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幽微的人性 > 第七章 心理也会感冒

第七章 心理也会感冒

心理学实验发现:在给初生婴儿提供的各种图片中,婴儿对人脸给予更多的注视和微笑。当抚养人与婴儿接触一定的月龄后,婴儿会对其产生依恋关系。每当亲人离去,婴儿会出现负性的情绪反应,而当陌生人出现或走近时,会出现警觉或恐惧反应。婴儿这种社会性微笑、恋亲反应以及对陌生人出现的拒绝反应等,都表明人在出生后的早期最先发育的是情绪情感活动。当婴儿这种最初的情感需要得到良好满足时,就会产生安全感,并形成友好、温和、亲社会的种种性格。反之,婴儿就会形成情绪不安、易惊易躁、敌视和怪异等性格特征。这就要求在婴儿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抚养人,经常更换抚养人不利于婴儿的情感教育。

中国有句古话:“七岁看老。”也就是说,从7岁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出他一生的行为发展模式。现代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也指出:人格的核心部分——性格,其形成的主要时期就在人出生至青春期之间(0~12岁)。为什么这一时期对人格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个体在生命的早期是相当脆弱和无能的,其生存本领甚至不及一些低等动物。人在出生后最初的几个月里完全要依赖他人,不仅需要他人提供一定的食品和衣物,还需要他人提供情感抚养,而情感抚养恰恰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对于婴儿的情感需要,抚养人不仅要给予微笑、拥抱,还要给予一定的言语刺激。对婴儿的轻声细语既是情感抚育的一部分,也为婴儿今后的思维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奠定基础。如果抚养人缺乏对婴儿温柔的言语刺激,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就容易出现语迟、不善于表达等特点,并由此导致不善于与人交往、心理活动内倾的孤僻性格。许多变态人格和精神疾病患者具有这种内向性格。

家庭功能被淡化的结果是:首先,孩子在一天24小时内经常要面对不同的抚养人,这种抚养人的变换不利于孩子依赖情感和社会交往情感的培养。其次,父母的榜样作用也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代管人员,如保姆、幼儿园里的老师,甚至是电视。许多牙牙学语的孩子最初的言语竟然是广告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认同对象的不确定,导致现在少年儿童的价值观认同和行为认同混乱,并由此导致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增多。美国频频发生的校园枪击事件已充分表明一些少年有异常的情感和行为。在中国,一些孩子的违法犯罪也常常超出父母的理解。在父母眼中,孩子仍是那种“依赖的、听话的、自家的孩子”,结果有一天孩子因犯罪被警察带走时,才发现孩子已变得陌生、可怕,甚至不像是自己的孩子。

既然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在生命的早期,那么,它的关键环境也就不言而喻。家庭,可谓人类的摇篮。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家庭中从一个不谙世事的“生物体”(婴儿)被抚育成能够独立进入社会生活的“社会人”。尽管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还会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及工作场所,但无论我们走出的社会圆圈有多大,家庭永远是这个圆圈的轴心,也是我们的归宿,直到我们成熟、独立,然后组成一个自己要负责任的家庭。因此,家庭是人格教育的关键场所。要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家庭。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功能在淡化、削弱。这虽然是一种客观趋势,但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家庭功能淡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由于工业生产带来了生活都市化、职业社会化的趋势,使得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从结构上看,家庭已由大变小,如中国已从四世同堂、三世同堂变成核心家庭(只有父母与一个孩子的小家庭)。从时间上看,家庭时间(指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也在由长变短。在农业社会里,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背着孩子下地,同出同进,家人相处的时间很长。进入工业化社会后,生活都市化,职业社会化,父母上班要出门在外,还经常工作在白天、应酬在晚间,导致许多孩子在出生后不久就要每日与父母特别是母亲分离,要么找人代为照顾,要么被送进幼儿园。上学的孩子也是如此,每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平均也就4小时左右。

每个有幸福童年的人都会回忆起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恩爱和对子女慈爱,是每个儿童幸福成长并形成良好人格的前提条件之一。道理虽然非常简单,但是现实生活中却不尽然,常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在破坏它。比如,为了追求所谓的个人幸福而插足他人家庭,游戏般地结婚而后离婚,或者未婚先孕,出于各种功利目的的婚姻,见异思迁的爱情,等等。更为危险的是,一些“社会性的赞赏”也起着误导作用。比如,一些大众传播媒介为了追求利润而编排、制作一些爱情文艺作品,这些以“社会态度”出现的作品常常以一种大众欣赏的姿态出现,赞扬某些不强调责任的爱情行为,致使一些涉世不深的少男少女去崇拜、模仿,诱使一些情感冲动、修养水平不高的人去效仿、追赶,从而破坏了人们对家庭的信念和应有的承诺。

李玫瑾:关键就是这个问题,他们一成团伙就去欺负别人,这事很麻烦。

当一个家庭出现裂痕、残缺时,受害最重的就是那些深深依赖父母和家庭的儿童。中国曾有学者调查发现,在那些有人格障碍、出现行为问题的儿童中,约有42.5%的人拥有家庭破裂或残缺的背景。儿童难以理解父母的情感变化,看到父母不和,会由最初的恐惧不安发展到厌烦家庭;看到家里缺父或少母,会由最初的悲哀、委屈进而产生一种被最亲近的人抛弃而无颜见人的感受,并由此产生怨恨、不信任感乃至敌视。这就是那些在破裂或残缺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变得怪僻、冷酷、愤世嫉俗的原因之一。婚姻虽只是男女二人的结合,然而,有了孩子的家庭却不再是二人的世界。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想必早已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使用法律的手段对男女两性的结合予以约束和限制。不仅使用法律手段,人类社会还通过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社会舆论等对婚姻施以压力,使其保持稳定。

主持人:这个办法好。要是他欺负别人呢?

家庭稳定是塑造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父母的修养水平又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人格。父母是绝大多数人来到世上的第一任教师,他们不仅教我们基本的生活常识,还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教我们如何做人。由于人是高级的社会动物,要能够独立地进入社会、自我生存,除了必须经过学校的教育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必须经过种种非知识方面的培养,比如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对人与人关系的把握,判断是与非、善与恶的能力,如何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关心和帮助别人,如何应付恶人等。此外,还要形成对法律的敬畏、对个人行为的责任感等。这些非知识性的内容大多涉及行为,而不是言语内容。它们无法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强迫人学习、复习而接受,只有靠影响、潜移默化来进行。

李玫瑾: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什么呢?孩子一定要有朋友,尤其是到了中学,如果他孤立一个人的话,就很容易被欺负,要是能交上三四个朋友,比如他在班里有四五个关系特好的,这时候别人要欺负他就得掂量了。

从人的心理发展来看,人在出生后的1~2岁内主要发展的是行动能力和言语能力,其间的行为大多是自发的,并在大人的奖赏或惩罚中得到鼓励或抑制。但是,人从3岁起就开始出现一种认同倾向,即不自觉地模仿身边的大人,将他看到的大人的种种行为复制出来,并逐渐变为自己的行为方式,比如照顾小娃娃、模拟大人的说话口气等。这时的行为模仿犹如在一张白纸上画出的最初印迹,深刻而难以抹去。父母或其他抚养人是否具有同情心,是否乐于助人,是否坚持原则,是否自信,是否具有良好的品德,甚至他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都会决定孩子未来的人格发展方向与道德水准。这种最初的印迹往往伴随一个人终生。所以,从一个成人的行为举止可以看出他父母的影子,从一个人的修养可以看出他的家庭背景。我们在强调“优生优育”的同时,还必须强调要优化父母的修养与品德。

嘉宾:先学一跆拳道。

——摘编自李玫瑾论文《家庭在青少年人格教育和犯罪预防中的作用》

李玫瑾:我经常跟家长讲一个办法,就是让孩子去发展体育运动,只要他有肌肉感了,他就有爆发力,他就不会再轻易地被人欺负了,就能保护好自己了。

暴力片会喂大孩子的攻击性

嘉宾:给你惹大娄子。

嘉宾:我们的三大教育体系—家庭、学校和社会,过去最好的情况是三项指向一致,家里说的话和学校、社会说的话是同一个方向,今天则是三个方向,所以孩子就很功利地选择什么对他有用。

李玫瑾: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孩子过分保护。有些家长说我这孩子老被人欺负,我倒是说这种被欺负吧,只要他不惹是生非,你关键就教他怎么保护好自己就行了,要是他老欺负别人,那你可要当心了。

李玫瑾:关于社会的影响,现在我们给孩子看的动画片,基本上都是你杀我、我打你,没有一种怎么比较好地去处理人际麻烦的教育,比如该怎么样去缓和冲突,怎么样通过言语的方式让对方得到安慰和帮助。我们往往都是你杀我,我就杀你。

主持人:现在连成年人的是非观都是乱的,那么该如何告诉孩子呢?我觉得现在的父母亲不知道该怎么办。你看现在的孩子好像还是的多,有时候父母亲去接孩子,看见别人把自己孩子打成那样,自己孩子都不知道还手,就说:“他打你,你怎么不打他呀?”

嘉宾:最后出来一个强壮的把事摆平,老大就出现了,所以很多人就想当老大。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指向不一致,你让家长怎么去教育孩子?这个事情,家长是这样教育他的,但老师不这么说,而老师教育他的,当他走向社会时是一个傻子,不管用。

嘉宾:这个就很可怕,家规全没了。原来家庭教育是承担我们社会最主要的教育的,因为过去我们的公共教育系统很差,历史上读书人也就百分之一二,大部分人道德的形成全是靠爹妈教的,所以过去爹妈是最好的一个示范。我小时候觉得社会很舒适的那种情况,都是由爹妈在教育方面占主导地位。今天这个系统没了,而现在的这个系统很势利,就是拿钱说话。孩子哪有什么辨识力?他为什么想学黑社会呢?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对黑社会的打击往往是不力的。

李玫瑾:你别小看这些动画片,一般爸妈把孩子接回来以后要做饭,就把电视一开,让他看吧。孩子从小看的都是这种东西:你要是不强壮怎么办?你得让自己强壮起来,然后把他人制服。

李玫瑾:还有爷爷、爸爸、儿子都这么干的,一家三代。

主持人:攻击性强。

嘉宾:比如说我们小时候铅笔盒里多一块橡皮,爹就板着脸问:“这是哪儿来的?你是拿同学的吗?明儿给我送回去!”这是最简单的教育,可是今天的家长才不看那个。李老师很清楚现在犯罪现象是一村一村的、一县一县的,互相传授,都是同一类犯罪。

李玫瑾:这都是学习来的。社会心理学专门做过这种实验来验证。美国当年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就是不分年龄、不分家庭背景,把孩子们混合在一起,然后分成两组,让他们看电视,一组放的是温情片,就是家庭和睦的,看人家怎么处理一些矛盾;另一组放的是暴力片,就是你打我、我打你之类。然后干吗呢?把孩子们放出来,院子里摆着现成的家具,那些看完暴力片出来的就开始踢,你碍我事,我就揍你,而看完温情片的则是把倒置的家具扶起来,还互相搂一搂,拍拍对方的肩膀说话。当时有摄像机把这些都录下来了。实验证明,暴力片对孩子的行为有明显的影响。

李玫瑾:对。

主持人:你看现在的文化人辩论起来都什么架势啊!

嘉宾:在社会的三大教育体系中,过去家庭起主导作用。

嘉宾:对。我现在几乎不看电视剧,偶尔看一下,发现里面就没一个正经说话的,比如女孩跟妈妈说话都火药味十足,全是要杀人的感觉。整个社会传达出来这种暴力的信息非常不好。

李玫瑾:对,青春期这个阶段更容易出现暴力。个人的成长过程和人类的演化历史特别相近,人类的早期就像我们个人的早期,你看人类早期都是在打仗,现在战争就相对少了很多。人在第二个十年时涉及转型的问题。从12岁到18岁这个青春期阶段,人从仰视别人到平视别人,从依赖别人到独立,而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和独立,往往就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比如学抽烟,学喝酒,带着一群兄弟当黑老大,还有就是要说话算数。所以说,这种欺凌现象实际上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体现。但是,如果学校发现不了这个,有时候就很难去管。因为很多事都发生在校外,有的是发生在宿舍里,孩子连爸妈都不敢讲,学校也发现不了。如果我们有这方面知识的话,比如孩子上学时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要教他怎么做。我们要告诉孩子,你可以跟别人打架,但你不能羞辱别人,如果别人欺负你,你可以怎么做。我们现在是家庭和学校两头都不管。有的家长怕孩子吃亏,就让孩子去打打打,老让孩子占便宜,等到孩子真打出事来又急了,说你怎么能这样。所以,现在我们这个问题出在哪儿呢?我个人认为是很多家庭现在没有家规,过去中国的家庭规矩很多。

主持人:而且都是哭爹喊娘的。

主持人:但是,我们在很小的时候也折磨过小动物,那好像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一个阶段。

嘉宾:我们看不见那慢慢腾腾的电视剧,全是急三火四的,比如媳妇跟婆婆打翻了天,不动手的电视剧就没拍过。

李玫瑾:凡是这样的孩子,他的家庭一定有问题。我们不要简单地认为这只是一个社会现象,实际上孩子走到这一步,在青春期能这样去羞辱别人,他的家庭教育一定有严重的缺陷。

主持人:它可能也是真实家庭的反映吧。

主持人:前一阵有好多视频传出来,往往是中学女生的霸凌行为,比如几个女生一起凌虐一个女孩,把她的衣服脱光了,打她,羞辱她,还拍下来到处播放。前一阵美国法庭不是审了几个中国留学生吗?在美国的法律里,像这样的行为可能要面临终身监禁,刑罚非常重。您觉得中国孩子为什么就这么放肆呢?

嘉宾:不是真实的,是社会的一种提倡,我认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不至于这样。

霸凌者的家庭教育一定有严重的缺陷

李玫瑾:以前有一部宋丹丹演的电视剧就非常好,也是家庭剧。

嘉宾:这某种程度上是宗教在起作用。宽恕别人也是在宽恕自己、善待自己,他们是有这种宗教的力量在灌输。宗教也是一个语言系统,也是一种文化系统,也对人的教育起作用。

嘉宾:是《我爱我家》吧?

主持人:您说这个让我想起美国黑人教堂枪杀案,有个女孩在法庭上说的话让咱们中国人太难理解了。她的亲人被打死了,她还在法庭上说我们原谅你,我们宽恕你,我们不要让仇恨获得胜利。

李玫瑾:对,我认为那个剧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剧。但是,类似这样的剧在我们国家太少了。

李玫瑾:我觉得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跟我们的宣传有一定的关系。现在我们打开电视一看,杀啊、抢啊,这种东西特别多,甚至以英雄的名义出现的基本上也是一种暴力的宣传。我认为我们缺乏一种意识。曾有一个德国商人在中国全家遇害,最后不是要求把三个犯罪的孩子判死刑,而是要到他们的家乡去发展教育。我认为这是一种理性的东西,也是一种善。光善良没有理性,那是愚昧,很容易被人骗,所以善良一定还要有理性。这个理性让我们知道大家都需要什么,然后我们应该努力去做什么,而不是简单地把人杀掉。我们现在就只有一种愤怒。愤怒有时候让人感觉是一种比较初级的认识。

嘉宾:《我爱我家》是早期的电视剧,你看那里面首先是家庭规矩的建立,比如爸爸怎么说话,妈妈怎么说话,孩子犯上的话也是适度的。现在的电视剧,我受不了女儿指着爹说:“你说这话还算有良心。”我们小时候打死也不敢说这话!你怎么能说爹妈有良心没良心呢?还轮不上你说这话,可是现在的电视剧台词就这样。我看完都愣了,说这台词太厉害了。我们现在社会提供的都是这种,在这样环境里长大起来的孩子可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毕竟以前受过一些教育,而他们以为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所以不尊重父母现在变成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主持人:我也不是说崇洋媚外,但我有时候去美国或者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就觉得人家那里是个基本善意的社会,咱们这儿人跟人之间的暴力太狠了。为什么咱们现在会是这种气氛呢?

主持人:真的是这样,而且我觉得还不光是不尊重父母。当然,社会太分等级了也不好,我觉得尊重长辈适度就好。相比之下,像韩国、日本还保留着比较多的尊长之礼。

嘉宾:尤其你要是服务行业的,就不要去刺激人家。

嘉宾:我们老是说要跟美国人学,有时候父母想跟子女做朋友,孩子可以直呼爹的姓名,叫“迈克”就可以了。

主持人:我跟李老师聊多了有一个感觉,她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她就提醒你平常尽量给别人送温暖,少得罪人。

主持人:像美国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算不算放养呢?

宽恕别人也是在宽恕自己、善待自己

李玫瑾:我认为美国文化是多元的,像这种直呼其名的可能只是一类家庭,不代表美国所有的家庭都这样,比如有些家庭就规定孩子在晚上9点之前必须回家。

主持人:没错。比如吴某某先给你讲某地要闹大地震,然后说你要怎么躲呢,买我这个东西就成。他的信徒就买了,然后问他怎么大地震没来呢?他说你买了我的东西,我就把地震给你转移了。

主持人:也是有规矩的。

李玫瑾:对,像什么来世啊,或者你的子女啊,或者你的未来啊,包括上天堂啊,都是许诺给你很遥远的一个很美好的东西,然后再一个套一个套地往上走。这套路跟电话诈骗是一样的。电话诈骗是先给你制造一个紧张,让你电话放不下来,你一紧张,再听着电话里的话,你的心就跟着他走了,然后他就一步一步地把你套进去,越套越紧。

李玫瑾:非常有规矩,比如规定孩子多大之前不许沾酒,如果孩子要出去的话,一定要告知他到哪儿去了。因为美国有来自各种国家的人,所以它的文化背景差别非常大。

主持人:许诺。

嘉宾:但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化还是英雄主义的文化,让我说就是黑社会的文化,所有的事最后都是黑社会老大出面来摆平,包括美国人打到宇宙也是这个概念。

李玫瑾:骗术吧,首先是用语言符号操纵你,然后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定要你隔绝其他信息。你看传销和其他骗术,都是先给你封闭起来,让你先不接受其他东西。然后它怎么来让你上套呢?它往往不是用眼前的东西,而是用以后的东西来引诱你。这也是所有宗教使用的一个方法。

李玫瑾:但他们讲规则。

主持人:比如最近出了一个邪教组织案件,教首叫吴某某。他跟“气功大师”王某一样,王某以前坐过牢,他也坐过十年牢,也没人知道。他说自己是佛的化身。大家感兴趣的是他那些女弟子怎么会被骗。他说要男女双修,双修完了,女弟子怀了孕,他就给一杯什么水让她打胎,结果弄得她下身流血。女弟子问他为什么流血,他就说你的修行又上了一个台阶。这些女的到底是要双修还是要成佛啊,为什么这么容易受骗呢?

嘉宾:它是在一个规则之下运行的。实际上,我们过去的黑社会也是有规则的,只是这些年黑社会都不黑了,所以它就没规则了。过去黑社会是这样的,就问大家听见了没有,如果大家都听见了,那就用不着写了,摁手印什么的都不用,这就叫规矩。

李玫瑾:对。心里有话的演员,他的脸上才有分量。心里没语言的演员,光摆某一个角度表现悲哀,你一看就知道他是演的。但是,如果他在想一个很悲哀的事情,他的脸上自然就出东西了。所以说,语言可以控制人的心理。

由于我的专业是研究犯罪心理问题,所以我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和角度较为特别。在进行大量的相关研究后,我得出一个最简单的结论:犯罪预防要从未成年人做起,而对未成年人的工作则须从家长们做起。

主持人:那也是一种语言。

古人曰:“人之初,性本善。”的确,绝大多数家庭是健全的、温馨的,绝大多数父母是爱孩子、教孩子的,绝大多数孩子是懂事的、可爱的。然而,仍有例外。北京曾发生一起四少年绑架杀人案,人们在震惊之余也在探讨他们犯罪的原因。结果发现,这四名少年都是父母双全,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家中没人有过不良前科,父母自称也一直在管教孩子。可是,这些孩子还是犯了罪。这一实例说明,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李玫瑾:刚才马先生说的一句话特别对,就是语言的控制。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有一句话非常有名,他说“谈话能治病”。这其实在心理学上非常容易解释,因为我们知道所有心理活动的发生都跟刺激有关。巴甫洛夫研究狗时已经告诉我们了,狗的行为模式就是在先天的神经通道上经过后天重复训练形成新的神经通道,比如狗一给肉就流口水,这是先天神经通道。但是,每次给狗喂肉时也给铃声,由于铃声与肉总是同时出现,最后不给肉只给铃声,狗也照样流口水,出现了新的条件反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形成条件反射的关键在哪儿?就是信号替代。也就是说,铃声替代了肉。那么,在人的心理活动当中,最重要的信号是什么?绝大多数是“铃声”,也就是声音。我们的文字是由什么组成的呢?音、形、义。无论你是在看文字(形),还是在听人说话(音),实际上,音和形都是一种“替代”,替代了具体的刺激。所以,语言是完全可以控制人的心理活动的。什么叫气功?气功实际上也是一种语言。好的演员怎么演戏?你别看他在那儿不动声色的,他的表情一层一层在变呢,他实际上是心里在说话。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探讨,需要学习,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许多经验可以给我们知识,但在家庭教育中,等父母有经验时,孩子已经长大,教育的机会已经错过。所以,我重视家庭教育的研究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其中,家庭教育的理念极为重要。

主持人:犯罪心理学里边有没有研究这种对人的精神控制的?我们现在净出一些“大师”或者邪教的教首。

第一,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有滞后反应性。

嘉宾:“我不痛快,我也不能让你们痛快”,这种想法其实是社会提供的。每个人的意识都是由社会提供的,自发生成是很难的。如果没有人提供这种意识,他本人是不会这么想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会产生一种报复心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觉得今天人类很悲哀的是把高科技的东西全都用来研究如何杀人了,也就是用来做武器了,而在疾病的研究方面是非常弱的。现在不是老有人找“大师”吗?我告诉你为什么那么多人找“大师”,就是因为科学不能解决问题。他得一病,或者有亲人得病了,医生说治不了,等死吧,他立马就去找“大师”了,因为“大师”说他能治病。“大师”到底能不能治病呢?不是每个人都能治病,但有的就能治病,就能缓解病痛,我碰见过呀。他为什么能缓解病痛呢?是因为他有极强的语言系统,能让人获得一个心理安慰,这样人就感觉良好,就能吃饭能睡觉了。有的人就说了:“大师给我治一次,我确实胃口开了,我这么多个月都吃不下饭了。”所以他就觉得“大师”管用。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科学太不能提供帮助了。

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

李玫瑾:精神疾病是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它有一部分是跟遗传有关,还有一部分是跟后天的环境刺激有关。我们看到精神病的症状一般都在青春期前后表现出来,有的家人就放弃他了,他基本上就成了一个无家的人,或者没有亲人管。这种人有个什么特点呢?生活上,可能队里可以给他送点钱,送点吃的,这都没有问题,关键是情绪上。我们知道情绪有时候还跟荷尔蒙有关系,如果他没有正常的性生活,可能他的荷尔蒙就往别的地方走了。我们知道暴力是跟荷尔蒙密切相关的,荷尔蒙会变成暴力。也就是说,他的荷尔蒙可能就往暴力那方面走了。所以这个问题复杂在哪儿呢?我们知道病是可以治的,但问题是治了也不一定能好,有时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家人对他的放弃,朋友对他的疏远,工作上的不顺心,然后他觉得生活没有价值。因为没有人关心他,没有人认可他,他活着干吗?有一天不高兴的话,他就想我要是不痛快,我让你们也不痛快,那就很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由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逻辑的进程,所以人在成年时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未成年时期。2007年发生在美国大学校园里的一起枪击案,枪手赵承熙的犯罪心理就属于他在未成年时期(8岁)因移民造成了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导致他在23岁时无故杀人。人在幼年时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是安全感。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熟悉的环境、亲切的伙伴比富有的房屋、汽车更容易让他形成阳光与健康的心理。如果做父母的能够了解这些道理,就不应该以自己的意志去生活。这一案例告诉我们,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否则父母的一切努力都会成为泡影。

主持人:现在发生的很多案子让咱们觉得,很多地方好像隐藏着一些潜在的精神病杀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发作了。像前一阵一个人拿着猎枪把警察都打死了,后来说他曾经看过精神分裂症,还吃过药。你说这种人在村里活了几十年也没干过这事,你怎么防这样的人呢?

第二,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其弱小和被动决定其一切是成人造成的。

语言完全可以控制人的心理活动

客观地讲,抚养人对被抚养人具有生命的决定权、物质的提供权、照顾的程度权、个性的决定权。如果替孩子问一问大人:“我是怎么来的?”就可以发现,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爱出来的。

李玫瑾:现代心理学最早是从物理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的,也就是说,实验心理学的起点是物理学的研究。人把青蛙解剖开以后,用电极去刺激它不同的神经,结果发现有的青蛙是腿动了,有的是头动了。猫也是这样,你拿电极去刺激它的丘脑地带,有的地方刺激完以后它不吃东西,多好的东西放在那儿,它看着喵喵叫,但就是不吃,而有的地方刺激完以后它玩命吃。您朋友这个病可能是出在脑神经里头,也就是控制这个地方的哪根神经出问题了,所以他这个地方就很痛苦,但你在器官上是看不到的,他实际上是病在脑子里。像我们有时候脑有血栓,脚就不能动了,看似是脚的问题,但实际上是脑子的问题。像这种病,可能现代心理学才能解决。当然,心理学的技术也得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行,因为得检测他的神经问题。

一些孩子出走、自杀、犯罪,看似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其实是父母行为的反应或结果。譬如,自杀就是因为父母的过分宠爱给孩子形成了错误判断:“既然你如此爱我,现在我的要求再不合理,你也要答应我,否则我就用死来回应你。”孩子不知生命只有一次,逝不可复。这一错误是谁造成的?仍是父母。父母应该在孩子3~5岁时就找机会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态度展示:“如果你做得不对,我就不爱你!”当然,这需要相关的知识与操作的技巧。

嘉宾:心理感冒了,好不了的、恶化了的就出现那种情况。我们过去认为中国人说的“武疯子”才叫精神病。像我朋友这种,只对一件事神经,其他都很正常。

第三,家庭抚养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曾有一位父亲勤奋努力地挣下了万贯家财,却突然发现长大了的儿子已经变得不可理喻,沉溺于网络。无奈之下,他找到一位少年问题专家,说:“你帮我教育好我的儿子,我就给你10万元!”我当时曾撰文告诉这位父亲:你错了,教育孩子是你作为父亲不可推卸的责任,更何况对人的心理教育是从情感开始的,而最基本的情感就是亲情。如果没有亲情,就不可能形成人的基本情感反应。没有正常情感反应,一个人又如何会被教化?

李玫瑾:心理感冒。

所以,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辛苦带孩子。这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理念,即抚养与情感、情感与教育息息相关。

嘉宾:我二十几岁的时候在东北五七干校碰到过一个事,是我先发现的,其他人都没发现。有一个朋友老说他胳膊疼,我就拽他,问他疼吗。反正我们检查不出来,他就到医院去了。医生也是很认真地给他检查了,X光片都拍了,还是检查不出来。但他老说疼,最后没招了,医生就给他一个伤湿止痛膏贴上去了。他说不管用,出来以后特认真地把它揭下来,然后贴在医院门口的玻璃上。他说:“这是我对资本主义卫生路线的控告。”一开始我认为这是个玩笑,后来我发现他不是开玩笑,他是很认真地在做这件事的。我发现他有一只胳膊什么都不能干,另一只手却可以去拿极烫的杯子,那杯子烫得连我们都不敢摸,他拿着没事。也就是说,他两只胳膊不一样,这只啥事没有,那只他老怀疑有病。后来我就说这个人精神有问题。这种人就很容易走极端,对吧?当时因为精神病学这一块是受国人歧视的,国人不太承认自个儿有病。我看一个美国学者写过,人得精神病跟得感冒一样,容易得也容易好,大部分人都有短暂的这种经历。

第四,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真正决定命运。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在浮躁与欲望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偏重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似乎孩子的分数和所读的重点学校就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就决定了孩子的一生。这是家庭教育认识中一种严重的偏差。智力、分数、学历虽然重要,但是纵观人类历史,绝大多数被人们敬佩和记住的成功者一定是有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他们有责任感、同情心、博爱,他们能自制,能付出,能与人合作。而责任、自制、合作、付出等,均为人的性格,不属于智力的范畴。

李玫瑾:是心理疾病吧。他关键是什么问题呢?后来我问他有没有遇到过好老师,他说有。也就是说,他并不是对所有老师都有偏见。他说他本来学习非常优秀,唯独这个老师不知道为什么老看不上他,经常损他,或者说他不行。然后他一直也很努力,但他觉得这个老师还是没看得起他,所以心里的怨恨存了二十多年,然后就把老师干掉了。这是一个稀奇古怪的案件,估计老师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他才教了这个学生一年,二十多年没见了,走对面都不认识了。所以谈到这个病的问题,我有时候就在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吧,碰上的时候给人一点微笑,给人一点鼓励,别老损人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位从集中营幸存的中学校长曾写信向所有老师提出一个请求,这也是所有家长应该听到的话:“请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可以制造出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心理变态狂,成绩优良却杀人不眨眼。读、写、算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具有重要性。”

主持人:这是精神病吗?

第五,对子女的爱护,其前提是尊重,家长要知道儿童和生命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嘉宾:那就是精神病的一种呗。

由于孩子的弱小,由于孩子需要引导,这也就造成了一些家长的认识误区,认为自己有权替孩子作决定,有权决定孩子的全部生活,甚至将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头上,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心中。比如,一些从不懂电脑和网络的成年人居然极力呼吁在孩子面前消灭网络。在这种家庭教育背景下的孩子,或在这种成年人身边的孩子,虽然衣食无忧,但却不快乐。

李玫瑾:他说他也找过心理医生求助,但他就是没有办法走出来。他曾经想跟这个老师当面讲,就把老师拦住说:“我要跟你谈谈。”结果老师没认出他来,说:“谈啥?”老师不明白,最后没谈成,他很气愤,回去就决定要杀老师。他为此很长时间春节都不回家,目的是想让周围人全部不认识他,然后再实施杀人。这个案子我当时也是觉得很怪异,后来跟他谈的时候才知道,他很聪明,曾经考上名牌大学,上了一年半就不上了,他说他所有的人生痛苦都跟这个老师有关。

许多孩子虽获得高学历,却以自杀了却一切。每当此时,痛不欲生的父母都会问道:“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一个从小没有感受快乐的人怎么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一个从小没有被亲人或社会善待过的人怎么会温情地善待别人?一个从未体验过被尊重的感觉的孩子怎么会有自尊而自制,又怎么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生命?即使我们成年人给予他们生命,给予他们成长中所需的物资,“被给予者”仍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仍需要被尊重,需要平等地商量、理解和沟通,包括我们在为未成年人的立法中都应坚持这一理念。所以,未成年人的问题取决于成年人社会的努力程度。

嘉宾:怎么这么记仇呢?

第六,改变孩子的行为须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李玫瑾:各种各样的都有,比如前不久我见了一个案子,有个犯罪人把二十一年前教过他的老师杀了。

我认为,家庭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如何对家长们进行教育,如何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心理过程,大人们如何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先调整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家庭教育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主持人:您最近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案子给我们说说吧。

曾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男孩在接触网络后略有些成瘾,先后用作业本写了数本网络日记。此事被家长发现后,爱孩子的家长责骂了这个误入歧途的孩子,烧掉他的网络日记,并明确地表示出严厉的制止态度,而孩子也答应不再上网。但在这之后,孩子仍然出现了一次“身不由己”,又去了网吧。尽管此次食言后家长并没有马上责骂他,可他在第二天竟选择了自杀。伤心的家长不明白为什么在没有责骂的情况下孩子仍然自杀。其实,家长如果不烧掉孩子的网络日记,如果能认真地读一下孩子的网络日记,早就可以发现孩子存在沮丧与自卑等心理问题。可是,家长没有这样做。所以,改变孩子的行为必须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身体莫名疼痛可能是脑神经在作祟

——摘编自李玫瑾论文《家庭教育的六个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