当的比喻,你想拉一头牛往东走,而它想往西,最轻松的做法,是在东边放一捆草。
他竟然给了大家一份“我的使用手册”,用最短时间让别人知道该怎么“配合自己”“用好自己”,就像一个商品表面,写好了该如何使用、哪种情况下有副作用,等等。
对客户预算的抱怨——这种一时快意之事,包括吐槽客户,没有任何意义,吐槽可以吐槽出多一些预算吗?你们之间是交换关系,他提供金钱,你提供创意和服务,这很公平。
“最后,我的‘分析力’比较缺失,统筹、数据分析这类工作我可能帮不上什么忙。所以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公司里有分析力的伙伴,做你的跟屁虫,在我思路不清楚的时候,求助你,当然,我也可以贡献我的创意,跟你交换。”
给一个只讲情怀的老板打工——诗与远方很重要,眼前的面包也很重要。老板要讲情怀,那是持续的价值,但是老板也要清楚走向远方的路是哪一条,过程中,兄弟们有没有面包,能否不挨饿。
“我的‘内驱力’很强,如果兄弟部门要找我合作的话,一定要告诉我做这件事的意义感,比如‘让用户真的在变好’,比如‘让人们感受到快乐’。一旦被意义感召,我就会全身心投入,但如果只讲KPI,跟我说,必须做,没有理由,我就会缺少斗志。
没有目标,无休无止的会议——不管你是职场小白还是管理者,被邀请参加一个会,第一句话就要问,会议目标和时间。讨论中偏离目标,你有权利随时打断。如果你是管理者,不妨在公司建立一个制度:会议时间一到,任何人都可以起身离开会议室——从那一刻开始,你的团队对时间会有新的认识。
“我想跟大家说下要怎么更好地‘使用我’。我的‘创新力’很强,所以能给各部门的活动策划献计献策,但希望大家不要嫌我太发散,在我天马行空耽误大家时间时,可以毫无负担地打断我。
写过无数方案,却没有一次复盘——原地踏步是最无效的努力,能持续变好,关键不是在意失败,而是在意迭代。在我们公司的一个会议室,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失败,再失败,更好地失败。
他是这么说的。
职场和人生,一模一样。
但快要结束时,有一个男生让我记住了他,那是我听过的最清晰的新人介绍。
复盘了无数次失败的经验,但没有一次对成功的复盘——只在意失败的复盘是不完整的。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成功激发人们一次又一次站起来,继续跑。知道“自己是靠什么赢”的,持续复制和优化,才是下次成功之关键。
说者努力地表达,听者努力地听,结果谁也没有走向谁,还是各自站在原地。
对了,无效努力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在没有任何天赋的岗位上加班加点。起点错了,跑再快,也到不了你想去的地方。
参加各种活动,很多人也在重复着这种苍白,“感谢主办方邀请我”“我叫某某某,我现在很紧张”。
从今天起,珍惜“努力”,从你我做起。
“请大家多多关照”“我能帮上忙的尽管找我”“我喜欢撸猫,剧本杀可以叫我”……每个人说得都千篇一律,有种苍白的客气。
035 心情不好的时候,要不要坚持工作
我们公司大会上,近20个新员工做了自我介绍,我努力听,结果一个也没记住。
工作低潮的时候,你就去生活;生活低潮的时候,你就去工作。
先说说不够好的自我介绍是什么样吧。
乍一听到这句话,很多人可能会说:“作为成年人,怎么能看心情工作呢?肯定要坚持啊。”
像写产品说明一样,写一份“个人使用说明书”。
别着急,我问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皱眉,呼吸急促;电脑亮着,文档开着,而你只是盯着它发呆;不知不觉又开始刷手机,一抬头惊觉时间过半,最后为了完成而完成,又或者是根本完不成。
007 入职新公司,怎么才能最快融入
道理都懂,都知道工作不能看心情,要做专业的职场人,不能被情绪控制。但事实上,你不爽,就是没办法好好工作。
既然都写到这里了,我就索性把那句鸡汤也端出来吧:如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你还会在乎开头那几百米吗?
心情不好,焦虑、愤怒、压力大,这些时刻你内心充满的是恐惧,你害怕自己做不好,担心各种状况,你根本没办法享受“事情”,只是为了“完成”事情。
学历只是过去20年的一个阶段总结,未来至少还有60年的实实在在的人生,在等你“创造”。
万事皆有灵,如果你内心抵抗,那么你编辑出来的文字、做出的方案、写出的代码,也都一样皱皱巴巴。
所以,在学历和能力之战中,不管外界对此有多么根深蒂固的偏见,你对自己,不要有。
所以让我们换个方法——你先去做一件让自己开心的事,不管是喝杯奶茶,还是打把游戏、小睡一觉,或是换上运动服来一个小时普拉提。
“名分”和“事实”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如果你能按照“积极的规则”去塑造,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积极”会有结果。
让自己松下来,松的时候,你会发现,大脑释放了很多空间,灵感自由流淌。
也是,也不是。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一个心理学家从新生名单里随机指定了几个小学生,跟学校老师说这是未来比较有潜力的孩子,同时也透露给了这几个孩子。到了期末,他们都成了优等生。
你很坦然,结果也会自然而然。
同事一脸嫌弃,啊,这不就是心理安慰吗?
我的工作量很大,常面对“超负荷”状况,晚上11点之后,觉得怎么也搞不完这些工作了,抓耳挠腮。但凡这种时候,我就关机看小说,睡觉。
记得当时我(假装)镇定地跟她说,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一直假装下去,就成真的了)。
第二天一早,7点多就到公司,结果10点前,稳稳妥妥地做完了,还富余好多时间。有时还会疑惑,就这点事?那昨晚着急焦虑的是什么?
我工作第二年升职做了主管,管理比自己年长的员工,跟大牌作者合作。同事问我,你是怎么做到在老板咆哮时、在客户刁难时,还能淡定应对?
是心境。
但别忘了,我们其实看过很多“没有学历而获得成功”的案例,比起没有学历同时很失败的人,他们多了一样东西: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心境,影响对工作的判断,也影响工作能力。
第二,学历最有效的地方,在于人们会以此为凭据,对一个人的能力形成一定认可,他们更容易把机会给到这个人(比如工作offer)。比起学历不够的人,这个人也更容易自信,更愿意争取大项目,做得不错时会肯定自己:嗯,你看我学历高,果然能力不错。
记得冯唐在一本书里说,自己在麦肯锡工作的时候,跟一个法国人合伙做项目,他发现那个人有个特点,中午都会抽空去游泳放松。所以冯唐每次找他谈工作,都是选在他游完泳的那一个小时。
但是,这不代表全部。因为你,可能是不适应这个游戏规则的那个人。
那一个小时里,法国合作方情绪特别好,就会产生特别多好的想法,也很快能达成共识。
第一,我们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就是用同样一份考卷筛选出一批人,在一个规定好的轨道上训练规定好的技能。考上本科,就是在既定轨道上,遵守游戏规则而胜出的能人。
记住,工作的快感来自征服这个世界,而你常常陷入的陷阱是:你被工作给征服。
用人单位可以这样想,关心你的爸妈可以这样想,你自己,万万不能这样想。
所以,工作低潮的时候,你就去生活;生活低潮的时候,你就去工作。
学历比能力重要吗?没有拿到好学历,这辈子就完了吗?
要让当下的每一分钟都带给你享受,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
“我感觉自己的经历跟这个热搜差不多,被贴了学历不够就是智商不够、能力不够的标签。”
036 工作太忙身体不行了,怎么办
一个不常见面的朋友忽然发给我一个链接,是一个热搜话题,有一个HR刷掉一个面试者的时候说“考不上本科是智商问题”。朋友被刺痛了,这段时间他正在换工作,被一个大厂拒绝了,因为他不是从985高校毕业的。
工作越忙,越要抽时间对自己好。
谁都可以这样想,但你自己不行。
半年前,碰到一个做投资的朋友,他说:“我拼了好几年,现在工资的确比同龄人高,但身体健康状况很差,胖了20斤,动不动就头痛,你说我要不要换个低薪的、压力小点的工作?”
006 学历低=能力低吗
我有点好奇,问他:“健康状况很差,那就搞健康啊,为啥要换工作啊?”
“如果我要逼着自己成为别人,那到头来,我谁也不是。我欣赏他人的才华,但我也有自己的坚持。”
他说:“压力太大,太忙,所以搞得健康很差啊!”
不如调整自己,练就一副金刚不坏之身。如果再遇上那些所谓“善意”的建议,不妨用这样的姿态来对待:
我说:“那如果有时间,你打算怎么恢复健康啊?”
但我写这些,不是为了让你去怪罪那些总是戳你软肋的人——他们也许是父母,跟我们之间的情感千丝万缕,伤害他们总会有反作用力伤到自己;也许是领导,如果你冲到他面前大喊“你这是隐形PUA”,对自己没什么好处。
他说:“好好吃饭,早早睡觉。每两三天健身一次。”
每天我们都会通过各种渠道,见到各种各样有才华的人,也会被提醒各种不如人的地方。为了不让自己落伍,我们亦步亦趋地努力学习别人。只有经历过一些事情才会发现,在追逐自己并不具备的才华的过程中,我们丢失了时间,迷失了自己。
我说:“那你先不要辞职,现在就开始这样搞。”
我有个朋友,是国际CEO猎头,她面试过4000位顶级CEO候选人,最后发现:这些精英在其他领域都很普通,但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顶级的人才,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一两项核心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他说:“不行啊,内卷啊,我不努力,老板不得开了我?”
第三,哪里不行补哪里,会阻碍你成功。要知道这个时代,工作上的短板是可以通过团队协作解决的,你需要做的,是确立自己的优势。因为优势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我说:“反正你都打算辞职换工作了。”
事实上,在你的优势领域花力气,效率才是最高的。
最后这句话,他想了一会儿。
美国一所大学曾做了一个为期3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对1000多名读者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进行了测试,最后获得了一个戏剧性的结果。实验中,有两组人:一组是一般的读者,一组是有阅读天赋的读者。他们跟着同样的老师学习了快速阅读的方法。一般读者每分钟多读了260个字,表现增加了近2倍。但是,有阅读天赋的读者每分钟多读了2900个字,增加了近10倍。这个结果让最有经验的研究人员都大吃一惊,因为一开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水平较差的读者的进步会更大。
一晃半年,又跟他吃了顿饭,得知他养成了两个新习惯:1.每周一次健身;2.早睡一小时,早起一小时。
第二,你把时间都花在补短板上,但补短板的效果其实很差。有很多人常常觉得自己成长很慢,原因就在于此。
工作没怎么耽误,健康略有起色。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在正反馈下才会积极行动,一个被积极肯定的人,才能持续交付出更好的结果。
他告诉我,抱着“反正都要辞职”的心态开始搞健康,反而没有想的那么难。
第一,长期被指责,放大缺点,没有正反馈,你的自信会被摧垮。你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不如人,更加束手束脚,形成一个向下的螺旋。这会消耗你极大的心力。
就像那句鸡汤“想清楚要什么,全世界都会为你开路”。
人很容易被“戳中软肋”,于是你忙不迭地认错,觉得他比你懂,按部就班地照着他说的做。但这里面却有三个隐藏的“坑”:
哦,对,他没辞职。
又比如,你明明“对文字敏感,点子多,有创意”,他却总盯着你“数据能力不行”,常常语重心长地告诫你,没有数据能力,文字功底再好也没用。
看到这儿,很多人可能会说:“工作性质不一样,我们真的是很忙。”
比如,你明明是技术岗位,你的优势是过硬的技术,但这些“前辈”从来都无视这些,他总以他的标准和他擅长的点来教育你,比如提醒你,“你的社交能力不行,得提升”,然后让你去接待客户。
但仔细想想,这个时代,谁是不忙的呢?“忙完再说”这个思路,成本太高。
虽然虚心听取过来人的建议是好事,能少踩坑、进步快,但有一类“过来人的建议”不建议听,就是那种不断戳你的软肋,用你的缺点打击你,以此来树立他自己的权威。
我以前也老觉得人生是一件事一件事来,先创业成功,再照顾身体,但体检报告会提醒你:人生,是必须几件事一起来。
建立并坚持你的核心优势。
创业以来,我每天都兵荒马乱,越是这种时候,越会要求自己——抓住一切时机对自己好,帮自己“回血”。
005 如何面对隐性职场PUA
逼到极限,也的确生长出了一些生活小妙招。连续出差,早上8点出门,晚上11点爬回酒店,去不动健身房,就随身带一个拉伸带,醒来拉伸10分钟,唤醒身体;睡前10分钟,缓解紧张了一天的肌肉,保证睡眠、美化体态,再平板支撑个几分钟。总共也就十几分钟的事,想想也不难,只要想对自己好,总会有办法。
他们做事,只是因为,想要把事情做好。
精神紧张,老是惦记工作,睡眠质量差,所以永远都随身带着电子书,阅读是最快速能让人安静下来的方式。常常听人说“我没时间看书”,好像只有沐浴焚香、充满电了才能看书,但其实,看书本身就是在充电。不管是在坐车时、睡觉前,哪怕翻个两页,就是给自己充了两格电。
其实不会被PUA的人,他们不一定有所谓的高情商,但却有一种让人羡慕的“稳定感”,不一定总是昂首挺胸,却拥有“无条件的自尊”——不管别人的评价如何,自己的自尊水平一直很稳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的内心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波澜起伏,而是永远有着自己稳定的频率——“别人赞美我,挺好;别人否定我,也没什么大不了”。
在有力气的年纪,不要吝惜使出全部的力气去拼搏。但在这个拼搏中,有一件事常被大家忽略:拼搏,也包括想尽一切办法保持身心健康,因为这是你最重要的资产。
也可以笑着表达不爽: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我听着不太舒服。
请在一件件小事里,放满对自己的爱惜和鼓励。
他们可以把欲望写在脸上:我就想多拿一些年终奖,我想要挑战这个新项目。
037 拼尽全力还是完不成目标,怎么办
五、看到赞美,毫不存疑,照单全收。“哎呀,小王厉害了,太棒了!”因为做了一个漂亮的案例,工作群刷屏赞美,你头发一甩:“不要停不要停,被夸得好开心。”——而不是一直摁着自己的脑袋,不允许有任何欢愉:“人家不过是客气,你可别当真。”
试试“躺平”。
四、对待嘲讽,虚心接受,“打死不改”。“胖成这样,你还好意思吃?”“哎呀,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我减肥是为了身体健康,而不是介意他人的鄙夷。
一个创业的朋友找我吃饭,有点崩溃。
三、对于不擅长的事,敢一五一十地说。被质疑“你为什么这都不会”时,能坦坦荡荡地说“这个我真不擅长”,旋即再说“我比较擅长……”。人人都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谁也不是全才不是吗?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把事情做成,就是完美。
“最开始雄心勃勃,想三年做一个十亿美元的公司,前几年很被这个目标激励,每天恨不得住在办公室。”他声音渐渐小下去,“但现在,三年了,公司业绩始终达不到我的理想。希望越来越渺茫。打算再拼一年,不行就算了。不干了。”
二、面对领导的暴怒,有道理就听,没道理就过。前辈的话,自然藏着经验,有用就收下,变成自己的养分;但前辈的话,也未必句句是真理,没道理的,听听就过,不纠结。
我认识他多年,他是一个有抱负、势必达成的人,如果心力持久,是能做成一些事的。
一、工作没做好时,会反省,但不自责。“这事做得的确不漂亮,我赶紧想想怎么改进,但这不意味着我这人就不行了,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养足精神再好好精进自己。”
想了想,我说,如果死活完不成目标,那肯定是……目标的问题。
再多观察一阵子,会发现,那些从来不被PUA的人,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某些类似的特质。
男生一脸烦躁:“我都这样了,别开玩笑了。”
我们在抱怨那些擅长PUA别人的人时,常常忽略一个问题,有人会被PUA,有人却不会被PUA,同样一句话,会把A打倒在地,对B来说,只不过从风中飘过。
“不,我是认真的。让公司持续经营下去,有抗风险能力,持续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创造社会价值。这是一个企业家的责任。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做大,去服务更多的人,占领行业话语权。但如果以做大为唯一的目标,被这个目标彻底裹挟,做不到就放弃,就躺平,这是不是一种本末倒置?”
如果暂时脱离不了环境,也许可以回头看看自己。
野心也有正反面。
但很多人也会苦恼,有些环境,不是说离开就能离开,成年人的生活,牵扯的方方面面很多。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的能力配不上野心”,如果这个念头能激励你日日奋进,目标没完成,迎风流泪继续努力,那很好,干就是了。但如果这个念头让你崩溃,让你看不上自己,让你想躺平,那么请听我这句话:不是能力的问题,是野心和目标的问题。你要做的,是阶段性调整目标和野心,驱赶过度的焦虑,释放压在自己身上的重担。
这种行为当然不好,一旦遇到,最好立刻起身离开。
他犹豫了一下:“你这是让我……躺平吗?”
有段时间,PUA这个词很流行,大家用它来代指某种操控行为——通过打击、否定、贬低对方,让他产生自己不好、不配的错误认知,从而掌握双方关系中的主导权。它会让人产生一种“我很差,而且我只能依附于你”的无力感。
“也算是吧,我看过很多人,被焦虑压垮,直接崩溃。那是我觉得最可惜的一种状态。因为未能达成的目标,他们自我怀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目标,也不愿意对此进行任何建设,继而充满愤怒地抵抗目标。这种恶性循环要尽快停止。”
无条件自尊的人。
目标的意义是让一个人被激励,不是让一个人想放弃。
004 什么样的人永远不会被PUA
聪明如他:“我懂了,你没有真的劝我躺平,你是在给我找一个释放压力的方式。如果能挺过压力,我也许就能继续。”
所以啊,如果你坚持认为自己“自卑”,那就让这所谓的“自卑”推动我们永不满足、狂奔不止吧!
如果你心里也有那还没熄灭的小火苗,不妨试试,在被巨大的压力压垮前,在彻底放弃前,有所觉察和调整。要知道,野心是动力,不是阻力。而目标,是用来奔赴的,不是用来背负的。
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著名作品《自卑与超越》里有句话,是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有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正是这种自卑感激励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038 要不要相信老板画的饼
“总之,假自卑和真自卑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前者自我期待水平高,心态上是骄傲的;后者,自我期待水平低,但人家情绪上是平和的。你,就是假自卑、真骄傲!”
信。要么信人,要么信饼。
“你看,你就不一样了,”我继续说,“每次事情没做好,你就各种不高兴、烦躁、沮丧。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因为你一直觉得自己应该跟别人一样好,别人能做到的你也一定能做到。别人怎么那么厉害?我为什么就不行?我也希望更优秀!你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别人有的我也想有。像你这种人,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想要做大事,心态上其实是骄傲的,对自己有着超高的自我期待。
最让职场人纠结的问题之一,叫作“老板是不是在画饼?”
女生被我的歪理邪说震惊到说不出话来。
说什么下季度新产品上线,肯定爆,到时候拿了融资扩编,让你当总监。你信他吧,公司一直处于瓶颈期,两年没涨工资了;不信他吧,这时间成本也花出去了,万一他真成了怎么办?
“人家真正的自卑长什么样子?他们已经接受了自己不好,才不像你这样呢,有点什么打击就特别颓,他们的情绪可平和了。因为已经接受自己就是不如别人,不奢望自己应该跟别人一样好,人家这样的心态才是真正的自卑。拥有自卑心态的人往往心平气和,知足常乐。人生而不平等,他们已经看淡且认输。”
说一个秘密,多数老板,都是靠信念驱动的人,就是擅长画饼的人。
她看了我一眼:“你可太抬举我了,我倒也想骄傲。”
创业是从零到一的创造,在一切还未成型时敢于大声说出自己的愿望,并且投入全部精力去实现,不会因为怕说错、怕做错而三缄其口。这就是创业者特征。
“你其实不是自卑,你是骄傲。”
但这并不代表,他最后一定会成功。
我看了看时间,打算趁着夜深人静跟她谈一谈。
有人会认定一个人,跟随他,不管成败,不后悔,不纠结——这也是一种信念。如果你不信“人”,一直纠结于老板人品和能力是不是靠谱,不妨把自己当成主角去思考、去测试,判断下这个“饼”你愿不愿意吃,里面到底有多少肉(利润空间),它合不合你的胃口(职业匹配度)。
“你看人家谁谁谁,什么都行,怎么我就不行?”每次遇到问题,她都会这么说,然后就像鸵鸟一样,缩起来。她的主管刚开始还鼓励她,但每次她都是那句话:“我也想积极啊,但我从小就自卑,我能有什么办法?”
所以老板画饼不是什么可怕的问题,可怕的是,你对“饼”没有判断能力,你把你所有对未来的希望、你的决策权都托付给他了,最后饼没吃到,然后甩锅说“我老板不行”。谁画饼,谁背锅;谁背锅,谁吃饼。
这个女生人很聪明,工作起来也很拼命,但就是会被各种事情打击到,特别容易“泄气”。
039 期权和现金,孰轻孰重
“我觉得是我不行,你看我们组那个同事,她就很厉害,推动能力特别强。我事事不如她,可能做不了这个岗位。”
都重要,也都不重要。
“这个月KPI没有完成。”
一男生问了我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期权和现金,孰轻孰重?
我直播完走出办公室,已是半夜了,一女生还瘫在座位上。
“最近在面试,发现很多公司会把期权作为薪酬包的一部分和候选人谈,感觉是希望能用未来的更大收益劝说我接受现在低于我预期的薪水。但是期权价值如何,后续是怎样的退出机制,也没跟我讲清楚。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抉择啊?”
你是假自卑、真骄傲。
“哎呀,你问对人了。”我不好意思地笑,“我就是那个会把期权作为一部分筹码的老板。”
003 我从小就自卑,怎么办
作为老板,为什么会考虑释放期权?
“人是感性的,人还是理性的,但人终究是感性的。”
其实期权挺珍贵的,也不是向谁都开放,只是面向非常少的高阶人才,比如,觉得他能为公司带来价值,跟公司彼此契合,所以希望能通过期权跟他达成某种“长期价值”的共识,而不是合作一天算一天。当然也有一种情况,就是优质人才的薪资要求都很高,以公司现在的能力,付不起这么高的日常薪水,也有公司会把期权作为未来价值的“现实折算”——如果接受期权,那就意味着候选人相信这个公司的未来价值,也愿意通过自己的付出为自己获得这个价值。
那天我捧着花在赶去机场的路上,忽然迸出一句话:
最简单的方法,是了解其他员工的兑现方式,已经有兑现的,那就相对比较清楚了,如果都还没有兑现过,那就要求看“期权协议”,具体了解兑现条件和期权价值。
更没想到的是,很多年之后我出书,只是一个小作者,但她作为总编辑,竟然亲自赶到现场,送了我一束好大好大的鲜花。
当然,这个未来价值是存在风险的。
我没有想到的是,总编辑说她很感动。这大概就是我能给到的情绪价值吧。
很多公司都处在探索阶段,期权走向也就不确定。可能是被收购、上市,也可能是每年分红。也有可能因为经营不善,有一天公司会清算破产。
但那时我很穷,也没什么能耐,想来想去,最后我搜罗了各种巧克力、糖果、饼干,然后送了她一个现在看来特别粗糙的零食大礼盒。但那是我当时能想到的最能让人感觉好一点的礼物了。
没人能预测未来。
记得有一次,听说一个业内很有名望的总编辑的父亲去世了。我发自内心地替她难过,很希望做点什么能让她好受一些。
你只能在充分分析公司状况、了解管理团队能力的前提下,再做出判断。
有了这层意识的改变,我开始尝试着行为的改变。
但我认为最能影响这个判断的因素应该是:这个工作你想不想做。
很多时候,我们把“价值”理解得太单一了。
如果期权没有如实兑现,那在这里的每一天,是不是能实现自我价值,能提升你的核心竞争力,能让你变得更好——这是我认为除金钱价值之外更重要的增值。
如果把对方当成一个人,那你就会理解,人的需求就像一座楼,大咖的物质需求,可能已经到了第50层,而我们只在第5层,我们的确没机会和他谈几百万、上千万的生意。但是,人的情感需求,都是平等的,人都需要被关心、被尊重。
同时,也要判断,你是不是能让这个公司更好,这也是离你能兑现期权更近的动作。
错在我没有把大咖当成一个“人”,而是把他当成了一个眼里只有钱和权的“神”。
越是充满不确定,越要把握“内在的”某些确定性。
但随着年纪渐长,我才意识到,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这是我作为一个创业者的真心话,祝你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觉得自己人微言轻,给人发条拜年短信人家都不见得回,“高攀”不起,何必丢人呢?
040 工作5年进入倦怠期,要不要转行
但夜深人静,自己面对自己时,我也清楚,这种清高的背后,是觉得自己不配。
也可以转岗不转行。
早年做图书编辑,经常跟一些企业家来回交流好几个月,但我从来都不跟人合影、留联系方式。当时觉得,我才不要靠这种合影来证明什么。
一女生试探地问我:“你说,我要不转行算了?”
我能理解这个女孩,同样的想法,我也有过。
“敲了五年的代码,天天修bug,就没任何成就感,发挥不了我的优势。但你说我转行吧……”她声音小下去了,刚才的决心好像消失了一半。
我笑着说:“你是假清高、真自卑。”
我知道她在想什么,但凡要转行的人,都对沉没成本念念不忘:可惜了这五年。
她迟疑了一会儿,问了句:“你说是我太清高了吗?”
“主要是,我其实也没有别的行业经验。唉,也想过就这么将就着摸鱼。”
一女生撇着嘴,跟我吐槽:“现在的小女孩都这么会来事吗?我们办公室新来一个小女孩,巴结老板,给客户送礼,天天在朋友圈晒跟各种大咖的合影,我就觉得俗得要死,很不屑。”
“这辈子都可惜!”我反对这种“将就”。
你是假清高、真自卑。
女生有点伤感:“那我能怎么办?”
002 学不会来事儿,是我太清高了吗
“有没有想过,不好转行,那转岗呢?”
写简历、产品包装、销售文案,底层逻辑都一样:给对方一个选择你而不是别人的理由。
我给她讲了个故事。
最后,工作经历只写“做了什么”,是典型的青铜段位,钻石段位会写“做到了什么”,而王者段位则会写“是如何做到的”。
我有一个朋友,是医学博士,跟很多人一样,不安现状,总觉得内心有团火。她毕业后在重症病房工作,很努力,但每天过得都很辛苦——不是体力上的累,是心累,总觉得很压抑,很没动力。
其次,“自我评价”中好学、能吃苦这种一般被归为“无效信息”,套在任何人身上都成立——没什么信息增量,也别写什么脑洞大、善于表达这种“自嗨内容”——十张简历八张都会这么写。要写面试官关心的,写你跟岗位的“匹配度”和对这份工作的“意愿度”。比如,匹配度——三年情感类公众号主笔;意愿度——可以为了写好一篇文章去看三本书,写具体、写细节。
她很困扰,当年是因为想要帮助病人,才学了医,现在怎么会这样?
首先,“个人简介”不要罗列一堆工作技能、教育经历这些基础信息,开篇就要高能:为什么选你不选别人?可以直接写你跟同行比,有哪些“核心优势”。比如,你写过多篇阅读量10万+的公众号文章,因为你特别擅长追热点;又比如,你的优势是共情力强,特别能洞察观众、用户和甲方的情绪。
难道要转行吗?硕博连读,加上本科,这些时光岂不都白费了?
其实说难也不难,关键点就只有一个:要想着你不是等对方评判,而是要用简历给对方一个面试你的理由。
我这个朋友没有贸然转行,而是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后来她理解了,因为重症病人的救治不是她一个人能决定的,病情也很难在短期内好转,她就很难得到及时的正反馈。而她呢,是典型的“成就驱动型”,每天把待办清单划干净是她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即刻反馈,是对她最大的激励。这就造成了跟岗位的不匹配。
朋友拜托我帮他的表妹看一下简历。说实话,面试了这么多人,常常有种感觉,十几年了,大家写简历的模式还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概率会被刷掉。
得益于这深刻的自我觉察,她转去了皮肤科。皮肤科病症相对比较轻,皮肤病的好转肉眼可见,这就让她每天都能得到正反馈。同时,学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也都没浪费。
因为你没有给对方一个面试你的理由。
我认识她时,她已经从公立医院跳槽到了一家医美中心,年纪轻轻就成了股东,每天加班加点,全年无休。但每一天,她心中的那团火都在。
001 为什么90%的简历会被刷掉
选择和设计职业的前提,是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