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曾国藩家书 > 致沅弟(四月初三日巳初)

致沅弟(四月初三日巳初)

昨天雨小而风大,今天风小而雨大,鲍军的兵勇壮夫一万余人,纵使能够渡江,想必到了初二还不能渡完,初三则绝对不能再渡江。凡是办大事,一半出自人力,一半听由天命。比如此次安庆的守卫,壕沟深广,城墙坚固,人心稳定平静而不松懈,这是人力;至于是否因为一只蚂蚁而使大堤溃坏,因一只苍蝇而玷污了玉石,则是由天意决定的。各路赶赴来的援军,把多、鲍二军作为主力部队,把成、胡二军作为后路保障维护的部队,把朱、韦二军作为协助守卫城墙壕沟的部队,这是人事;至于到时候临阵能否得手,能否不被敌人算计,能否不让敌人首领逃逸,就是天命了。我们这些人只要尽人力所能为,至于天命,就听由上天安排,用不着多想。弟弟你在人力之事上颇能尽职,但是每每号称要擒杀狗贼首领,这就是喜好代替上天做主了。

初三辰时收到你初二巳时的来信,情况都已了解。

至于催促鲍军进兵,也不应该太过急躁。鲍公的队伍从景德镇到下隅坂,仅仅用了五天,冒着风雨前进,也可以说是非常迅速了。他们的炊具和帐篷等物资却是至今还没有到齐,因为泥泞太深,小车难以行走。弟弟你从抚州移走营队到景德镇,曾经好几天都遇上雨,试着回想一下,能够像鲍公这次一样迅速吗?润帅力劝鲍公进兵不必太急,等到敌人首领求战而士气衰竭、兵力疲乏之后再慢慢应对,和弟弟你的见解正好相反。我的意思是不必催促鲍公急速进军,也不必嘱咐鲍公缓于应战,听任鲍公自行斟酌就可以了。多公在调度上远胜过鲍公,他的马队数量也是鲍公的几倍,等到多公击退黄文金之后,再和鲍军会合围剿集贤关,就更有把握了。

沅弟左右:

至于敌人的首领,虽然凶悍,但是也屡次败于多公、李公、鲍公之手,未必这次就突然比平日里更加凶狠。黄文金在洋塘、小麦铺遭遇两场败仗,兵器已经丢失殆尽。多公、鲍公足以制服陈、黄两个贼人,是自然的道理,也是人力可以想见的。至于他们临阵是否真能得手,则是命数,天意是不可测知的。来信说敌人有马贼二千五六百人,似乎也未必准确。是临阵细数的结果吗?还是投诚的贼人供出的呢?听说贼人的探子有很多假装来投诚的,弟弟你要保持谨慎。即问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