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我最早到媒体报道冲突事件的时候,一个前辈就跟我说:“你千万不要同情任何一方,那里边99%说不好听的叫‘狗咬狗’。”
李玫瑾:其实,这个信息本身的来源我都很质疑,因为它所报道的东西都是这个女孩自己的话,没有第二个人说的话。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在基层当警察的时候,第一拨人来报案时说:“我们在马路上开车,有人公然砸我们的车,车里还有客人呢。”在大马路上开着小面包车被人砸了,这涉及公共安全啊,于是我们就开始调查这个案件。当我们听这边被砸的人讲,就觉得这个犯罪人很猖狂。当我们把那边的人抓来以后,马上消息就反转了。那边的人说:“因为他有一次别了我的车以后,还找人把我打了一顿,打得我很惨,所以我才找人报复他。”你听完这话才明白,被砸车的这个人原来也挺坏的。
李玫瑾:我认为这则信息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有单向的信息,只采访了这个当事人,没有去采访任何其他人,比如说医生、她的父亲、她的母亲。至于她的同学,我觉得有很多都是过去的。你正常的时候咱俩是同学,等你发病的时候咱俩已经分开了,我怎么知道你发病的情况呢?
主持人:您说这个女孩是受迫害妄想狂,这个病有什么特征?
主持人:但是,您看这个人在武汉上了四年学,在香港又上了一年学,大家都没觉得她有什么问题,好像没人说她有什么不对劲。
有一些精神类的病和性发育有关
李玫瑾:她具体的发病时间,我也不太清楚,因为现在就这么一篇报道。但是,我想说的是,有一些精神类的病和性发育有关,它跟激素或什么有关。这个女孩如果是正常的话,她应该早就交男朋友了,而且男朋友应该会知道她正常与否。这则信息只采访了当事人,我现在只能用排除法。
——摘编自李玫瑾专著《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
主持人:单向信息。
在现实的司法过程中,真正让人感到判断困难、需要专业判断的是一些犯罪嫌疑人伪装成精神病人,装疯卖傻,胡言乱语,自称记忆不清等,造成其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智力活动有障碍的假象,这种情况下需要专家予以鉴定。还有一些情况也需要鉴定,如作案人作案时可能处于边缘状态。所谓边缘状态,是指心理活动状态处于正常与异常的交界或临界区域。还有的人可能是“曾经有病”,但现在有恃无恐,在间歇期间没有发病的情况下故意作案。面对这几类复杂的局面,出于司法审判的公正与严谨,才需要专业人员通过专业手段(包括工具与仪器检测)进行特别的鉴定。
李玫瑾: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她的父母并不是很有钱,把她送到医院里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再怎么样,她的父母也应该有点功利目的在里边吧。第三点,她的生活到现在也不是太正常。我想说什么呢?不是说学历高就不会得精神病。现在我们大家就觉得她有这么多学历,有武大的学历,有香港的学历,然后又到国外去留学,但是并不是说这三个就能证明她一辈子不会得病。
精神病有诸多类型,具有攻击类与非攻击类的区别。具有攻击性的精神病一旦发作,常常会出现所谓“犯罪行为”,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出现攻击行为,从而导致重伤他人或滥杀数人的情况。但是,他们这种行为是在神志不清、心理混乱的情况下发生的,并非有意所为。因此,世界各国都立法对这类犯罪人予以刑事责任的免除。准确地说,因精神状态而免除刑事责任的情况仅这一类人。
嘉宾:我有点不同的看法。第一点,李老师说她一直没有男朋友这个事,我作为年轻人知道成为单身狗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就是人很容易成为单身狗的。
关于精神病的定义,目前仍有不同的表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精神病,又称精神疾病(psychopathy),泛指一切心理疾病,也称精神异常(mentaldisorder)。这常用来作为学科名称,而在专业领域中,更多的是使用狭义的概念,一般指持续的精神紊乱或错乱(lunacy, insanity, psychosis)。具有精神疾病的人,有的是因遗传或生理因素致其出生后即具有终身病态的特点;有的则是在某一年龄发病,进而具有终身带病的特点;有的是由外部不良的物化刺激引发,如外部病毒或硬伤对大脑造成伤害所致,同样具有终身性特点;还有因不良心理刺激引发的精神病,如失恋、被人惊吓等造成的严重创伤所致,这类疾病多数具有病程,并随年龄、生活环境、刺激、事件变化等出现或轻或重、间歇(即时好时坏)、痊愈等情况。
李玫瑾:她没有男朋友,不等于没人追求吧?
李玫瑾:这个也是我和一些专家在争议的问题。我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是能看出来的,但如果要从精神病角度来鉴定的话,则比较困难。我会看他是如何作案的,包括他的目标,他的选择,他的工具,他对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他对侵害对象的选择。如果从这里头我们可以看出他哪些时候是有控制力的,哪些时候是没有的,就可以判断他是不是有精神病。但是,我想说明一点:有精神病的人,他有时候会处在交叉之间,也就是说,他也会对这个事件有记忆,也会知道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但是,应该这么说,有些精神病人并不一定犯罪。事实上,真正的精神病人犯罪并不多。有一些类型的精神病会有妄想,我认为这个女孩就有点妄想。但是,我们现在听到的话都是单向的,我们所知道的她父母亲的情况都是由她说出来的,我们没有去核实。这个家庭本身不是很富有,他们就这么一个女儿,把她送到精神病院去能得到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从动机来看的话,你找不到任何理由。
嘉宾:这个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嘉宾:我们知道精神病人犯罪之后是不用承担很严重后果的。如果有人犯罪之后装精神病,能看出来吗?
主持人:还有一点就是,这篇文章的叙事当中有些很诡异的地方,比如说她到奥地利读书的时候突然检查出身体有问题,血液里重金属中毒,眼睛玻璃体混浊,但是又没有说她怎么就得了这种病。
李玫瑾:有一类精神病是很容易识别的,就是他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这一类不需要专业知识,任何人都可以识别。最难鉴别的是边缘状态,就是介于正常和异常之间,他可能一会儿正常,一会儿异常。这种情况,我们也叫作“间歇”,比如像癫痫类就比较多见,精神分裂也是这样。有些精神病人发病的时候,行为是非常怪异的,但不一定有危险。比如,他会突然出现在你家里,当你吓一跳的时候,他很开心,笑笑就走了。像这种情况,你说是不是需要把他送到医院啊?他服药一两个星期之后又很正常了。你问他为什么到人家家里去,他说因为那女的长得很好看。
嘉宾:这有可能是吃中药得的,因为有很多中药是富含重金属的。
主持人:精神病院这么不专业吗?难道它不能客观地断定一个人是不是真有精神病吗?
李玫瑾:那就有一个问题了:是谁让她吃药的?那时候她父母没有跟着她,对吧?
李玫瑾:也有这种。
嘉宾:但是,她可能跟父母还是有接触的。我其实想说的是父母这一方的问题,因为我一直觉得她的父母是有点问题的。李老师说他们没有动机,我反而觉得他们不需要一个动机。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成长得不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他自己也没有被教育好,然后稀里糊涂就结了婚,婚后发现跟这个人感情不和,双方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候却又稀里糊涂地有了孩子。但是,有了孩子并不会让一个人变好,也不会让人天然地成为一个好父母。我们中国人又特别爱强调孝心,孝心好像就是一个大前提,是不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当然,我们对父母得有孝心,但这并不代表父母都是正确的。
主持人:这个就很麻烦了。说到精神病,我当然没有这方面知识,但我听说要是把你强行送到精神病院去,你说你不是精神病人,人家却越看你越像。
主持人:这个是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就是刘老师讲的这个角度,也就是现在很多孩子觉得父母皆祸害。有些时候父母的那种偏执,我也是不能解释的。比如,有个女孩说她都结婚了,她妈妈还要控制她。怎么控制她呢?她怀孕了,她妈妈就天天逼着她吃吃吃,居然是因为什么原因呀?她妈妈说:“你姐姐生了个孩子八斤八两,你生这个孩子要是到不了八斤,那不行。”我看到网上有些人在骂自己的妈妈,说我妈妈怎么是这样一个人!这能解释吗,李老师?
李玫瑾:也就是她自己说的话,对吧?这个话是单向的,所以不能相信。
李玫瑾:我前不久在电视台做了一期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分析,有一个女孩也是这样,最后把她妈妈绑在家中,导致她妈妈死亡。这个案件很正常在哪儿呢?就是这个女孩当时在青春期,她很逆反。她当时有一个同性恋的对象,她父母就觉得是她交了这个对象导致她青春期学坏,就想把她和这个对象隔离开来,于是把她送到一个所谓戒除网瘾的特殊学校。你知道那种学校是没什么资质的。
嘉宾:对。
主持人:电击。
主持人:采访这个女孩本人?
李玫瑾:结果那个女孩在那里被电击了,出来以后非常恨她父母。她父母还在想着劝她回心转意,好好进学校学习呢,结果她把她妈妈控制在屋里,最后导致她妈妈死亡。像这样的案例,我认为它是有一个逻辑过程的。这个女孩很正常,她父母也在管她,但是管的方式不对,导致她对父母的反抗,最后导致她母亲死亡。可是,我觉得网上这个病例好像不是这样的,不具有父母祸害她的这种情况。我认为她可以代表一个人群,就是父母没有受过太高的教育,对教育孩子没有什么方法,但是他们爱孩子,结果让孩子感到很压抑,这时候有冲突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我们看到她已经从武大毕业了,然后到香港去上学,这两个阶段她都不在父母的控制范围内,而且她后来又出国了。
嘉宾:是有人去采访以后写出来的。
主持人:她说被软禁在家里,中午也是有几个小时的放风时间可以外出的。
李玫瑾:你这个材料是这个女孩本人说的,还是她身边的同学说的?
李玫瑾:她是有一定的自由范围的。你都拿文凭了,凭什么你回来以后就让你成为病人呢?我认为这个逻辑是很难成立的。
嘉宾:是亲生的,但是从心理上,她母亲觉得我学姐只是这个男人的孩子。当她打骂我学姐,甚至无端奴役我学姐的时候,她其实是有这样一种心理在的。“奴役”这个词我可能用得有点大了。我学姐说,她母亲其实很想找一个人一直使唤着。
主持人:就有点怪。
主持人:不是亲生的?
李玫瑾:如果她没有病的话,父母是不会把她送到医院里的。
嘉宾:我学姐描述说她的母亲跟丈夫极度不和,她把自己一生的不幸都归咎于丈夫,而且认为我学姐仅仅是她丈夫的孩子,而不是她的孩子。
主持人:李老师,综合我们和你的怀疑,我就想有没有那种一家子都不太正常的案例,也就是父母、子女都不太正常?
李玫瑾: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想要你的财产,比如妻子为了把丈夫的财产转移到自己名下,就通过各种症状来说他有精神病。
李玫瑾:有啊,但是一家子都不正常,这有点夸张吧,一般就一个不正常。当一个人出现精神问题的时候,有可能会有遗传上的问题,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异常,甚至还有隔代的。
主持人:所谓“被精神病”了。
判断是否精神病有时候很难
李玫瑾:有这样的,比如说出于特殊的目的。我记得20世纪80年代就有一个女的是上海人,有个男知青是边远地区的,他想回上海,就跟她结婚,婚后就说她有精神病。后来这个女的就在上海做了精神病鉴定,结果说她有病,她又跑到北京来鉴定,这边却说她没病,所以法院就没法判决他们该不该离婚。精神病确实有这种搞不清真假的问题。
主持人:李老师,比如说我现在需要潜入精神病院,我是一个正常人,我能不能骗过精神病院的医生,让他们认为我就是个精神病人?
主持人:李老师,你说把家里人送到精神病院去,有可能会发生他明明是个正常人,但是被送去以后就当精神病人来治的情况吗?
李玫瑾:当然可以。我们现在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已经是第五版了,它每一版大概都要改过两三次,所以它已经改过十多次了。精神病麻烦在哪儿呢?就是它里头有很多问题非常复杂。“精神”这俩字,实际上包含着大量的心理学术语。像人的感觉、知觉、注意、思维、记忆,包括信仰、行为、意识,这些都可以是单独异常,也可以是混合性的异常。所谓精神分裂,就是混合异常,其知、情、意三者不协调,全乱了。但是,如果是单独异常,比如说你患鼻炎,你到协和医院去挂什么科呢?它叫变态反应科。“变态反应”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咱们都在吃海鲜,别人吃完没事,你第二天起了一身大包。
李玫瑾:对,但是她家并不属于那种非常有知识、非常有头脑、非常有钱的。他们家不富有的话,凭什么要把孩子送到医院里,每个月还要付医疗费呢?因为她要是住精神病院的话,那是要花钱的,对吧?当然,国家也付一部分钱。
主持人:过敏。
嘉宾:她母亲比较强势。
李玫瑾:对,过敏反应就属于非常态。注意力缺陷也是一种异常,像孩子有时候有多动症,他就坐不住,肾上腺分泌还没有完全成熟。还有像信仰的异常,你看信邪教的很多人都很正常,可是他就能被忽悠得稀里糊涂。
李玫瑾:我觉得这个事件里边有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她的父母并不是很富有,她父亲可能也不是一个很能说的人……
主持人:那是正常人被忽悠呢,还是他本身就有点精神病?
“被精神病”背后往往暗藏动机
李玫瑾:他被忽悠到最后也不太正常。他这种状况在正常人群中属于不正常,但他是不是有病呢?这就要说到什么叫作“病”了。病,它很麻烦在哪儿呢?一般来讲,病都属于要给药物治疗的。像抑郁症有时候也给药物治疗,而精神分裂症肯定是要给药物治疗的。当然,有些病是没法给药物治疗的,比如说重度痴呆,再怎么吃药也好不了。像有些抑郁症虽然要吃药,但它不属于精神病。但是,在病的分类当中,它仍然算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的一类。
主持人:对,我在网上也看到有些人甚至对咱们的校友会都有意见,说你们也不是精神病专业机构,她到底是什么情况还不清楚,假如你们真是采取措施把她弄出来的话,你们负不负责到底呢?
如何理解精神病中的“精神”?在此可从最基本的词义观察。
嘉宾:我的想法跟李老师不太一样。因为李老师判断她精神有没有问题是很专业的,我这方面不但业余,而且我自己的精神有没有问题我都不知道,所以我能想到的是极端个案。个案有时候也具有分析的价值。有时候我们得从个案跳出来。这个现象为什么引起像我这一代这么多人的强烈反弹呢?2008年,有人在某网站建了一个小组叫作“父母皆祸害”。这个小组一度非常大,我这个学姐也在组里。这个小组很有意思,它的名字取自英国作家尼克·霍恩比写的一本书,书名叫《自杀俱乐部》。这本书很有意思,里面有四个主角,其中有一个叫洁丝的小女孩。他们组成“自杀俱乐部”想自杀,洁丝在回想她青春期为什么失败的时候就说了这句话:“父母皆祸害。”这句话在两代人之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弹。有很多五六十年代的人说:“你凭什么说父母皆祸害?我们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你知道有多不容易啊!我们要替你做这个决定做那个决定。”实际上,“80后”和“90后”觉得,我要的不是你的那个决定,而是要你放手。所以,我从这个事看到,它其实体现了我学姐和她父母之间的冲突。但是,她家具体的家庭内部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她是不是精神病,我不知道。她父母是不是有问题,我也不知道。但是,仅从看得到的来说,你可以知道这两代人之间有着巨大的认知差异。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精神病的解释是:“人的大脑功能紊乱而突出表现为精神失常的病。症状多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发生异常状态。”再观心理学对心理现象的定义:“心理现象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从基本词义观察,这两个词虽表达略有差异,但内容基本相同。在英文词典中,“精神病”一词是“psychopathy”,而“心理学”一词为“psychology”。这两个词中皆有一个前缀词“psycho-”,其基本含义是指精神、灵魂、心理之意。从中文到英文,都可发现“精神”和“心理”实质上都指人的基本心理现象。
主持人:你跟校友打听情况,你的判断是什么?
最早提出“精神”概念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起源学科,可上溯至人类早期的宗教和哲学,但真正将其作为独立的、科学的研究对象则为心理学。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学派即精神分析,它重点研究的心理问题就是异常的精神现象——神经症。这一研究也被称作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ology)。当精神病理学与医学结合时,出现了精神病学(psychiatry)。当精神病学被用于诉讼法学时,又出现了司法精神病学。
嘉宾:是正常的,所以校友会说要去解救她,已经去找她核实情况了。
由此可见,无论是称“精神异常”还是“心理异常”,都是指一类现象的异常,只是研究角度不同,研究目的和使用要求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学科名称。尽管精神病学作为医学分支,是研究和治疗病态心理的学科,但其基础理论或研究中仍有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尤其是精神疾病的检测和判断常常需要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结果(如心理量表或人格量表)。不仅如此,精神病学对心理疾病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仍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来源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至今都是精神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主持人:你说她要真是得了精神病,可是你看她在大学读书四年,好像还成立过什么自行车协会,而且当年很多同学是不是也觉得她是正常的?
变态属于一种异常现象(abnormal)。所谓异常,是指异于常态。所谓常态(normal),并不是一个法学的概念,也并非出自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科。确切地说,常态概念源于数学或统计学,是指一种范数,即标准数值,比如平均数。该数字常被用来作为与个别数量进行比较的根据。这一术语被引入心理学是为了对人的个性心理进行测量和比较。在心理学中,常态也被称作常模(norm),是指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以及平均数上下的标准差。当心理学家对某群体样本进行心理测量后,经过统计处理便可得到一个常模。若要了解某一个人或某种特定心理现象时,也对其进行同样的标准测试,得出一个分数后再与常模进行比较,如果该数值在常模数值的平均数周围或者在标准差范围内,其心理水准就为常态;如果该数值远离平均值或超出标准差范围,就为超常或变态。所以,变态或异常的概念永远是相对于常态而言的。由此推论,常态行为就是人群中多数人的行为;对个人而言,常态行为就是其日常行为。
李玫瑾:不诡异,我觉得她就是个病人。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大家要明白一点,不是说高智商就不会得精神病。这是我们应该要改变的一个观念,其实有很多精神病人非常聪明,甚至在某一个方面超出常人。第二点就是,一旦发病的话,精神病人是没有很好的自我意识的,所以会出现一些让周围人觉得他很反常的问题。我想,如果这个女孩完全是个正常人,是被父母迫害的话,那她身边的同学是不会没有声音的,而目前只有媒体的声音。
非常态的行为又分两种,一种为正态中的非常态,即在数量分布中超出常态范围、接近正数(+)极端的位置,简称“超常”。比如,智商超出120就为智商超常,且数值越高就越超常。具有超常智商的人能够学习高难度的知识,从事复杂的科学发明活动,这种智力活动并非人人能及,因此被视为正态超常。另一种情况则是负态中的非常态,即位于负数(-)分布中接近极端的位置。比如重度智残,一般指智商在30以下,可导致人生活自理困难。这种智商也超出常态,但不被称为超常,因其为负态,故被称作变态。一般而言,超常是指接近正极的少数,变态则指接近负极的少数。所以,变态即负向的异常。
主持人:对呀。我再次说明,这个事情我觉得很诡异。事实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她被关在家里,吃了治疗精神病的药,现在人都胖了,脚都肿了。据这篇文章投诉说,她父母还逼她办残疾人证,说要是不办的话,就把她送去精神病院治疗。李老师,这个事你不觉得很诡异吗?
一般而言,人的变态肯定具有变态行为,但不能反之推论,说有变态行为就一定是变态的人。那么,何谓人的变态?根据精神医学判断精神异常的五个标准之一,即经验标准(也称众人标准),就可作为对人是否变态的基本判断。例如,酒后异常的人是绝大多数人都能够直接发现并判断出来的,从他说话的声音和语调,从他走路的姿态和动作,都可判断出他处于酒后状态,不是常态。类似的判断还有,村民们对一个顽劣少年断言道:“这孩子长大了不是个好东西!”这多是对变态人格者的判断。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面部表情傻笑、着装不合季节、行为古怪的人,不需要精神病大夫的指教,也知道这是一个较严重的精神病人。概言之,凡是从经验就可直观地看出此人的异常,此人即为“人的变态”。
嘉宾:一架钢琴就能把她弄回来。
人的变态也有类型之分:有的人仍有常态生活,如变态人格者;有的人只在特殊异常状态时不能有常态行为,如醉酒的人不能正常驾驶,但在醉酒状态消失后仍能恢复正常的行为并进行正常的生活;有的人则完全不能正常生活。
主持人:我怎么听着就觉得她有点不太正常。
除了行为变态和人的变态之外,还有一种是心理变态。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同样,心理变态也有很多表现形式:意识变态,如夜游症;注意变态,如儿童多动症;感觉变态,如五官过敏反应;知觉变态,如严重错觉;想象变态,如幻觉;思维变态,如白日梦;情绪变态,如歇斯底里;兴趣变态,如恋物癖;需要变态,如饮食过度;信仰变态,如痴迷邪教而自杀;智力变态,如弱智或呆傻;性格变态,如自闭症;人格变态,如偏执等。这些异常都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也属于心理异常的范畴。其中,有的变态可让人丧失基本的生活能力,如严重智力变态,即呆傻;有的变态会影响人的日常生活,如时常幻听;有的变态只是“小病一桩”,如过敏反应,经过治疗以后几乎不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有的变态则会影响身边的人,给别人造成困扰,如偏执人格。
嘉宾:说要给她买钢琴。
——摘编自李玫瑾专著《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
主持人:有个女孩子最近在网上有太多人议论她,但是要介绍她的事情,咱们作为有公信力的媒体,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很诡异。这个女孩子,咱们就不说她的名字了,首先是某网站上有一个网友写了她的故事,向人们求助,叫大家要帮助她。我唯一能够知道的是,这个女孩子今年30多岁了。她上过四年大学,又去香港读了硕士,后来又考到奥地利一所大学,还拿到了奖学金。但是很奇怪,这篇文章代她指控说,她的父母亲多年来一直把她当作精神病人,多次把她送到精神病院去。她的父母想要控制她,文中甚至用了“软禁”这样的词。她到了奥地利以后,父母又找个理由把她骗回来。
主持人:还有一个很恐怖的问题,我觉得是全世界的人都有的一种恐惧,那就是被强行送往精神病院。实际上,历史上发生过这种事啊。这也是整人的一大手段,就是把你弄到精神病院。但是,精神病院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呀?是不是进去之后,你要是被认为得了精神病,电击你也好,喂你药也好,你就是出不来呢?
高智商并非就不会得精神病
李玫瑾:你说的这个,确实有真事发生过。不是有一个故事嘛,说一个司机去运精神病人转院,结果在半道上仨病人跑了,他就到一个车站问谁要去某个城市,有三个人说我们要去那儿,于是就上了他的车,然后直接被拉到精神病院。医生过来接他们时,这三个人就说我们不是精神病人,其中有一个还是大学老师,他说自己知道地球是圆的、地球围绕太阳转之类,后来他越说越多,医生就说他有精神病。其中有一个人一看那两个都被整了,就特别老实,让他穿衣服就穿衣服,让他进屋就进屋,让他坐下就坐下,第二天给他刮胡子、理发的时候,他就说“谢谢”。最后护士就说这人特别有礼貌,也没有暴力性,感觉他不像精神病人。后来这人出院了,才把那俩人救出去。
李玫瑾:对,我们原有的比较稳定的生活环境被打乱了,比如说农村人大量走了,城里挤进来很多人,两边都会觉得很不舒服。进城的人没有根,父母都不在这儿,得靠自己打拼,然后还得把父母接过来,而城里的人就觉得空间被挤压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生活上都有一种压力感。
主持人:你以后进去了,知道怎么办了?
主持人:失衡。
嘉宾:我知道了,有人给刮胡子就说谢谢。
李玫瑾:对,抑郁症、焦虑、躯体化症状都是,更别说什么精神分裂、妄想那些严重的病了。心理上的问题和精神上的问题,在现在这个社会真的是越来越严重了。这可能也跟社会的变化有关。
李玫瑾:这种误判的情况确实有。我在2006年因为邱某某的案件和一些精神病医生发生过争执,他们当时也说邱某某有精神病,但我后来认为邱某某是没有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些精神病医生的判断标准确实比较随意,比如说有“返祖兽性化”特点的都是精神病人。我觉得像这种判断标准就很可怕。邱某某在道观里放火,把那10个人杀了以后还开膛剖肚,然后在墙上写字,像什么“奸淫者仙地不容”之类的。当时就有人认为他有精神病,但我认为不是。为什么呢?他在整个作案过程中是有辨别的,有等待,有控制,什么都有,包括他有反侦查的手段,所以能逃出包围圈。精神病这个现象比较复杂,像美国在法庭上涉及这类问题的时候,都要请两种专家来鉴定,一种是精神病专家,还有一种是心理学家,因为二者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精神病专家更多的是以症状来判断,他们是按照病的特征来辨别的。比如说,你要是得了感冒会有哪几个特征,如果是肺炎有哪几个特征,如果是“非典”有什么特征。如果你知道精神病的特征,你就可以伪装。但是,心理学家不一样,他们是按照心理的规律来判断的,比如说你做这个行为代表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我就看动机,像网上这个女孩,我就找不到她父母的动机,而像那个杀妈妈的女孩就有动机,因为是她妈妈把她强制关到那个戒网瘾的地方去的。
嘉宾:很多人连睡眠异常都属于精神类疾病。
主持人:有被迫害妄想的人一样可以学业很优秀?
李玫瑾:对。我曾经因为一个案件去过一家精神病院,跟他们的医生和院长聊过天。我们知道春天是精神病的高发时期,所以我当时就问那个院长:“在春天,由你们负责发药的人数占这个地区人口的比例是千分之几?”院长回答道:“不是千分之几,是百分之十几。”也就是说,将近五分之一。
李玫瑾:对。也就是说,很多高智商的人很容易进精神病院。
主持人:我觉得最近咱们应该多请教李玫瑾老师,因为我越发感到中国人的精神状况不太正常。中国有十几亿人口,过去有一个数字说,将近一亿人有种种潜在的、明显的心理问题。
嘉宾:我怀疑现在有些名人有被迫害妄想症。
心理上精神上的问题可能与社会变化有关
主持人:确实这个可以让我们想起很多人。